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黄草乌种植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5949178发布日期:2021-07-20 17:04阅读:375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黄草乌种植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黄草乌种植方法。



背景技术:

黄草乌为毛茛科乌头属植物,在云南滇中地区均有分布,经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鉴定为黄草乌。黄草乌适宜在海拔2100~2500m的环境生长,是云南的一种常用民间草药,对人体的多种疾病有明显的防治效果。黄草乌块根中含有2种结晶生物碱:黄草乌碱甲、黄草乌碱乙及一些微量生物碱,其药理作用主要有镇痛、镇静、局部麻醉、消炎等作用,是云南著名的“百宝丹”、“虎力散”和“三乌胶”等多种中成药的主要原料之一。长期以来,黄草乌用药一直以野生采挖为主,其野生资源已濒临灭绝,已严重威胁到以黄草乌为原料的医药工业的持续发展。近年来,人们开始实验人工种植的黄草乌的方法,但由于种源混杂、栽培环境差异大、采收加工不、技术不合理等原因,人工种植的黄草乌产品质量参差不齐,严重影响黄草乌产品的用药安全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黄草乌种植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黄草乌种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幼苗选择,选择在生长在海拔2300-3000米之间,生长完好的种子苗,根茎粗壮,无分支,而且没有伤痕;

s2:种植场地选择,海拔选择在2100-2500米之间,阳光充足、凉爽湿润、土质疏松肥沃的土壤,如中性或者弱酸性的红壤或者灰汤土为种植地块;

s3:场地整理,选择半向阳背阴地段,先通过耕作设备将土地深耕20-25厘米,然后暴晒1-3日;

s4:肥料添加,然后施加肥料,再使用喷灌的方式进行喷水,至土壤表层积水1-3毫米,停止灌溉,然后静置5-10天;

s5:理墒处理,首先把土壤平整,然后按照东西向开挖20-30厘米深的播种沟,沟宽25-35厘米,每墒宽2米;

s6:播种工作,选择11月中旬至12月中旬播种,播种方法为沿播种沟内侧双面排种,交叉错位放种,要求芽头朝上,每亩播种12500-13500株;

s7:保温保湿;播种之后,覆土厚度3-8厘米,采用地膜覆盖,

s8:种植管理,每隔3-5天查看一次,当幼苗有4-10片叶的时候,进行浇水,在植株开花前20天施根肥,每亩施肥33-40千克;

s9:封顶打杈:植株现花蕾时开始打尖每株留叶25-30个,打尖15-20厘米,叶腋长出腋芽的,应随时摘除,但是不能伤到老叶;

s10:防病虫处理,首先清洁田园,处理病残株,喷洒多菌灵液,减少菌源,发现病株应立即连根挖出清除;

s11:采收处理,每年的12月1号到15号为最佳收获期,采用齿耙挖出全株,抖去泥沙,去掉须根,分级放置保存。

优选的,所述肥料包括农家有机肥、磷肥和尿素,每亩施加2100-3000千克农家有机肥、50-60千克磷肥和6-8千克尿素。

优选的,所述农家有机肥包括牛粪10%-20%、羊粪10%-15%、猪粪20%-40%、农作物秸秆15-20%、其余量为细菌复合剂。

优选的,所述s8中的水为粪尿混水物,把优质的羊、猪粪泡成粪水,然后以45-55公斤清水兑6-8公斤粪水或兑尿素0.3-0.5公斤,从而得到粪尿混水物。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通过合理的耕作方式,并且加入农家有机肥、磷肥和尿素的配合促进黄草乌的生长,有效解决了黄草乌在高寒山区野生引种驯化变规模化种植,简便实用,易推广,可提高产量,确保质量,增加了黄草乌的生物量和产量,增强了种植黄草乌的抗风险能力,同时也降低了生产投入,为黄草乌在相应地区推广种植提供有重要的指导意见。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

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黄草乌种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幼苗选择,选择在生长在海拔2300米,生长完好的种子苗,根茎粗壮,无分支,而且没有伤痕;

s2:种植场地选择,海拔选择在2100米,阳光充足、凉爽湿润、土质疏松肥沃的土壤,如中性或者弱酸性的红壤或者灰汤土为种植地块;

s3:场地整理,选择半向阳背阴地段,先通过耕作设备将土地深耕20厘米,然后暴晒1日;

s4:肥料添加,然后施加肥料,再使用喷灌的方式进行喷水,至土壤表层积水1毫米,停止灌溉,然后静置5天;

s5:理墒处理,首先把土壤平整,然后按照东西向开挖20厘米深的播种沟,沟宽25厘米,每墒宽2米;

s6:播种工作,选择11月中旬播种,播种方法为沿播种沟内侧双面排种,交叉错位放种,要求芽头朝上,每亩播种12500株;

s7:保温保湿;播种之后,覆土厚度3厘米,采用地膜覆盖,

s8:种植管理,每隔3天查看一次,当幼苗有4片叶的时候,进行浇水,在植株开花前20天施根肥,每亩施肥33千克;

s9:封顶打杈:植株现花蕾时开始打尖每株留叶25个,打尖15厘米,叶腋长出腋芽的,应随时摘除,但是不能伤到老叶;

s10:防病虫处理,首先清洁田园,处理病残株,喷洒多菌灵液,减少菌源,发现病株应立即连根挖出清除;

