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以强雌性黄瓜为母本的杂交制种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6263797发布日期:2021-08-13 19:15阅读:473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黄瓜杂交制种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以强雌性黄瓜为母本的杂交制种方法。



背景技术:

黄瓜(学名:cucumissativusl.)葫芦科一年生蔓生或攀援草本植物。也称胡瓜、青瓜。茎、枝伸长,有棱沟,被白色的糙硬毛。卷须细。叶柄稍粗糙,有糙硬毛;叶片宽卵状心形,膜质,裂片三角形,有齿。中国各地普遍栽培,且许多地区均有温室或塑料大棚栽培;现广泛种植于温带和热带地区。黄瓜为中国各地夏季主要菜蔬之一。黄瓜制种技术影响黄瓜商业种的质量和产量,对于黄瓜的栽培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目前强雌性黄瓜在制种过程中常存在种子产量低,种子不饱满等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以强雌性黄瓜为母本的杂交制种方法,所述方法授粉效率和质量高、植株不易早衰,能够保证种瓜正常成熟,从而提高种子产量和种子质量,增加农民受益,提高商品种的发芽率和芽势。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以强雌性黄瓜为母本的杂交制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父本种子播种4~6天后,播种母本种子,播种的父本种子与母本种子的数量比例为1:(4~6);

2)在父本苗期一叶一心时用硝酸银溶液进行第一诱雄处理,3~5天后用硝酸银溶液进行第二诱雄处理;

3)取当日开放的雄花,将所述雄花去除花瓣后的部分涂抹于雌花柱头,然后封闭雌花花瓣进行授粉;

4)在植株第12片叶处开始授粉留瓜,连续授粉留瓜2~4个,然后抹去连续授粉留瓜的最后一个瓜节上面的5~7节的全部雌花,连续授粉留瓜的最后一个瓜节上第6~8节的雌花开放后授粉留最后一个瓜,抹去植株所有未授粉雌花。

优选的,步骤3)所述授粉在晴天上午8~12时进行,所述授粉的温度≥20℃。

优选的,步骤3)中每一个雄花授粉一个雌花。

优选的,步骤3)中所述封闭雌花花瓣采用嫁接夹束起并夹住雌花花瓣实现。

优选的,当所述方法在中国黄淮海地区实施时,播种时间为2月中旬到四月中旬。

优选的,步骤2)所述硝酸银溶液的浓度为0.25~0.35g/kg。

优选的,在所述杂交制种过程中进行农事管理。

优选的,所述农事管理包括定植前施底肥、土壤消毒、苗期水肥管理、瓜条授粉膨大后施氮钾肥、田间隔离和病虫害防治。

优选的,所述病虫害包括枯萎病、霜霉病、蓟马虫害和蚜虫虫害。

优选的,步骤3)所述授粉后不打顶。

有益效果:本发明提供的以强雌性黄瓜为母本的杂交制种方法,通过控制父母本的播种间隔时间、父本诱雄处理,封闭的授粉处理、3~5个留瓜处理,增加了授粉效率和授粉质量,母本植株不易早衰,能够保证种瓜正常成熟,解决了强雌性黄瓜制种获得的种子产量低、不饱满的问题;能够显著提高种子产量和种子质量,增加农民受益,提高商品种发芽率和芽势。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以强雌性黄瓜为母本的杂交制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父本种子播种4~6天后,播种母本种子,播种的父本种子与母本种子的数量比例为1:(4~6);2)在父本苗期一叶一心时用硝酸银溶液进行第一诱雄处理,3~5天后用硝酸银溶液进行第二诱雄处理;3)取当日开放的雄花,将所述雄花去除花瓣后的部分涂抹于雌花柱头,然后封闭雌花花瓣进行授粉;4)在植株第12片叶处开始授粉留瓜,连续授粉留瓜2~4个,然后抹去连续授粉留瓜的最后一个瓜节上面的5~7节的全部雌花,连续授粉留瓜的最后一个瓜节上第6~8节的雌花开放后授粉留最后一个瓜,抹去植株所有未授粉雌花。

