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携式手动快速播种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517307发布日期:2021-06-18 20:02阅读:87来源:国知局
便携式手动快速播种器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农业用具领域,具体为便携式手动快速播种器。



背景技术:

在农业种植过程中,播种是很重要的环节。目前,大面积的平坦耕地,基本采用机械化播种操作,省时省力,效率高。但是,在一些丘陵,山地间隙耕地,或者不适合机械操作的耕地上,播种还是需要人力来操作。人力操作通常做法是:用镢头在土地上刨除一个坑,然后将种子投入坑内,埋上土。该人力操作费时费力,需要两人合作,一人刨坑,一人投种子,而且,在投种子时由于人的手离坑有一段距离,非常容易将种子投到坑外边,需要再次用脚或者手将种子移入坑内;或者投种子的人为了防止种子投出坑外,需要弯腰将种子近距离放入坑内,反复弯腰,工作量极大,容易疲劳受伤。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以上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便携式手动快速播种器。

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便携式手动快速播种器,包括:上按压杆、右滑轮、右牵引绳、上按压套筒一、复位弹簧一、下按压套筒一、上支撑杆一、下按压杆、下支撑杆一、v型筒、右牵引绳通道、v型牵引绳一、绞轴一、右半圆锥型锥头、左半圆锥型锥头、绞轴二、左牵引绳通道、v型牵引绳二、下支撑杆二、上支撑杆二、下按压套筒二、复位弹簧二、上按压套筒二、左牵引绳、左滑轮、传输筒、弹性支撑装置一、弹性支撑装置二、右牵引绳固定环、左牵引绳固定环、左弹簧支撑筒一、右弹簧支撑筒一、复位弹簧三,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按压杆左端连接有左牵引绳,右端连接有右牵引绳,所述上按压杆下部左边设置有上按压套筒二,上按压杆下部右边设置有上按压套筒一,所述上按压套筒二下部套结在下按压套筒二内,所述下按压套筒二下部连接有下按压杆,所述上按压套筒二与下按压套筒二形成的通孔内设置有复位弹簧二,所述上按压套筒一下部套结在下按压套筒一内,所述下按压套筒一下部连接下按压杆,所述上按压套筒一与下按压套筒一形成的通孔内设置有复位弹簧一;所述下按压板左右两端上部向上分别设置有上支撑杆二和上支撑杆一,所述上支撑杆一上端设置有右滑轮,所述右滑轮上设置有右牵引绳固定环,所述上支撑杆二上端设置有左滑轮,所述左滑轮上设置有左牵引绳固定环;

所述下按压板左右两端下部分别设置有下支撑杆二和下支撑杆一,所述下支撑杆一和下支撑杆二下端向内收缩连接有传输筒,所述传输筒内部中空,所述传输筒上部连接有v型筒;

所述传输筒左下端连接有绞轴二、传输筒右下端连接有绞轴一;所述绞轴一下部连接有右半圆锥型锥头,所述右半圆锥型锥头通过绞轴一可沿传输筒下端自由转动,所述绞轴二下部连接有左半圆锥型锥头,左半圆锥型锥头通过绞轴二可沿传输筒下端自由转动,所述右半圆锥型锥头内侧下部前端设置有右弹簧支撑筒一,所述左半圆锥型锥头内侧下部前端设置有左弹簧支撑筒一,所述右弹簧支撑筒一左端套结在左弹簧支撑筒一内,在右弹簧支撑筒一和左弹簧支撑筒一内形成的通孔内设置有复位弹簧三,所述右弹簧支撑筒一和左弹簧支撑筒一套节后形成弹性支撑装置一,所述右半圆锥型锥头内侧下部后端设置有右弹簧支撑筒二,所述左半圆锥型锥头内侧下部后端设置有左弹簧支撑筒二,所述右弹簧支撑筒二左端套结在左弹簧支撑筒二内,在右弹簧支撑筒二和左弹簧支撑筒二内形成的通孔内设置有复位弹簧四,所述右弹簧支撑筒二和左弹簧支撑筒二套节后形成弹性支撑装置二,所述右弹簧支撑筒一和左弹簧支撑筒一呈一定弧度,套节后形成弹性支撑装置一呈弧形,所述右弹簧支撑筒二和左弹簧支撑筒二呈一定弧度,套节后形成弹性支撑装置二呈弧形,所述弹性支撑装置一和弹性支撑装置二在复位弹簧三和复位弹簧四的作用下,原始状态是将右半圆锥型锥头和左半圆锥型锥头分开;

