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节肠胃的保健食材的培养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4070595发布日期:2021-02-26 15:00阅读:111来源:国知局
调节肠胃的保健食材的培养方法与流程

[0001]
本发明属于食材培养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调节肠胃的保健食材的培养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射脉菌是食用菌的一种,其具有通便、调节肠胃、治疗痢疾等保健功效,具有药食同源的特性,现有的射脉菌在人工培养中采用是传统的大棚内培养的方法,射脉菌喜阴,因此通过在大棚内覆盖毛毡等给射脉菌提供一个相对“黑暗”的环境,但是射脉菌因为在整个生长过程中会不断释放孢子,它释放的孢子被人吸入后会在人体呼吸道内繁殖,造成人呼吸道的严重不适,但是孢子处于悬浮状态,且培养射脉菌的环境又因为封闭无光等原因不利于孢子的排放或吸收,所以现有的多是人员在进入射脉菌培养场地后头戴防毒面具才可以操作,稍有不慎就会在培养射脉菌或采收射脉菌时容易出现“呼吸综合征”,因此如何改善射脉菌的培养方式,避免其孢子影响人员健康,同时进行在射脉菌的生长或采摘过程中减少人员参与提高射脉菌培养的便捷化程度就显得格外重要。
[0003]
基于上述已有技术,本申请人作了持久而有益的探索与反复的设计,并且进行了非有限次数的试验,终于找到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办法并且形成了下面将要介绍的技术方案。


技术实现要素:

[0004]
为解决现有技术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调节肠胃的保健食材的培养方法。
[0005]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调节肠胃的保健食材的培养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食用菌袋选用包装完好的射脉菌菌袋;2)在底培养箱组件内将食用菌袋的插入孔朝向插杆移动,通过插棱抓紧麻纤维从而实现食用菌袋与旋转盘的位置固定,食用菌袋横向设置;3)转动旋转盘将旋转盘上的插杆依次旋转至正上部,然后依次将食用菌袋的插入孔朝向插杆移动;4)当若干数量的食用菌袋在旋转盘上固定完毕后,将上培养箱组件放置于底培养箱组件上,确保支腿一、支腿二分别对准支腿凹槽放下,同时排水管的底端距离确保水箱一底端的距离为50mm;5)在上培养箱组件内完成对食用菌袋与旋转盘的相对固定;6)往蓄水箱内注入一定量的水;7)然后将盖板扣合在上培养箱组件上;8)食用菌袋萌发出射脉菌子实体,子实体横向生长并逐渐布满采摘间隙;9)伴随着射脉菌子实体的生长,射脉菌子实体逐渐释放出孢子,孢子扩散弥漫于培养室内;10)关闭流道阀门,在上培养箱组件内,蓄水箱内的水经过水箱排水管一和水箱排水管
二进入至上培养箱组件的水箱一内,然后经过水箱一进行短暂储存然后经过冲流管一、冲流管二排出后直接冲击挡水板,挡水板在水流的冲击作用下带动旋转盘进行转动;依靠水流在培养室内从上至下的流动,漂浮于培养室内的孢子被水流裹挟吸附,同时水流增加了培养室内的湿度;11)在底培养箱组件内,经过上培养箱组件的水顺着排水窗口进入至过滤室被麻布过滤,然后经过排水管进入至底培养箱组件的水箱一内,经过然后经过水箱一进行短暂储存然后经过冲流管一、冲流管二排出后直接冲击挡水板,挡水板在水流的冲击作用下带动旋转盘进行转动;依靠水流在培养室内从上至下的流动,漂浮于培养室内的孢子被水流裹挟吸附,同时水流增加了培养室内的湿度;12)从底培养箱组件排出的水在蓄水槽内积蓄经过过滤或消毒处理再经过吸水泵冲洗抽入至蓄水箱内,进入下一个循环;13)需要采摘射脉菌子实体时,启动引风机,引风机使得吸风口形成负压环境,透过填充海绵产生吸附气体,启动电推杆,电推杆带动介质海绵向下移动,当介质海绵移动至袋口周围处并且介质海绵在负压的作用下吸附接触射脉菌子实体时,关闭电推杆,此时水流通过驱动部驱动旋转盘转动,伴随着旋转盘的转动介质海绵将经过其周围的射脉菌子实体与射脉菌菌袋进行分离,分离后的射脉菌子实体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落入至滤水网上,而此时因为接水板接收了从挡水板流下的水,而接收的水顺着接水板进入至滤水网上,然后冲洗落入至滤水网的射脉菌子实体。
