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半夏珠芽培育幼苗的方法

文档序号:26175208发布日期:2021-08-06 18:20阅读:175来源:国知局
一种半夏珠芽培育幼苗的方法

本发明属于植物培育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半夏珠芽培育幼苗的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半夏(学名:pinelliaternata(thunb.)breit)为天南星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又称旱半夏。以干燥半夏块茎入药,有燥湿、化痰、健脾胃、止呕吐的作用,可用于痰多咳喘、痰饮眩悸、内痰眩晕、痰厥头痛、呕吐反胃、胸脘痞闷、梅核气症;生用外治痈肿痰咳,广泛应用于中药配方和制剂,糖浆剂、冲剂、丸剂、片剂等品种。

20世纪70年代前,市场需求主要通过采掘野生半夏来满足,市场供应情况良好。自70年代以来,市场对半夏的需求日益增大,野生资源日益枯竭,供求关系逐渐紧张,半夏价格不断攀升,混伪品充斥市场。

目前半夏药材珠芽来源于人工种植,多采用无性繁殖生产种茎,即用收获的半夏块茎留种,或采挖野生半夏做种。直接用块茎做种使得种质易退化、形体易变异,且易发生病虫害,严重者导致大规模腐烂而大幅度减产亏损,故不可连续作为种用。因此,亟需一种新的利用半夏珠芽培育幼苗的方法。

通过上述分析,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及缺陷为:采用收获的半夏种茎留种,或采挖野生半夏做种,种质易退化、形体易变异,易发生病虫害,严重者导致大规模腐烂而大幅度减产亏损,故不可连续作为种用。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半夏珠芽培育幼苗的方法。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半夏珠芽培育幼苗的方法,所述半夏珠芽培育幼苗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9~10月收集人工种植或野生半夏的饱满、无病虫害浸染的块茎作为半夏珠芽育苗块茎;

步骤二,选湿润肥沃、质地疏松、排灌良好、ph值呈中性的沙质壤土,于11~次年2月间,深翻土地并结合整地、施入基肥;

步骤三,播种前,将土地整平耙细,作畦;将收集到的半夏块茎用浓度为5%的多菌灵溶液浸种消毒后;播种;

步骤四,于5~6月采收成熟的半夏珠芽,用草木灰10%兑水90%浸泡2~3h后,播种于育苗床基质中;

步骤五,待珠芽出苗,加强苗床管理。继续驯化培养70~90天后,即可采收半夏珠芽长出的种茎;

所述步骤五中,待珠芽出苗,加强半夏珠芽苗床管理的过程为:

1)根据半夏珠芽的生长规律,确定不同时期水分标准;

2)实时对半夏珠芽苗床水份和温度状况进行检测记录;

3)根据半夏珠芽不同时期水分标准和半夏珠芽苗床水份和温度,确定合适的浇水方式、浇水量和施控温度,并进行苗床施肥;

在进行浇水时,加入一定量的杀菌剂、生根剂;

浇水时,将水温控制在17-22℃,利用滴灌或喷雾方式进行浇水;

同时浇水时间为上午9-10点或者下午6-7点期间进行;

所述1)中不同时期水分标准具体为:

出苗前,苗床土保持湿润状态,此间不浇水;

在齐苗后,缺水时进行补水,一次性浇透;

所述苗床施肥的具体过程为:

苗床多施有机肥,亩施

充分腐熟的农家肥2000~2500kg,过磷酸钙30~60kg,;

出苗后可追施速效肥,包括:尿素5~10千克、硫酸钾5千克。

所述3)中施控温度具体方法,包括:

在出苗期,苗床最适温度15℃-20℃,最高温度不超过25℃,最低温度不低于10℃;

齐苗时,最适温度22-25℃,最高温度不超过28℃,最低温度不低于15℃;

进一步,步骤二中,所述深翻土地20~30cm,结合整地,每亩施入充分腐熟的农家肥2000~2500kg,过磷酸钙30~60kg,翻入土中作基肥。

进一步,所述充分腐熟的农家肥为畜禽粪便和农业废弃物。

进一步,步骤三中,所述将半夏块茎用浓度为5%的多菌灵溶液进行浸种消毒,包括:

(1)将采集到的半夏块茎用浓度为5%的多菌灵溶液浸种消毒时,人工轻轻翻动块茎,使消毒液与种茎充分接触;

(2)将消毒后的块茎捞出,沥干水分,摊开晾晒3~4h至块茎表面干爽,播种

进一步,步骤三中,将土壤整细耙平后,整理成宽1.0~1.2m高20~30cm的种植畦,畦沟宽20~30cm,种植半夏。

进一步,步骤三中,所述半夏块茎的播种方法,包括:

(1)3月下旬至4月中旬,温度10~15℃时期,撒播或按行距10~15cm,开3~6cm深的播种沟条播;

(2)每亩用块茎120~150公斤,将块均匀地撒在种植畦或种植沟内,株距2~5cm;

