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含微藻的养殖培养基及用于养殖L型轮虫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6680546发布日期:2021-09-18 00:44阅读:557来源:国知局
富含微藻的养殖培养基及用于养殖L型轮虫的方法与流程
富含微藻的养殖培养基及用于养殖l型轮虫的方法
技术领域
1.本发明涉及水产养殖技术领域,特别涉及富含微藻的养殖培养基及用于养殖l型轮虫的方法。


背景技术:

2.轮虫应用于海产鱼类苗种生产始于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当时日本学者首先认识到轮虫尤其是褶皱臂尾轮虫(brachionus plicatilis)可以作为海产鱼类苗种的适宜开口饵料。天然产褶皱臂尾轮虫已确认有l型轮虫(大型轮虫)和s型轮虫(小型轮虫)2个种群,两个亚种在大小、重量、被甲前缘棘的形状和对温度的适应范围均有明显区别。l型轮虫前缘棘末端平滑,呈钝角状背甲,长为140

290微米,s型轮虫前缘棘末端尖锐,呈锐角状,背甲长为100

190微米。当他们将褶皱臂尾轮虫成功地应用于真鲷(pag rus major)苗种的规模化生产后,轮虫成了所有海产鱼类苗种生产的通用饵料生物。迄今为止,用轮虫作为开口饵料成功地进行苗种生产的海产经济鱼类已达60余种。今天,大多数海产鱼类的苗种生产基本上是以同种方法进行的,生产的初期使用褶皱臂尾轮虫作为苗种的开口饵料;投喂轮虫时间的长短常因鱼苗种类的不同而异。海产鱼类的苗种在孵出时通常较小,除少数种类外,它们的大小通常在2

7mm。此时投喂的轮虫必须满足它们的营养需求以使它们的存活和生长处于最佳状态。因此,人们在使用轮虫作为开口饵料时必需关注轮虫的大小、轮虫在水体中的分布和密度、轮虫的保障程度、轮虫是否易于消化和吸收以及轮虫的营养质量。
3.当前,水产养殖学家把轮虫看作是主要的“活食物囊”(living food capsule),通过它将鱼苗所需的营养物质进行传递。利用特定的营养强化技术可使轮虫富含各种必需的营养物质;此外还可使其富含抗体以增强鱼苗的免疫力,提高其成活率。
4.轮虫的大小与其培养条件如温度、食物种类和浓度、培养液盐度或ph等密切相关,轮虫由幼体到成体的发育过程中大小也存在着明显的变化,同种轮虫不同品系间个体大小也具有显著的差异。因此从理论上说,获得不同大小的轮虫的方法至少有以下几种:
5.(1)通过调控轮虫的培养状况来获得所需大小的个体;
6.(2)利用不同孔径的筛绢将个体较小的轮虫与个体较大的轮虫分开;
7.(3)选择在遗传上具有不同大小的轮虫品系进行培养。
8.但由于轮虫的幼体阶段较短,因此通过第二种方法很难达到对轮虫大小的完全控制。
9.如何获得大量的轮虫以满足水产经济动物苗种生产的需要是水产养殖学家们始终关注的问题。轮虫高密度规模化培养技术的发展为轮虫的持续供给提供了可能。轮虫作为天然饵料,作为培育水产苗种的优质活体饵料,其培养走向专业化和产业化是必然趋势。但是现有l轮虫的养殖主要是依靠外塘培养,生产粗糙,容易受到各种原生动物及病菌等污染,导致活力下降,生产受阻。工厂化高密度培养轮虫,要求其饵料不但能使轮虫快速增殖,而且能保证大量稳定的供应。
10.公开号cn102630645a的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高浓度淡水小球藻培养ss型褶皱臂
尾轮虫的方法,将驯化的轮虫接种到培养基中,并向培养基内持续供应高密度淡水小球藻,维生素b
12
大于等于1mg/l,当轮虫的密度达到10000个/ml以上时,收集轮虫。但采用该方法培养l型轮虫,增殖效果并不是很理想。


技术实现要素:

11.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富含微藻的养殖培养基及用于养殖l型轮虫的方法。该方法有效解决l型轮虫规模化养殖难、易爆发病虫害等特点,可将l型轮虫进行产业化应用,为水产养殖行业提供健康,营养的活体饵料。
12.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13.本发明提供了一种l型轮虫的养殖培养基,包括如下配比的原料:
[0014][0015][0016]
在本发明提供的具体实施例中,包括如下配比的原料:
[0017][0018]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l型轮虫的养殖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19]
将l型轮虫投放入养殖水中,每日投喂上述养殖培养基;养殖培养基的投喂量(根据养殖水体体积计算)为:
[0020][0021]
每日向养殖水中补加15%~30%(体积比)的海水。
[0022]
作为优选,养殖水为海水和淡水的混合物,海水与淡水的体积比为(1~2)∶(1~2),养殖水的盐度为15