在本发明中,父本种子播种4~6天后,播种母本种子,播种的父本种子与母本种子的数量比例为1:(4~6)。本发明对所述父本种子的播种时间没有特殊限定,根据播种地域确定;当所述方法在中国黄淮海地区实施时,播种时间优选为2月中旬到四月中旬;具体的当所述父母本在温室中播种时,所述父本的播种时间为2月中旬,当所述父母本在塑料大棚中播种时,所述父本的播种时间为4月中旬。在本发明具体实施过程中,优选的在所述父本种子播种5天后播种母本种子;所述播种的父本种子与母本种子的数量比优选为1:5。在本发明中,所述母本种子的株行距优选为(24~25)cm×(64~66cm),更优选为25cm×65cm。在本发明中,所述父本为纯合高代材料,所述父本的品种优选为cuf001;所述父本的株行距优选为25cm×60cm。在本发明中,所述母本和父本隔开,在不同的区域分别种植。在本发明中,父本的定植量优选为750~850棵/亩,更优选为800棵/亩,所述母本的定植量优选为3500~4500棵/亩,更优选为4000棵/亩;在本发明中,所述母本优选为强雌性黄瓜品种,例如寿优60、寿研101等。

本发明在父本苗期一叶一心时用硝酸银溶液进行第一诱雄处理,3~5天后用硝酸银溶液进行第二诱雄处理。在本发明中,所述硝酸银溶液的浓度优选为0.25~0.35g/kg,更优选为0.28~0.32g/kg,最优选为0.3g/kg。在本发明中,优选的在所述第一诱雄处理后,间隔3天进行第二诱雄处理;本发明的对所述诱雄处理的具体操作没有特殊限定,采用本领域常规的诱雄处理操作即可。

在本发明中,当所述母本12片叶以上时,进行授粉;所述授粉具体为取当日开放的雄花,将雄花去除花瓣后的部分涂抹于雌花柱头,然后封闭雌花花瓣进行授粉。在本发明中,所述授粉优选的在晴天上午8~12时进行,如遇到阴雨天气,优选的适当延迟,在本发明中,所述授粉的温度优选的20~25℃。在本发明中,所述雄花优选为花瓣鲜黄的雄花,花粉活力强;在本发明中,优选的每一个雄花授粉一个雌花,以保证授粉充足。在本发明中,优选的将所述授粉后的雄花靠在雌花的柱头上,然后封闭雌花花瓣;所述封闭雌花花瓣优选的采用嫁接夹束起并夹住雌花花瓣实现。

在本发明中,在植株第12片叶处开始授粉留瓜,连续授粉留瓜2~4个,然后抹去连续授粉留瓜的最后一个瓜节上面的5~7节的全部雌花,连续授粉留瓜的最后一个瓜节上第6~8节的雌花开放后授粉留最后一个瓜,抹去植株所有未授粉雌花。在本发明中,优选的保证每一个植株留3~5个授粉瓜,更优选的为4个。在本发明具体实施过程中,优选的连续留瓜3个,然后抹去连续授粉留瓜的最后一个瓜节上面6节的全部雌花,待连续授粉留瓜的最后一个瓜节上面的第7个节以上的雌花开放后,授粉留最后一个瓜,同时抹去植株所有未授粉的雌花。

本发明在所述杂交制种过程中进行农事管理。在本发明中,所述农事管理优选的包括定植前施底肥、土壤消毒、苗期水肥管理、瓜条授粉膨大后施氮钾肥、田间隔离和病虫害防治。在本发明中,在定植前施底肥,所述底肥优选为腐熟鸡粪,所述底肥的施加量优选为1.5~3吨/亩,更优选为2吨/亩;所述土壤消毒优选的采用土壤熏蒸消毒法进行;所述苗期水肥管理优选的包括缓苗后施用含腐殖酸水溶肥料(活性生根剂)进行灌根200ml/亩。本发明优选的在授粉前不冲施肥料,在瓜条授粉膨大后施氮钾肥;所述氮钾肥优选为高氮高钾肥,具体可选为大量元素水溶肥,所述氮钾肥优选的进行冲施,所述氮钾肥的冲施次数优选为2~3次,每次冲施量优选为20kg/亩,所述氮钾肥的作用是保证植株生长和瓜条膨大对养分的需求。在本发明中,所述病虫害包括枯萎病、霜霉病、蓟马虫害和蚜虫虫害。本发明对所述病虫害的方式方法没有特殊限定,采用本领域常规的病虫害防治方法即可。在本发明中,所述杂交制种整个过程中,优选的做好田间隔离措施,防止昆虫传粉,在本发明中,优选的在种植区域的出入口和放风口用40目以上纱网做隔离,防止传粉昆虫进入。在本发明中,为了保证有足够的叶片制造养分供应种瓜生长和成熟,在所述授粉后不打顶。

