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定植的育苗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593746发布日期:2020-10-23 12:15阅读:97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于定植的育苗床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花卉育苗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便于定植的育苗床。



背景技术:

育苗床是温室育苗的主要设备之一,大多包括一个网状托盘以及用于支撑托盘的支脚。使用育苗床培育的幼苗时,为了便于统一管理,大多是将幼苗临时放置在育苗床上进行培养,当幼苗培育到一定程度时再将幼苗放置到花盆或者其他的容器中,使幼苗继续生长。

目前现有技术中育苗床多采用露天式种植,将苗暴露在阳光下,当天气剧烈转变后需要及时收回育苗床,回收不及时容易引起苗种的死亡,同时因育苗受天气影响巨大,影响育苗的效率;且现有技术中育苗床上起苗采用手拉苗的茎,将苗种与泥土带出,容易引起苗根茎的断裂与土壤的松脱,从而影响栽种的成活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便于定植的育苗床,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育苗受天气影响巨大,影响育苗的效率;且起苗采用手拉苗的茎,将苗种与泥土带出,容易引起苗根茎的断裂与土壤的松脱,从而影响栽种的成活率的问题。

一种便于定植的育苗床,包括机架、支撑腿、补光灯、保温膜、育苗盘顶部支撑组件、开关和弹簧,其中:

所述机架呈框形结构,所述机架内侧设有凸块,所述支撑腿固定连接至所述机架的底部,所述顶部支撑组件对称设置在所述机架上表面的两侧;

所述顶部支撑组件包括第一支撑杆、第一连接杆、第二支撑杆、第二连接杆、第一铰接杆、第二铰接杆、第三支撑杆和第三连接杆,所述第一支撑杆固定连接至所述机架的上表面,所述第二支撑杆的一端铰接至所述第一支撑杆的一端,所述第三支撑杆的一端铰接至所述第一支撑杆的铰接端,所述第一铰接杆的一端铰接至所述第二支撑杆的中部,另一端铰接至所述第二铰接杆的一端,所述第二铰接杆的另一端铰接至所述第一支撑杆的中部,另一所述第一铰接杆的一端铰接至所述第三支撑杆的中部,另一端铰接至另一所述第二铰接杆的一端,且该所述第二铰接杆的另一端铰接至所述第二支撑杆的中部,所述第一连接杆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至两个对称设置的所述第一支撑杆上,所述第二连接杆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至两个对称设置的所述第一支撑杆上,所述第三连接杆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至两个对称设置的所述第一支撑杆上;

所述保温膜固定连接至所述顶部支撑组件的外表面,所述补光灯固定连接至所述第二连接杆上,所述机架在所述第三支撑杆打开时所在的位置上开设开关槽,所述开关可滑动地设置在所述开关槽上,所述弹簧一端固定连接至所述开关槽底部,另一端固定连接至所述开关的下端,所述开关与所述补光灯电性连接;

所述育苗盘包括凸缘、育苗仓、积水仓、台阶和起苗器,所述凸缘设置在所述育苗盘的外侧,所述积水仓开设在所述育苗盘的内部,若干所述育苗仓开设于所述积水仓底部,所述育苗仓底部开设有出水口,所述育苗仓呈上大下小型,所述育苗仓内部设有台阶,所述起苗器包括c形叉和把手,所述c形叉与所述台阶放置配合,所述把手固定连接至所述c形叉,所述育苗盘的凸缘与所述机架的所述凸块放置配合。

进一步的,还包括海绵,所述海绵固定连接至所述机架的底部,所述海绵覆盖所述育苗仓的出水口。

进一步的,还包括支撑网,所述支撑网固定连接至所述支撑腿上,且所述支撑网位于所述海绵的下表面。

进一步的,还包括积水槽,所述积水槽固定连接至所述支撑腿上,且所述积水槽的底部开设有出水口。

进一步的,还包括万向轮,所述万向轮固定连接至所述支撑腿的底部,所述万向轮与所述支撑腿一一对应。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便于定植的育苗床,设置在所述机架上的所述顶部支撑组件、所述保温膜及所述补光灯共同作用下,使在天气恶劣时,打开所述顶部支撑组件将所述保温膜覆盖至所述机架上方,且所述第三支撑杆按下所述开关,打开所述补光灯进行补光,减少天气对育苗的影响;起苗器的设置使定植时拉动所述把手带动土壤与苗种,避免了根系的损伤,提高定植的成活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便于定植的育苗床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侧视图,

