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玉菇栽培室以及白玉菇栽培环境的湿度调节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448111发布日期:2021-08-31 13:32阅读:270来源:国知局
白玉菇栽培室以及白玉菇栽培环境的湿度调节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食用菌栽培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白玉菇栽培室以及白玉菇栽培环境的湿度调节系统。



背景技术:

白玉菇白玉菇,又名白色蟹味菇、白色白玉菇、白玉蕈,属于伞菌目,口蘑科、白蘑属。白玉菇形态优美,其通体洁白,晶莹剔透,给人全新的视觉效果;菇体脆嫩鲜滑,甜可口,是极具品味的美味佳肴。白玉菇具有丰富的营养,含有大量多糖和各种维生素和氨基酸,是一种珍稀食用菌,具有较大的营养价值。

白玉菇的栽培环境需要适宜的温度、湿度和光照,适宜的环境条件能够提高白玉菇的生长速度,改善菇品质量。在现在的白玉菇生产中,往往采用栽培室集中培育的方式进栽培。但是,现有的白玉菇栽培中,对白玉菇栽培环境的控制通过简单的人工观测和调节,特别是对白玉菇生长环境的调节中,对湿度的调节尤为困难,导致白玉菇的栽培环境的湿度控制效果不佳,对白玉菇的栽培效率也不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白玉菇栽培室以及白玉菇栽培环境的湿度调节系统,能够改善白玉菇栽培的湿度状况,提高白玉菇栽培的质量。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白玉菇栽培室,包括培育室、湿度探头和控制器,培育室内设有栽培架,培育室内装有加湿器,湿度探头通过导线与控制器连接,控制器通过导线与加湿器连接,栽培架分有多层,每一层栽培架上放置栽培食用菌的栽培筐,每一层栽培架的顶部均安装喷雾头,喷雾头从上方向栽培筐喷水雾增湿,湿度探头有多个,湿度探头装在栽培架上。作为优选方案,加湿器包括水槽和设在水槽中的雾化组件,水槽的顶部有上盖,上盖上设有出雾管道,上盖与水槽的顶部边沿有进风口,出雾管道内有风机。

作为优选方案,雾化组件为超声波雾化装置,水槽的外侧壁上有与雾化组件通过导线连接的电源模块,出雾管道的入口设于雾化组件的上方。

作为优选方案,出雾管道与喷雾头用管道连接,用扎带绑缚在栽培架上,水槽装在栽培架的底部。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用于如上任一项所述的白玉菇栽培室的白玉菇栽培环境的湿度调节系统,控制器设于培育室外,控制器包括信息采集模块、控制模块和执行模块,信息采集模块与湿度探头通过线束连接,执行模块与加湿器通过线束连接以调节湿度。

作为优选方案,控制器还包括控制加湿器工作时间的定时模块,定时模块与控制模块连接。

作为优选方案,控制器还包括无线通讯模块和远程控制终端,远程控制终端通过无线通讯模块与控制器连接。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白玉菇栽培室,包括培育室、湿度探头和控制器,培育室内设有栽培架,培育室提供白玉菇栽培的空间,培育白玉菇的容器放置在栽培架上,在栽培时,需要对栽培架上的白玉菇生长环境中的湿度进行高效的调节,培育室内装有加湿器,湿度探头通过导线与控制器连接,控制器通过导线与加湿器连接。湿度探头、加湿器、控制器相互配合,对培育室内的湿度进行高效地调节,改善白玉菇生长的品质。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用于白玉菇栽培室的白玉菇栽培环境的湿度调节系统,控制器设于培育室外,控制器包括信息采集模块、控制模块和执行模块,信息采集模块与湿度探头通过线束连接,执行模块加湿器通过线束连接以调节湿度。本系统通过控制器及其各个部件的相互配合,对白玉菇生长环境的湿度进行高效地控制,提高白玉菇生长的质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的白玉菇栽培室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的白玉菇栽培室的a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中的白玉菇栽培环境的湿度调节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00、培育室;101、栽培架;102、栽培筐;103、喷雾头;104、管道;110、加湿器;111、水槽;112、雾化组件;113、上盖;114、出雾管道;115、进风口;116、风机;117、电源模块;200、湿度探头;300、控制器;310、信息采集模块;320、控制模块;330、执行模块;340、定时模块;350、无线通讯模块;360、远程控制终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实施例1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1的一种白玉菇栽培室,能够通过对培育室中的湿度进行高效调节,提高白玉菇生长品质。

基于上述技术方案,本实施例中提供一种白玉菇栽培室,包括培育室100、湿度探头200和控制器300,培育室100为仓库改造而成,具有密闭的培养白玉菇的空间,培育室100内设有栽培架101,栽培架101用于放置白玉菇培育的容器,栽培架101上可以放置栽培白玉菇的栽培瓶,通过对栽培架101上的栽培瓶的光照、温度、湿度进行调节,以改善白玉菇栽培的环境,提高白玉菇栽培的品质。

