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南美白对虾高氨氮耐受性良种育种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4528310发布日期:2021-04-02 10:06阅读:165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对虾育种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南美白对虾高氨氮耐受性良种育种方法。



背景技术:

我国是南美白对虾养殖大国,1999年开始成为我国对虾养殖的一个重要品种,在南方三省迅速发展,至今已成为全国普遍推广、产量占首位的养虾品种;在生产高速发展的同时,出现了种苗质量参差不齐、携带病毒和生长缓慢等严重问题,直接威胁我国南美白对虾养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特别是南美白对虾高氨氮耐受性问题上,一直缺乏一个针对性的养殖系统,导致对虾虾苗的育种率低、生长速度缓慢以及性状不稳定。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南美白对虾高氨氮耐受性良种育种方法。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南美白对虾高氨氮耐受性良种育种方法,使其适合南美白对虾高氨氮特殊的养殖系统,从而提高对虾虾苗的育种率、提高生长速度以及稳定对虾性状等。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南美白对虾高氨氮耐受性良种育种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亲虾培育池和养殖用水处理:选择面积为20-30m2的亲虾池,水深1.2-1.4m,亲虾池上方设置遮光网,光照强度60-80lx;亲虾池使用之前用80-100×10-5漂白粉或60-180×10-6高锰酸钾对亲虾池消毒;

(2)引种:收集国内自助选育的品种“广泰一号”、“科海一号”、中南美洲、墨西哥湾地域的自然群体的品系12~18个,独立饲养,抽样,病毒pcr检测,留下全部阴性的品系做基础种群;

(3)筛选:对各个来源的品系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确定他们的亲缘关系,保留远缘的品系5~8个;

(4)亲虾的强化:饲养至亲虾,优选出活力强、体表光滑、无畸形,体重大于平均体重20%以上的作为备用亲虾;

(5)驯化及繁育:将亲虾放入亲虾池中,亲虾池水温应与运输时水温接近;4h后开始投入少量活沙蚕;3天后,开始升温促熟培育,每天升温1℃,至水温23度时,保持3-5天,升温至25度,保持3-5天,此后每天升温0.5℃,升温至27度,保持水温不变进行促熟培育,每天投喂以沙蚕为主,牡蛎和鱿鱼为辅的新鲜饵料3次,投喂量为虾体重的10-15%,并投喂一次添加微生态制剂和虾青素的人工配合饲料;

(5)家系建立:利用人工移植雄虾精荚,在5天的时间内建立自交和杂交的家系100~120个,其中建立半同胞家系50~60个;

(6)育苗:家系育苗过程中采用标准化,蚤状幼体期使用角毛藻,数量不少于5万个/ml;糠虾期使用角毛藻和中肋骨条藻,数量不少于5万个/ml;仔虾期使用丰年虫,每100万虾苗投喂刚孵化出的丰年虫不少于0.75公斤;培苗全程使用优质虾片;

(7)家系的独立培育:虾苗培育至p5~7阶段,家系独立饲养,保种和测试分开,每个家系的p5小苗随机分成三部分,保种在40m2的水泥池,饲养密度20~30尾/m3;测试在2000~3000m2的养殖池塘,养殖池塘中设立若干个网箱,家系隔离、独立饲养,虾苗养殖到3~4cm时,用荧光标记每一个家系,标记完成后,网箱暂养3~5天,将存活的虾计数后合并放到养殖池塘,补充规格0.8~1.0cm的虾苗,使养殖密度达到20/m3;

(8)育苗过程管理:每天进行各期对虾幼体发育镜检、计数,掌握各期幼体的成活率,每天测定水温、溶氧、盐度、ph、氨氮等水质指标,清除池壁及水体杂物,保证良好的水质条件,定期进行病毒检测;

(9)目标家系确定:养殖60~80天后,随机挑抽样进行生长数据测定,对不同家系的生长和成活率性状(为了和盐化成活率区分,简称回捕率)进行评价,分别选择生长快的家系归入快长系(a系),回捕率高的归于高存活(b系),回捕率高、生长快的归于高存活/快长系(c系),盐化率高的归于高盐化系(d系);