s11:采收处理,每年的12月1号为最佳收获期,采用齿耙挖出全株,抖去泥沙,去掉须根,分级放置保存。

肥料包括农家有机肥、磷肥和尿素,每亩施加2100千克农家有机肥、50千克磷肥和6千克尿素。

农家有机肥包括牛粪10%、羊粪10%%、猪粪20%%、农作物秸秆15%、其余量为细菌复合剂。

s8中的水为粪尿混水物,把优质的羊、猪粪泡成粪水,然后以45公斤清水兑6公斤粪水或兑尿素0.3公斤,从而得到粪尿混水物。

实施例二

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黄草乌种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幼苗选择,选择在生长在海拔2700米,生长完好的种子苗,根茎粗壮,无分支,而且没有伤痕;

s2:种植场地选择,海拔选择在2300米,阳光充足、凉爽湿润、土质疏松肥沃的土壤,如中性或者弱酸性的红壤或者灰汤土为种植地块;

s3:场地整理,选择半向阳背阴地段,先通过耕作设备将土地深耕23厘米,然后暴晒2日;

s4:肥料添加,然后施加肥料,再使用喷灌的方式进行喷水,至土壤表层积水2毫米,停止灌溉,然后静置8天;

s5:理墒处理,首先把土壤平整,然后按照东西向开挖25厘米深的播种沟,沟宽30厘米,每墒宽2米;

s6:播种工作,选择12月初播种,播种方法为沿播种沟内侧双面排种,交叉错位放种,要求芽头朝上,每亩播种13000株;

s7:保温保湿;播种之后,覆土厚度6厘米,采用地膜覆盖,

s8:种植管理,每隔4天查看一次,当幼苗有8片叶的时候,进行浇水,在植株开花前20天施根肥,每亩施肥37千克;

s9:封顶打杈:植株现花蕾时开始打尖每株留叶27个,打尖17厘米,叶腋长出腋芽的,应随时摘除,但是不能伤到老叶;

s10:防病虫处理,首先清洁田园,处理病残株,喷洒多菌灵液,减少菌源,发现病株应立即连根挖出清除;

s11:采收处理,每年的12月7号为最佳收获期,采用齿耙挖出全株,抖去泥沙,去掉须根,分级放置保存。

肥料包括农家有机肥、磷肥和尿素,每亩施加2600千克农家有机肥、55千克磷肥和7千克尿素。

农家有机肥包括牛粪15%羊粪13%、猪粪30%、农作物秸秆17%、其余量为细菌复合剂。

s8中的水为粪尿混水物,把优质的羊、猪粪泡成粪水,然后以50公斤清水兑7公斤粪水或兑尿素0.4公斤,从而得到粪尿混水物。

实施例三

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黄草乌种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幼苗选择,选择在生长在海拔3000米,生长完好的种子苗,根茎粗壮,无分支,而且没有伤痕;

s2:种植场地选择,海拔选择在2500米,阳光充足、凉爽湿润、土质疏松肥沃的土壤,如中性或者弱酸性的红壤或者灰汤土为种植地块;

s3:场地整理,选择半向阳背阴地段,先通过耕作设备将土地深耕25厘米,然后暴晒3日;

s4:肥料添加,然后施加肥料,再使用喷灌的方式进行喷水,至土壤表层积水3毫米,停止灌溉,然后静置10天;

s5:理墒处理,首先把土壤平整,然后按照东西向开挖30厘米深的播种沟,沟宽35厘米,每墒宽2米;

s6:播种工作,选择12月中旬播种,播种方法为沿播种沟内侧双面排种,交叉错位放种,要求芽头朝上,每亩播种13500株;

s7:保温保湿;播种之后,覆土厚度8厘米,采用地膜覆盖,

s8:种植管理,每隔5天查看一次,当幼苗有10片叶的时候,进行浇水,在植株开花前20天施根肥,每亩施肥40千克;

s9:封顶打杈:植株现花蕾时开始打尖每株留叶30个,打尖20厘米,叶腋长出腋芽的,应随时摘除,但是不能伤到老叶;

s10:防病虫处理,首先清洁田园,处理病残株,喷洒多菌灵液,减少菌源,发现病株应立即连根挖出清除;

s11:采收处理,每年的12月15号为最佳收获期,采用齿耙挖出全株,抖去泥沙,去掉须根,分级放置保存。

肥料包括农家有机肥、磷肥和尿素,每亩施加3000千克农家有机肥、60千克磷肥和8千克尿素。

农家有机肥包括牛粪20%、羊粪15%、猪粪40%、农作物秸秆20%、其余量为细菌复合剂。

s8中的水为粪尿混水物,把优质的羊、猪粪泡成粪水,然后以55公斤清水兑8公斤粪水或兑尿素0.5公斤,从而得到粪尿混水物。

通过以上三组实施例的对比情况发现,该三种黄草乌的种植方法均能种植出高产量,高质量的黄草乌,本发明通过合理的耕作方式,并且加入农家有机肥、磷肥和尿素的配合促进黄草乌的生长,有效解决了黄草乌在高寒山区野生引种驯化变规模化种植,简便实用,易推广,可提高产量,确保质量,增加了黄草乌的生物量和产量,增强了种植黄草乌的抗风险能力,同时也降低了生产投入,为黄草乌在相应地区推广种植提供有重要的指导意见。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