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兼具雾化和加湿的建水紫陶水培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749858发布日期:2021-01-26 20:08阅读:189来源:国知局
一种兼具雾化和加湿的建水紫陶水培装置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实用新型属于栽培水培植物的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用建水紫陶制作的兼具雾化和加湿的建水紫陶水培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在室内、院子里栽种水培植物是人们十分喜爱的装点生活、怡情养性的活动。目前大多数人都是用底部封闭的器皿如瓶、罐、盆等容器盛水后来栽种水培植物,采用这种方式,由于容器内的水是不流动的死水,容器底部不透气,容易滋生病菌,根系产生腐烂,水培植物容易萎黄并越来越瘦弱,逐渐失去观赏价值;同时,这种栽种方式还存在很多麻烦,一方面要经常换水,清洗容器,另一方面还要经常向容器内加水,而对于根系发达的水培植物,还要将植物取出修剪老旧的根系,十分麻烦。特别是对于用玻璃一类的透明材料制作的容器,为了美观,需要频繁清洗,导致很多人对种植的水培植物疏于打理,慢慢失去了对种植水培植物的兴趣。


技术实现要素:

[0003]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正是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透水透气性好,有利于植物生长,便于打理,美观实用的兼具雾化和加湿的建水紫陶水培装置。
[0004]
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5]
一种兼具雾化和加湿的建水紫陶水培装置,包括用于盛装水的底座、放置在底座上的向上逐渐收口的活动承托罩、放置在承托罩上的栽培容器;在所述底座内放置有雾化器,在所述活动承托罩周圈开设有承托罩通孔,所述底座、活动承托罩、栽培容器均采用建水紫陶制作。
[0006]
进一步地,在所述栽培容器的底部和/或侧壁开设有容器通孔。
[0007]
进一步地,所述底座顶部带有一圈承托边和高出承托边的外延挡圈,所述活动承托罩的底部置放于承托边上。
[0008]
进一步地,在所述底座内放置有水泵,水泵的抽水软管上拉至出水端插入栽培容器或者位于活动承托罩的下凹承托台上。
[0009]
进一步地,所述活动承托罩的顶面为带有下凹承托台的平面,所述栽培容器放置在下凹承托台上。
[0010]
更进一步地,在所述下凹承托台上开设有漏孔。
[0011]
进一步地,所述活动承托罩的顶面为敞口,所述栽培容器的下段从敞口下插进入位于活动承托罩内。
[0012]
本实用新型的底座用于盛水,水被雾化器雾化后从活动承托罩周圈的承托罩通孔漫出,起到加湿室内空气及美化环境的作用,栽培容器用于栽培水生植物,栽培容器中漫出的水会回流到底座中,不会四溢和浪费。水雾同时还对植物进行滋润,有利于生长。特别是在栽培容器上开设容器通孔,可增加透气性和透水性,栽培容器中的水也可慢慢滴漏至底
座中,通过向栽培容器中注入水,加之水的慢慢滴漏,在栽培容器中形成循环的流动水,可防止植物根系的腐烂和病变,底座中的水经雾化器雾化后产生的水雾也会通过容器通孔部分进入栽培容器,滋润植物根部。本实用新型的底座、活动承托罩和栽培容器采用分体式设计,且均用建水紫陶制作,具有不易滋生细菌、不易长青苔、盛放的水不易变质、少打理、易于清洗等优点。
附图说明
[0013]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主视剖视结构示意图;
[0014]
图2是图1的俯视图;
[0015]
图3是本实用新型另一种实施例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6]
