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家禽精准牧杆及除草除虫害的生态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3463947发布日期:2020-12-29 12:45阅读:169来源:国知局
一种家禽精准牧杆及除草除虫害的生态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精准放牧除草除虫害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家禽精准牧杆及除草除虫害的生态方法。



背景技术:

杂草和虫害是影响作物产量的重要因素,特别在长江以南,杂草和虫害生长、繁殖快,增加了防治的难度。

杂草是农作物减产的最主要因素之一,常年全球农业因草害损失超950亿美元,而病害和虫害的损失分别为第二、三位。中国农田草害面积约7880万公顷,常年杂草防控费用约235亿元人民币,仍造成粮、棉、油损失1460万吨,直接经济损失近千亿元人民币。目前,在全球,农田杂草防控主要以化学除草剂为主体,化学除草剂的长期大量使用,严重影响环境和农产品质量、显著降低农田生物多样性。单一除草剂的长期使用导致杂草产生抗药性;长残效除草剂导致下茬作物减产甚至土地退化。保障生态和粮食安全,发展绿色食品生产,是各级政府、广大城乡居民的共同目标。

水稻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旱地作物是我国最主要的作物,杂草危害可造成水稻或旱地作物减产10~20%,草害严重时减产可达50%以上。我国作物生产已开始从单纯追求高产转向以健康、安全为前提的优质高产。杂草防除尽量减少化学除草剂的使用,提倡生物、生态措施综合治理杂草。特别是生产有机农作物产品,杂草危害防控成为瓶颈,大面积作物生产中,除使用除草剂外,目前尚无有效技术控制杂草。

水稻中的虫害主要以福寿螺为主,福寿螺个体大、食性广、适应性强、生长繁殖快、产量高,主要分布在广东、广西、江西、福建、湖南等省,福寿螺严重危害水稻,是水稻种植的一大患害。中国作为世界水稻播种面积第二、稻谷产量第一的国家的同时,也饱受外来物种福寿螺的侵害。福寿螺以水稻为食,在水稻移栽后疯狂啮食叶片和幼嫩分蘖,一夜之间就能把刚插的禾苗全部啃光,致使水稻基本苗数不足,并影响水稻的正常生长。严重的甚至造成缺苗30%以上、减产50%以上。平均每年造成的经济损失可达数十亿元。

常见的福寿螺防治手段包括人工捡螺、鸭子食螺,以及施药。但人工捡螺和施药的方法会耗费人力,而鸭子食螺的方式有踩苗减产的可能。

专利cn103477920b公开了一种生态除草方法基于加快耗竭杂草种子库的生态控草体系研究,通过过滤稻田灌溉水(阻断杂草种子随灌溉水流的传播)及浸田期捞除漂浮杂草种子(加速耗竭杂草种子库)的生态控草技术对稻麦连作田杂草有良好的防除效果,并使得土壤种子库中杂草种子密度逐年持续下降。

专利cn201910179404.4公开了一种用茶籽饼加两段式稻田养鸭全过程系统控制稻田福寿螺的生态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耘田后插田前每亩撒施45—55kg,优选50kg茶籽饼;把稻田用0.8—1.2m,优选1m高的尼龙网围起来,便于养鸭和控制外来移居福寿螺和黄鼠狼;插田后10d,选择晴天放入第一批稻田鸭,利用鸭子吞食掉田埂上、杂草上、以至稻株上的福寿螺卵块和幼小的螺,随着鸭子的长大,鸭子消灭移居进来的大螺;水稻抽穗后,将第一批放养的鸭子移出稻田,以防止大鸭子伤穗子;在水稻进入分蘖末期第二批小鸭要求已经孵出壳,齐穗期后则放入第二批鸭子,继续吞食福寿螺卵块和小螺。本发明不仅能显著降低控螺成本,增加经济效益的同时,使稻田产出的鸭子和稻谷没有农药和除草剂的污染,更安全。

