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应用于海洋渔业工程的渔船拖网内部防挤压捕捞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7299153发布日期:2021-11-06 05:17阅读:237来源:国知局
一种应用于海洋渔业工程的渔船拖网内部防挤压捕捞方法与流程

1.本发明涉及海洋工程方法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应用于海洋渔业工程的渔船拖网内部防挤压捕捞方法。


背景技术:

2.随着海洋捕捞技术手段的不断升级,机械化拖网捕鱼船成为了渔船出海捕捞最为主流的捕鱼方式。现有技术中,拖网捕捞就是通过一艘渔船拖着渔网前进,渔网随着船体前进把海里的鱼虾等渔获物“兜”进去后收网,相较于传统捕捞方式,拖网捕捞具有操作方便,捕捞覆盖面积广的优势。
3.但是,由于拖网尾端会对渔获物产生阻挡作用,再加上渔获物是随着拖网前进而先后进入拖网内的,因此先进入拖网内位于拖网尾端很容易受到后进入拖网内的渔获物挤压,进而导致拖网内产生渔获物受挤压死亡、变质的情况,尤其在拖网前进速度较快时,这一现象更加普遍明显,严重影响了渔船出海的捕捞质量。目前,专利公开号为cn111820193a的中国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分层网囊式拖网,其能够产生一定的渔获物防挤压效果,但其原理是利用虾类及部分副渔获物被捕获后向上游动的特点,进入一个连接网套内寻求庇护,以此对连接网套内的虾类及部分小型副渔获物起到防挤压效果,但是仍然不能对拖网内的各种类渔获物均起到整体性的防挤压功能,功能适用性不高。


技术实现要素:

4.为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应用于海洋渔业工程的渔船拖网内部防挤压捕捞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拖网捕捞作业无法起到对拖网内的各种类渔获物起到整体性的防挤压功能的技术问题。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应用于海洋渔业工程的渔船拖网内部防挤压捕捞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进行拖网捕捞作业前的准备工作;s2:将捕捞结构连带内腔分区结构及螺旋驱动结构一同投入船体结构尾端海水中,借助船体结构的绳辊逐步释放牵引结构,以通过牵引结构完成船体结构与捕捞结构之间的同步前进传动牵引;s3:船体结构通过牵引结构牵引捕捞结构同步行进,使捕捞结构尾端的螺旋驱动结构通过水阻力作用将捕捞结构整体前后展开,并使捕捞结构内部的内腔分区结构展开,形成若干个分区空间;s4:随着捕捞结构前进捕集渔获物,螺旋驱动结构随捕捞结构同步前进并继续基于水阻力作用在捕捞结构内部中心形成螺旋向后的水流;s5:捕捞结构内部的渔获物经过螺旋向后的水流后随之进行螺旋流动,并在离心力作用下逐步向后分流至捕捞结构内侧部的内腔分区结构;s6:船体结构继续保持行进,并通过船体结构的绳辊逐步卷收牵引结构,在牵引结
构的带动下将捕捞结构以及内腔分区结构和螺旋驱动结构一同回收至船体结构,对渔获物进行后续分拣工作。
6.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对本发明做如下进一步说明:进一步地,步骤s1的具体过程包括:分别检查捕捞结构中的拖网入口部和筒状拖网体是否存在破损,以及尾端安装板对筒状拖网体的连接封闭性能;同时检查内腔分区结构和螺旋驱动结构与捕捞结构之间的安装牢固稳定性。
7.进一步地,步骤s2的具体过程包括:使船体结构保持行进,并解除牵引结构位于船体结构绳辊上的锁定;将捕捞结构连带内腔分区结构及螺旋驱动结构一同投入船体结构尾部的海水中,船体结构继续带动牵引结构绳辊行进,捕捞结构及其连带结构受到水阻力作用而停止前进,同时拉动牵引结构在绳辊上自动转动释放,直至牵引结构中的主牵引绳体和分牵引绳体完全伸展。
8.进一步地,步骤s2的具体过程还包括:在主牵引绳体与分牵引绳体完全伸展至有效传递牵引力的过程中,牵引结构中的两块挡水板在船体结构前进产生的分散尾流作用下逐步向两侧分离,通过两块挡水板分别带动对应的主牵引绳体和分牵引绳体向两侧分离,保证主牵引绳体和分牵引绳体在行进过程中不会阻挡捕捞结构的拖网入口部,使拖网入口部保持开敞。