所述下按压杆在上支撑杆一与下按压杆连接处右侧设置有孔,所述下支撑杆一内部设置有孔,所述传输筒内壁右侧设置有右牵引绳通道上下贯通,所述下支撑杆一内部设置的孔与下按压杆上的孔联通后与右牵引绳通道贯通,所述右牵引绳穿过右滑轮上的右牵引绳固定环沿右滑轮向下依次通过下按压杆上的孔、下支撑杆一内部设置的孔、右牵引绳通道伸至传输筒下端右内侧底部,所述右牵引绳下端设置有v型牵引绳一,所述v型牵引绳一分叉为两根,前边一根的底端与左半圆锥形锥头的内壁前侧下部固定连接,v型牵引绳一的后边的一根的底端与左半圆锥形锥头的内壁后侧下部固定连接;

所述下按压杆在上支撑杆二与下按压杆连接处左侧设置有孔,所述下支撑杆二内部设置有孔,所述传输筒内壁右侧设置有右牵引绳通道上下贯通,所述下支撑杆二内部设置的孔与下按压杆上的孔联通后与左牵引绳通道贯通,所述左牵引绳穿过左滑轮上的左牵引绳固定环沿左滑轮向下依次通过下按压杆上的孔、下支撑杆二内部设置的孔、左牵引绳通道伸至传输筒下端左内侧底部,所述左牵引绳下端设置有v型牵引绳二,所述v型牵引绳二分叉为两根,前边一根的底端与右半圆锥形锥头的内壁前侧下部固定连接,v型牵引绳二的后边的一根的底端与左半圆锥形锥头的内壁后侧下部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上按压套筒一、上按压套筒二的下端呈向外的l形,下按压套筒一、下按压套筒二上端呈向外的l形,上下l形相互扣住,防止上按压套筒一与下按压套筒一、上按压套筒二与下按压套筒二脱落。

进一步的,所述绞轴二、绞轴一可沿传输筒下端自由转动。

进一步的,所述右半圆锥型锥头和左半圆锥型锥头闭合后形成圆锥型。

进一步的,右牵引绳、左牵引绳、v型牵引绳一、v型牵引绳二设计为钢丝绳。

本发明结构简单,易于操作,携带方便,成本低廉,适用性强,适合各种土壤操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附图2的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弹性支撑装置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弹性支撑装置二的结构示意图。