无论是上述发明专利,还是已公开发表的文献,在防治作物杂草、虫害的危害方面都有共同的特点,一是采取生物、生态、化学、物理方法防治;二是在当前和未来绿色发展背景下,上述方法在大面积生产中都难以实现不施用化学农药而确保不减产。

本发明采取模拟人工清除杂草、害虫、清除福寿螺的方法,用鸡或鸭替代人工除草、除虫、除螺,而实现方法是利用牧杆。在作物生长期间,农民使用牧杆,引导鸡或鸭在田间不断行走,踩草捕螺;同时还可捕食其它幼虫、幼虫卵块、成虫。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农田有机除草、除虫、除螺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家禽精准牧杆,农田有机除草、除虫、除螺,能够有效、持续、降低农田杂草、害虫和福寿螺发生量,是一种可持续的有机除草、除虫、除螺的方法。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除草除虫害的生态方法,采用生物防治杂草、防虫,并在大面积生产中都实现不施用化学农药而确保不减产。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家禽精准牧杆,包括牧杆、连接扣、牵引绳、连接件和马甲,所述连接扣至少设置两个,所述连接扣与所述牧杆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扣在所述牧杆上对称设置,所述牵引绳设置多根,且一端固定于所述牧杆上,每根所述牵引绳的另一端固定有所述连接件,所述连接件与所述马甲连接。

马甲用于兜住家禽,家禽的脚自如地站在地上。通过连接扣将牧杆暂时固定在放牧人腰部,牧杆位于放牧人背后,放牧人前行,带动牧秆,从而带动牵引绳,每个作物行距有一根牵引绳,牵引绳牵引马甲领,马甲引领并兜托家禽尾部,家禽自如且省力地跟进。在空间上实现精准牧鸡或鸭,精准控制牧鸡或鸭的个体活动空间;群体活动空间可以精准控制,而现行的方法难以实现。

进一步地,所述牵引绳设置偶数根,位于中间的两根所述牵引绳之间的距离为两个作物行间宽度,其余相邻的所述牵引绳之间的间距为一个作物行间宽度。放牧人在中间的作物行距行走,家禽在放牧人的两侧的作物行距行走。

进一步地,所述马甲包括前马甲纲、后马甲纲、左马甲纲、右马甲纲、马甲领和马甲底兜,所述马甲领的四周分别与所述前马甲纲、所述后马甲纲、所述左马甲纲和所述右马甲纲的上部连接,所述前马甲纲、所述后马甲纲、所述左马甲纲和所述右马甲纲的下部分别与所述马甲底兜连接。家禽的头穿过马甲领,前马甲纲、后马甲纲、左马甲纲、右马甲纲将家禽的身体包裹住,并通过马甲底兜固定,牵引绳牵引马甲领,放牧过程中,鸡或鸭自如且省力地跟进。鸡或鸭头和颈可自由伸展捕食作物茎秆上的虫和卵;鸡或鸭脚活动自如,踩踏杂草、虫或福寿螺,在空间上实现精准牧鸡或鸭。

进一步地,所述马甲还包括连接环。通过连接环与连接件连接,连接更稳固、更耐用。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件为连接扣或连接钩。便于将马甲拆下,给家禽穿上马甲后,再将马甲与连接件固定。

本发明还公开了所述家禽精准牧杆的除草除虫害的生态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给多只家禽分别穿上马甲,每个连接件与一只家禽的马甲连接,连接扣固定于放牧人的背部,家禽均处于作物的行间;

s2、放牧人在作物行间行走,牵引家禽脚踩踏杂草和虫害走一个单程;

s3、一个单程完成后,放牧人将牧杆抬起,家禽的脚离开地面,放牧人上田埂后行驶一个单程宽度后,驶入下一个单程的起点,将牧杆放下,家禽的脚着地;放牧人向前行驶,开始下一单程作业。