(10)杂交测试:在建系的同时进行初级正反交杂交组合测试,初级杂交包括a系与b系的正反交,a系和b系的正交分成若干个配种组合,每个配种组合是a系内的家系的父本与b系内的母本随机组合,a系和b系的反交组合是对应的a系内的家系母本与b系内的家系父本的组合,c系与d系的正反交与a系和b系正反交方法相同,所建立的杂交组合在相同条件下进行养殖,并测定繁殖、生长、回捕率性状的数据,测定方法与品系内纯繁的家系测定方法相同,家系选留时综合考虑家系测定结果和初级杂交组合测试效果,通过纯繁的家系和杂交组合表型测定结果,在每个系内进行家系选留,并确立系间最优的杂交组合方式;

(11)品种选育:第五代开始,在进行上述选育的基础上,测定次级杂交的组合效果,上述a系×b系杂交组合中最优的ab系,与c系×d系杂交组合中表现最优的cd系进行正反交,测定四系杂交的组合效果,经过连续三年的四系杂交测试,筛选出最优的交配组合方式,建立了四系配套双杂交制种体系;经过连续七代的品系内纯繁和正反交测试,建立了快长系(a系),高回捕系(b系),高存活/高回捕系(c系),高盐化系(d)四个南美白对虾专门化品系,并建立四系配套双杂交制种技术体系,a系雄虾和b系雌虾杂交形成的父母代ab系作为商品亲虾中的雄虾,具有生长速度快的特点,c系雄虾和d雌虾交配形成的父母代cd系作为商品亲虾中的雌虾,具有盐化率高的特点,ab与cd杂交形成的商品苗种(abcd)即“渤海1号”具有高盐度地区(>40‰)兼具生长速度快、成活率高的特点,适合我国盐田高盐度地区的外塘养殖。

进一步的,所述家系的独立培育中,第一部分50%用来正常盐度养殖,留种;其余各自25%,渐进提高盐度,分别提高到40‰和50‰两种盐度,提高盐度,记录盐化的成活率;分别在两种盐度条件下进行养殖。

进一步的,所述育苗过程中,水温28~32℃,盐度26~32‰,培育密度10万~20万/m3,投料换水全部操作一致。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适合南美白对虾高氨氮特殊的养殖系统,从而提高对虾虾苗的育种率、提高生长速度以及稳定对虾性状等。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南美白对虾高氨氮耐受性良种育种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亲虾培育池和养殖用水处理:选择面积为20m2的亲虾池,水深1.2m,亲虾池上方设置遮光网,光照强度60lx;亲虾池使用之前用80×10-5漂白粉或60×10-6高锰酸钾对亲虾池消毒;

(2)引种:收集国内自助选育的品种“广泰一号”、“科海一号”、中南美洲、墨西哥湾地域的自然群体的品系12个,独立饲养,抽样,病毒pcr检测,留下全部阴性的品系做基础种群;

(3)筛选:对各个来源的品系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确定他们的亲缘关系,保留远缘的品系5个;

(4)亲虾的强化:饲养至亲虾,优选出活力强、体表光滑、无畸形,体重大于平均体重20%以上的作为备用亲虾;

(5)驯化及繁育:将亲虾放入亲虾池中,亲虾池水温应与运输时水温接近;4h后开始投入少量活沙蚕;3天后,开始升温促熟培育,每天升温1℃,至水温23度时,保持3天,升温至25度,保持3天,此后每天升温0.5℃,升温至27度,保持水温不变进行促熟培育,每天投喂以沙蚕为主,牡蛎和鱿鱼为辅的新鲜饵料3次,投喂量为虾体重的10%,并投喂一次添加微生态制剂和虾青素的人工配合饲料;

(5)家系建立:利用人工移植雄虾精荚,在5天的时间内建立自交和杂交的家系100个,其中建立半同胞家系50个;

(6)育苗:家系育苗过程中采用标准化,蚤状幼体期使用角毛藻,数量不少于5万个/ml;糠虾期使用角毛藻和中肋骨条藻,数量不少于5万个/ml;仔虾期使用丰年虫,每100万虾苗投喂刚孵化出的丰年虫不少于0.75公斤;培苗全程使用优质虾片;

(7)家系的独立培育:虾苗培育至p5~7阶段,家系独立饲养,保种和测试分开,每个家系的p5小苗随机分成三部分,保种在40m2的水泥池,饲养密度20尾/m3;测试在2000m2的养殖池塘,养殖池塘中设立若干个网箱,家系隔离、独立饲养,虾苗养殖到3cm时,用荧光标记每一个家系,标记完成后,网箱暂养3天,将存活的虾计数后合并放到养殖池塘,补充规格0.8cm的虾苗,使养殖密度达到20/m3;