[0006]
优选的在食用菌袋萌发子实体过程中可以根据需要对食用菌袋进行水分补充。
[0007]
优选的当需要对射脉菌菌袋补充水分时,打开流道阀门,冲击挡水板的一部分水经过相邻的挡水板之间形成过水间隙进入至引流通道内然后经过横向过水道进入至纵向过水道并最终通过插杆过水通道对射脉菌菌袋补水。
[0008]
优选的射脉菌子实体在水流b的冲击下逐渐堆积至出口洞的入口处,而同时启动震动电机,在震动电机的抖动力和水流b的冲击力作用下,射脉菌子实体进入至出口洞内,然后出气腔内的气体经过出口洞吹动射脉菌子实体,逐渐吹干射脉菌子实体表面的水分,被吹干的射脉菌子实体逐渐落入至输送皮带上被集中收集。
[0009]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通过改善食用菌子实体的生长环境,同时避免射脉菌子实体生长中产生的孢子污染周围环境,利用上培养箱组件放置于底培养箱组件上一方面利用了立体空间提高了食用菌的培育量,另一方面上培养箱组件和底培养箱组件给予食用菌子实体一个稳定阴暗的生存环境,利于子实体生长,同时上培养箱组件和底培养箱组件避免了孢子的扩散从而避免了孢子污染外界环境;通过利用培养箱组件内的水流可以及时吸附射脉菌产生的孢子,避免孢子扩散到环境中,同时利用水流的自上而下的流动驱动完成培养箱组件内放射菌的正常生长和后期的采摘。
附图说明
[0010]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0011]
图1是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0012]
图2是图1中b处结构示意图。
[0013]
图3是本发明中底培养箱组件俯视结构示意图。
[0014]
图4是本发明中旋转培养组件结构示意图。
[0015]
图5是图4中c处结构示意图。
[0016]
图6是本发明中基座侧视结构示意图。
[0017]
图7是本发明中旋转盘一侧结构示意图。
[0018]
图8是本发明中旋转盘另一侧结构示意图。
[0019]
图9是本发明中图4中d处结构示意图。
[0020]
图10是本发明中食用菌袋结构示意图。
[0021]
图11是图1中e处结构示意图。
[0022]
图12是本发明中介质海绵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3]
图13是图1中f处结构示意图。
[0024]
图14是本发明中底培养箱组件、上培养箱组件结合部位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5]
下面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说明,实施例仅用来说明本发明,并不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0026]
如图1-14所示的一种调节肠胃的保健食材的培养方法,包括如下步骤:首先食用菌袋235选用包装完好的射脉菌菌袋;在底培养箱组件21内将食用菌袋235的插入孔2354朝向插杆2341移动,通过插棱2342抓紧麻纤维2355从而实现食用菌袋235与旋转盘232的位置固定,食用菌袋235横向设置;通过提前在食用菌袋235内预设插入孔2354便于插杆2341插入至插入孔2354内,然后通过插棱2342抓紧麻纤维2355能够快速稳定的实现食用菌袋235与旋转盘232的位置固定。
[0027]
转动旋转盘232将旋转盘232上的插杆2341依次旋转至正上部,然后依次将食用菌袋235的插入孔2354朝向插杆2341移动;旋转盘232在转动可以将食用菌袋235依次插入至旋转盘232上从而提高食用菌袋235在旋转盘232上安放的效率。