其中,一个单程是指从田一侧的田埂到对侧的田埂的行程,单程宽度是指第一横梁和第二横梁的宽度。

进一步地,s1中,放牧人身穿腰肩带,牧杆通过连接扣固定于放牧人背上的腰肩带上。便于将连接扣固定于放牧人的后背,同时通过调节腰肩带,即可调节连接扣的高度。

进一步地,s3中,放牧人取开连接扣,将牧杆扛于肩上,放牧人上田埂后转弯90度,在田埂上行驶一个单程宽度后,再转弯90度,驶入下一个单程的起点。

一个单程完成,放牧人身体下蹲,腰与牧杆的连接扣环解扣,左手下挽牧杆,左肩向左倾斜顺势将牧杆滑入肩穴,挺直腰杆,牧杆带动牵引绳,牵引绳牵动马甲,将所有鸡或鸭兜起,鸡或鸭脚离开地面,放牧人向左边转体90度,在田中行走一个单程宽度后,再向左转体90度,进入下一个单程的起点,身体下蹲,牧杆下降,鸡或鸭身体落下,脚蹼着地;放牧人向前行驶,开始下一单程作业。

如遇田埂过高,放牧人转体,但牧杆不转体,到达下一程起点后再将牧杆放下,完成转入下一程环节。如果杂草生长繁茂,可增加一倍的鸡或鸭,每个行间两只鸡或鸭,每只鸡或鸭通过独立的牵引绳与牧秆相连。

进一步地,若作物为水稻,则家禽选择鸭,水稻直播后20d—22d或插田后8d—10d,选择晴天用家禽精准放牧机牧鸭除草、除虫害,鸭龄35d以上;

直播后32d—40d或插田后20d—25d,选择晴天第二次用家禽精准放牧机牧鸭除草、除虫害,鸭龄47d—60d;

如果需要,还可在第一次、第二次期间,在第二次后至抽穗期间,选晴天用家禽精准放牧机牧鸭除草、除虫害。

一次可作业6—100个水稻行间,水稻抽穗后如果需要还可作业,由于作业时牵引绳牵引马甲领,鸭无机会啄食顶部的稻穗。采用机插或条直播、条点播方式种植水稻,是要求水稻成行种植,方便鸭在行间自由穿行。作业前后不施用除草剂,水稻全生育期不施用除草剂;常规水、肥管理。

进一步地,若作物为旱地作物,采用机播或条直播、穴栽方式种植旱地作物,家禽选择鸡,旱地作物直播后10d—22d或移栽后10d—30d,选择晴天用家禽精准放牧机牧鸡除草,鸡龄40d以上;

旱地作物直播后32d—40d或移栽后20d—45d,选择晴天第二次用用家禽精准放牧机牧鸡除草,鸡龄60d以上;

如果需要,还可在第一次、第二次期间,在第二次后至采收期间,选晴天用家禽精准放牧机牧鸡除草。

除草除虫害的生态方法实施前,采用机播或条直播、穴栽方式种植旱地作物,是要求旱地作物成行种植,方便鸡在行间自由穿行。整田前不施用除草剂,作物全生育期不施用除草剂;常规水、肥管理;是由于采用牧杆后,可解决鸡或鸭龄、苗龄、草龄要求严格的问题,做到有草就除、有虫就除、有螺就捕食。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所具有的有益效果为:

(1)基于现代农业特点,将牧鸡或鸭除草、除虫、除福寿螺产业化。牧鸡或鸭除草、除虫、除福寿螺,我国已有1000多年历史,是传统农业中的精华,但在现代农业背景下,牧鸡或鸭除草、除虫、除螺没有产业化,尚无牧鸡或鸭除草、除虫、除螺专业服务,其原因是人工牧鸡或鸭存在鸡或鸭作业时控制难、鸡或鸭容易聚集的问题,其根本原因是鸡或鸭不能精准控制。本发明从本质上解决了这个问题,操作牧杆,有效控制鸡或鸭作业、出行、归棚,由专业户进行服务,实现产业化。

