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强度多节鱼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111279发布日期:2020-12-01 10:41阅读:69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强度多节鱼竿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渔具器械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高强度多节鱼竿。



背景技术:

目前,钓鱼是一种休闲运动,老少皆宜,不仅可以锻炼心智,还可以塑造良好的性格,广受公众的青睐。而鱼竿是人们垂钓时必备的工具之一,现有鱼竿分为单节式鱼竿和多节式鱼竿;多节式鱼竿便于携带,单节式鱼竿的强度较高。

现有的技术可参考授权公告号为cn206101369u的实用新型专利,其公开了一种鱼竿,包括相互插接在一起的第一竿体和第二竿体,第一杆体上设有用于缠绕鱼线的绕线轮,第一竿体的前端设有穿线孔,穿线孔上一体式的设有穿线瓷环,绕线轮上的鱼线从穿线瓷环中进入第一竿体内部,然后经过第二竿体的内部并从第二竿体的前端伸出,第二竿体的内部从前端开始到后端设有若干内部瓷环,内部瓷环与第二竿体成一体式设置,从第二竿体的后端至前端,相邻两个内部瓷环之间的距离越来越小;通过瓷环的设置减小了使用过程中鱼线的磨损,延长了鱼线的使用寿命。

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上述鱼竿在使用时,只是将第一竿节和第二竿节插接在一起,可能导致两个竿节的连接处不够紧固,使用过程中出现鱼竿断裂的情况。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高强度多节鱼竿,通过在第二竿节上套设加强环,当第二竿节与第一竿节螺纹配合后,加强环会套设在第一竿节的外环面,提高了竿节之间的连接强度。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高强度的多节鱼竿,包括竿体,所述竿体至少包含相互套接的第一竿节和第二竿节;所述第一竿节靠近第二竿节的一端且内环面上开设有第一螺纹;所述第二竿节的外环面上开设有与第一螺纹相适配的第二螺纹;所述第二螺纹设置在第二竿节靠近第一竿节的一端;所述第二竿节上套设有加强环;所述加强环的内环面开设有环形槽;所述第二竿节的外环面固设有转动连接于环形槽内的凸块;所述加强环超出第二竿节的一端套设在第一竿节的外环面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拼接时,首先将第二竿节插设于第一竿节内;然后旋转第二竿节,通过第一螺纹和第二螺纹之间的配合,第二竿节逐渐旋入第一竿节内部;由于第二竿节上固设有转动连接于环形槽内的凸块,所以第二竿节在运动的过程中会推动加强环向靠近第一竿节的一端运动,并逐渐套设在第一竿节的外环面上;拼接结束后,加强环的内环面与第一竿节的外环面过盈配合,能够提高竿节连接处的强度。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第一竿节的外环面沿其长度方向开设有定位槽;所述加强环的内侧面开设有滑动连接于定位槽内的定位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第二竿节向第一竿节内旋入的过程中,会推动加强环沿着定位槽进行运动,防止加强环在第一竿节上发生旋转,提高了第一竿节和第二竿节之间连接的稳固性。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竿体为中空筒状结构;所述中空筒状结构的内部固设有弹性钢网。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竿体受到力的作用时,通过弹性钢网的弹性作用会将竿体所受到的力迅速传递,同时还能提升竿体自身的弹力。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所述弹性钢网的内侧面上等间距固设有多个加强筋;所述加强筋远离弹性钢网的一侧固设有内网。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加强筋的设置可以对竿体的强度进行强化,使竿体的承受能力增强,通过与内网的配合进一步提高了竿体的强度。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竿体的外环面上设有多个导环;所述导环上开设有穿线孔;所述导环的下端沿竿体长度方向延伸形成固定部;所述固定部的上表面开设有多个绕线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时先将导环放置在竿体上,然后将线缠绕在固定部和竿体的外环面,并将线卡在固定部上的绕线槽内,放置线脱落,提高导环与竿体之间的连接强度。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穿线孔的内部过盈配合有瓷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钓鱼过程中,鱼线从导环的穿线孔内穿过,而且鱼线会与穿线孔发生摩擦,瓷环的导热系数小,与鱼线摩擦产生的热量小,起到保护鱼线的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第一竿节的末端设有尾件;所述尾件包括底座、配重金属环和挂环;所述底座与第一竿节螺纹连接;所述底座靠近第一竿节的一端其外环面上开设有螺口;所述配重金属环套设于底座上且与底座螺纹配合;所述挂环转动连接于底座远离第一竿节的一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时将配重金属环螺纹连接在底座上,可以根据配重金属环的数量调整竿体的中心位置,符合不同垂钓者的习惯或不同垂钓情况;挂环便于悬挂鱼竿。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第一竿节靠近底座的一端其外环面上开设有多个把手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手握持在把手槽的位置处,能够增大手与第一竿节之间的摩擦力,防止垂钓过程中鱼竿滑落。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拼接时,首先将第二竿节插设于第一竿节内;然后旋转第二竿节,通过第一螺纹和第二螺纹之间的配合,第二竿节逐渐旋入第一竿节内部;由于第二竿节上固设有转动连接于环形槽内的凸块,所以第二竿节在运动的过程中会推动加强环向靠近第一竿节的一端运动,并逐渐套设在第一竿节的外环面上;拼接结束后,加强环的内环面与第一竿节的外环面过盈配合,能够提高竿节连接处的强度;