9.进一步地,步骤s3的具体过程包括:船体结构保持航进,并依次通过主牵引绳体和分牵引绳体牵引捕捞结构中的拖网入口部保持同步行进,螺旋驱动结构中的风车式水轮受到水阻力带动捕捞结构中的尾端安装板停留在原位,使位于拖网入口部与尾端安装板之间的筒状拖网体整体沿前后方向完全展开,在展开后的筒状拖网体的连带作用下,尾端安装板及螺旋驱动结构整体跟随拖网入口部同步行进。
10.位于筒状拖网体内部的内腔分区结构随着筒状拖网体同步展开;利用内腔分区结构中的若干个弧面挡网,将筒状拖网体内部拖网内腔的左右两侧空间分隔形成若干个用于分散渔获物的分区空间。
11.进一步地,步骤s4的具体过程包括:在捕捞结构中的拖网入口部行进时,位于行进路径的鱼虾类被捕集至拖网入口部的入口腔,并经入口腔进一步流至位于拖网入口部后侧的筒状拖网体内部的拖网内腔中。
12.进一步地,步骤s4的具体过程还包括:拖网入口部行进带动螺旋驱动结构中的风车式水轮同步前进,此时风车式水轮在前进过程中与水之间产生的相互作用力使得风车式水轮受力旋转,与风车式水轮中心轴装配相连的传动轴同步旋转,由传动轴带动软体螺旋板旋转,并借助软体螺旋板的旋转作用在拖网内腔的中心产生螺旋向后的水流。
13.进一步地,步骤s5的具体过程包括:渔获物进入拖网内腔后,先落至位于拖网内腔前侧的弧面挡网内,待前侧弧面挡网达到了既定容量后,靠近拖网内腔中心的渔获物受螺旋向后水流作用逐步向后旋转流动,并在因旋转而产生的离心力作用下被逐步分流至拖网内腔后续两侧的弧面挡网内部。
14.进一步地,步骤s6的具体过程包括:
使船体结构继续保持原速或减速行进,并操控绳辊逐步依次卷收主牵引绳体和分牵引绳体。
15.在卷收完毕后,拖网入口部随着分牵引绳体被收至船体结构,筒状拖网体、与筒状拖网体相连的尾端安装板、固接于尾端安装板的螺旋驱动结构以及筒状拖网体内部的内腔分区结构随着拖网入口部一同回收至船体结构,将绳辊重新锁定后,对筒状拖网体内部各分区空间的渔获物进行后续的分拣装箱工作。
16.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该方法能够通过牵引结构将船体结构与捕捞结构传动相连,使得捕捞结构在水下能够跟随船体结构同步前进完成捕捞;并且在捕捞过程中,螺旋驱动结构能够随着捕捞结构同步前进,且螺旋驱动结构在前进时能够受水作用力自动产生旋转动能,并将旋转动能传递至捕捞结构的内部水中,使得水受拨动螺旋向后流动;进入捕捞结构内的渔获物随螺旋向后流动的水流逐步被分流至由内腔分区结构分隔捕捞结构内部形成的若干个不同位置,提高了渔获物在捕捞结构内的分散程度,以此有效降低渔获物集中至捕捞结构的后部造成挤压、变质的可能性,从而提高渔获物的成活率,提升拖网捕捞质量。
附图说明
1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本说明书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发明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发明所揭示的技术内容得能涵盖的范围内。
18.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应用于海洋渔业工程的渔船拖网内部防挤压捕捞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之一。
19.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应用于海洋渔业工程的渔船拖网内部防挤压捕捞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之二。
20.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应用于海洋渔业工程的渔船拖网内部防挤压捕捞装置中捕捞结构、内腔分区结构及螺旋驱动结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1.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应用于海洋渔业工程的渔船拖网内部防挤压捕捞装置中捕捞结构、内腔分区结构及螺旋驱动结构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22.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应用于海洋渔业工程的渔船拖网内部防挤压捕捞装置中捕捞结构、内腔分区结构及螺旋驱动结构的工作状态示意图。