(2)基于社会化服务特点,将牧鸡或鸭除草、除虫、除福寿螺机械化。要实现牧鸡或鸭除草、除虫、除福寿螺,必须实现由人工牧鸡或鸭向人工精准牧鸡或鸭转变。本发明创制牧杆,对鸡或鸭的指挥由手持竹秆、用嘴吆喝转变为牧杆引领,一鸡或鸭一空、一鸡或鸭一行,防止聚集、各自为阵,避免重复、提高效率,实现了牧鸡或鸭精准化;

(3)基于鸭与水稻或鸡与旱地作物的生物学特点,实现鸭稻或鸡与旱地作物无约束耦合,实现时空二维精准作业。人工牧鸡或鸭除草除虫除福寿螺,受制于苗情、草情、鸡或鸭情,难以在预定的时间作业,而采用牧杆作业,增大时间弹性,可全时段自由作业;受制于苗情、草情、鸡或鸭情,传统方法难以在预定的空间作业,而采用牧杆作业,强化鸡或鸭的纵向运动,约束鸡或鸭的横向活动,实现精准作业。牧鸡或鸭除草除虫除福寿螺的一个限制因素是作物个体大小与鸡或鸭个体大小必须吻合,即小鸡或鸭配作物生长前期,大鸡或鸭配作物生长中后期。但在实践中由于气候、疫情、苗情等的变化,常出现苗小鸡或鸭大、苗大鸡或鸭小、草大鸡或鸭小的现象,下田牧鸡或鸭成为空谈。本发明利用牧杆,提高扩大了作业时作物苗、鸡或鸭群的弹性,即如果出现苗小鸡或鸭大的情况,也可将鸡或鸭限制在行间纵向作业,避免踩踏幼苗,可正常作业,保障抢抓除草、除虫、除螺的最佳时段作业,做到不误农时、精准防控。作为一个种植大户,可常年养殖成年鸡或鸭,一旦杂草发芽出苗,即牧鸡或鸭除草,将杂草消灭在萌芽状态。将杂草消灭在萌芽状态是除草的关键,但由于气候(如下雨)、近期水层过深(如持续下雨)等原因,即算是化学除草,也存在困难,因为难以施药,在下雨或水层太深的条件下施用化学除草剂效果不佳。而采用本发明的方法,可实现全天候、全苗情作业。如遇迁飞性害虫爆发,可夜间作业,提高时效性,作业时放牧人配置盔灯,并在牧杆上配置4~20个直流电灯。

(4)利用牧杆多次作业,全面有力灭杀杂草、害虫、福寿螺;

(5)不用农药和化学合成剂,避免对农田生物的危害;

(6)全过程有效控制杂草和福寿螺的同时,控制其它虫害。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所述的家禽精准牧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所述的马甲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所述的放牧人背面身穿腰肩带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所述的放牧人正面身穿腰肩带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家禽精准牧杆,包括牧杆1、连接扣2、牵引绳3、连接件4和马甲5。连接扣2至少设置两个,连接扣2与牧杆1固定连接,连接扣2在牧杆1上对称设置,牵引绳3设置多根,且一端在牧杆1上均匀对称固定,每根牵引绳3的另一端固定有连接件4,连接件4与马甲5连接。牵引绳3设置12根,位于中间的两根牵引绳3之间的距离为两个作物行间宽度,其余相邻的牵引绳3之间的间距为一个作物行间宽度。连接件4选用连接扣。

如图2所示,马甲5包括前马甲纲、后马甲纲6、左马甲纲7、右马甲纲8、马甲领9和马甲底兜10,马甲领9的四周分别与前马甲纲、后马甲纲6、左马甲纲7和右马甲纲8的上部连接,前马甲纲、后马甲纲6、左马甲纲7和右马甲纲8的下部分别与马甲底兜10连接。马甲5可通过马甲领9与连接件4连接,也可以通过连接环与连接件4连接。图2中的箭头为家禽的前进方向,编号11为家禽的左脚,编号12为家禽的右脚,家禽的头从马甲领9中穿过,前马甲纲、后马甲纲6、左马甲纲7、右马甲纲8和马甲底兜10将家禽的身体包裹住。