~30


[0023]
作为优选,l型轮虫的投放密度为5~100个/ml。
[0024]
作为优选,养殖水的温度为28~32℃。
[0025]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养殖l型轮虫的培养基,包括上述养殖培养基和复苏/扩增培养基;复苏/扩增培养基包括如下配比的原料:
[0026][0027]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l型轮虫的养殖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28]
将l型轮虫卵至于复苏/扩增培养基进行孵化培育;复苏/扩增培养基包括如下配比的原料:
[0029][0030]
将孵化的l型轮虫至于复苏/扩增培养基进行扩增培养;
[0031]
将扩增培养后的l型轮虫投放入养殖水中,每日投喂上述养殖培养基;养殖培养基的投喂量为:
[0032][0033]
每日向养殖水中补加15%~30%(体积比)的海水。
[0034]
作为优选,l型轮虫卵的孵化密度为150~350颗/l,孵化培育的时间为20~30h。
[0035]
作为优选,扩增培养至l型轮虫培养液达到500~1000l,且轮虫密度达到10~50个/ml。
[0036]
本发明提供了富含微藻的养殖培养基及用于养殖l型轮虫的方法。该养殖培养基包括如下配比的原料:微拟球藻(3~25)
×
10
13
cells,大豆蛋白胨3~5g,鱼肝油5~10ml,维生素b
12
1~10mg。本发明具有的技术效果如下:
[0037]
微藻是水产养殖动物终生或特定发育阶段的饵料(或饵料的饵料),作为重要基础之一,很大程度上支撑着水产养殖产业。微拟球藻生长迅速、细胞颗粒小、富含epa等不饱和脂肪酸、营养比较全面,同时具有较厚细胞壁的特点。微拟球藻是水体生态系统的初级生产力,因其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多不饱和脂肪酸、类胡萝卜素、维生素等营养物质,是水生动物的优质天然饵料;微藻在给水生动物提供食物的同时,还能够通过光合作用,吸收水体中多余的氨氮、磷等物质,起到稳定和改善水质的作用,因此在水产养殖业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0038]
本发明将微拟球藻、大豆蛋白胨、鱼肝油、维生素b
12
用于l型轮虫规模化养殖,该方法可有效提高l轮虫的繁殖及收取,提升室内l轮虫规模化生产效能。
附图说明
[0039]
图1为l型轮虫收虫装置,其中,1、收虫口过滤器;2、通心浮球装置;3、养虫池;4、收虫软管;5、流速控制阀;6、收虫网框;7、溢水容器。
具体实施方式
[0040]
本发明公开了富含微藻的养殖培养基及用于养殖l型轮虫的方法,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借鉴本文内容,适当改进工艺参数实现。特别需要指出的是,所有类似的替换和改动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是显而易见的,它们都被视为包括在本发明。本发明的方法及应用已经通过较佳实施例进行了描述,相关人员明显能在不脱离本发明内容、精神和范围内对本文所述的方法和应用进行改动或适当变更与组合,来实现和应用本发明技术。
[0041]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运用浓缩微拟球藻进行l型轮虫规模化养殖模式及高纯度收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42]
一、l型轮虫养殖方法
[0043]
1)将l型轮虫卵(50

100颗)从液氮罐中取出,置于500ml三角瓶(装培养基300ml)中进行静置孵化培育。培养基配方如下:
[0044]
表1
[0045]
物料名称级别用量酵母浸粉br(200亿个/毫升)0.2

0.5g大豆蛋白胨br0.4

1g维生素b
12
食品级0.1

0.3mg氯化钠ar20

25g纯净水食品级1l
[0046]
2)培养24小时后,将l型轮虫培养液按照1:4比例进行扩增,所用扩增培养基配方同复苏培养基。
[0047]
3)每隔24

48h将l型轮虫培养液按照步骤2重复扩增一次,直至l型轮虫培养液达到500

1000l,且轮虫密度达到10

50个/毫升。
[0048]
4)养殖水准备:养虫池中准备新鲜海水,池子规格:长3

8米,宽2

4米,深1.5

3米,引入新鲜海水,水位50

60厘米,再加入30

40厘米自来水,将培养水盐度调节至15

~30

。池子底部均匀分布气石,曝气,水温加至28

32℃。
[0049]
5)将步骤3培养好的l轮虫,用400目过滤网过滤杂质后转入养虫池中。养殖起始虫密度5

100个/毫升。
[0050]
6)每池每日投喂浓缩微拟球藻(100

500亿cells/ml密度)3

5l,使水体中藻密度达到200

1000万cells/ml。
[0051]
每池每日投喂大豆蛋白胨3

5g,食品级鱼肝油5

10ml。维生素b
125‑
10毫升。每池每日投喂食品级维生素b
12
4mg(有效含量计)。
[0052]
表2
[0053]
物料名称级别用量浓缩微拟球藻br(100