采用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平均每株植株种子产量在500粒以上,合计可获得50kg/亩以上的高产。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说明,但是不能把它们理解为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定。

实施例1

2019年春季在山东寿光大西环产业园育种基地的温室中,进行了强雌性黄瓜寿优60的杂交制种。种植区域的出入口和放风口用40目以上纱网做好隔离,防止传粉昆虫进入;施足底肥,及时预防病虫害。

定植时间父本在2月10日,母本选在2月15日。父本定植1600株,母本定植8000株。父本于苗期一叶一心时用0.3g/kg浓度的硝酸银溶液进行第一次诱雄处理,使用量,以硝酸银计,为1600棵父本1.2g;隔三天后用同样浓度喷施第二遍。

3月25日,在植株12片叶处开始杂交授粉。为保证雄花正常开放,花粉有活力,授粉时间选择在天气晴朗的上午8-12时授粉,阴雨天气可适当延迟,保证温度在20℃-28℃,以防温度过低不散粉,授粉时选取当日开放,花瓣鲜黄的雄花,去除花瓣对准雌花柱头进行涂抹,而后并将其靠在柱头上,用圆头嫁接夹束起雌花花瓣并夹住,这样雄花便留在雌花中,一个雄花只授粉一个雌花,保证授粉充分。在植株11片叶处开始授粉留瓜,可连续授粉留瓜3个,然后抹去留瓜节上面5节的全部雌花,待其上第6节以上雌花开放后授粉留最后一个瓜,同时抹去植株所有未授粉雌花,保证最终每株有4个授粉瓜。

5月10开始采收,6月1日完成所有种子的清洗、晾晒、除杂。进行种子质量和产量的检测。

具体的检测方法如下:

将收获的寿优60试验组和对照组各分成3组,每组100粒,播种于100穴或50穴的育苗盘中,按照一般的育苗方法管理,记录10天后各组发芽情况,计算发芽率。计算公式如下:发芽率%=种子发芽数/100。

发芽势:播种第5天时,记录各组发芽的种子数量,此时发芽种子的数量占全部种子的百分比既是发芽势。计算公式如下:发芽势%=5天时发芽种子的粒数/100。具体结果如表1和表2所示。

表1寿优60杂交种子质量对比

表2寿优60杂交种子产量对比

经过测定,种子饱满度高,千粒重达到29g,种子亩产量达到56kg/亩。而常规制种操作,该品种的千粒重为25~27g,产量在30-40kg之间;按照该生产技术,种子质量明显增加,种子产量明显提高,亩增产16kg以上,增产幅度在40%以上,按市场上制种成本400元/kg计算,制种增收6400元/亩以上。

实施例2

2020年春季在山东寿光蔬菜集团洛城基地温室中,进行了强雌性黄瓜寿研101的杂交制种。种植区域的出入口和放风口用40目以上纱网做好隔离,防止传粉昆虫进入;施足底肥,及时预防病虫害。

定植时间父本在2月11日,母本选在2月16日。父本定植800株,母本定植4000株。父本于苗期一叶一心时用0.3g/kg浓度的硝酸银溶液进行第一次诱雄处理,使用量,以硝酸银计,为1600棵父本1.2g;隔三天后用同样浓度喷施第二遍。