[0028]
当若干数量的食用菌袋235在旋转盘232上固定完毕后,将上培养箱组件22放置于底培养箱组件21上,确保支腿一2211、支腿二2212分别对准支腿凹槽2140放下,同时排水管2214的底端距离确保水箱一2331底端的距离为50mm;支腿一2211、支腿二2212与支腿凹槽2140的配合便于实现上培养箱组件22与底培养箱组件21的稳定叠落,同时使得排水管2214内的水顺利进入至水箱一2331内;在上培养箱组件22内完成对食用菌袋与旋转盘232的相对固定;往蓄水箱33内注入一定量的水;这些水可以一次加入或根据食用菌子实体的生长情况加入,该处的水一方面作为吸附孢子的水源另一方面提供给旋转盘232一定的驱动力从而带动旋转盘232转动。
[0029]
然后将盖板430扣合在上培养箱组件22上;盖板430可以避免上培养箱组件22内释放的孢子扩散到外界环境中,同时盖板430利于后期铺设遮阳网。
[0030]
食用菌袋235萌发出射脉菌子实体,子实体横向生长并逐渐布满采摘间隙2350;采摘间隙2350一方面便于子实体的横向生长,另一方面后期采摘时便于推杆245带动介质海绵246向下移动;
伴随着射脉菌子实体的生长,射脉菌子实体逐渐释放出孢子,孢子扩散弥漫于培养室216内;培养室216限制孢子继续外扩,从而将孢子限定于培养室216内便于水流吸附处理。
[0031]
关闭流道阀门23210,在上培养箱组件22内,蓄水箱33内的水经过水箱排水管一34和水箱排水管二35进入至上培养箱组件22的水箱一2331内,然后经过水箱一2331进行短暂储存然后经过冲流管一2332、冲流管二2333排出后直接冲击挡水板2334,挡水板2334在水流的冲击作用下带动旋转盘232进行转动;依靠水流在培养室216内从上至下的流动,漂浮于培养室216内的孢子被水流裹挟吸附,同时水流增加了培养室216内的湿度;在底培养箱组件21内,经过上培养箱组件22的水顺着排水窗口2314进入至过滤室2213被麻布22130过滤,然后经过排水管2214进入至底培养箱组件21的水箱一2331内,经过然后经过水箱一2331进行短暂储存然后经过冲流管一2332、冲流管二2333排出后直接冲击挡水板2334,挡水板2334在水流的冲击作用下带动旋转盘232进行转动;依靠水流在培养室216内从上至下的流动,漂浮于培养室216内的孢子被水流裹挟吸附,同时水流增加了培养室216内的湿度;从底培养箱组件21排出的水在蓄水槽31内积蓄经过过滤或消毒处理再经过吸水泵32冲洗抽入至蓄水箱33内,进入下一个循环;在食用菌袋235萌发子实体过程中可以根据需要对食用菌袋235进行水分补充;当需要对射脉菌菌袋补充水分时,打开流道阀门23210,冲击挡水板2334的一部分水经过相邻的挡水板2334之间形成过水间隙23341进入至引流通道2335内然后经过横向过水道23352进入至纵向过水道23353并最终通过插杆过水通道2343对射脉菌菌袋补水。
[0032]
需要采摘射脉菌子实体时,启动引风机242,引风机242使得吸风口243形成负压环境,透过填充海绵244产生吸附气体,启动电推杆245,电推杆245带动介质海绵246向下移动,当介质海绵246移动至袋口2353周围处并且介质海绵246在负压的作用下吸附接触射脉菌子实体时,关闭电推杆245,此时水流通过驱动部233驱动旋转盘232转动,伴随着旋转盘232的转动介质海绵246将经过其周围的射脉菌子实体与射脉菌菌袋进行分离,分离后的射脉菌子实体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落入至滤水网24012上,而此时因为接水板24011接收了从挡水板2334流下的水,而接收的水顺着接水板24011进入至滤水网24012上,然后冲洗落入至滤水网24012的射脉菌子实体;如图13所示,射脉菌子实体在水流b的冲击下逐渐堆积至出口洞24021的入口处,而同时启动震动电机240111,在震动电机240111的抖动力和水流b的冲击力作用下,射脉菌子实体进入至出口洞24021内,然后出气腔24022内的气体经过出口洞24021吹动射脉菌子实体,逐渐吹干射脉菌子实体表面的水分,被吹干的射脉菌子实体逐渐落入至输送皮带24024上被集中收集。
