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促进油菜壮苗及提高抗逆性的调节剂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051889发布日期:2020-11-25 17:27阅读:110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油菜高产高效栽培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促进油菜壮苗及提高抗逆性的调节剂。



背景技术:

作物生产机械化的发展以及简化高效作物栽培的需求促进了油菜直播面积的迅速扩大。但在长江流域多熟制栽培条件下进行油菜直播存在播期推迟、土壤与气候条件不稳定、出苗率下降,弱苗率增加、植株生长势不强等问题,最终导致产量及种植效益下降,冬闲田增加。因此如何促进油菜幼苗健壮生长,提高抗逆性并增加产量,是油菜直播栽培亟待探讨解决的技术难题。采用适宜的植物生长调节剂进行叶面喷施培育壮苗,促进植株生长发育与产量形成是一种十分有效的技术途径。

近几十年来,植物生长调节剂的研发与应用已经成为作物高产、优质、高效生产的重要保障。已有研究表明在苗期应用适宜的植物生长调节剂进行叶面喷施处理,可有效调节油菜的形态指标、生理生化反应以及抗逆性,从而达到提高产量的目的;同时使用植物生长剂还可起到提高肥料利用效率、劳动生产效率的作用,因此是一项应用前景广阔的技术。

近年来随着利用农业生产中废弃物(秸秆、果壳等)制成生物质炭的技术发展,在制炭过程中所形成的烟雾冷凝后也产生了大量的木醋液。近年来,人们发现适宜浓度的木醋液是一种具有优良生理活性植物生长调节物质,然而单独使用木醋液无法充分满足油菜的生长需求和个体发育,进而影响最终产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了一种可促进油菜壮苗及提高抗逆性的调节剂,通过对不同物质进行优选组配,将木醋液和多种激素及营养物质配合使用,并调节各物质配比,充分发挥各物质的协同作用,从而得到了一种可效促进油菜个体发育与壮苗,同时显著提高植株抗逆性及油菜产量的调节剂。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促进油菜壮苗及提高抗逆性的调节剂,所述调节剂包括:木醋液原液2~4ml/l,赤霉素10~40mg/l,葡萄糖酸盐300~900mg/l,褪黑激素20~30mg/l,6-苄氨基嘌呤1~5mg/l,磷酸盐1~3g/l。其中木醋液可调节植物生长,赤霉素可促进种子发芽,褪黑激素可促进根的生长,6-苄氨基嘌呤可促进发芽,将木醋液与多种植物激素配合并加入必须营养物质葡萄糖酸钠以及磷酸盐,可发挥协同增效作用,用于油菜种植时不仅可促进油菜壮苗,还可提高油菜的抗逆性,提高油菜产量。

优选地,所述调节剂包括:木醋液原液2.5ml/l,赤霉素25mg/l,葡萄糖酸盐600mg/l,褪黑激素25mg/l,6-苄氨基嘌呤2.5mg/l,磷酸盐2g/l。

优选地,所述木醋液原液的制备方法为:将杨树在380~420℃无氧条件下,通过干馏热解生成生物质气,将所述生物质气冷却分离,即得木醋液原液。

优选地,所述葡萄糖酸盐为葡萄糖酸钠,所述磷酸盐为磷酸二氢钾。

本发明还提供了利用上述调节剂的油菜育苗方法,即在油菜苗期,向叶面喷施所述调节剂。

优选地,所述方法具体为:在油菜三叶期至五叶期时,向油菜叶面喷施所述调节剂,其中每平方米施用量为0.1~0.3l,单株施用量为2~8ml,间隔一周后再重复喷施一次。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在充分利用天然生物质木醋液的基础上,通过对不同物质进行优选组配,将木醋液和多种植物激素以及营养物质葡萄糖酸盐、磷酸盐配合使用,并调节各物质的比例,使组分发挥协同增效作用。本发明制得的调节剂可显著提高油菜绿叶数与叶面积,促进干物质积累与壮苗,同时还具有显著提高油菜抗逆性,增加单株角果数及产量的效果。本发明有效解决了直播油菜弱苗率高、壮苗率低、植株抵抗秋季干旱及冬季低温能力不强、产量低等生产问题;结合无人机进行叶面喷施,在油菜生产上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中的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条件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促进油菜壮苗及提高抗逆性的调节剂及其使用方法。其中所述调节剂具体为:木醋液原液2.5ml/l,赤霉素25mg/l,葡萄糖酸钠600mg/l,褪黑激素25mg/l,6-苄氨基嘌呤2.5mg/l,磷酸二氢钾2g/l。

