一种城市园林废弃物与城市污泥资源化利用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756849发布日期:2021-01-29 17:37阅读:67来源:国知局
一种城市园林废弃物与城市污泥资源化利用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园林废弃物与城市污泥的混合处理方法,尤其指利用蚯蚓以及相关菌剂处理园林废弃物与城市污泥。


背景技术:

[0002]
随着城市林业的不断发展,城市绿植面积不断扩大,因此园林废弃物的数量也在日益增加,传统方法处理园林废弃物,例如填埋、焚烧、堆肥等技术,不仅成本高昂,投入产出比低,且对环境的污染较大,其中最重要的弊端是园林废弃物中的养分无法回归于园林绿植中,养分无法得到循环利用,导致城市生态系统部分功能逐渐衰弱。
[0003]
针对于传统处理园林废弃物所带来的诸多问题,本发明所带来的城市园林废弃物与城市污泥资源化利用的装置,是针对传统方法的弊端的再创新,不仅占地面积小,可移动便于废弃物的收集;成本低;同时,整个过程环保无污染,最突出的特点是,实现了园林废弃物的养分重新返回到城市绿植中,有利于城市林业的发展。


技术实现要素:

[0004]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城市园林废弃物与城市污泥资源化利用的装置,包括:粉碎区、分解反应室以及万向滑轮;所述的分解反应室安装在粉碎区的下部,万向滑轮安装在整个装置的底部,
[0005]
其中,所述的粉碎区包括顶部的一个开关口以及内部的粉碎机;
[0006]
所述的开关口用于投放园林废弃物,附有手柄方便提拉,侧面设有通风口,
[0007]
所述的粉碎机用于园林废弃物的粉碎,促进下一步的分解反应;
[0008]
所述的粉碎区顶部所用材料为太阳能板,用于装置供电;
[0009]
本发明提出的所述城市园林废弃物与城市污泥资源化利用的分解反应室装置,与上部粉碎区之间以可活动的隔板相连接,便于园林废弃物的移动;
[0010]
本发明提出的所述城市园林废弃物与城市污泥资源化利用的分解反应室装置中,设有一个输入/输出门;
[0011]
所述的输入/输出门用于园林废弃物、城市污泥以及蚯蚓的投放与输出。
[0012]
本发明提出的所述城市园林废弃物与城市污泥资源化利用的分解反应室装置中,需使用eva海绵胶垫以及其他环保材料用于分解反应条件的控制。
[0013]
本发明提出的所述城市园林废弃物与城市污泥资源化利用的分解反应室装置中,两侧的装置壁设有数条通风带保证分解的正常进行。
具体实施方式
[0014]
下面会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阐述,以下实例是描述性的,不是限定性的。
[0015]
以下实施例中所使用的方法,如无特殊规定,均为常规方法;所用到的材料若无特
别说明,则均为市售产品。
[0016]
首先,需要根据不同绿植区域的面积与密度,估算单位面积绿地每年产生的凋落物量和修剪废弃枝叶量,并与装置分解园林废弃物的量进行比对分析,从而合理安排装置的数量。
[0017]
利用城市园林废弃物与城市污泥资源化利用的装置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8]
(1)收集与预处理:人工收集树枝落叶等作为园林废弃物,并进行初步的处理使其能够通过开关口(a1)投放入装置的粉碎区;通过装置的输入/输出门投入适量预处理后的城市污泥以及数量适中的蚯蚓(赤子爱胜蚯或威廉环毛蚯蚓);
[0019]
(2)调节环境参数:通过传感器监控装置的各项环境参数,包括分解反应室的温度、湿度、ph等值,使其均保持在蚯蚓生存的适宜范围之内。
[0020]
(3)混合分解:在园林废弃物粉碎之后,打开粉碎区(a)与分解反应室(b)之间的隔板,使其与(1)中的污泥和蚯蚓混合分解,同时加入适量外源添加剂(烷基糖、纤维素降解酶)和外源微生物菌剂(圆褐固氮菌培养液、变色栓菌培养液)促进分解反应;
[0021]
(4)输出:当(3)中土壤的肥力达到所需值时,通过输入/输出门(b1)将具有一定肥力的土壤用(1)中所述的处理好的城市污泥替换出来,并筛选出蚯蚓放回装置中(注意及时补充和替换掉不健康的蚯蚓);
[0022]
(5)养分回归:将(4)中得到的营养土覆盖于装置周围的绿植边,实现养分的循环。
[0023]
在实现整个步骤中,需要工作人员定期对装置进行检查和维修,确保分解过程的有效性。在本发明的基础之上,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附图说明
[0024]
图1是装置的成品图
[0025]
图2是装置内部图
[0026]
图3是装置的三视图。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