图3为图1中育苗盘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a-a的断面视图,

图5为图4中b处的局部结构放大图,

图6为图3中起苗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1中c处的局部结构放大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机架,2-支撑腿,3-积水槽,4-支撑网,5-海绵,6-万向轮,7-第一支撑杆,8-第一连接杆,9-第二支撑杆,10第二连接杆,11-凸块,12-补光灯,13-保温膜,14-第一铰接杆,15-第二铰接杆,16-第三支撑杆,17-第三连接杆,18-出水口,19-育苗盘,191-凸缘,192-育苗仓,193-积水仓,194-台阶,195-起苗器,20-顶部支撑组件,21-开关,22-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但应当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受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

如图1至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便于定植的育苗床,包括机架1、支撑腿2、补光灯12、保温膜13、育苗盘19顶部支撑组件20、开关21和弹簧22,其中:

机架1呈框形结构,机架1内侧设有凸块11,凸块11位于框形内侧的下方位置,用于支撑育苗盘19的凸缘191,支撑腿2固定连接至机架1的底部,且固定的位置位于机架1框架的四角,顶部支撑组件20对称设置在机架1上表面的两侧;

顶部支撑组件20包括第一支撑杆7、第一连接杆8、第二支撑杆9、第二连接杆10、第一铰接杆14、第二铰接杆15、第三支撑杆16和第三连接杆17,第一支撑杆7固定连接至机架1的上表面,第二支撑杆9的一端铰接至第一支撑杆7的靠近机架1中间位置的一端,第三支撑杆16的一端铰接至第一支撑杆7的靠近机架1中间位置的一端,第一铰接杆14的一端铰接至第二支撑杆9的中部,另一端铰接至第二铰接杆15的一端,第二铰接杆15的另一端铰接至第一支撑杆7的中部,另一第一铰接杆14的一端铰接至第三支撑杆16的中部,另一端铰接至另一第二铰接杆15的一端,且该第二铰接杆15的另一端铰接至第二支撑杆9的中部,使第一支撑杆7、第二支撑杆9和第三支撑杆16可以沿铰接处转动同时进行支撑,保证顶部支撑组件20打开时的稳定性,第一连接杆8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至两个对称设置的第一支撑杆7上,第二连接杆10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至两个对称设置的第一支撑杆7上,第三连接杆17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至两个对称设置的第一支撑杆7上,用于保温膜13的支撑与固定;

保温膜13固定连接至顶部支撑组件20的外表面,包覆顶部支撑组件20的两侧与顶部,补光灯12固定连接至第二支撑杆9上,机架1在第三支撑杆16打开时所在的位置上开设开关槽,开关21可滑动地设置在开关槽上,弹簧22一端固定连接至开关槽底部,另一端固定连接至开关21的下端,开关21与补光灯12电性连接,当打开顶部支撑组件20时,第三支撑杆16压迫开关21,使补光灯打开进行补光,收回顶部支撑组件20时,在弹簧22的作用下开关断开,补光灯关闭;

育苗盘19包括凸缘191、育苗仓192、积水仓193、台阶194和起苗器195,凸缘191设置在育苗盘19的外侧,用于育苗盘19在机架1上的放置,积水仓193开设在育苗盘19的内部,用于累积多余的水分,也利于浇水与喷药的留存时间,若干育苗仓192开设于积水仓193底部,育苗仓192呈上大下小型,所述育苗仓192底部开设有出水口,便于定植时起苗,育苗仓192内部设有台阶194,起苗器195包括c形叉和把手,c形叉与台阶194放置配合,把手固定连接至c形叉,育苗盘19的凸缘191与机架1的凸块11放置配合,起苗时拉动把手,起苗器195带动土壤与苗种离开育苗仓192,c形叉有利于苗种脱离起苗器195时不损伤苗种根系,提高定植成活率。

进一步的,还包括海绵5,海绵5固定连接至机架1的底部,海绵5覆盖育苗仓192的出水口,有利于水分与药水的保持,也可起到一定的保温作用。

进一步的,还包括支撑网4,支撑网4固定连接至支撑腿2上,且支撑网4位于海绵5的下表面,用于海绵5的支撑与排水。

进一步的,还包括积水槽3,积水槽3固定连接至支撑腿2上,且积水槽3的底部开设有出水口18,便于多余水分的回收与利用。

进一步的,还包括万向轮6,万向轮6固定连接至支撑腿2的底部,万向轮6与支撑腿2一一对应,便于育苗床的整体移动。

以上公开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几个具体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并非局限于此,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思之的变化都应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