具体地,培育室100内装有加湿器110,加湿器110能够产生水雾,进而提高培育室100内的湿度,改善白玉菇生长的湿度条件,加湿器110能够根据环境湿度的高低处于工作或者处于停止状态,提高了白玉菇的环境条件。

具体地,湿度探头200通过导线与控制器300连接,控制器300通过导线与加湿器110连接。控制器300能够采集湿度探头200的所收集的培育室100内的湿度信息,控制器300根据湿度信息控制加湿器110的工作状态,进而改善培育室100内的湿度条件。

优选地,栽培架101分有多层,每一层栽培架101上放置栽培食用菌的栽培筐102。栽培筐102为塑料筐,通过栽培筐102能够将培育白玉菇的栽培瓶聚集起来,提高白玉菇栽培的模块化程度,方便对白玉菇栽培的栽培瓶进行收集和运输。

优选地,每一层栽培架101的顶部均安装喷雾头103,喷雾头103从上方向栽培筐102喷水雾增湿。其中,喷雾头可以为敞开的管道口,通过管道口能够将水雾喷出栽培筐102,提高栽培白玉菇产品的质量。

优选地,湿度探头200有多个,湿度探头200装在栽培架101上,通过设置多个湿度探头200,能够对培育室100内各处湿度进行采集,能够精确地对培育室100内的湿度进行采集,提高了对培育室100的湿度调节效果。

优选地,加湿器110包括水槽111和设在水槽111中的雾化组件112,雾化组件112通过将液体水制成水雾,通过水雾提高培育室内的湿度,水槽111的顶部有上盖113,上盖113能够将水槽111内的水雾聚集起来,上盖113上设有出雾管道114,通过出雾管道114能够将水雾排出水槽111外,同样地,出雾管道114的末端为喷雾头103,喷雾头103可以为敞口的结构,能够提高除雾管道114出雾的速度,提高了湿度调节效果。

具体地,上盖113与水槽111的顶部边沿有进风115,出雾管道114内有风机116。通过进风口115能够让空气进入到水槽111内,通过风机116能够将水槽111内的水雾排放到出雾管道114内,提高了水雾的排出效果。

优选地,雾化组件112为超声波雾化装置,超声波雾化装置为将液态水转化为水雾的装置,水槽111的外侧壁上有与雾化组件112通过导线连接的电源模块117,电源模块117为电源适配器,电源模块117为雾化组件112进行供电,提供雾化组件112工作所需的电能。

具体地,电源模块117通过线缆与市电连接。

具体地,出雾管道114的入口设于雾化组件112的上方,通过出雾管道114对雾化组件112产生的雾气进行直接排出。

优选地,出雾管道114与喷雾头103用管道104连接,通过管道104能够将雾气进行输送,进而将雾气通过喷雾头104排出。104用扎带绑缚在栽培架101上,水槽111装在栽培架101的底部,维护人员可以直接通过在栽培架101的底部加水,对加湿器110补充水源,便于维护。

实施例2

本实施例2提供一种用于如实施例1所述的白玉菇栽培室的白玉菇栽培环境的湿度调节系统,控制器300设于培育室100外,使得工作端与控制端相互分离,便于将控制器300设置在湿度较低的培育室100外,便于对控制器300的电路结构进行保护,提高控制器300的使用寿命。

具体地,控制器300包括信息采集模块310、控制模块320和执行模块330,信息采集模块310与湿度探头300通过线束连接,执行模块530与加湿器110通过线束连接以调节湿度。

具体地,湿度探头300可以采用清易电子(天津)有限公司的室内温度湿度传感器,选型为cg-02-m,通过湿度探头能够及时感知培育室100的湿度情况,进而对室内的湿度进行精确地感知。探头即传感器的再封装形式,是把传感器的最基本单元,通过合理的电子电路与外部封装结构,对传感器进行封装,使它具有我们所需的一些独立功能的部件,他和传感器一样,通常根据其基本感知功能分为热敏探头、光敏探头、气敏探头等。

具体地,控制器300可以采用单片机,具体选型为stc12c2052ad。

优选地,控制器300还包括控制加湿器110工作时间的定时模块340,定时模块340与控制模块320连接。其中,控制器300可以对加湿器110的工作时间进行精确地控制,及时地将湿度调节到合适区间内,避免培育室100内的湿度出现长时间的偏离。

优选地,控制器300还包括无线通讯模块350和远程控制终端360,远程控制终端360通过无线通讯模块350与控制器300连接。使用远程控制终端360能够远程对培育室100内的环境进行控制。

优选地,无线通讯模块350为蓝牙或者wifi或者zigbee,远程控制终端360为手机或者电脑,节省了人力物力。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替换,这些改进和替换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