23.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应用于海洋渔业工程的渔船拖网内部防挤压捕捞方法的作业流程示意图。
24.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船体结构1;牵引结构2:主牵引绳体21、挡水板22、分牵引绳体23、绳连接端24;捕捞结构3:拖网入口部31、入口端连接板311、入口腔312、筒状拖网体32、拖网内腔321、尾端安装板33、减阻通孔331;内腔分区结构4:弧面挡网41、固定带42、侧挡网43;
螺旋驱动结构5;风车式水轮51、传动轴52、软体螺旋板53。
具体实施方式
25.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发明的其他优点及功效,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26.本说明书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等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发明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发明可实施的范畴。
27.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如图1

5所示的应用于海洋渔业工程的渔船拖网内部防挤压捕捞装置,包括与船体结构1相连接的牵引结构2、捕捞结构3、内腔分区结构4及螺旋驱动结构5;用以通过牵引结构2将船体结构1与捕捞结构3传动相连,使得捕捞结构3在水下能够跟随船体结构1同步前进完成捕捞;并且在捕捞过程中,螺旋驱动结构5能够随着捕捞结构3同步前进,且螺旋驱动结构5在前进时能够受水作用力自动产生旋转动能,并将旋转动能传递至捕捞结构3的内部水中,使水受拨动螺旋向后流动,进入捕捞结构3内的渔获物随螺旋向后流动的水流逐步被分流至由内腔分区结构4分隔捕捞结构3内部形成的若干个不同位置,提高了渔获物在捕捞结构3内的分散程度,以此有效降低渔获物集中至捕捞结构3的后部造成挤压、变质的可能性,从而提高渔获物的成活率,提升拖网捕捞质量。具体设置如下:如图1至图2所示,所述牵引结构2包括两条主牵引绳体21、两个挡水板22、两组分牵引绳体23以及绳连接端24;其中,两条所述主牵引绳体21的一端分别连接设于所述船体结构1尾部的绳辊;两组所述分牵引绳体23分别一一对应与两条所述主牵引绳体21的另一端相连接,且每组所述分牵引绳体23自所述主牵引绳体21另一端分设为两条,所述主牵引绳体21和所述分牵引绳体23共同绕设于所述绳辊;每条所述分牵引绳体23在远离所述主牵引绳体21的一端均设有一个绳连接端24,四个所述绳连接端24分别连接所述捕捞结构3入口部左右两侧的上端和下端,用以通过主牵引绳体21与分牵引绳体23相配合带动捕捞结构3随船体结构1同步前进,以完成既定捕捞功能。
28.两个所述挡水板22分别一一对应固接于两条所述主牵引绳体21上,用以通过两个挡水板22在船体结构1拖动捕捞结构3同步前进时,借助船体结构1航进产生尾流推动两个挡水板22均保持向外扩张,带动两条主牵引绳体21和两组分牵引绳体23向外张开,进而使捕捞结构3的入口部保持开敞。
29.如图2至图5所示,所述捕捞结构3包括依次相连的拖网入口部31、筒状拖网体32和尾端安装板33;其中,所述拖网入口部31远离所述筒状拖网体32一端的外沿固接设有入口端连接板311;四个所述绳连接端24分别与所述入口端连接板311左右两侧的上端和下端之间一一对应可分离式固接相连;所述拖网入口部31内部具有一个入口腔312;所述入口腔312对应所述入口端连接板311一端的开口面积大于所述入口腔312对应所述筒状拖网体32一端的开口面积,用以更大范围地将鱼虾类捕集至拖网入口部31的入口腔312内,并经入口腔312进一步落入筒状拖网体32内。
30.所述筒状拖网体32内部设有与所述入口腔312相连通的拖网内腔321,所述拖网内腔321的纵断面均为椭圆状,用以使拖网内腔321内部左右两侧的空间相对更大;所述内腔分区结构4设于所述拖网内腔321内部,用以通过内腔分区结构4将拖网内腔321的左右两侧空间间隔为若干个分区空间。