(8)育苗过程管理:每天进行各期对虾幼体发育镜检、计数,掌握各期幼体的成活率,每天测定水温、溶氧、盐度、ph、氨氮等水质指标,清除池壁及水体杂物,保证良好的水质条件,定期进行病毒检测;

(9)目标家系确定:养殖60天后,随机挑抽样进行生长数据测定,对不同家系的生长和成活率性状(为了和盐化成活率区分,简称回捕率)进行评价,分别选择生长快的家系归入快长系(a系),回捕率高的归于高存活(b系),回捕率高、生长快的归于高存活/快长系(c系),盐化率高的归于高盐化系(d系);

(10)杂交测试:在建系的同时进行初级正反交杂交组合测试,初级杂交包括a系与b系的正反交,a系和b系的正交分成若干个配种组合,每个配种组合是a系内的家系的父本与b系内的母本随机组合,a系和b系的反交组合是对应的a系内的家系母本与b系内的家系父本的组合,c系与d系的正反交与a系和b系正反交方法相同,所建立的杂交组合在相同条件下进行养殖,并测定繁殖、生长、回捕率性状的数据,测定方法与品系内纯繁的家系测定方法相同,家系选留时综合考虑家系测定结果和初级杂交组合测试效果,通过纯繁的家系和杂交组合表型测定结果,在每个系内进行家系选留,并确立系间最优的杂交组合方式;

(11)品种选育:第五代开始,在进行上述选育的基础上,测定次级杂交的组合效果,上述a系×b系杂交组合中最优的ab系,与c系×d系杂交组合中表现最优的cd系进行正反交,测定四系杂交的组合效果,经过连续三年的四系杂交测试,筛选出最优的交配组合方式,建立了四系配套双杂交制种体系;经过连续七代的品系内纯繁和正反交测试,建立了快长系(a系),高回捕系(b系),高存活/高回捕系(c系),高盐化系(d)四个南美白对虾专门化品系,并建立四系配套双杂交制种技术体系,a系雄虾和b系雌虾杂交形成的父母代ab系作为商品亲虾中的雄虾,具有生长速度快的特点,c系雄虾和d雌虾交配形成的父母代cd系作为商品亲虾中的雌虾,具有盐化率高的特点,ab与cd杂交形成的商品苗种(abcd)即“渤海1号”具有高盐度地区(>40‰)兼具生长速度快、成活率高的特点,适合我国盐田高盐度地区的外塘养殖。

所述家系的独立培育中,第一部分50%用来正常盐度养殖,留种;其余各自25%,渐进提高盐度,分别提高到40‰和50‰两种盐度,提高盐度,记录盐化的成活率;分别在两种盐度条件下进行养殖。

所述育苗过程中,水温28℃,盐度26‰,培育密度10万/m3,投料换水全部操作一致。

实施例2

一种南美白对虾高氨氮耐受性良种育种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亲虾培育池和养殖用水处理:选择面积为30m2的亲虾池,水深1.4m,亲虾池上方设置遮光网,光照强度80lx;亲虾池使用之前用100×10-5漂白粉或180×10-6高锰酸钾对亲虾池消毒;

(2)引种:收集国内自助选育的品种“广泰一号”、“科海一号”、中南美洲、墨西哥湾地域的自然群体的品系18个,独立饲养,抽样,病毒pcr检测,留下全部阴性的品系做基础种群;

(3)筛选:对各个来源的品系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确定他们的亲缘关系,保留远缘的品系8个;

(4)亲虾的强化:饲养至亲虾,优选出活力强、体表光滑、无畸形,体重大于平均体重20%以上的作为备用亲虾;

(5)驯化及繁育:将亲虾放入亲虾池中,亲虾池水温应与运输时水温接近;4h后开始投入少量活沙蚕;3天后,开始升温促熟培育,每天升温1℃,至水温23度时,保持5天,升温至25度,保持5天,此后每天升温0.5℃,升温至27度,保持水温不变进行促熟培育,每天投喂以沙蚕为主,牡蛎和鱿鱼为辅的新鲜饵料3次,投喂量为虾体重的15%,并投喂一次添加微生态制剂和虾青素的人工配合饲料;

(5)家系建立:利用人工移植雄虾精荚,在5天的时间内建立自交和杂交的家系120个,其中建立半同胞家系60个;