2.在第二竿节向第一竿节内旋入的过程中,会推动加强环沿着定位槽进行运动,防止加强环在第一竿节上发生旋转,提高了第一竿节和第二竿节之间连接的稳固性;

3.使用时将配重金属环螺纹连接在底座上,可以根据配重金属环的数量调整竿体的中心位置,符合不同垂钓者的习惯或不同垂钓情况;挂环便于悬挂鱼竿。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中鱼竿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中凸显导环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实施例中鱼竿的剖视结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5是实施例中凸显加强环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3中b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7是实施例中竿体的横截面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竿体;11、第一竿节;111、第一螺纹;112、定位槽;113、把手槽;12、第二竿节;121、凸块;2、导环;21、穿线孔;22、固定部;221、绕线槽;3、瓷环;4、加强环;41、环形槽;42、定位块;5、弹性钢网;6、加强筋;7、内网;8、尾件;81、底座;811、螺口;82、配重金属环;83、挂环。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照图1,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高强度多节鱼竿,包括竿体1,竿体1至少包含第一竿节11和第二竿节12,并且第一竿节11的首端和第二竿节12的尾端插接在一起。这样的拼接结构使得鱼竿的收纳更加方便,节省了空间。竿体1的外环面上设有多个导环2且导环2上开设有圆形的穿线孔21,使用时将鱼线从各个穿线孔21中穿过,可进行垂钓。

参照图1和图2,导环2远离穿线孔21的一端向竿体1的长度方向延伸形成固定部22,固定部22上开设有多个绕线槽221,将导环2绑在竿体1上时,绕线槽221可以将线卡住,防止线脱落,提高了导环2与竿体1之间连接的稳固性。

垂钓过程中,鱼线会与穿线孔21的内侧面发生摩擦,为了防止鱼线断裂,在穿线孔21的内部过盈配合有一个瓷环3,减小了鱼线与导环2之间的摩擦系数。使用过程中,通常还会在瓷环3与穿线孔21的缝隙处滴加胶水,防止瓷环3从穿线孔21内脱落。

参照图3和图4,第一竿节11靠近第二竿节12的一端其内环面上开设有第一螺纹111,第二竿节12靠近第一竿节11的一端内外环面上开设有与第一螺纹111相适配的第二螺纹,将第一螺纹111旋入第二螺纹内,可以将第二竿节12和第一竿节11拼接在一起。

为了提高第一竿节11和第二竿节12连接处的强度,第二竿节12上套设有一个加强环4且加强环4的内部沿其环面开设有环形槽41。第二竿节12上固设有转动连接于环形槽41内的凸块121,第二竿节12在向第一竿节11内旋入的过程中,凸块121在环形槽41内转动,从而推动加强环4向靠近第一竿节11的一端运动,最终加强环4套设在第一竿节11上且加强环4的内环面与第一竿节11的外环面过盈配合,提高了连接处的强度。

参照图5,为了避免加强环4在第一竿节11上发生转动,第一竿节11的外环面沿其长度方向开设有定位槽112,加强环4的内侧固设有滑动连接于定位槽112内的定位块42。第二竿节12推动加强环4运动的过程中,定位块42会沿着定位槽112进行滑动,提高了加强环4运动的稳定性,同时防止连接后加强环4转动。

参照图3和图6,第一竿节11的端部设有起到配重作用的尾件8,使用过程中可以使竿体1的重心后移,减小了垂钓者手持鱼竿时的力量。尾件8包括螺纹连接在第一竿节11上的底座81、套设在底座81上的配重金属环82和转动连接于底座81端部的挂环83。底座81靠近第一竿节11的一端其外环面上开设有螺口811,配重金属环82与底座81螺纹连接。通过增加配重金属环82的数量,可以调节竿体1的重心位置;使用结束后,通过挂环83可以将鱼竿悬挂起来。

为了增大手持竿体1时手与竿体1之间的摩擦力,在第一竿节11靠近底座81的一端其外环面上一体成型有多个把手槽113,将手指放在把手槽113内,能够防止垂钓时竿体1滑落。

参照图7,竿体1为中空筒状结构,为了提高竿体1的强度,在中空筒状结构的的内部固设弹性钢网5;当鱼竿受到力的作用时,弹性钢网5发生形变可以将竿体1所受到的力迅速传递,防止竿体1受损。弹性钢网5的内侧面上均布固设有多个加强筋6,并且加强筋6远离弹性钢网5的一侧固设有内网7,通过加强筋6和内网7的配合,使竿体1的强度得到加强。

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使用时,首先将导环2放置在竿体1上,将线穿过固定部22和竿体1的外端面,缠绕结束后线是卡在绕线槽221内的,使导环2与竿体1紧密固定在一起。然后将第二竿节12插入第一竿节11内,转动第二竿节12,通过第一螺纹111和第二螺纹的配合,将第二竿节12旋入第一竿节11内部。第二竿节12在旋入过程中,会推动加强环4沿着定位槽112滑动,最终过盈配合在第一竿节11的外环面上。最后将配重金属环82套设在底座81上,并将底座81螺纹连接在第一竿节11的末端,再将鱼线穿过各个导环2,便可进行垂钓工作。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