[0033]
其中基座1上部两侧分别设置培养箱组件2,每侧的培养箱组件2数量为两个且呈上下叠摞状分布,相邻的培养箱组件2之间设置水循环组件3,水循环组件3上部设置遮挡组件4;基座1作为支撑移动平台,一方面用于安放培养箱组件2、水循环组件3和遮挡组件4,另一方面带动培养箱组件2、水循环组件3和遮挡组件4移动至合适的位置;培养箱组件2用于食用菌的放置培养,水循环组件3一方面用于提供驱动培养箱组件2内食用菌转动的水源,另一方面水循环组件3过程中产生水雾便于将培养箱组件2内食用菌子实体释放的孢子进行裹挟吸附,同时遮挡组件4可以将培养箱组件2、水循环组件3进行遮挡,给食用菌的生长
提供一个阴暗少光的环境。
[0034]
基座1为矩形板状结构,基座1底部设置滚轮11,滚轮11数量为四个且设置于基座1底部四角位置处。基座1便于移动从而方便将整个装置放置于室内或室外。
[0035]
培养箱组件2包括底培养箱组件21、上培养箱组件22、旋转培养组件23和采收组件24,底培养箱组件21底部位于基座1上部,底培养箱组件21上部设置上培养箱组件22;底培养箱组件21、上培养箱组件22之间设置空气进入间隙25,外界气体a通过空气进入间隙25进入至底培养箱组件21内,这样便于对底培养箱组件21内进行通风换气作业,底培养箱组件21、上培养箱组件22内均设置旋转培养组件23,旋转培养组件23依靠水流带动其进行旋转,流经旋转培养组件23的水一方面用于对食用菌袋进行浸润,另一方面驱动旋转培养组件23进行转动,其中上培养箱组件22流出的水进入至底培养箱组件21内,然后依靠水从上而下的流动带动底培养箱组件21内的旋转培养组件23进行转动,同时旋转培养组件23配合采收组件24完成对食用菌的采收;底培养箱组件21和上培养箱组件22相互配合充分利用水流从上至下依次带动底培养箱组件21和上培养箱组件22内的旋转培养组件23进行转动,同时旋转培养组件23在转动中通过和采收组件24相互配合实现对成熟的食用菌子实体的收集。
[0036]
请重点参阅图1、3,底培养箱组件21包括侧壁一211、侧壁二212、侧壁三213、侧壁四214和底板215;侧壁一211、侧壁二212、侧壁三213、侧壁四214首尾相垂直固定连接,侧壁一211、侧壁二212、侧壁三213、侧壁四214之间形成培养室216,培养室216内设置旋转培养组件23,侧壁一211、侧壁二212、侧壁三213、侧壁四214底部固定底板215,培养室216形成一个较为密封的环境,避免食用菌子实体产生的孢子轻易扩散至外部环境。
[0037]
底板215包括倾斜板一2151和倾斜板二2152,倾斜板一2151和倾斜板二2152呈“v”状,倾斜板一2151和倾斜板二2152之间形成流水槽2153,旋转培养组件23底部固定于流水槽2153上部;倾斜板一2151和倾斜板二2152便于水流的汇聚从而便于从上而下下落的水流进入至流水槽2153内。
[0038]
请重点参阅图1、4,旋转培养组件23包括支撑板231、旋转盘232、驱动部233和菌袋固定部234,支撑板231为长条状结构,支撑板231底部固定于流水槽2153上,支撑板231两侧设置旋转盘232,驱动部233带动旋转盘232转动,旋转盘232上设置菌袋固定部234,菌袋固定部234上固定食用菌袋235,菌袋固定部234和食用菌袋235均横向设置;驱动部233在水流的冲击下带动旋转盘232进行转动,同时因为水流驱动着驱动部233进行转动,水流在冲击流动中产生的水雾吸附培养室216内空气中弥漫的孢子,而菌袋固定部234用于将食用菌袋235进行横向固定,食用菌袋235在被菌袋固定部234固定后其可以跟随旋转盘232进行转动,随着食用菌袋235从最低处转动至最高处,下部的食用菌袋235和上部的食用菌袋235进行交替轮换,提高了旋转盘232上食用菌长势的均匀性,同时在后期采摘时候伴随着旋转盘232的转动,可以将旋转盘232上的食用菌均进行采收;同时驱动部233一方面起到驱动旋转盘232转动的作用,另一方面流经驱动部233的水通过支撑板231、旋转盘232并最终进入至菌袋固定部234内,对食用菌袋235进行补水。