(3)播种后覆土2~3cm,搂平。

进一步,步骤四中,所述基质育苗床高10~12cm,宽1.2~1.4米,两条苗床之间的间距为30~40cm。

进一步,步骤四中,所述半夏珠芽的培养条件为:半夏珠芽芽幼的培养条件为:设置光照度为3100~3300lux、空气湿度60~70%、温度25~28℃。

进一步,步骤四中,所述苗床基质按质量份数计,由泥炭20~30份、菜园土15~25份、蛭石10~15份、草木灰8~12份、农家肥3~5份组成。

进一步,所述苗床基质的制备方法,包括:

将泥炭、菜园土、蛭石、草木灰和生物有机肥混合拌匀后,即可制得所述苗床基质。

结合上述的所有技术方案,本发明所具备的优点及积极效果为:本发明提供的半夏珠芽培育幼苗的方法,先后利用半夏块茎和半夏珠芽进行半夏幼苗的培育,为半夏繁育创造最适合其发育生长的条件,而使其能在人工种植环境中成熟、收获为药材种源。同时,本发明设计的新型基质苗床使得半夏的成活率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做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所描述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半夏珠芽培育幼苗的方法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将半夏种茎用浓度为5%的多菌灵溶液进行浸种消毒的方法流程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半夏种茎的播种方法流程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加强半夏珠芽苗床管理方法流程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苗床施肥方法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半夏珠芽培育幼苗的方法,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详细的描述。

如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半夏珠芽培育幼苗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01,9~10月收集人工种植或野生半夏块茎作为半夏珠芽育苗块茎;

s102,选择沙质壤土,于11~次年2月间,深翻土地并结合整地、施入基肥;

s103,播种前,将土地整平耙细,作畦;半夏块茎用多菌灵药液浸种消毒后,播种;

s104,于5~6月采收成熟的半夏珠芽,播种于育苗床基质中;待珠芽出苗,加强苗床管理;

s105,继续驯化培养70~90天后,即可采收半夏珠芽长出的种茎。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步骤s102中,所述深翻土地20~30cm,结合整地,每亩施入充分腐熟的农家肥2000~2500kg,过磷酸钙30~60kg,翻入土中作基肥。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充分腐熟的农家肥为畜禽粪便和农业废弃物。

如图2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步骤s103中,所述将半夏块茎用浓度为5%的多菌灵溶液进行浸种消毒,包括:

s201,将采集到的半夏种茎用浓度为5%的多菌灵溶液浸种消毒时,人工轻轻翻动种茎,使消毒液与种茎充分接触;

s202,将消毒后的块茎捞出,沥干水分,摊开晾晒3~4h至块茎表面干爽,播种;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步骤s103中,所述将土壤整细耙平后,整理成宽1.0~1.2m高20~30cm的种植畦,畦沟宽20~30cm,种植半夏。

如图3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步骤s103中,所述半夏块茎的播种方法,包括:

s301,3月下旬至4月中旬,温度10~15℃时期,撒播或按行距15~20cm,开3~6cm深的小沟;

s302,每亩用块茎120~150公斤,将块均匀地撒在种植畦或种植沟内,株距2~5cm;

s303,播种后覆土2~3cm,搂平。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步骤s104中,所述基质育苗床高10~12cm,宽1.2~1.4米,两条苗床之间的间距为30~40cm。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步骤s104中,所述半夏珠芽的培养条件为:设置光照度为3100~3300lux、空气湿度60~70%、温度25~28℃。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步骤s104中,所述苗床基质按质量份数计,由泥炭20~30份、菜园土15~25份、蛭石10~15份、草木灰8~12份、农家肥3~5份组成。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苗床基质的制备过程为:将泥炭、菜园土、蛭石、草木灰和生物有机肥混合拌匀后,即可制得所述苗床基质。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步骤s105中,待珠芽出苗,加强半夏珠芽苗床管理的过程为:

s401:根据半夏珠芽的生长规律,确定不同时期水分标准;

s402:实时对半夏珠芽苗床水份和温度状况进行检测记录;

s403:根据半夏珠芽幼苗不同时期水分需求特点、半夏珠芽苗床水份和温度,确定合适的浇水方式、浇水量和施控温度,并进行苗床施肥。

在进行浇水时,加入一定量的杀菌剂、生根剂;

浇水时,将水温控制到17-22℃,利用滴灌或喷雾方式进行浇水;

同时浇水时间为上午9-10点或者下午6-7点期间进行;

所述s401中不同时期水分标准具体为:

出苗前,苗床土保持湿润状态,此间不浇水;

在齐苗后,缺水时进行补水,一次性浇透;

所述苗床施肥的具体过程为:

s501:苗床多施有机肥,亩施充分腐熟的农家肥2000~2500kg,过磷酸钙30~60kg;

s502:出苗后可追施速效肥,包括:尿素5~10千克、硫酸钾5千克。

所述s403中施控温度具体方法,包括:

在出苗期,苗床最适温度15℃-20℃,最高温度不超过25℃,最低温度不低于10℃;

齐苗时,最适温度22-25℃,最高温度不超过28℃,最低温度不低于15℃。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