其中所述木醋液的制备方法具体为:将杨树木头、木屑进行粉碎、干燥、挤压成型,然后将挤压成型原料棒装入干馏釜中,在温度为380~420℃,隔绝空气条件下进行干馏热解,产出生物质炭和生物质气,生物质气经过净化装置的冷却、除尘、脱焦、过滤和除酸后,产出清洁优质燃气,生物质燃气冷却过程中分离出来的是木醋液原液和木焦油的混合液。混合液静置3个月后,让其沉淀分为三层:最上层为轻油,设法除去;分离收集中间一层即木醋液原液;剩下最下层部分为焦油。通常每吨生物质原料棒可生产250kg木醋液原液,所得杨树木醋液原液的ph为3.59。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其中所述调节剂具体为:木醋液原液2ml/l,赤霉素10mg/l,葡萄糖酸钠300mg/l,褪黑激素20mg/l,6-苄氨基嘌呤1mg/l,磷酸二氢钾1g/l。

实施例3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其中所述调节剂具体为:木醋液原液4ml/l,赤霉素40mg/l,葡萄糖酸钠900mg/l,褪黑激素30mg/l,6-苄氨基嘌呤5mg/l,磷酸二氢钾3g/l。

对比例1

本对比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所述调节剂中不含有褪黑激素。

应用例1盆栽试验

(1)试验材料:试验品种为甘蓝型油菜品种华油杂9号(该品种2004年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农作物新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为全国公开推广的油菜品种)。

(2)试验处理方法:采用本发明实施例1-3和对比例1配制的调节剂进行油菜苗期(三叶期至四叶期)喷施处理,并以清水喷施为对照(ck)。

(3)处理种子贮藏方式:置于4℃冰箱内贮藏。

(4)试验环境:盆栽试验,于湖北省武汉市华中农业大学校内盆栽场进行。栽植用塑料盒的长×宽×高分别为27cm×18cm×9cm。采用黄棕壤土,土、沙质量比为1:1,每盆土重量4kg。每盆施用3g复合肥(按照纯氮,五氧化二磷和氧化钾三元素即n:p:k计算为15%:15%:15%,即本领域通用表示15-15-15),于2019年9月20日播种,出苗后1周定苗,每盒保留长势一致的健壮苗6株。幼苗长至三叶期(10月5日)喷施本发明实施例1-3和对比例1的调节剂,间隔一周后再喷施1次。喷施用量标准为将叶片喷至滴水为止,单株施用量为5ml。以喷施清水作为对照(ck),每处理3次重复,随机区组排列。喷施14天后,取样调查各指标,并进行显著性分析。测定结果如表1所示。

表1本发明的调节剂促进油菜个体发育及壮苗效应

根据表1的测定结果,采用本发明实施例1-3所述的调节剂在苗期喷施后,油菜植株整株干重、根干重、茎干重、叶干重、叶面积、根颈粗、总叶数、绿叶数等指标与ck以及对比例1的差异均达到了显著水平,即本发明的调节剂中各组分通过协同作用,完全达到了促进油菜生长及壮苗的效果。更优选地,按照实施例1中各组分的配比得到的调节剂对于油菜的个体发育和壮苗效果最优异。

应用例2大田试验

(1)试验材料:试验品种为甘蓝型油菜品种华油杂9号(该品种2004年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农作物新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为全国公开推广的油菜品种)。

(2)试验处理方法:采用本发明实施例1-3和对比例1配制的调节剂进行油菜苗期(三叶期至五叶期)喷施处理,并以清水喷施为对照(ck)。

(3)处理种子贮藏方式:置于4℃冰箱内贮藏。

(4)试验环境:大田试验,于湖北省武汉市华中农业大学校内基地进行。2019年10月9日播种,基施复合肥用量为750kg/公顷。而后在油菜的越冬期(12月7日)用腊肥追施尿素225kg/公顷。每小区密度为3万/亩,试验小区面积为10m2。于四叶期(11月21日)喷施本发明实施例1-3和对比例1的调节剂,其用量为0.2l/m2,间隔一周再喷施1次,喷施用量标准为将叶片喷至滴水为止。以喷施清水为对照(ck),每处理3次重复,随机区组排列。在2月14日(植株处于蕾薹期)低温条件下(2-6℃)每小区取9株进行低温条件下生理指标的测定。收获前进行考种,于2020年5月3日收获油菜籽。测定结果见表2、表3和表4。

表2本发明的调节剂对油菜产量及构成的效应

表3本发明的调节剂对油菜农艺等指标的效应

表4本发明的调节剂对2-6℃低温下油菜生理指标的效应

根据表2、表3和表4的结果,采用本发明的调节剂在苗期叶面喷施后,可有效促进个体与群体发育,显著提高了单株生物量、株高、根颈粗、茎粗、叶面积指数等指标值;本调节剂也有效促进了油菜产量形成,显著提高了主花序长度、一次有效分枝数、单株角果数与千粒重,最终显著提高了油菜单位面积产量;同时本发明所述的调节剂有效改变了油菜植株的抗逆生理反应,显著提高了低温下植株的叶绿素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及脯氨酸含量,增强了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并显著降低了丙二醛含量以及过氧化氢酶的活性,即本发明制备得到的调节剂通过多种组分的协同作用,完全达到了促进油菜生长、壮苗抗逆及增产的效果。更优选地,按照实施例1中各组分的配比得到的调节剂,对于油菜的生长、壮苗、抗逆和增产效果最优。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