[0039]
请重点参阅图2,支撑板231底部设置漏水通道2311,漏水通道2311截面呈“∧”状,漏水通道2311侧壁贯通开设过水孔2312,漏水通道2311内设置过水腔2313,过水腔2313底部设置排水窗口2314;积攒于流水槽2153内的水通过漏水通道2311进行排泄,并最终经过排水窗口2314排出。
[0040]
支撑板231上部固定驱动部233的储水箱,支撑板231中部两侧设置旋转盘232,旋转盘232通过驱动部233与支撑板231相连接。
[0041]
旋转盘232包括左旋转盘2321和右旋转盘2322,左旋转盘2321和右旋转盘2322结构一致且两者相对称设置;左旋转盘2321和右旋转盘2322提高了培养食用菌的效率,充分利用了培养室216内的空间。
[0042]
左旋转盘2321包括基座23212、支撑柱23213和转盘23214,基座23212固定于支撑板231一侧,支撑柱23213一端位于基座23212内,支撑柱23213另一端与转盘23214相固定连接。转盘23214可通过支撑柱23213相对基座23212进行转动,右旋转盘2322和左旋转盘2321结构一致此不再赘述。
[0043]
请重点参阅图4、5、6、7、8,基座23212为圆柱状结构,基座23212内设置旋转腔232121,旋转腔232121截面呈“t”状,旋转腔232121底部设置凸起232122,凸起232122截面呈反“︶”状;支撑柱23213为立体柱状,支撑柱23213一端设置凹槽232131,凹槽232131截面呈“︶”状,凹槽232131与凸起232122相匹配设置,支撑柱23213另一端与转盘23214一侧中部相固定连接,支撑柱23213上设置驱动部233;转盘23214为圆盘状,转盘23214上均匀设置菌袋固定部234,菌袋固定部234呈圆环状分布于转盘23214上,这样一方面可以增大菌袋固定部234的分布量,另一方面随着转盘23214的转动便于后期逐步采集食用菌子实体;驱动部233包括水箱一2331、冲流管一2332、冲流管二2333、挡水板2334和引流通道2335,水箱一2331为立体中空结构,水箱一2331上部呈开口状,水箱一2331底部两侧各固定连接冲流管一2332和冲流管二2333,冲流管一2332、冲流管二2333与水箱一2331底部相连通,且冲流管一2332、冲流管二2333相对称设置,冲流管一2332、冲流管二2333均呈
“┐”
状,冲流管一2332、冲流管二2333位于左旋转盘2321和右旋转盘2322的转盘一侧,且冲流管一2332、冲流管二2333的开口朝向挡水板2334,挡水板2334固定于支撑柱23213上;从冲流管一2332、冲流管二2333流出的水正对着挡水板2334,因此依靠水流的冲击力可以直接驱动挡水板2334进行转动,进而带动转盘23214转动。
[0044]
挡水板2334为板状结构,挡水板2334下端部与支撑柱23213外壁相固定连接,挡水板2334数量为若干个且均匀分布于支撑柱23213外壁上,挡水板2334另一侧呈弯弧状,相邻的挡水板2334之间形成过水间隙23341;过水间隙23341用于收集流经挡水板2334的部分水分,从而便于后期对食用菌袋235进行浇灌。
[0045]
请重点参阅图4,引流通道2335包括引流孔23351、横向过水道23352和纵向过水道23353,引流孔23351位于过水间隙23341底部,横向过水道23352开设于支撑柱23213内,引流孔23351贯通支撑柱23213侧壁,横向过水道23352通过引流孔23351与过水间隙23341相连通,纵向过水道23353贯通开设于转盘23214内,纵向过水道23353为圆形中空腔,纵向过水道23353与菌袋固定部234相连通。横向和纵向的过水道可以便于将流入过水间隙23341的水引流入菌袋固定部234内。
[0046]
支撑柱23213上设置流道阀门23210,流道阀门23210控制横向过水道23352的闭合和开启;在不需要对食用菌袋235进行滴定时可以控制流道阀门23210的进行关闭,避免过多的浸润食用菌袋235,影响食用菌的生长。
[0047]
