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微生物废液处理剂及一种微生物废液处理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518434发布日期:2021-06-18 20:04阅读:87来源:国知局
本申请涉及微生物废液处理的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微生物废液处理剂及一种微生物废液处理包
背景技术
:微生物废液是指在进行微生物经液体培养或生化实验后所产生的废液,由于这些废液中存在高浓度的微生物,随意丢弃容易导致致病菌和耐药菌的传播,从而污染环境并对人员的身体健康造成伤害。因此,这些微生物废液在丢弃前需要进行无害化处理。传统的处理方式一般是将废液先用专用的高压灭菌装置处理后,再运输送至专门的生物废弃物处理部门进行集中处理。由于微生物增菌培养废液体积较大,数量较多,对高压灭菌锅的使用任务艰巨。同时废液在运输过程中,需要用专用的生物安全处理箱或桶,不仅成本较高而且容易漏洒,造成对环境的二次污染。技术实现要素:为了方便运输含有微生物的废液,本申请提供一种微生物废液处理剂及一种微生物废液处理包。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微生物废液处理剂,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微生物废液处理剂,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计,包括聚丙烯酸钠150-220份、杀菌剂4-8份、崩解剂60-90份;杀菌剂包括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崩解剂包括固体有机酸、发泡剂;发泡剂选用碳酸盐或碳酸氢盐中的至少一种,崩解剂溶于水后溶液呈若弱碱性。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微生物废液处理剂加入到水中后,聚丙烯酸钠吸水膨胀,使得废液整体呈现凝胶状,从而抑制了废液的流动性,减少了废液的洒漏,提高了废液运输处理的便捷性。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可以对废液中的微生物进行杀灭,从而减少了废液中微生物滋生以及实验菌种外泄,从而污染环境的情况,方便了工作人员对废液的处理。崩解剂加入到水中后,酸与碳酸钠或碳酸氢钠盐反应后使得废液中产生大量的气泡,大量的气泡在对废液进行搅动,从而使得聚丙烯酸钠和杀菌剂可以更加均匀的分布在废液中,从而提高了聚丙烯酸钠的吸水能力,并且使得杀菌剂可以更加均匀的分布在废液中,提高了杀菌剂对废液各处杀菌的均匀性。当未加入崩解剂时,由于聚丙烯酸钠可以使废液快速的凝固呈凝胶状,废液的流动变差限制了杀菌剂在废液中的扩散,而崩解剂的加入使得杀菌剂可以快速的分布在废液中,提高了杀菌能力。崩解剂溶入废液中,并充分反应后,溶液整体呈弱碱性,从而可以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另一方面聚丙烯酸钠在碱性环境中吸水能力以及吸水后的硬度更高,并且保水性和长效性更好,从而提高了固化效果。碱性溶液对微生物细胞壁表面成分的调整,使得杀菌剂更容易侵入到微生物内部进行杀菌,提高了杀菌效果。优选的,所述固体有机酸选用柠檬酸、酒石酸、苹果酸的至少一种。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上述三种有机酸性能稳定,造价低,取材方便并干燥环境下为粉末状,从而干燥环境下可以与发泡剂共存,工作人员可以实现按照配比将固体有机酸与发泡剂混合,并且在使用时同时投入,从而提高了使用的便捷性。优选的,所述发泡剂选用碳酸钠或碳酸氢钠的至少一种。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碳酸钠和碳酸氢钠均可以与固体有机酸反应产生二氧化碳气体,碳酸钠与碳酸氢钠廉价易得并且易溶于水,从而使得固体有机酸与发泡剂可以快速反应。