如附图所示:1-上按压杆、2-右滑轮、3-右牵引绳、4-上按压套筒一、5-复位弹簧一、6-下按压套筒一、7-上支撑杆一、8-下按压杆、9-下支撑杆一、10-v型筒、11-右牵引绳通道、12-v型牵引绳一、13-绞轴一、14-右半圆锥型锥头、15-左半圆锥型锥头、16-绞轴二、17-左牵引绳通道、18-v型牵引绳二、19-下支撑杆二、20-上支撑杆二、21-下按压套筒二、22-复位弹簧二、23-上按压套筒二、24-左牵引绳、25-左滑轮、26-传输筒、27-弹性支撑装置一、28-弹性支撑装置二、201-右牵引绳固定环、251-左牵引绳固定环、271-左弹簧支撑筒一、272-右弹簧支撑筒一、273-复位弹簧三、281-左弹簧支撑筒二281、282-右弹簧支撑筒二、283-复位弹簧四。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的附图1、附图2、附图3、附图4、附图5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根据附图1、附图2、附图3、附图4、附图5,本发明的便携式手动快速播种器,,包括:上按压杆1、右滑轮2、右牵引绳3、上按压套筒一4、复位弹簧一5、下按压套筒一6、上支撑杆一7、下按压杆8、下支撑杆一9、v型筒10、右牵引绳通道11、v型牵引绳一12、绞轴一13、右半圆锥型锥头14、左半圆锥型锥头15、绞轴二16、左牵引绳通道17、v型牵引绳二18、下支撑杆二19、上支撑杆二20、下按压套筒二21、复位弹簧二22、上按压套筒二23、左牵引绳24、左滑轮25、传输筒26、弹性支撑装置一27、弹性支撑装置二28、右牵引绳固定环201、左牵引绳固定环251、左弹簧支撑筒一271、右弹簧支撑筒一272、复位弹簧三273,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按压杆1左端连接有左牵引绳24,右端连接有右牵引绳3,所述上按压杆1下部左边设置有上按压套筒二23,上按压杆1下部右边设置有上按压套筒一4,所述上按压套筒二23下部套结在下按压套筒二21内,所述下按压套筒二21下部连接有下按压杆8,所述上按压套筒二23与下按压套筒二21形成的通孔内设置有复位弹簧二22,所述上按压套筒一4下部套结在下按压套筒一6内,所述下按压套筒一6下部连接下按压杆8,所述上按压套筒一4与下按压套筒一6形成的通孔内设置有复位弹簧一5;所述下按压板8左右两端上部向上分别设置有上支撑杆二20和上支撑杆一7,所述上支撑杆一7上端设置有右滑轮2,所述右滑轮2上设置有右牵引绳固定环201,所述所述上支撑杆二20上端设置有左滑轮25,所述左滑轮25上设置有左牵引绳固定环251;

所述下按压板8左右两端下部分别设置有下支撑杆二19和下支撑杆一9,所述下支撑杆一9和下支撑杆二19下端向内收缩连接有传输筒26,所述传输筒26内部中空,所述传输筒26上部连接有v型筒10;

所述传输筒26左下端连接有绞轴二16、传输筒26右下端连接有绞轴一13;所述绞轴一13下部连接有右半圆锥型锥头14,所述右半圆锥型锥头14通过绞轴一13可沿传输筒26下端自由转动,所述绞轴二16下部连接有左半圆锥型锥头15,左半圆锥型锥头15通过绞轴二16可沿传输筒26下端自由转动,所述右半圆锥型锥头14内侧下部前端设置有右弹簧支撑筒一272,所述左半圆锥型锥头15内侧下部前端设置有左弹簧支撑筒一271,所述右弹簧支撑筒一272左端套结在左弹簧支撑筒一271内,在右弹簧支撑筒一272和左弹簧支撑筒一271内形成的通孔内设置有复位弹簧三273,所述右弹簧支撑筒一272和左弹簧支撑筒一271套节后形成弹性支撑装置一27,所述右半圆锥型锥头14内侧下部后端设置有右弹簧支撑筒二282,所述左半圆锥型锥头15内侧下部后端设置有左弹簧支撑筒二281,所述右弹簧支撑筒二282左端套结在左弹簧支撑筒二281内,在右弹簧支撑筒二282和左弹簧支撑筒二281内形成的通孔内设置有复位弹簧四283,所述右弹簧支撑筒二282和左弹簧支撑筒二281套节后形成弹性支撑装置二28,所述右弹簧支撑筒一272和左弹簧支撑筒一271呈一定弧度,套节后形成弹性支撑装置一27呈弧形,所述右弹簧支撑筒二282和左弹簧支撑筒二281呈一定弧度,套节后形成弹性支撑装置二28呈弧形,所述弹性支撑装置一27和弹性支撑装置二28在复位弹簧三273和复位弹簧四283的作用下,原始状态是将右半圆锥型锥头14和左半圆锥型锥头15分开;