请重点参阅图9,菌袋固定部234包括插杆2341、插棱2342和插杆过水通道2343,插杆2341为圆杆状,插杆2341上固定插棱2342,插棱2342为斜凸起状,插棱2342与插杆2341横向中心轴线的夹角β为60-65度,插棱2342环绕插杆2341表面一周,插杆2341内设置插杆过水通道2343,插杆过水通道2343为中空状且插杆过水通道2343横向设置,插杆过水通道2343与纵向过水道23353相垂直设置,插杆过水通道2343穿过插棱2342并且插杆过水通道2343的开口位于插棱2342上。一方面插棱2342便于对食用菌袋235进行固定,另一方面进入插杆过水通道2343的水通过插棱2342进入至食用菌袋235内;请重点参阅图10,食用菌袋235包括袋子2351、填料2352、袋口2353、插入孔2354和麻纤维2355,袋子2351一端设置袋口2353,袋口2353通过绳子扎紧,袋口2353周围开设出菌孔,袋子2351另一端设置插入孔2354,插入孔2354为圆孔状,插入孔2354内设置麻纤维2355,麻纤维2355位于填料2352内,麻纤维2355用于隔绝填料2352且麻纤维2355包裹插杆2341;麻纤维2355可以提高插杆2341的抓紧力,避免插杆2341与填料2352脱离,另一面麻纤维2355可以便于水透过其中缓慢均匀浸润填料2352;请重点参阅,图1和11,采收组件24包括吸附部241、冲洗部2401和控水部2402,吸附部241位于培养室216上部靠近侧壁位置处,吸附部241配合旋转盘232实现对食用菌子实体的采摘,采摘下落的食用菌子实体被冲洗部2401冲洗,经过冲洗部2401冲洗的食用菌子实体经由控水部2402进行控水。
[0048]
吸附部241依靠吸附力和旋转盘232的旋转力将食用菌袋235一侧生长的食用菌进行采摘,被采摘过的食用菌随着自身重力下落至冲洗部2401上,然后进入至控水部2402使得冲洗过后的食用菌表面的水分被吸附干净避免了湿润的食用菌子实体后期的发霉;吸附部241包括引风机242、吸风口243、填充海绵244、电推杆245和介质海绵246;引风机242固定于侧壁一211外壁一侧,引风机242通过吸风管2421与吸风口243相连通,吸风口243内固定设置填充海绵244,电推杆245位于侧壁一211内壁上部一侧,电推杆245垂直向下设置且电推杆245底部固定介质海绵246;填充海绵244一方面可以与介质海绵246相接触能够将真空氛围传递给介质海绵246,再经由介质海绵246吸附食用菌子实体使得食用菌子实体可以在吸附力的作用下跟随电推杆245向下移动再加上转盘的旋转力可以将横向生长的食用菌子实体进行小损伤的采摘进而脱离食用菌菌袋235(注意图11中c方向和d方向),通过填充海绵244便于过滤培养室中空气中的孢子,使得吸附的孢子裹挟于填充海绵244,避孢子扩散,污染外界空气。
[0049]
吸风口243贯通开设于侧壁一211上,吸风口243截面呈“八”字状,吸附口243内对应填充固定有填充海绵244,填充海绵244朝向侧壁一211内侧的端部设置折弯面2441,折弯面2441呈“s”状;折弯面2441增大了填充海绵244端面的表面积利于填充海绵244与介质海绵246相接触。
[0050]
电推杆245一侧通过连接板2451固定于侧壁一211内壁上部且电推杆245的活塞杆朝向正下部,优选的连接板2451为矩形板状结构,连接板2451一端与侧壁一211内侧上部相固定连接,电推杆245位于填充海绵244和袋子2351之间,电推杆245的活塞杆可在填充海绵244和袋子2351之间的采摘间隙2350内进行上下移动;介质海绵246为立体状结构,介质海绵246上端面的直径大于下部面的直径,介质海绵246上端面的直径略小于采摘间隙2352的宽度;
介质海绵246内设置嵌入槽2461,嵌入槽2461开设于介质海绵246上部中间位置处,嵌入槽2461主体为中空立体状,嵌入槽2461横截面呈倒“t”状,嵌入槽2461上部开口宽度小于下部底面的宽度,电推杆245活塞端部固定嵌入头2452,嵌入头2452端部截面呈倒“t”状,嵌入头2452匹配设置于嵌入槽2461内。嵌入槽2461与嵌入头2452的配合设置提高了介质海绵246的更换的灵活性。
[0051]
