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片状海绵土的栽种装置及物流包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200295发布日期:2020-12-08 13:21阅读:91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片状海绵土的栽种装置及物流包装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园艺花卉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片状海绵土的栽种装置及物流包装。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种植装置大多是使用常规栽培基质,由于受常规基质物理性质的限制,难以实现环保清洁化种植,而且经常会因为给水不科学而出现盆栽过于干旱或水涝导致盆栽无法正常生长甚至死亡。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品质需求的提高,人们尤其是城市居民、白领、学生,特别喜欢在室内、桌面摆设一些小型盆栽,因而对于园艺产品的干净无污染、维护便利等方面的需求尤为迫切。

针对此,市面上也有了一些解决方案,例如运用类海绵性质的固态栽培基质来替代常规的基质对植物进行栽种。但是这类海绵性质的固态栽培基质相比普通的基质成本高,而且由于其的物理性质并不全适用于所有的植物。

而且目前现有技术在使用这类海绵性质的固态栽培基质种植盆栽时多是采用填满盆器的团状结构,这样一来一方面由于体积大生产成本高,同时不利于运输;另一方面团状结构植物品种的适用性不高,例如一些多肉植物对水很敏感,而这类团状的海绵性质的固态栽培基质相比过于保水,并不适用于多肉植物的生长发育。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以上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基于片状海绵土的栽种装置,本实用新型成本低,实现容易、栽种适用面更广,同时海绵使用量相对于现有技术大大降低,节能减排。

同时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与栽种装置配合使用的物流包装。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基于片状海绵土的栽种装置,包括容器和片状海绵土,所述容器设有用于放置生长基质的内腔,所述片状海绵土置于容器内腔,所述片状海绵土位于生长基质上面,所述容器上端开口处设有收口结构,通过收口结构将片状海绵土和生长基质固定于容器内腔;当栽种的植物为不喜水的多肉植物时,所述生长基质为适合多肉植物生长的沙质颗粒化土壤混合物基质,而当所栽种的植物为喜水的水生植物时,所述生长基质为水肥溶液或腐殖土水混合基质;所述生长基质也可以是水,本实用新型中的片状海绵土给予了植物一定的着力附着点的同时又便于植物根部的穿透并深入根植于内部的有利基质环境中;而容器的收口结构,可对片状海绵土施加向内的作用力,加上内部生长基质对海绵土向外张力的共同作用,可以实现海绵土对容器内部的相对固定及封闭,避免内部栽种基质的掉落,从而实现栽种容器与所栽植物的相对固定,可有效满足植物盆栽的快递运输及倒立栽种的技术要求。

优选的,所述片状海绵土和生长基质之间安装有支撑环,可与收口结构形成对片状海绵土的夹持,当容器内未放入生长基质或生长基质无法有效对片状海绵土施加向外或向上的张力时,片状的海绵土也不会向内位移或塌陷。从而有效确保形成相对封闭且利于植物根部生长的栽种环境。所述支撑环采用可分离式设计,便于加工使用。

优选的,所述容器包括主体和副体,所述收口结构设置于副体,所述副体周向设有卡环,所述主体内壁上端设有卡槽,通过所述卡环与卡槽配合,使副体安装于主体上端。使用时先将生长基质、海绵土;或生长基质、已植入种子的海绵土;或生长基质、已栽种有植物的海绵土置入主体,然后将副体卡扣于主体固定,从而形成相对封闭的根部栽种环境,从而可以实现倒立栽种及快递运输。

优选的,所述支撑环与副体之间具有结合结构。

优选的,所述结合结构包括支撑环上的连接孔和所述副体上连接柱,通过连接孔与连接柱配合实现对片状海绵土的夹持,还可以有效的对覆盖物、已植入种子的海绵土或已栽种有植物的海绵土的夹持。使用时尤其是在栽培初期或物流、售卖阶段容器内可先不放入基质或只放干性基质,以便于移栽以及运输,而且当用户正式进行栽种时,也便于其根据情况选用相应的基质或直接加水即可。

优选的,所述卡槽的下端设有至少2条支撑柱。支撑柱可以加强容器的支撑力,同时对副体的卡接进行限位。

优选的,所述副体外圆至收口结构的开口之间设有一个割口。所述割口便于大枝叶植物的植入,根据植物的种类调整割口的大小。

优选的,所述收口结构与容器一体成型。

优选的,所述片状海绵土上面设有覆盖物。其作用在于当植物还是种芽状态时可选择在片状海绵土中开小孔并将种子或根置入孔中,从而实现植物的定植;而当植物已有一定长势或根部的根系发达时可选择在海绵土中开大一点的孔或开切口从而实现植物的定植。同时设有覆盖物的好处在于可以实现对种子或种芽的保护。

优选的,还包括透明罩子,所述容器外壁设有与透明罩子卡接的筋条,所述容器底端设有外沿部。使用时,将透明罩子套入所述容器且止位于外沿部,罩子的内壁通过与筋条的契合实现固定。