当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相对于固体有机酸过量时,反应剩余的碳酸氢钠或碳酸钠水解,可以使得溶液整体呈碱性,进而可以促进聚丙烯酸钠的吸水性能。优选的,按重量份计,包括聚丙烯酸钠200份、杀菌剂5份、崩解剂73份,其中崩解剂选用柠檬酸作为固体有机酸,碳酸氢钠作为发泡剂,柠檬酸与碳酸氢钠的重量比为23:5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选取上述组分配比的微生物废液处理剂,可以加快微生物废液的处理速度,聚丙烯酸钠在崩解剂的促进作用下快速完成吸水膨胀,杀菌剂可以快速的分布在溶液内,从而提高了杀菌速率。优选的,微生物废液处理剂还包括分散剂,分散剂与崩解剂的重量比为0.1:2。优选的,所述分散剂选用十六烷基氯化吡啶,十二烷基二甲基苄基氯化铵的至少一种,分散剂与聚丙烯酸钠的重量比为1: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分散剂的加入,降低了废液的表面张力,从而使得各组分更容易均匀的分布在废液内。十六烷基氯化吡啶,十二烷基二甲基苄基氯化铵,作为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在碱性环境中具有更好的活性,并且十六烷基氯化吡啶,十二烷基二甲基苄基氯化铵本身还具有杀菌作用,从而进一步的提高了微生物废液处理剂的灭菌能力。优选的,所述杀菌剂还包括三氯异氰尿酸、十四烷基二甲基苄氯化铵;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三氯异氰尿酸、十四烷基二甲基苄氯化铵的重量比为1-1.5:1:0.4-0.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三氯异氰尿酸有效含氯在90%以上,从而加入水中可以作为广谱杀菌剂对多种细菌和真菌进行灭杀,十四烷基二甲基苄氯化铵可以针对抗性较高的真菌进行有效灭杀,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三氯异氰尿酸、十四烷基二甲基苄氯化铵三种药剂的组合,提高了对废液中多种微生物灭杀的适用性。三氯异氰尿酸溶于水后具有强氧化性,可以抑制由于加入分散剂后而导致的泡沫增长,从而减少了崩解剂工作时产生的气泡过多,从而使得废液溢出容器的情况。优选的,微生物废液处理剂还包括除臭剂,所述除臭剂为多孔活性炭,所述多孔活性炭与聚丙烯酸钠的重量比为1:10,多孔活性炭的粒径为0.1-0.5mm。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多孔活性炭的加入,可以对废液中产生的挥发性气味进行吸附,减少了由于废液中微生物滋生而导致的废液气味过重污染环境的情况。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微生物废液处理包,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微生物废液处理包,包括粉剂以及用于包裹粉剂的包装布,粉剂使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制备的微生物废液处理剂;包装布使用水溶性无纺布。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包装布将粉剂包裹后,并使用缝合或是超声波焊接等方式闭合包装布。从而方便了工作人员向废液中投料,水溶性无纺布制作的包装布投入水中后,水溶性无纺布快速溶解,从而使得粉剂迅速与废液接触,进而开始对废液进行处理,提高了微生物废液处理包使用的便捷性。优选的,一种微生物废液处理包,每包中含有粉剂9-10g。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每包粉剂可以对250ml的废液进行固化处理,从而提高了粉剂用量的准确性以及便捷性。