如图3-4所示,放牧人身穿着腰肩带,腰肩带上有两个连接环14,用于与连接扣2连接。

本发明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作物管理系统,另一部分是牧杆系统。机插或条直播、条点播方式种植水稻或机播或条直播、穴栽方式种植旱地作物为前提,实现作物成行种植,要求水稻行间宽度≥20cm,旱地作物行间宽度≥15cm,方便鸡或鸭在行间自由穿行;株距在不影响作物生长的前提下尽量缩小,利于作物利用茎叶群体形成的物理空间抑制杂草,而不必考虑鸡或鸭在株间的的穿行。利用牧杆作业,先将25d以上日龄的鸭或40d以上日龄的鸡穿上大小适合的马甲,通过扣环暂时固定在腰部的牧杆上,每隔一个作物行距系一根牵引绳,牵引绳牵引马甲领,鸡或鸭自如且省力地跟进。鸡或鸭头和颈可自由伸展捕食作物茎秆上的虫和卵;鸡或鸭脚活动自如,踩踏杂草、福寿螺,在空间上实现精准牧鸡或鸭。一次可作业6—100个作物行间,一个单程完成,放牧人身体下蹲,腰与牧杆的连接扣环解扣,左手下挽牧杆,左肩向左倾斜顺势将牧杆滑入肩穴,挺直腰杆。图1中编号13的位置对应此时放牧人的肩穴位置。牧杆带动牵引绳,牵引绳牵动马甲,将所有鸡或鸭兜起,鸡或鸭离开地面,放牧人向左边转体90度,在田中行走一个单程宽度后,再向左转体90度,进入下一个单程的起点,身体下蹲,牧杆下降,鸡或鸭身体落下,脚蹼着地;放牧人向前行驶,开始下一单程作业。如遇田埂过高,放牧人转体,但牧杆不转体,到达下一程起点后再将牧杆放下,完成转入下一程环节,在空间上实现精准牧鸡或鸭。水稻抽穗后或旱地作物生长后期如果需要还可作业,由于作业时牵引绳牵引马甲领,鸡或鸭无机会啄食顶部的稻穗或果实。

实施例1

2019年3月至2019年7月早稻人工精准牧鸭除草除福寿螺的生态方法在湖南省长沙市长沙县路口镇明月村泉塘组实施,步骤如下:

(1)4月7日采用滚筒式直播机种植水稻,每个单程播种10行,行距20cm;株距13cm,形成有序的行和行间。

(2)整田前不施用除草剂,早稻全生育期不施用除草剂;常规水、肥管理。

(3)直播后22d用家禽精准牧杆牧鸭除草、除福寿螺,鸭龄39d。牧鸭杆10米长,覆盖50个行间,每行间两只鸭,共计100个牵引绳,每个行间的两根牵引绳长度分别为1米和1.3米。除草的同时吞食小福寿螺,捕食其它害虫的幼虫、成虫,一个牧鸭人一天除草除福寿螺87亩。直播后39d第二次用家禽精准牧杆牧鸭除草、除福寿螺,用同一批鸭,鸭龄56d,一个牧鸭人一天除草除福寿螺92亩。

(4)先将39d日龄的鸭穿上大小适合的兜鸭马甲,通过连接件暂时固定在腰部的牧鸭杆上,每隔一个水稻行距系一根牵引绳,牵引绳牵引马甲领,鸭自如且省力地跟进。鸭头和颈可自由伸展捕食稻茎秆上的虫和卵;鸭脚活动自如,鸭蹼踩踏杂草、福寿螺,在空间上实现精准牧鸭。一次作业100个水稻行间,一个单程完成,牧鸭人身体下蹲,腰与牧鸭杆的连接扣环解扣,左手下挽牧鸭杆,左肩向左倾斜顺势将牧鸭杆滑入肩穴,挺直腰杆,牧鸭杆带动牵引绳,牵引绳牵动马甲,将所有鸭兜起,鸭蹼离开地面,牧鸭人向左边转体90度,在田中行走一个单程宽度后,再向左转体90度,进入下一个单程的起点,身体下蹲,牧鸭杆下降,鸭身体落下,脚蹼着地;牧鸭人向前行驶,开始下一单程作业。田埂过高时,牧鸭人转体,但牧鸭杆不转体,到达下一程起点后再将牧鸭杆放下,完成转入下一程环节,在空间上实现精准牧鸭。