优选的,所述生长基质下方放置有吸水材料。所述吸水材料为吸水海绵或吸水树脂,在实现对容器生长基质的铺垫的同时,又能通过虹吸效应将水分等导入容器基质中,可大大解决了盆栽给水供给的难题。

优选的,所述容器底端开有用于吸水排水的通孔。当浇水过量时可排水,同时也可利用虹吸效应将栽种装置放于水中进行水养供给。

一种与栽种装置配合使用的物流包装,所述包装内设有若干与通孔配合的卡接结构,所述卡接结构包括卡接体和连杆,所述连杆的一端固定于包装底部,所述连杆的另一端与卡接体连接。

优选的,所述通孔呈长方形,所述卡接体的上端面呈长方形,所述卡接体上端面的长和宽均小于通孔。通过卡接体与通孔卡接配合,便于产品的固定。

优选的,所述通孔的两侧分别设有一组卡位组件,所述卡位组件包括一个短凸起和一个长凸起,所述短凸起的高度低于长凸起。通过卡位组件对卡接体进行固定从而实现对产品的固定。

优选的,所述卡接体下端设有卡契,所述通孔中心两侧设有与卡契卡接的缺口,通过缺口与卡契的配合实现对产品的固定。

优选的,所述通孔包括大圆部和小圆部,所述大圆部与小圆部连通,所述卡接体的上端面呈圆形,所述卡接体上端面的半径小于大圆部且大于小圆部,通过卡接体与通孔卡接配合,便于产品的固定。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和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通过容器的收口结构对片状海绵土提供向内的抓持力,加上内部生长基质对海绵土向外张力的共同作用,可以实现海绵土对容器内部的相对固定及封闭,避免内部栽种基质的掉落,从而实现栽种容器与所栽植物的相对固定,可有效满足植物盆栽的快递运输及倒立栽种的技术要求。

2、本实用新型采用片状海绵土,可以大大降低海绵土的使用量,节能减排。

3、本实用新型中的片状海绵土给予了植物一定的着力附着点同时又便于植物根部的穿透并深入根植于内部的有利基质环境中,便于高效低成本物流运输,且便于移栽及按需调配所需生长基质。

4、本实用新型在生长基质下方放置有吸水材料,在实现对容器生长基质的铺垫的同时,又能通过虹吸效应将水分等导入容器基质中,可大大解决盆栽给水的难题。

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与栽种装置配合使用的物流包装,通过包装盒底部的卡接结构与栽种装置配合,方便产品的固定与运输。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基于片状海绵土的栽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2中栽种装置的爆炸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物流包装与栽种装置的安装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卡接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通孔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中卡接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中通孔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4中通孔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4中卡接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其中1为容器,1-1为主体,1-2为副体,1-3为卡环,1-4为卡槽,1-5为割口,1-6为连接柱,2为收口结构,2-1为开口,3为片状海绵土,4为生长基质,5为植物,5-1为根部,5-2为茎部,5-3为叶部,6为支撑环,6-1为连接孔,7为覆盖物,8为支撑柱,9为通孔,9-1第一通孔,9-11为短凸起,9-12为长凸起,9-2为缺口,9-3为第二通孔,10为吸水材料,11为筋条,12为外沿部,13为透明罩子,14为物流包装,15为卡接结构,15-1为第一卡接体,15-2为卡契,15-3第二卡接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一种基于片状海绵土的栽种装置,包括容器1、片状海绵土3、生长基质4和植物5,所述容器1上端开口处设有收口结构2,所述生长基质4置于容器1内腔,所述片状海绵土3置于容器1内腔,所述片状海绵土3位于生长基质4上面,所述植物5的根部5-1栽种于生长基质4,所述植物5的茎部5-2穿过片状海绵土3使植物的叶部5-3展示于容器1上方;当栽种的植物为不喜水的多肉植物时,所述生长基质为适合多肉植物生长的沙质颗粒化土壤混合物基质,而当所栽种的植物为喜水的水生植物时,所述生长基质为水肥溶液或腐殖土水混合基质。

如图2所示,所述容器1包括主体1-1和副体1-2,所述收口结构2设置于副体1-2,所述副体1-2周向设有卡环1-3,所述主体1-1内壁上端设有卡槽1-4,通过所述卡环1-3与卡槽1-4配合,使副体1-2安装于主体1-1上端。使用时先将生长基质4、海绵土3;或生长基质4、已植入种子的海绵土3;或生长基质4、已栽种有植物的海绵土3置入主体1-1,然后将副体1-2卡扣于主体1-1固定,从而形成相对封闭的根部栽种环境,从而可以实现倒立栽种及快递运输。