(6)育苗:家系育苗过程中采用标准化,蚤状幼体期使用角毛藻,数量不少于5万个/ml;糠虾期使用角毛藻和中肋骨条藻,数量不少于5万个/ml;仔虾期使用丰年虫,每100万虾苗投喂刚孵化出的丰年虫不少于0.75公斤;培苗全程使用优质虾片;

(7)家系的独立培育:虾苗培育至p5~7阶段,家系独立饲养,保种和测试分开,每个家系的p5小苗随机分成三部分,保种在40m2的水泥池,饲养密度30尾/m3;测试在3000m2的养殖池塘,养殖池塘中设立若干个网箱,家系隔离、独立饲养,虾苗养殖到4cm时,用荧光标记每一个家系,标记完成后,网箱暂养5天,将存活的虾计数后合并放到养殖池塘,补充规格1.0cm的虾苗,使养殖密度达到20/m3;

(8)育苗过程管理:每天进行各期对虾幼体发育镜检、计数,掌握各期幼体的成活率,每天测定水温、溶氧、盐度、ph、氨氮等水质指标,清除池壁及水体杂物,保证良好的水质条件,定期进行病毒检测;

(9)目标家系确定:养殖80天后,随机挑抽样进行生长数据测定,对不同家系的生长和成活率性状(为了和盐化成活率区分,简称回捕率)进行评价,分别选择生长快的家系归入快长系(a系),回捕率高的归于高存活(b系),回捕率高、生长快的归于高存活/快长系(c系),盐化率高的归于高盐化系(d系);

(10)杂交测试:在建系的同时进行初级正反交杂交组合测试,初级杂交包括a系与b系的正反交,a系和b系的正交分成若干个配种组合,每个配种组合是a系内的家系的父本与b系内的母本随机组合,a系和b系的反交组合是对应的a系内的家系母本与b系内的家系父本的组合,c系与d系的正反交与a系和b系正反交方法相同,所建立的杂交组合在相同条件下进行养殖,并测定繁殖、生长、回捕率性状的数据,测定方法与品系内纯繁的家系测定方法相同,家系选留时综合考虑家系测定结果和初级杂交组合测试效果,通过纯繁的家系和杂交组合表型测定结果,在每个系内进行家系选留,并确立系间最优的杂交组合方式;

(11)品种选育:第五代开始,在进行上述选育的基础上,测定次级杂交的组合效果,上述a系×b系杂交组合中最优的ab系,与c系×d系杂交组合中表现最优的cd系进行正反交,测定四系杂交的组合效果,经过连续三年的四系杂交测试,筛选出最优的交配组合方式,建立了四系配套双杂交制种体系;经过连续七代的品系内纯繁和正反交测试,建立了快长系(a系),高回捕系(b系),高存活/高回捕系(c系),高盐化系(d)四个南美白对虾专门化品系,并建立四系配套双杂交制种技术体系,a系雄虾和b系雌虾杂交形成的父母代ab系作为商品亲虾中的雄虾,具有生长速度快的特点,c系雄虾和d雌虾交配形成的父母代cd系作为商品亲虾中的雌虾,具有盐化率高的特点,ab与cd杂交形成的商品苗种(abcd)即“渤海1号”具有高盐度地区(>40‰)兼具生长速度快、成活率高的特点,适合我国盐田高盐度地区的外塘养殖。

所述家系的独立培育中,第一部分50%用来正常盐度养殖,留种;其余各自25%,渐进提高盐度,分别提高到40‰和50‰两种盐度,提高盐度,记录盐化的成活率;分别在两种盐度条件下进行养殖。

所述育苗过程中,水温32℃,盐度32‰,培育密度20万/m3,投料换水全部操作一致。

实施例3

一种南美白对虾高氨氮耐受性良种育种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亲虾培育池和养殖用水处理:选择面积为25m2的亲虾池,水深1.3m,亲虾池上方设置遮光网,光照强度70lx;亲虾池使用之前用90×10-5漂白粉或120×10-6高锰酸钾对亲虾池消毒;

(2)引种:收集国内自助选育的品种“广泰一号”、“科海一号”、中南美洲、墨西哥湾地域的自然群体的品系15个,独立饲养,抽样,病毒pcr检测,留下全部阴性的品系做基础种群;

(3)筛选:对各个来源的品系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确定他们的亲缘关系,保留远缘的品系6个;

(4)亲虾的强化:饲养至亲虾,优选出活力强、体表光滑、无畸形,体重大于平均体重20%以上的作为备用亲虾;