(5)整个早稻生长期间,生长发育正常,没有出现倒伏,没有出现踩踏,产量持平,农药减少。与常规栽培比较,防控杂草危害、福寿螺危害每亩减少成本108元,实现了减成本不减产。最重要的是实现了二个机制,一是牧鸭除草除福寿螺专业化,主、客双方合作机制化;二是农药零投入,水稻生产过程保护环境机制化,着眼于未来,生态效益巨大。

表1.早稻精准牧鸭除草除福寿螺的生态方法种植效益对照表(元、亩)

实施例2

2019年10月至2020年5月油菜人工牧鸡除草除虫的生态方法在湖南省长沙市长沙县路口镇明月村泉塘组实施,步骤如下:

(1)10月29日采用滚筒式直播机种植油菜,每亩播种0.4公斤种子,行距40cm;株距不规则,呈直线点状,形成有序的行和行间。

(2)整地前不施用除草剂,油菜全生育期不施用除草剂;常规水、肥管理。

(3)直播后23d用家禽精准牧杆牧鸡除草,家禽精准牧杆长10米,履盖25个行间,每个行间放鸡龄50d的鸡2只,分别用牵引绳连接到家禽精准牧杆上。牧鸡除草的同时捕食其它害虫的幼虫、成虫,牧鸡人牧鸡一天除草68亩。直播后41d第二次用家禽精准牧杆牧鸡除草,用同一批鸡,鸡龄68d,一天除草75亩。

(4)牧鸡前每只鸡穿上兜鸡马甲,一根牵引绳引领一只鸡,每个行间二只鸡;兜鸡压草板行使兜住鸡的尾部,并在鸡与牧鸡机前行不同步时从尾部推动鸡前行,同时也有镇压杂草的作用。由系在引领秆上的牵引绳牵引马甲领,鸡自如且省力地跟进。鸡头和颈可自由伸展捕食油菜茎叶上的虫和卵;鸡脚活动自如,鸡脚踩踏杂草,并捕食其它害虫的幼虫、成虫、卵块。

(5)一次作业25个油菜行间,作业时通过扣环将家禽精准牧杆暂时固定在牧鸡人后腰上,牧鸡人前行,带动牵引绳,再引领50只鸡。一个单程完成,牧鸡人身体下蹲,腰与家禽精准牧杆的连接扣环解扣,左手下挽家禽精准牧杆,左肩向左倾斜顺势将家禽精准牧杆滑入肩穴,挺直腰杆,家禽精准牧杆整带动牵引绳,牵引绳牵动马甲,将所有鸡兜起,鸡蹼离开地面,牧鸡人向左边转体90度,在田中行走一个单程宽度后,再向左转体90度,进入下一个单程的起点,身体下蹲,家禽精准牧杆下降,鸡身体落下,脚蹼着地;牧鸡人向前行驶,开始下一单程作业。如遇田埂过高,牧鸡人转体,但家禽精准牧杆不转体,到达下一程起点后再将家禽精准牧杆放下,完成转入下一程环节。

(6)整个油菜生长期间,生长发育正常,没有出现倒伏,产量持平,农药减少。与常规栽培比较,防控杂草危害每亩减少成本61元,实现了减成本不减产。最重要的是实现了牧鸡除草除虫专业化、产业化,农药零投入,着眼于未来,生态效益巨大。

表1.油菜人工精准牧鸡除草除虫的生态方法种植效益对照表(元、亩)

上述实施例阐明的内容应当理解为这些实施例仅用于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而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在阅读了本发明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对本发明的各种等价形式的修改均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