综上所述,本申请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申请针对常用的微生物增菌培养液和食品基质设计,采用聚丙烯酸钠和崩解剂,可以对废液进行固化,聚丙烯酸钠吸水膨胀,从而使得废液整体呈凝胶状,本申请可以在5分钟内固化含有25g食品基质的250ml微生物废液,减轻实验室高压灭菌的压力,同时便于生物废弃物的运输。2、杀菌剂的加入,可以在对废液进行固化的同时,对废液起到杀菌的效果。减少了废液中细菌的滋生。3、本申请一种微生物废液处理包,通过使用水溶性无纺布对粉剂进行包裹,从而工作人员可以每次直接向废液中投入废液处理包,提高了废液处理的便捷性。具体实施方式本申请具体实施方式中所适用的原料均可以通过市售获得:本申请中崩解剂溶解于水中,固体有机酸遇水活化,并与碳酸盐或碳酸氢盐反应,产生二氧化碳,从而使溶液产生大量气泡,固体有机酸与发泡剂反应完全后,发泡剂仍有剩余,发泡剂水解,使溶液呈弱碱性,当一重量份的崩解剂溶解于200-300份重量的水中后,充分反应后溶液ph为7.8-8.2。杀菌剂的制备例制备例1杀菌剂选用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制备例2杀菌剂包括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三氯异氰尿酸和十四烷基二甲基苄氯化铵;重量比为1.5:1:0.4。制备例3杀菌剂包括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三氯异氰尿酸和十四烷基二甲基苄氯化铵;重量比为1.2:1:0.5。制备例4杀菌剂包括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三氯异氰尿酸和十四烷基二甲基苄氯化铵;重量比为1:1:0.6。杀菌剂杀菌性能检测:将大肠埃希氏菌fc4461、金黄色葡萄球菌fc4462、地衣芽孢杆菌bl63516分别培养至109cfu/ml。然后按照每支30ml分装在不同的试管内,向试管中分别加入制备例1-4所得的消毒剂,处理0.5小时或1小时后,取1ml于空培养皿中,加入20ml的tsa培养基,混合均匀,待凝固后倒置,36℃环境温度下培养24h,计数结果如下表:表1结合表1,可以看出杀菌剂加入到菌液后可以有效阻止微生物的繁殖和生长,并且可以对微生物进行杀灭。并且杀菌效果与杀菌剂添加量以及杀菌时间呈正相关。通过对比制备例1-4的结果,使用复合配比的杀菌剂(制备例2-4)杀菌效果更优于使用单一配比的杀菌剂。可能的原因是复合配比的杀菌剂之间具有配合作用,提高了杀菌剂的综合杀菌性能,对比制备例2-4中,制备例3的杀菌效果最好。原因可能是通过改变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三氯异氰尿酸和十四烷基二甲基苄氯化铵之间的配比使得某组分的用量下降,从而影响整体杀菌性能。实施例实施例1-3一种微生物废液处理剂,包括聚丙烯酸钠、杀菌剂、崩解剂。杀菌剂选用制备例1所得杀菌剂;固体有机酸选用柠檬酸,发泡剂选用碳酸氢钠。制备微生物废液处理剂时,按配比将聚丙烯酸钠,杀菌剂,崩解剂混合,搅拌均匀。表2,按重量份计,实施例1-3组分配比:聚丙烯酸钠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柠檬酸碳酸氢钠实施例115042040实施例220052350实施例322083060实施例4与实施例2的不同之处在于,杀菌剂选用制备例2所得杀菌剂。实施例5与实施例2的不同之处在于,杀菌剂选用制备例3所得杀菌剂。实施例6与实施例2的不同之处在于,杀菌剂选用制备例4所得杀菌剂。实施例7与实施例2的不同之处在于,微生物废液处理剂还包括分散剂,分散剂选用重量比为1:1的十六烷基氯化吡啶和十二烷基二甲基苄基氯化铵,按照重量份计,十六烷基氯化吡啶5份,十二烷基二甲基苄基氯化铵5份。实施例8一种微生物废液处理剂,按重量份计,包括聚丙烯酸钠200份、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2.2份、三氯异氰尿酸1.9份、十四烷基二甲基苄氯化铵0.9份、柠檬酸23份、碳酸氢钠50份、十六烷基氯化吡啶5份,十二烷基二甲基苄基氯化铵5份。实施例9与实施例8的不同之处在于,还包括多孔活性炭,按重量份计20份。