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产养殖用水质净化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408897发布日期:2021-03-26 18:33阅读:57来源:国知局
一种水产养殖用水质净化设备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水产养殖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水产养殖用水质净化设备。


背景技术:

2.水产养殖业是人类利用可供养殖(包括种植)的水域,按照养殖对象的生态习性和对水域环境条件的要求,运用水产养殖技术和设施,从事水生经济动、植物养殖,为农业生产部门之一。
3.随着水产养殖业的快速发展以及集约化程度的不断加深,养殖水体的污染日益严重,由此造成的病害问题也越来越严重,长期以来水产养殖业是以扩大养殖面积、增加水产资源来提高产量的资源消耗型养殖方式,其落后性和局限性愈来愈明显,随着我国人均耕地面积的不断减少,渔农争地的矛盾日益突出,某些养殖生产者忽视了处理养殖废水、废物等问题,不仅造成自身养殖水体生态环境的恶化,对自然生态系统也造成不良影响,如部分淡水池塘老化,淤泥沉积造成水体生态恶化,另外水资源严重缺乏,且不断遭受工业污染和由水产养殖带来的富营养化,水域生态平衡遭严重破坏,可利用的水资源越来越少,加上水域环境污染使养殖产品病害频繁发生,造成惨重的经济损失。
4.现有的针对水产养殖的水质净化设备在使用的过程中针对水藻类植物无法对其进行分离处理,导致水质在净化过程中内部含有一定量的水藻,且有现有的针对水产养殖的水质净化设备在使用的过程中液体或固体对水质进行改善,且净化的程度不高,净化原料浪费较为严重,使其税制中含有大量的消毒净化原液,不易于对水质的改善,导致其在使用后,水质净化的效果达不到预期的要求,为此本发明推出一种水产养殖用水质净化设备。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水产养殖用水质净化设备,具备隔网隔离水藻,且便于水藻进行处理,且采用出液装置可有效的节省原液的浪费,防止原液使用过度导致水质改善的效果不佳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针对水产养殖的水质净化设备在使用的过程中针对水藻类植物无法对其进行分离处理,导致水质在净化过程中内部含有一定量的水藻,且有现有的针对水产养殖的水质净化设备在使用的过程中液体或固体对水质进行改善,且净化的程度不高,且原料浪费较为严重,使其税制中含有大量的消毒净化原液,不易于对水质的改善,导致其在使用后,水质净化的效果达不到预期的要求的问题。
6.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水产养殖用水质净化设备,包括净化设备本体,所述净化设备本体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支撑脚,所述净化设备本体的顶部开设有进水管,所述净化设备本体的右侧壁固定连接有出水管,所述出水管的中部固定安装有控制阀,所述净化设备本体内腔的底部活动放置有滤芯,所述滤芯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底座,所述底座的上表面开设有卡口,所述滤芯的外壁固定安装有滤网,所述滤芯的内腔固定安装有石灰石层,所述净化设备本体内腔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挡板,所述挡板的上表面活动连接有隔网,所述净化设备本体内腔中部的两侧固定安装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储液装
置,所述储液装置的中部开设有复位槽,所述储液装置的两侧开设有分流管,所述分流管的一端贯穿储液装置的外壁并延伸至复位槽的内部,所述净化设备本体内腔的中部固定安装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空气泵,所述空气泵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的一端贯穿复位槽的底壁并延伸至复位槽的内部,所述复位弹簧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按钮,所述空气泵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出液管。
7.优选的,所述空气泵的两侧开设有入水口,且入水口的直径值小于出液管的直径值。
8.优选的,所述分流管的数量有两个,两个所述分流管分别位于储液装置的两侧,且两个所述分流管均贯穿储液装置的外壁。
9.优选的,所述滤芯的长度值小于净化设备本体内腔的宽度值,所述滤芯外部的滤网由不锈钢板备制而成。
10.优选的,所述隔网的右侧贯穿净化设备本体的外壁并延伸至净化设备本体的外部,且所述隔网的右侧壁固定安装有握把。
11.本发明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该水产养殖用水质净化设备,通过利用按钮、复位弹簧、空气本和出液管的组织结构,该装置能够有效的节省原液的浪费,且同时起到较好的净化效果,同时也防止原液过多导致的净化后的水质受到原液的影响,该装置有效的提高了设备的净化效果,同时也节省了净化的原料,且采用滤芯进行二次净化,滤芯内部安装有石灰石层,该装置能够对水中的杂质进行有效的净化,采用双重的净化装置,能够有效的提高净化的效果,滤芯采用放置的形式能够根据水量的多少进行自动悬浮,提高其净化的效果。
12.2、该水产养殖用水质净化设备,通过利用在入水口的下方安装有隔网,且隔网采用抽拉式安装,该装置能够将清理后的水藻及时处理,有效的保障,设备处理水藻的效果,同时也提高其工作效率,能够及时对隔网上的水藻进行清理,进而保障设备的运行效果。
附图说明
13.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结构图1中a处放大示意图;图3为本发明结构滤芯示意图;图4为本发明结构隔网处俯视示意图。
14.图中:1、净化设备本体;2、进水管;3、出水管;4、控制阀;5、支撑脚;6、滤芯;7、固定板;8、隔网;9、挡板;10、储液装置;11、分流管;12、限位板;13、按钮;14、复位弹簧;15、复位槽;16、空气泵;17、出液管;18、石灰石层;19、滤网;20、底座;21、卡口。
具体实施方式
15.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16.请参阅图1