(5)驯化及繁育:将亲虾放入亲虾池中,亲虾池水温应与运输时水温接近;4h后开始投入少量活沙蚕;3天后,开始升温促熟培育,每天升温1℃,至水温23度时,保持4天,升温至25度,保持4天,此后每天升温0.5℃,升温至27度,保持水温不变进行促熟培育,每天投喂以沙蚕为主,牡蛎和鱿鱼为辅的新鲜饵料3次,投喂量为虾体重的12.5%,并投喂一次添加微生态制剂和虾青素的人工配合饲料;

(5)家系建立:利用人工移植雄虾精荚,在5天的时间内建立自交和杂交的家系110个,其中建立半同胞家系55个;

(6)育苗:家系育苗过程中采用标准化,蚤状幼体期使用角毛藻,数量不少于5万个/ml;糠虾期使用角毛藻和中肋骨条藻,数量不少于5万个/ml;仔虾期使用丰年虫,每100万虾苗投喂刚孵化出的丰年虫不少于0.75公斤;培苗全程使用优质虾片;

(7)家系的独立培育:虾苗培育至p5~7阶段,家系独立饲养,保种和测试分开,每个家系的p5小苗随机分成三部分,保种在40m2的水泥池,饲养密度25尾/m3;测试在2500m2的养殖池塘,养殖池塘中设立若干个网箱,家系隔离、独立饲养,虾苗养殖到3.5m时,用荧光标记每一个家系,标记完成后,网箱暂养4天,将存活的虾计数后合并放到养殖池塘,补充规格0.9cm的虾苗,使养殖密度达到20/m3;

(8)育苗过程管理:每天进行各期对虾幼体发育镜检、计数,掌握各期幼体的成活率,每天测定水温、溶氧、盐度、ph、氨氮等水质指标,清除池壁及水体杂物,保证良好的水质条件,定期进行病毒检测;

(9)目标家系确定:养殖70天后,随机挑抽样进行生长数据测定,对不同家系的生长和成活率性状(为了和盐化成活率区分,简称回捕率)进行评价,分别选择生长快的家系归入快长系(a系),回捕率高的归于高存活(b系),回捕率高、生长快的归于高存活/快长系(c系),盐化率高的归于高盐化系(d系);

(10)杂交测试:在建系的同时进行初级正反交杂交组合测试,初级杂交包括a系与b系的正反交,a系和b系的正交分成若干个配种组合,每个配种组合是a系内的家系的父本与b系内的母本随机组合,a系和b系的反交组合是对应的a系内的家系母本与b系内的家系父本的组合,c系与d系的正反交与a系和b系正反交方法相同,所建立的杂交组合在相同条件下进行养殖,并测定繁殖、生长、回捕率性状的数据,测定方法与品系内纯繁的家系测定方法相同,家系选留时综合考虑家系测定结果和初级杂交组合测试效果,通过纯繁的家系和杂交组合表型测定结果,在每个系内进行家系选留,并确立系间最优的杂交组合方式;

(11)品种选育:第五代开始,在进行上述选育的基础上,测定次级杂交的组合效果,上述a系×b系杂交组合中最优的ab系,与c系×d系杂交组合中表现最优的cd系进行正反交,测定四系杂交的组合效果,经过连续三年的四系杂交测试,筛选出最优的交配组合方式,建立了四系配套双杂交制种体系;经过连续七代的品系内纯繁和正反交测试,建立了快长系(a系),高回捕系(b系),高存活/高回捕系(c系),高盐化系(d)四个南美白对虾专门化品系,并建立四系配套双杂交制种技术体系,a系雄虾和b系雌虾杂交形成的父母代ab系作为商品亲虾中的雄虾,具有生长速度快的特点,c系雄虾和d雌虾交配形成的父母代cd系作为商品亲虾中的雌虾,具有盐化率高的特点,ab与cd杂交形成的商品苗种(abcd)即“渤海1号”具有高盐度地区(>40‰)兼具生长速度快、成活率高的特点,适合我国盐田高盐度地区的外塘养殖。

所述家系的独立培育中,第一部分50%用来正常盐度养殖,留种;其余各自25%,渐进提高盐度,分别提高到40‰和50‰两种盐度,提高盐度,记录盐化的成活率;分别在两种盐度条件下进行养殖。

所述育苗过程中,水温30℃,盐度29‰,培育密度15万/m3,投料换水全部操作一致。

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和最佳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