3月27日,在植株12片叶处开始杂交授粉,选择天气晴朗的上午8-12时授粉,阴雨天气可适当延迟,保证温度在20-25℃以上,可确保雄花正常开放,花粉有活力;授粉时选取当日开放,花瓣鲜黄的雄花,去除花瓣后对准雌花柱头进行涂抹,而后并将其靠在柱头上,用圆头嫁接夹束起雌花花瓣并夹住,这样雄花便留在雌花中,一朵雄花只授粉一朵雌花,保证授粉充分。在植株12片叶处开始授粉留瓜,可连续授粉留瓜3个,然后抹去第三条瓜上面6节的全部雌花,待其上第7节以上雌花开放后授粉留最后一个瓜,同时抹去植株所有未授粉雌花,保证最终每株有4个种瓜。

5月12开始采收,6月5日完成所有种子的清洗、晾晒、除杂。进行种子质量和产量的检测。

具体的检测方法如下:

将收获的寿研101试验组和对照组各分成3组,每组100粒,播种于100穴或50穴的育苗盘中,按照一般的育苗方法管理,记录10天后各组发芽情况,计算发芽率。计算公式如下:发芽率%=种子发芽数/100。

发芽势:播种第5天时,记录各组发芽的种子数量,此时发芽种子的数量占全部种子的百分比既是发芽势。计算公式如下:发芽势%=5天时发芽种子的粒数/100。

检测结果如表3和表4所示。

表3寿研101杂交种子质量对比

表4寿研101杂交种子产量对比

经过测定,种子饱满度高,千粒重达到31g,种子亩产量达到63kg/亩。而按照常规制种操作,该品种的千粒重为28g,产量在42-48kg之间;按照该生产技术,种子质量明显增加,种子产量明显提高,亩增产18kg以上,增产幅度在40%以上,按市场上制种成本400元/kg计算,制种增收7200元/亩以上。

实施例3

2020年春季在山东寿光蔬菜集团洛城基地塑料大棚中,进行了全雌性黄瓜脆美1号的杂交制种。种植区域的出入口和放风口用40目以上纱网做好隔离,防止传粉昆虫进入;施足底肥,及时预防病虫害。

定植时间父本在4月12日,母本选在4月17日。父本定植800株,母本定植4000株。父本于苗期一叶一心时用0.3g/kg浓度的硝酸银溶液进行第一次诱雄处理,使用量,以硝酸银计,为1600棵父本1.2g;隔三天后用同样浓度喷施第二遍。

5月25日开始杂交授粉,选择天气晴朗的上午7-11时授粉,阴雨天气可适当延迟,保证温度在20-30℃,预防温度过高造成花粉失活;授粉时选取当日开放,花瓣鲜黄的雄花,去除花瓣对准雌花柱头进行涂抹,而后并将其靠在柱头上,用圆头嫁接夹束起雌花花瓣并夹住,这样雄花便留在雌花中,一个雄花只授粉一个雌花,保证授粉充分。在植株13片叶处开始授粉留瓜,可连续授粉留瓜3个,然后抹去留瓜节上面6节的全部雌花,待其上第7节以上雌花开放后授粉留最后一个瓜,同时抹去植株所有未授粉雌花,保证最终每株有4个已授粉种瓜。

7月10开始采收,8月1日完成所有种子的清洗、晾晒、除杂。检测种子的质量和产量。

具体检测方法如下:

将收获的脆美1号试验组和对照组种子各分成3组,每组100粒,播种于100穴或50穴的育苗盘中,按照一般的育苗方法管理,记录10天后各组发芽情况,计算发芽率。计算公式如下:发芽率%=种子发芽数/100。

发芽势:播种第5天时,记录各组发芽的种子数量,此时发芽种子的数量占全部种子的百分比既是发芽势。计算公式如下:发芽势%=5天时发芽种子的粒数/100。

检测结果如表5和表6所示。

表5脆美1号杂交种子质量对比

表6脆美1号杂交种子产量对比

经过测定,种子饱满度高,千粒重达到30g,种子亩产量达到62kg/亩。而按照常规制种操作,该品种的千粒重为28g,产量在40-50kg之间;按照该生产技术,种子质量明显增加,种子产量明显提高,亩增产17kg以上,增产幅度在37.8%以上,按市场上制种成本400元/kg计算,制种增收6800元/亩以上。

由上述实施例可知,本发明提供的杂交制种方法,能够提高种子的质量和产量,增加农民受益,提高商品种发芽率和芽势。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