500亿cells/ml)3

5l大豆蛋白胨br3

5g
鱼肝油食品级5

10ml维生素b
12
食品级5

10ml
[0054]
7)每日池子中补加15%~30%(体积比)新鲜海水。
[0055]
8)每日对l型轮虫进行活力,密度,挂卵率进行检测。轮虫活力维持在50

90%,密度维持在50

150个/毫升,挂卵率维持在30%以上。如上述指标出现下降趋势时,则需要做分池处理(将原池子稀释50%)。
[0056]
9)如养殖池中虫密度达到150

300个/毫升,则用300目过滤网进行收虫,将养虫培养液排放至300目收虫网中,将l型轮虫进行截留采收,再将收集到的轮虫,转移至新的养殖池中进行培养(养殖池准备同1))。使得初始虫密度维持在50

80个/毫升。
[0057]
待轮虫需要使用时,因池中带有大量轮虫死壳、排泄物残渣、死藻等物质,300目滤网无法分离区别,因此直接用300目滤网采收的l型轮虫无法投喂给鱼苗,因此需要以下收虫装置进行收集,清洗轮虫后方可进行使用,具体如下:
[0058]
二、l型轮虫收虫装置
[0059]
l型轮虫收虫装置结构如图1所示:1、收虫口过滤器;2、通心浮球装置;3、养虫池;4、收虫软管;5、流速控制阀;6、收虫网框;7、溢水容器。
[0060]
1)收虫过滤器为圆柱形镂空结构,外部包裹一层40

100目过滤网,可将大型颗粒状及杂质截留在过滤器外。
[0061]
2)收虫软管连接收虫过滤器,并穿过通心浮球装置。
[0062]
3)收虫过滤器与通心浮球装置距离可调节,通过通心浮球装置将收虫过滤器时刻维持在水面下层20

40公分处(可调节),不随液位变化而变化。
[0063]
4)收虫网框为200

300目过滤网框,可将l轮虫截留在收虫网框内部,其他有害杂质顺着水流排出。
[0064]
5)可通过调节流速控制阀,控制排虫液流速,使收虫框内的液面不会溢出。
[0065]
6)溢水容器可保证收虫网框内的水位随时保持在高水位,不会使l轮虫离水死亡。
[0066]
使用方式:
[0067]
1)将收虫软管内灌满新鲜海水。
[0068]
2)关闭收虫调节阀门。
[0069]
3)调节通心浮球装置,将收虫口过滤器调节至合适的距离。
[0070]
4)将收虫口过滤器放入待收虫池中,打开收虫调节阀门,让虫子培养液顺着收虫软管虹吸至收虫网框内。
[0071]
5)待虫池内的培养液收空之后,取出收虫网框,收集框内l轮虫。
[0072]
本发明中所用试剂均可由市场购得。
[0073]
下面结合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0074]
实施例1
[0075]
一、l型轮虫养殖方法
[0076]
1)将l型轮虫卵(50

100颗)从液氮罐中取出,置于500ml三角瓶(装培养基300ml)中进行静置孵化培育。培养基配方如下:
[0077]
表3
[0078]
物料名称级别用量
酵母浸粉br(200亿个/毫升)0.4g大豆蛋白胨br0.7g维生素b
12
食品级0.1mg氯化钠ar20g纯净水食品级1l
[0079]
2)培养24小时后,将l型轮虫培养液按照1:4比例进行扩增,所用扩增培养基配方同复苏培养基。
[0080]
3)每隔24

48h将l型轮虫培养液按照步骤2重复扩增一次,直至l型轮虫培养液达到500

1000l,且轮虫密度达到10

50个/毫升。
[0081]
4)养殖水准备:养虫池中准备新鲜海水,池子规格:长3

8米,宽2

4米,深1.5

3米,引入新鲜海水,水位50

60厘米,再加入30

40厘米自来水,将培养水盐度调节至10

15格。池子底部均匀分布气石,曝气,水温加至28

32℃。
[0082]
5)将步骤3培养好的l轮虫,用400目过滤网过滤杂质后转入养虫池中。养殖起始虫密度5

100个/毫升。
[0083]
6)每池每日投喂浓缩微拟球藻(100

500亿cells/ml密度)4l,使水体中藻密度达到800万cells/ml。
[0084]
每池每日投喂大豆蛋白胨3g,食品级鱼肝油10ml。维生素b
12
10毫升。每池每日投喂食品级维生素b
12
4mg(有效含量计)。
[0085]
表4
[0086]
物料名称级别用量浓缩微拟球藻br(100

