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鲜蘑菌棒外部扎孔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362490发布日期:2021-08-24 12:08阅读:272来源:国知局
一种鲜蘑菌棒外部扎孔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扎孔设备,尤其涉及一种鲜蘑菌棒外部扎孔设备。



背景技术:

鲜蘑菌棒是食用鲜蘑的实体,经过慢慢转色形成长鲜蘑。在鲜蘑的不同生长阶段对菌棒进行刺孔,目的是为了增加棒内含氧量,排除生长过程中所产生的废气,促进菌丝快速生长,提早达到生理成熟。

进行鲜蘑菌棒外部打孔时,一般需要人为将一个一个菌棒投进打孔机器,对菌棒进行扎孔,扎孔完毕后菌棒直接掉落至地面,散乱堆积。这样的打孔设备,在鲜蘑菌棒多的情况下,耗损大量的人力,而且打孔效率低,直接掉落至地面的散乱菌棒,还需要耗费人工进行收集、整理。

因此,需要设计一种无需人为来将菌棒投进机器进行打孔的鲜蘑菌棒外部扎孔设备。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进行鲜蘑菌棒外部打孔时,需要人为将一个一个菌棒投进打孔机器,对菌棒进行扎孔,耗损大量的人力,而且打孔效率低的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无需人为来将菌棒投进机器进行打孔的鲜蘑菌棒外部扎孔设备。

技术方案:一种鲜蘑菌棒外部扎孔设备,包括有底座、减速电机、扎孔组件、进料组件和推动组件,底座上左侧中间设有减速电机,减速电机的输出轴前侧和底座之间连接有推动组件,推动组件右侧设有进料组件,进料组件右侧设有扎孔组件。

作为更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扎孔组件包括有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第三支撑板、连接杆、轴承和针管,底座前侧中部前后对称设有第一支撑板,第一支撑板顶部左右对称设有第二支撑板,第二支撑板的左右两侧内壁之间均匀设有第三支撑板,第三支撑板之间设有连接杆,连接杆上转动式设有多个轴承,轴承上设有多个针管。

作为更进一步的优选方案,进料组件包括有支撑架、入料框、第一连杆和滚轮,底座前中部前后对称设有支撑架,支撑架顶部设有入料框,入料框底侧前后对称转动式设有第一连杆,第一连杆上设有滚轮。

作为更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推动组件包括有转盘、第二连杆、推块、第一支撑杆、滑轨、第三连杆和滑块,减速电机输出轴前侧设有转盘,转盘前侧转动式设有第二连杆,第二连杆右端转动式连接有推块,底座前中部对称设有第一支撑杆,第一支撑杆顶端设有滑轨,滑轨滑动式设有滑块,滑块后侧连接有第三连杆,第三连杆后侧连接有推块。

作为更进一步的优选方案,还包括出料组件,出料组件包括有第二支撑杆、出料板和储料框,底座右前部对称设有第二支撑杆,第二支撑杆顶端之间设有出料板,底座右上侧设有储料框,储料框位于出料板底端正下方。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通过减速电机、扎孔组件、进料组件、推动组件和出料组件的配合,大大提高了鲜蘑菌棒外部扎孔的效率,减少人工成本的投入。

2、均匀分布的针管使得菌棒外部的扎孔均匀分布,增加菌棒内的含氧量,排除生长过程中所产生的废气,促进菌丝快速生长,提早达到生理成熟。

3、扎孔完毕后的菌棒顺着出料板落在储料框内,减少了收集散落在地上菌棒的人工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种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种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进料组件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a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名称:1-底座,2-减速电机,3-扎孔组件,31-第一支撑板,32-第二支撑板,33-第三支撑板,34-连接杆,35-轴承,36-针管,4-进料组件,41-支撑架,42-入料框,43-第一连杆,44-滚轮,5-推动组件,51-转盘,52-第二连杆,53-推块,54-第一支撑杆,55-滑轨,56-第三连杆,57-滑块,6-出料组件,61-第二支撑杆,62-出料板,63-储料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说明,需要注意的是:本文中所说的上、下、左、右等指示方位的字词仅是针对所示结构在对应附图中位置而言。本文中为零部件所编序号本身,例如: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所描述的对象,不具有任何顺序或技术含义。而本申请所说如:连接、联接,如无特别说明,均包括直接和间接连接(联接)。

实施例1

一种鲜蘑菌棒外部扎孔设备,如图1-4所示,包括有底座1、减速电机2、扎孔组件3、进料组件4和推动组件5,底座1上左侧中间设有减速电机2,减速电机2的输出轴前侧和底座1之间连接有推动组件5,推动组件5右侧设有进料组件4,进料组件4右侧设有扎孔组件3。

当使用本设备时,人们可以将需要进行外部扎孔的鲜蘑菌棒放进进料组件4,接着启动减速电机2,减速电机2的输出轴将带动推动组件5进入进料组件4,在推动组件5的推动作用下,鲜蘑菌棒进入到扎孔组件3内,扎孔组件3对鲜蘑菌棒外部进行扎孔,扎孔完毕后鲜蘑菌棒将从扎孔组件3中出来。

扎孔组件3包括有第一支撑板31、第二支撑板32、第三支撑板33、连接杆34、轴承35和针管36,底座1前侧中部前后对称设有第一支撑板31,第一支撑板31顶部左右对称设有第二支撑板32,第二支撑板32的左右两侧内壁之间均匀设有第三支撑板33,第三支撑板33之间设有连接杆34,连接杆34上转动式设有多个轴承35,轴承35上设有多个针管36。

鲜蘑菌棒被推进扎孔组件3内,在进入的过程中,菌棒外部接触到针管36,针管36带动轴承35转动,轴承35连续转动下使得针管36得以在菌棒外部进行连续扎孔,菌棒从左往右进行外部扎孔工作。

进料组件4包括有支撑架41、入料框42、第一连杆43和滚轮44,底座1前中部前后对称设有支撑架41,支撑架41顶部设有入料框42,入料框42底侧前后对称转动式设有第一连杆43,第一连杆43上设有滚轮44。

鲜蘑菌棒被投进入料框42,使得入料框42底侧的两根第一连杆43上的滚轮44滚动,滚轮44的滚动作用下使得菌棒进入到两个滚轮44之间的位置,进而得以进行外部扎孔。

推动组件5包括有转盘51、第二连杆52、推块53、第一支撑杆54、滑轨55、第三连杆56和滑块57,减速电机2输出轴前侧设有转盘51,转盘51前侧转动式设有第二连杆52,第二连杆52右端转动式连接有推块53,底座1前中部对称设有第一支撑杆54,第一支撑杆54顶端设有滑轨55,滑轨55滑动式设有滑块57,滑块57后侧连接有第三连杆56,第三连杆56后侧连接有推块53。

转盘51来回转动带动第二连杆52左右运动,在第二连杆52的左右运动中,推块53随之左右移动,推块53通过与第三连杆56带动滑块57在滑轨55上滑动,滑块57在滑轨55上滑动带动推块53进入入料框42。

还包括出料组件6,出料组件6包括有第二支撑杆61、出料板62和储料框63,底座1右前部对称设有第二支撑杆61,第二支撑杆61顶端之间设有出料板62,底座1右上侧设有储料框63,储料框63位于出料板62底端正下方。

鲜蘑菌棒外部被扎孔完毕后,菌棒将顺着出料板62的方向滑落至储料框63内,储料框63收集散落的鲜蘑菌棒。

上述实施例,只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实施范围,故凡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所述内容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包括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