所述卡槽1-4的下端设有至少2条支撑柱8。支撑柱8可以加强容器的支撑力,同时对副体1-2的卡接进行限位。

所述副体1-2外圆至收口结构2的开口2-1之间设有一个割口1-5。所述割口1-5便于大枝叶植物的植入,根据植物的种类调整割口1-5的大小。

所述片状海绵土3上面设有覆盖物7。所述覆盖物7可以是一块薄膜或另一块海绵土或一张网,其作用在于当植物5还是种芽状态时可选择在片状海绵土3中开小孔并将种子或根置入孔中,从而实现植物5的定植;而当植物5已有一定长势或根部的根系发达时可选择在片状海绵土5中开大一点的孔或开切口从而实现植物的定植。同时设有覆盖物7的好处在于可以实现对种子或种芽的保护。

还包括透明罩子13,所述容器1外壁设有与透明罩子卡接的筋条11,所述容器1底端设有外沿部12。使用时,将透明罩子12套入所述容器1并止位于外沿部12,罩子12的内壁通过与筋条11的契合实现固定。

所述生长基质4下方放置有吸水材料10。所述吸水材料10为吸水海绵,在实现对容器生长基质的铺垫的同时,又能通过虹吸效应将水分等导入容器基质中,可大大解决了盆栽给水供给的难题。

所述容器1底端开有用于吸水排水的通孔9,所述通孔9呈“一”字形;当浇水过量时可排水,同时也可利用虹吸效应将栽种装置放于水中进行水养供给。

如图3所示,一种与栽种装置配合使用的物流包装14,所述包装14内设有与通孔9配合的卡接结构15,所述卡接结构15包括卡接体和连杆,所述连杆的一端固定于包装14底部,所述连杆的另一端与卡接体连接。

如图4,图5所述通孔9呈长方形(此处将通孔命名为第一通孔9-1),所述卡接体的上端面呈长方形(此处将卡接体命名为第一卡接体15-1),所述第一卡接体15-1上端面的长和宽均小于第一通孔9-1。

所述第一通孔9-1的两侧分别设有一组卡位组件,所述卡位组件包括一个短凸起9-11和一个长凸起9-12,所述短凸起9-11的高度低于长凸起9-12,当所述容器1逆时针转动到位时,所述第一卡接体15-1会被卡止于长凸起9-12和短凸起9-11之间无法再同向转动,且不会因为晃动而松脱,当要分离时施加一定的力逆向转动便可。

实施例2:

本实施例除以下特征外,同实施例1:

所述片状海绵土3和生长基质4之间安装有支撑环6。所述支撑环6用于对片状海绵土3的夹持定位,当容器1内未放入生长基质4或生长基质4无法有效对片状海绵土3给予向外或向上的张力时,片状的海绵土3也不会向内位移或塌陷。从而有效确保形成相对封闭且利于植物根部生长的栽种环境。所述支撑环采用可分离式设计,便于加工使用。

所述支撑环6与副体2-1之间具有结合结构,所述结合结构包括支撑环6上的连接孔6-1和所述副体1-2上设有的与连接孔6-1相配合的连接柱1-6。支撑环6与副体1-2通过连接孔6-1和连接柱1-6结合,可以更有效的对片状海绵土3、覆盖物7、已植入种子的海绵土3或已栽种有植物的海绵土3的夹持。使用时尤其是在栽培初期或物流、售卖阶段容器内可先不放入基质或只放干性基质,以便于移栽以及运输,而且当用户正式进行栽种时,也便于其根据情况选用相应的基质或直接加水即可。

所述副体1-2外圆至收口结构2的开口2-1之间设有一个割口1-5。所述割口1-5便于大枝叶植物的植入,根据植物的种类调整割口1-5的大小。

实施例3:

本实施例除以下特征外,同实施例1:

如图6,图7所示,所述第一卡接体15-1下端设有卡契15-2,所述第一通孔9-1中心两侧设有与卡契卡接的缺口9-2。

使用时,当所述栽种容器1转动到位时,所述卡契15-2卡接于第一通孔9-1中心两侧的缺口9-2,实现卡止结合固定,因而不会因为晃动而松脱。当要分离时按压并施加一定的力转动回位便可。

实施例4:

本实施例除以下特征外,同实施例1:

如图8,图9所示,所述通孔9包括大圆部和小圆部(此处命名为第二通孔9-3),所述大圆部与小圆部连通,所述卡接体的上端面呈圆形(此处命名为第二卡接体15-3),所述第二卡接体15-3上端面的半径小于大圆部且大于小圆部,通过第二卡接体15-3与第二通孔9-3卡接配合,便于产品的固定。

使用时,将所述大圆部对准所述第二卡接体15-3中下压到位,然后转动使小圆部与所述第二卡接体15-3中的圆形结构投影重合,从而实现结合固定,当要分离时逆向操作便可。

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不能对本实用新型进行限定,其他的任何未背离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所做的改变或其它等效的置换方式,都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