请重点参阅图13,冲洗部2401包括接水板24011、滤水网24012、弹簧支架24013和震动电机24014,接水板24011为矩形板状结构,接水板2401内设置接水板蓄水槽240111,接水板蓄水槽240111开设于接水板24011的上表面,接水板蓄水槽240111呈“︶”状,接水板蓄水槽240111便于集聚水流,滤水网24012为金属过滤网状,滤水网24012上边缘与接水板24011侧边缘向固定连接,滤水网24012底面与弹簧支架24013相固定连接,滤水网24012下边缘与侧壁一211底部内侧相铰接连接;滤水网24012位于采摘间隙2350正下部;这样从采摘间隙2350掉落的食用菌可以直接落入至滤水网24012上;接水板24011位于挡水板2334正下部,接水板24011底部固定震动电机24014,接水板24011用于接收从挡水板2334流出的水;如图13所示,然后水沿着方向b流入至滤水网24012,落入滤水网24012上的食用菌子实体被流经滤水网24012的水流冲洗干净,冲洗过的污水又顺着滤水网24012直接下流排出;弹簧支架24013包括弹簧240131和支架240132,弹簧240131上端与滤水网24012底侧壁相固定连接,弹簧240131下端与支架240132上端相固定连接,支架240132下端与倾斜板一2151上表面相固定连接。在震动电机24014带动弹簧支架24013抖动通过弹簧支架24013抖动下一方面加速了水流从接水板24011流入至滤水网24012内的速度另一方面加速了位于滤水网24012的食用菌的向下移动速度,加快清洗过后的食用菌流入至控水部2402内的速度。
[0052]
控水部2402包括出口洞24021、出气腔24022、引气管24023和输送皮带24024,出口洞24021开设于侧壁一211内并且出口洞24021入口方向与滤水网24012出口方向相一致,滤水网24012与侧壁一211的铰接处位于出口洞24021的正下部,出口洞24021与出气腔24022相连通,引气管24023与出气腔24022相连通,引气管24023将气体鼓入至出气腔24022内,然后经过出气腔24022排出至出口洞24021内,经过出口洞24021的食用菌其表面依附的水在气体的鼓动下被吹干或者与食用菌表面分离,从而达到对食用菌表面初步干燥的目的;输送皮带24024位于侧壁一211外壁底部一侧,输送皮带24024位于出口洞24021出口的下部;出口洞24021内设置上斜面240211和下斜面240212,上斜面240211和下斜面240212相平行设置且上斜面240211和下斜面240212均倾斜向上设置;这样的倾斜设计便于食用菌子实体的下落。
[0053]
出气腔24022开设于倾斜板一2151内,出气腔24022横截面呈三角形状,出气腔24022通过出气孔240221与出口洞24021相连通,出气孔240221朝向出口洞24021,出气孔240221内固定隔网240222,隔网240222选用金属网;出气腔24022底部设置控水管24023,控水管24023上设置控水阀门24024;控水管24023用于排出出气腔24022内残留的积水。
[0054]
上培养箱组件22内设置旋转培养组件23和采收组件24,上培养箱组件22内的水经过过水腔2313然后经过过滤组件221进入至水箱一2331内,这样可以实现水流从上而下被上培养箱组件22和底培养箱组件21进行循环利用,底培养箱组件21、上培养箱组件22的内
部具体机构相同。
[0055]
过滤组件221包括支腿一2211、支腿二2212、过滤室2213和排水管2214,支腿一2211、支腿二2212为圆柱状结构,侧壁一211、侧壁三213上部设置支腿凹槽2140,支腿凹槽2140为中空立体状,支腿一2211、支腿二2212与支腿凹槽2140相匹配设置,支腿凹槽2140的深度满足当上培养箱组件22放入底培养箱组件21上部后排水管2214深入至水箱一2331内并且排水管2214下端面距离水箱一2331内底壁的距离d为50-150mm;支腿一2211、支腿二2212一方面通过与支腿凹槽2140的配合进行稳定的上培养箱组件22和底培养箱组件21的叠摞限位,另一方面支腿一2211、支腿二2212用于控制排水管2214与水箱一2331的相对位置便于后期上部的水流进入至水箱一2331内。