对比例对比例1与实施例2的不同之处在于,本对比例中未添加崩解剂。对比例2与实施例2的不同之处在于本对比例中未添加杀菌剂。对比例3与实施例8的不同之处在于崩解剂中固体有机酸与发泡剂的配比不同,柠檬酸38份,碳酸氢钠35份,崩解剂溶于水后溶液呈弱酸性。实施例1-8与对比例1-3中微生物废液处理剂固化能力检测bpw液体培养基的制备:称取蛋白胨10g、氯化钠5g、无水磷酸氢二钠3.5g、磷酸二氢钾1.5g,溶解于1000ml蒸馏水中。lb1液体培养基的制备:称取胰蛋白胨10g、酵母提取物5g、氯化钠10g,溶解于1000ml蒸馏水中。食品基质培养基的制备:取25g奶粉,溶解于225ml的蒸馏水中。分别取生理盐水、bpw液体培养基、lb1液体培养基、食品基质培养基250ml,并分别向其中加入处理剂10g,检测模拟废液凝固状况;表3微生物废液处理剂固化能力检测通过观察上述实验结果,处理剂的加入可以在短时间内快速的促进微生物废液转化为固体状,从而方便了对废液进行转移。对比实验组1、2、3。实验组2中具有较短的固化时间,并且经过放置3h后,不产生渗水现象。从而可以有效的处理微生物废液,减少了微生物废液在搬运过程中洒漏,从而污染环境的情况。对比实验组2和实验组7,分散剂的加入,缩短了废液的固化时间,原因可能是分散剂的加入,使得聚丙烯酸钠可以更加均匀的分散在废液中没并且还可以提高聚丙烯酸钠的吸水速率,从而缩短了废液的固化时间。对比实验组2和对比组1对比组3,崩解剂的加入到废液中,产生大量的气泡,从而搅动废液,使得废液可以更快的被吸收溶入聚丙烯酸钠中。而固体有机酸和发泡剂之间的配比调节了废液的ph,从而改变聚丙烯酸钠以及分散剂的活性,当废液处于碱性环境时,分散剂以及聚丙烯酸钠的活性更好,废液的固化时间更短。3、微生物废液处理剂杀菌能力检测;将大肠埃希氏菌fc4461225接种到225ml的bpw液体培养基中,培养至菌浓度为109cfu/ml。然后加入25g奶粉混合均匀。制得检测液。将实施例2、8、9,对比例1、2、3分别称取10g加入到检测液中,放置20分钟后,取25g,加入到225ml的bpw培养基中均质,取1ml进行e50模式螺旋涂布后,36℃培养24h计数。表4微生物废液处理剂固化效果及杀菌效果检测组别固化时间/min菌落数量实施例22min不生长实施例81min不生长实施例91min不生长对比例110min不生长对比例22min大量菌落对比例33min少量菌落结合实施例2和对比例2并结合表4可以看出,杀菌剂对抑制微生物的繁殖以及灭杀微生物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有效的减少了微生物的滋生,进一步的降低了废液污染环境的情况。结合实施例8和对比例3,崩解剂的配比对微生物废液处理剂的处理效果有影响,可能的原因是,当崩解剂溶解于水呈现酸性时,杀菌剂以及分散剂的活性被抑制,从而杀菌剂分布不均匀,导致有少部分废液没有与杀菌剂接触,废液便被固化,从而影响杀菌效果。应用例应用例1将实施例2中所制得的粉剂称取10g,用包装布进行包裹并通过超声波焊接将粉剂收纳在包装布内并制得微生物废液处理包,每包处理包可以处理250ml废水。应用例2将实施例8中所制得的粉剂称取10g,用包装布进行包裹并通过超声波焊接将粉剂收纳在包装布内并制得微生物废液处理包,每包处理包可以处理250ml废水。废水经过微生物废液处理包处理后,成为凝胶状,从而方便了对废液进行转运,减少了转运时废液洒漏的情况,并且微生物废液处理包在处理废液过程中还可以对废液进行杀菌,提高了处理的便捷性,并且减少了环境污染。由于应用例2中还添加了多孔活性炭,从而可以对废液中产生挥发性气味进行吸附,减少了由于废液中微生物滋生而导致的废液气味过重污染环境的情况。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申请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申请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申请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