如图1、图2所示,一种兼具雾化和加湿的建水紫陶水培装置,包括用于盛装水的底座1、放置在底座上的向上逐渐收口的活动承托罩2、放置在承托罩上的栽培容器3。底座1、活动承托罩2和栽培容器3均用建水紫陶制作。在所述底座内放置有雾化器4,将盛装在底座中的水进行雾化,在所述活动承托罩2周圈开设有承托罩通孔2a。可在底座上口开设一个缺口用于供雾化器插座线4a通过,雾化器插座线4a也可从开设在活动承托罩上的承托罩通孔引出,还可在活动承托罩底部开设一个缺口用于引出雾化器插座线。雾化器产生的水雾通过承托罩通孔2a向外弥散。承托罩通孔2a可制作成各种孔形,如图中所示的星星、多角形等各种漂亮形状的孔。所述雾化器直接市购。在所述栽培容器3的底部或者侧壁开设有容器通孔3a,也可以在栽培容器的底部和侧壁都开设一些容器通孔,容器通孔可增加栽培容器的透气性和透水性,栽培容器中的水也可慢慢滴漏至底座1中,同时通过循环向栽培容器中注入水,加之水的慢慢滴漏,在栽培容器中形成循环的流动水,可防止植物根系的腐烂和病变,有利于植物生长,底座中的水经雾化器雾化后产生的水雾也会通过容器通孔部分进入栽培容器,滋润容器中栽培的植物根部。容器通孔做成微小孔,以使水慢慢滴漏,为了便于表达清楚,附图中示意性放大画出了容器通孔。
[0017]
所述底座1顶部带有一圈承托边1a和高出承托边的外延挡圈1b,以便于将活动承托罩2的底部稳定地置放于承托边1a上并由外延挡圈1b阻挡定位,也防止底座中盛装的水漫出。
[0018]
所述活动承托罩2的顶面为带有下凹承托台2b的平面,便于将所述栽培容器3平稳地放置在下凹承托台上,防止栽培容器倾倒或者滑落。在所述下凹承托台上可开设漏孔2c,也可以不开设漏孔。下凹承托台不开设漏孔时,下凹承托台中汇聚的积水会沿下凹承托台的外边缘漫出,并沿活动承托罩2的外坡面缓慢流下回到底座中,形成水的循环利用,水不会流失。
[0019]
如图3所示,所述活动承托罩2的顶面可以设置为敞口,将所述栽培容器3的下段从敞口下插进入位于活动承托罩2内,可以更好地滴漏容器中的水和吸收底座及承托罩中的水雾。此时,只需在栽培容器外表面制作一圈阻挡凸圈3b即可。
[0020]
本实用新型使用时,底座1中盛水,将水生植物栽培于栽培容器3中,并将栽培容器中注满水。栽培容器中还可以填入一些鹅卵石、或者吸水保水的蛭石、麦饭石、火山石等。将
雾化器插座插入电源,雾化器4工作,将水雾化,产生的水雾从承托罩通孔2a弥漫散出,形成美丽的云雾景观。水雾也会通过容器通孔部分进入栽培容器,滋润容器中栽培的植物根部。栽培容器3中的水会从微小的容器通孔3a中慢慢滴漏,可以人工向栽培容器中添加水,栽培容器中的水即便滴漏完,由于有水雾的滋润,以及蛭石、麦饭石、火山石等吸附的水分,在1、2天内也不会因失水而枯萎。作为一种更好的解决方案,可在所述底座内放置水泵5,将水泵的抽水软管5a上拉至其出水端插入栽培容器3或者位于活动承托罩2的下凹承托台上。所述抽水软管可如图1所示从承托罩通孔穿出,从外部插入栽培容器或者置于活动承托罩的下凹承托台上,将抽水软管用胶带或线绳固定住,以免其滑落。所述抽水软管还可如图3所示,直接在活动承托罩内部上插至栽培容器中,此时,在栽培容器底部或侧壁开设一个软管孔,将抽水软管插入软管孔中并予以固定。为了防止不抽水时,栽培容器中的水沿抽水软管回流下来,在抽水软管上部安装一个控制阀5c,水泵不抽水时关闭控制阀,抽水时打开控制阀。水泵插座线5b可从开设在底座上口的缺口引出,也可从活动承托罩上的承托罩通孔引出,还可在活动承托罩底部开设一个缺口用于引出水泵插座线。所述水泵为微型水泵,直接市购。将水泵插座插入电源启动,将底座中的水抽至栽培容器中或者活动承托罩的下凹承托台2b中,实现持续的补水。用水泵持续补水还可以使栽培容器漫出的水或者下凹承托台中的水沿活动承托罩外表坡面缓慢下流,形成漂亮的流动水瀑,更加美观,极具观赏性。为了形成更好的水瀑效果,可在栽培容器底部周边开设槽口3b,使栽培容器中的水能更加均匀地溢出流下。雾化器形成的弥漫水雾以及流动水瀑同时起到给室内加湿的效果,集栽培绿植和加湿的实用性与观赏性于一身,顶部是漂亮的绿植,中间是水瀑和弥漫的水雾,赏心悦目。采用水泵持续供水时,栽培容器的容器通孔3a可以制作得大一些,植物的根系会沿容器通孔慢慢向下生长延续,更好地吸收水分并获得更好的透气性,植物会生长得更好。
[0021]
本实用新型的栽培容器2也可以采用现有技术的底部和周边不开设容器通孔的器皿,此时,将水泵的抽水软管5a上拉至其出水端插入栽培容器3,持续向栽培容器中注水,仍然起到流动水的作用,防止栽培容器中只是存积的死水。
[0022]
作为一种可扩展的使用方式,栽培容器中也可以栽培其他非水生植物,如各种花卉、盆景等,此时,将水泵的抽水软管5a上拉至其出水端位于活动承托罩2的下凹承托台上,形成漂亮的水瀑即可。
[0023]
本实用新型的底座1、活动承托罩2和栽培容器3均用建水紫陶制作,由于建水紫陶具有不易滋生细菌、不易长青苔、盛放的水不易变质等优点,本实用新型可以长期不清洗换水,基本不用打理,使用十分方便,加之底座1、活动承托罩2、栽培容器3为各自独立的可分离的部件,即便清洗,也十分方便。
[0024]
本实用新型的外围形状可以制作为圆形、方形及各种异形,以满足不同人群的个性化需求。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