4,一种水产养殖用水质净化设备,包括净化设备本体1,净化设备本体
1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支撑脚5,净化设备本体1的顶部开设有进水管2,净化设备本体1的右侧壁固定连接有出水管3,出水管3的中部固定安装有控制阀4,该装置能够控制清理后的水排出的量和排放的时间,提高设备的自动化程度,净化设备本体1内腔的底部活动放置有滤芯6,滤芯6的长度值小于净化设备本体1内腔的宽度值,滤芯6外部的滤网19由不锈钢板备制而成,防止滤芯的外壁长时间与水进行接触导致其表面受到锈蚀,且同时其产生的锈蚀对水质的改善有一定的影响,采用不锈钢能够有效的提高设备清理的效果,滤芯6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底座20,底座20的上表面开设有卡口21,滤芯6的外壁固定安装有滤网19,滤芯6的内腔固定安装有石灰石层18,净化设备本体1内腔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挡板9,挡板9的上表面活动连接有隔网8,隔网8的右侧贯穿净化设备本体1的外壁并延伸至净化设备本体1的外部,且隔网8的右侧壁固定安装有握把,便于对隔网8进行抽离,进而便于对其表面的水藻进行清理,该装置有效的提高了设备清理水藻的效率,同时也提高设备使用的工作效率,净化设备本体1内腔中部的两侧固定安装有固定板7,固定板7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储液装置10,储液装置10的中部开设有复位槽15,储液装置10的两侧开设有分流管11,分流管11的数量有两个,两个分流管11分别位于储液装置10的两侧,且两个分流管11均贯穿储液装置10的外壁,分流管11的一端贯穿储液装置10的外壁并延伸至复位槽15的内部,净化设备本体1内腔的中部固定安装有限位板12,限位板12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空气泵16,空气泵16的两侧开设有入水口,且入水口的直径值小于出液管17的直径值,空气泵16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复位弹簧14,复位弹簧14的一端贯穿复位槽15的底壁并延伸至复位槽15的内部,复位弹簧14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按钮13,该装置能够有效的节省原液的浪费,且同时起到较好的净化效果,同时也防止原液过多导致的净化后的水质受到原液的影响,该装置有效的提高了设备的净化效果,同时也节省了净化的原料,空气泵16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出液管17。
17.工作原理,将水通过进水管2排放至净化设备本体1的内部,利用隔网8对水藻进行隔离,原水通过隔网8排放至隔网8的下方,水流对按钮13进行加压,同属通过分流管11排放至净化设备本体1的底部,同时按钮13受力对复位弹簧14进行作用力,复位弹簧14对空气泵16进行作用力,使内部的原液通过出液管17排放至净化设备本体1的内部,当水位上升后使滤芯6上浮,利用原液与石灰石同时对水进行处理,再利用出水管3排出,即可。
18.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19.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