所述下按压杆8在上支撑杆一7与下按压杆8连接处右侧设置有孔,所述下支撑杆一9内部设置有孔,所述传输筒26内壁右侧设置有右牵引绳通道11上下贯通,所述下支撑杆一9内部设置的孔与下按压杆8上的孔联通后与右牵引绳通道11贯通,所述右牵引绳3穿过右滑轮2上的右牵引绳固定环201沿右滑轮2向下依次通过下按压杆8上的孔、下支撑杆一9内部设置的孔、右牵引绳通道11伸至传输筒26下端右内侧底部,所述右牵引绳3下端设置有v型牵引绳一12,所述v型牵引绳一12分叉为两根,前边一根的底端与左半圆锥形锥头15的内壁前侧下部固定连接,v型牵引绳一12的后边的一根的底端与左半圆锥形锥头15的内壁后侧下部固定连接;

所述下按压杆8在上支撑杆二20与下按压杆8连接处左侧设置有孔,所述下支撑杆二19内部设置有孔,所述传输筒26内壁右侧设置有右牵引绳通道11上下贯通,所述下支撑杆二19内部设置的孔与下按压杆8上的孔联通后与左牵引绳通道17贯通,所述左牵引绳24穿过左滑轮25上的左牵引绳固定环251沿左滑轮25向下依次通过下按压杆8上的孔、下支撑杆二19内部设置的孔、左牵引绳通道17伸至传输筒26下端左内侧底部,所述左牵引绳24下端设置有v型牵引绳二18,所述v型牵引绳二18分叉为两根,前边一根的底端与右半圆锥形锥头14的内壁前侧下部固定连接,v型牵引绳二18的后边的一根的底端与左半圆锥形锥头15的内壁后侧下部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上按压套筒一4、上按压套筒二23的下端呈向外的l形,下按压套筒一6、下按压套筒二21上端呈向外的l形,上下l形相互扣住,防止上按压套筒一4与下按压套筒一6、上按压套筒二23与下按压套筒二21脱落。

进一步的,所述绞轴二16、绞轴一13可沿传输筒26下端自由转动。

进一步的,所述右半圆锥型锥头14和左半圆锥型锥头15闭合后形成圆锥型。

进一步的,右牵引绳3、左牵引绳24、v型牵引绳一12、v型牵引绳二18设计为钢丝绳。

使用本发明时,将本发明携带至不易用大机械操作的田间地头,丘陵、山地等,使用者随身背有布袋放种子,使用者用双手或单手握住本发明的上按压杆1和下按压杆8,在压力作用下由右牵引绳3和左牵引绳24牵引将本发明的右半圆锥型锥头14和左半圆锥型锥头15闭合后形成圆锥型,用双手或单手将本发明的下端插入松软或半松软的泥土里,用手将需要数量的玉米、花生或者其他种子放入v型筒10内,落入本发明的底端,由于本发明的弹性支撑装置一27在下部圆锥型的靠前部,弹性支撑装置二在下部圆锥型的靠后部中间形成通道不耽误种子落入土壤,本发明的v型牵引绳一12末端分别固定在左半圆锥形锥头15的前部和后部,v型牵引绳二18末端分别固定在右半圆锥形锥头14的前部和后部,中间形成通道不阻碍种子落入土壤;然后向上拔出本发明,由于向上拔时按压上按压杆1的力消失,在复位弹簧一5、复位弹簧二22、复位弹簧三273、复位弹簧四283的作用下右牵引绳3和左牵引绳24复位,右半圆锥形锥头14和左半圆形锥头15分开,种子顺利落入土壤。用脚顺势推下周围浮土,将种子埋上,然后进行下一个循环。

本发明结构简单,易于操作,携带方便,成本低廉,适用性强,适合各种土壤操作,且一个人即可完成种子播种任务,节约劳动力,且省时省力。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