500亿cells/ml)4l大豆蛋白胨br3g鱼肝油食品级10ml维生素b
12
食品级10ml
[0087]
7)每日池子中补加20%(体积比)新鲜海水。
[0088]
8)每日对l型轮虫进行活力,密度,挂卵率进行检测。轮虫活力维持在50

90%,密度维持在50

150个/毫升,挂卵率维持在30%以上。如上述指标出现下降趋势时,则需要做分池处理(将原池子稀释50%)。
[0089]
9)如养殖池中虫密度达到150

300个/毫升,则用300目过滤网进行收虫,将养虫培养液排放至300目收虫网中,将l型轮虫进行截留采收,再将收集到的轮虫,转移至新的养殖池中进行培养(养殖池准备同步骤1))。使得初始虫密度维持在50

80个/毫升。
[0090]
待轮虫需要使用时,因池中带有大量轮虫死壳、排泄物残渣、死藻等物质,300目滤网无法分离区别,因此直接用300目滤网采收的l型轮虫无法投喂给鱼苗,因此需要以下收虫装置进行收集,清洗轮虫后方可进行使用,具体如下:
[0091]
二、l型轮虫收虫装置
[0092]
l型轮虫收虫装置结构如图1所示:1、收虫口过滤器;2、通心浮球装置;3、养虫池;4、收虫软管;5、流速控制阀;6、收虫网框;7、溢水容器。
[0093]
1)收虫过滤器为圆柱形镂空结构,外部包裹一层40

100目过滤网,可将大型颗粒状及杂质截留在过滤器外。
[0094]
2)收虫软管连接收虫过滤器,并穿过通心浮球装置。
[0095]
3)收虫过滤器与通心浮球装置距离可调节,通过通心浮球装置将收虫过滤器时刻维持在水面下层20

40公分处(可调节),不随液位变化而变化。
[0096]
4)收虫网框为200

300目过滤网框,可将l轮虫截留在收虫网框内部,其他有害杂质顺着水流排出。
[0097]
5)可通过调节流速控制阀,控制排虫液流速,使收虫框内的液面不会溢出。
[0098]
6)溢水容器可保证收虫网框内的水位随时保持在高水位,不会使l轮虫离水死亡。
[0099]
使用方式:
[0100]
1)将收虫软管内灌满新鲜海水。
[0101]
2)关闭收虫调节阀门。
[0102]
3)调节通心浮球装置,将收虫口过滤器调节至合适的距离。
[0103]
4)将收虫口过滤器放入待收虫池中,打开收虫调节阀门,让虫子培养液顺着收虫软管虹吸至收虫网框内。
[0104]
5)待虫池内的培养液收空之后,取出收虫网框,收集框内l轮虫。
[0105]
案例1:
[0106]
a组:方法同实施例1,养殖水为10吨。
[0107]
b组:不用实施例1养殖方法步骤6)所述培养基配方,仅用外塘养虫常用的干性酵母,用量10g/吨每日,其他工艺同a组。
[0108]
c组:把实施例1养殖方法步骤6)所述培养基配方中的浓缩微拟球藻去除,其他工艺同a组。
[0109]
培养1至4天后,检测各组轮虫密度、轮虫活力、抱卵率、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检测结果如下:
[0110]
表5
[0111][0112]
由上述实验数据结果可知,采用干性酵母或者不添加浓缩微拟球藻的培养基无法实现l型轮虫的快速增殖。表明实施例1培养基可有效提高l轮虫的繁殖及收取,提升室内l轮虫规模化生产效能。
[0113]
案例2:
[0114]
a组:方法同实施例1。
[0115]
b组:不用实施例1养殖方法步骤6)所述培养基配方,仅用外塘养虫常用的干性酵母,用量10g/吨每日,其他工艺同a组。
[0116]
c组:把实施例1养殖方法步骤6)所述培养基配方中的大豆蛋白胨及鱼肝油去除,其他工艺同a组。
[0117]
培养1至4天后,检测各组轮虫密度、轮虫活力、抱卵率、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检测结果如下:
[0118]
表6
[0119][0120]
备注:抱卵率为带卵的轮虫占总轮虫的比例;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占比代表轮虫体内不饱和脂肪酸占总脂肪酸比例。
[0121]
从上表可看出,本发明实施例1配方培养4天,轮虫密度增长4倍,而缺乏大豆蛋白胨及鱼肝油组,效果极不理想,因此,本专利所述配方可极大提高l轮虫养殖密度。
[0122]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