[0056]
如图14所示,过滤室2213内填充麻布22130,过滤室2213为中空箱状结构,过滤室2213上部与过水腔2313相连通,过滤室2213下部与排水管2214相连通,排水管2214朝向水箱一2331;过滤室2213用于过滤上培养箱组件22内水流中的杂质。
[0057]
水循环组件3包括蓄水槽31、吸水泵32、蓄水箱33、水箱排水管一34和水箱排水管二35,蓄水槽31位于底培养箱组件21之间的正上部,蓄水槽31截面呈“v”字状,底培养箱组件21通过侧通道311与蓄水槽31相连通,底培养箱组件21内的流水槽2153内的水经过过水腔2313进入至侧通道311内,并经过侧通道311进入至蓄水槽31内,蓄水槽31上部设置隔挡板310,吸水泵32位于隔挡板310上部,吸水泵32一端通过管道与蓄水槽31相连通,吸水泵32另一端通过管道与蓄水箱33相连通,蓄水箱33位于上培养箱组件22的上部位置处,蓄水箱33底部通过支撑杆331与隔挡板310相固定连接,蓄水箱33底部两侧分别设置水箱排水管一34和水箱排水管二35, 水箱排水管一34和水箱排水管二35均呈“γ”状,水箱排水管一34和水箱排水管二35的出口端均位于驱动部233的水箱的正上部。蓄水槽31实现了水源储存利用通过吸水泵32、蓄水箱33的配合实现了水源的循环利用,同时通过将下部蓄水槽31的水源抬高产生势能便于后期依靠水的重力对驱动部的驱动,而水箱排水管一34和水箱排水管二35一方面进行排水另一方面可以便于后期给遮挡组件4提供一个支点,便于遮阳网44的放置。
[0058]
蓄水槽31底部设置排水管310,排水管3101竖直朝下,排水管310穿过基座1,排水管3101上设置排水管阀门31011。蓄水槽31可以通过排水管310进行水的定期更换排放。
[0059]
遮挡组件4包括顶支撑杆41、拐角支撑杆42、盖支撑杆43和遮阳网44,顶支撑杆41、拐角支撑杆42和盖支撑杆43均为“伞”状结构,该结构便于将遮阳网44撑起,顶支撑杆41底部固定于蓄水箱33正上部,拐角支撑杆42位于水箱排水管一34和水箱排水管二35的拐角处,且拐角支撑杆42倾斜设置,两侧的上培养箱组件22上均设置盖板430,盖板430的外边缘固定盖支撑杆43,顶支撑杆41、拐角支撑杆42、盖支撑杆43上部搭放遮阳网44,遮阳网44包裹底培养箱组件21、上培养箱组件22;遮阳网44避免光线照射底培养箱组件21、上培养箱组件22,从而为底培养箱组件21、上培养箱组件22内的食用菌子实体提供一个阴暗的生长环境。
[0060]
本发明避免射脉菌孢子在生长和采摘过程中的扩散,最大限度避免了人员接触射脉菌的孢子,改善了员工的工作环境,同时提高了射脉菌种植过程中的便捷程度,提高了采摘效率,其可以在室外或室内进行灵活的放置,不必专门建造射脉菌培养用的房屋或大棚,同时利用培养箱组件内的水流可以及时吸附射脉菌产生的孢子,避免孢子扩散到环境中,
同时利用水流的自上而下的流动驱动完成培养箱组件内放射菌的正常生长和后期的采摘,而透过水循环组件可以最大限度的节约水源,而遮挡组件配合培养箱组件为放射菌提供一个相对阴暗的环境。
[0061]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所示”、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0062]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是对本发明作其它形式的限制,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可能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加以变更或改型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是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改型,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