31.所述尾端安装板33固接于所述筒状拖网体32远离所述拖网入口部31的一端,且所述尾端安装板33均匀开设有若干个连通所述拖网内腔321与所述筒状拖网体32外部的减阻通孔331,所述螺旋驱动结构5固定安装于所述尾端安装板33,用以通过尾端安装板33形成筒状拖网体32的后部网体结构,在能够封闭渔获物出口的同时还可使水流有效通过以降低行进阻力,并且还可通过尾端安装板33稳定安装螺旋驱动结构5,使螺旋驱动结构5能够保持与前进过程中的筒状拖网体32中部相对应。
32.具体的是,请继续参考图3至图5,所述内腔分区结构4包括弧面挡网41、固定带42和侧挡网43;其中,所述弧面挡网41设有若干个,且若干个所述弧面挡网41均具有一个弧形槽面,所述弧形槽面的凸起方向朝向所述筒状拖网体32尾端,用以借助弧面挡网41的弧形槽面在前进过程中辅助兜住渔获物;若干个所述弧面挡网41均匀固接于所述拖网内腔321的左右两侧空间,且前后相邻的任意两个所述弧面挡网41之间均留设有一个进出通道,形成一个分区空间;位于所述拖网内腔321左右两侧空间的所述弧面挡网41依次交错布置,即位于所述拖网内腔321左右两侧的分区空间为相交错布置,用以通过左右交错布置的若干个分区空间更为有效地适配螺旋驱动结构5产生的螺旋水流流向,使渔获物能够保持自前向后逐步被分流至各个弧面挡网41内部。
33.所述弧面挡网41的上下两端及其背离所述筒状拖网体32中心的一侧端均通过所述固定带42固接于所述筒状拖网体32的网壁,用以实现自三个方向将弧面挡网41稳定固接至筒状拖网体32;所述侧挡网43固接设于所述弧面挡网41朝向所述筒状拖网体32中心的一侧端,且所述侧挡网43朝向所述进出通道的实际高度可根据实际工作要求单独设置,用以利用侧挡网43对已进入弧面挡网41的渔获物起到阻挡作用,以此降低渔获物重新回流至筒状拖网体32中心并继续向后方流动的可能性。
34.所述螺旋驱动结构5包括风车式水轮51、传动轴52以及软体螺旋板53;其中,所述风车式水轮51位于所述尾端安装板33的外侧后方,所述传动轴52位于所述筒状拖网体32的内部中心;所述风车式水轮51的中心轴通过轴承转动装配于所述尾端安装板33中心,且所述风车式水轮51中心轴穿过所述尾端安装板33延伸至所述筒状拖网体32内部;所述传动轴52与所述风车式水轮51的中心轴之间通过法兰固接传动相连;所述软体螺旋板53呈螺旋状延伸固接于所述传动轴52外壁,软体螺旋板53的材质可采用但不限于橡胶、软质pvc;用以在捕捞结构3带动螺旋驱动结构5同步前进时,螺旋驱动结构5中的风车式水轮51在前进时会与水产生相互作用力,使得风车式水轮51受力发生旋转,并进一步使得与风车式水轮51中心轴装配相连的传动轴52同步旋转,传动轴52带动软体螺旋板53旋转在拖网内腔321中心产生螺旋向后水流,渔获物进入拖网内腔321后,受到螺旋向后水流以及离心力作用被逐步分流至拖网内腔321两侧的内腔分区结构4中的弧面挡网41前侧。
35.如图6所示,一种应用于海洋渔业工程的渔船拖网内部防挤压捕捞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s1:进行拖网捕捞作业前的准备工作。
36.具体过程为:分别检查捕捞结构3中的拖网入口部31和筒状拖网体32是否存在破损,以及尾端安装板33对筒状拖网体32的连接封闭性能;同时检查内腔分区结构4和螺旋驱动结构5与捕捞结构3之间的安装牢固稳定性。
37.s2:将捕捞结构3连带内腔分区结构4及螺旋驱动结构5一同投入船体结构1尾端海水中,借助船体结构1的绳辊逐步释放牵引结构2,以通过牵引结构2完成船体结构1与捕捞结构3之间的同步前进传动牵引。
38.具体过程为:使船体结构1保持行进,并解除牵引结构2位于船体结构1绳辊上的锁定;将捕捞结构3连带内腔分区结构4及螺旋驱动结构5一同投入船体结构1尾部的海水中,船体结构1继续带动牵引结构2绳辊行进,捕捞结构3及其连带结构受到水阻力作用而停止前进,同时拉动牵引结构2在绳辊上自动转动释放,直至牵引结构2中的主牵引绳体21和分牵引绳体23完全伸展。
39.在主牵引绳体21与分牵引绳体23完全伸展至有效传递牵引力的过程中,牵引结构2中的两块挡水板22在船体结构1前进产生的分散尾流作用下逐步向两侧分离,通过两块挡水板22分别带动对应的主牵引绳体21和分牵引绳体23向两侧分离,保证主牵引绳体21和分牵引绳体23在行进过程中不会阻挡捕捞结构3的拖网入口部31,使拖网入口部31保持开敞。
40.s3:船体结构1通过牵引结构2牵引捕捞结构3同步行进,使捕捞结构3尾端的螺旋驱动结构5通过水阻力作用将捕捞结构3整体前后展开,并使捕捞结构3内部的内腔分区结构4展开,形成若干个分区空间。
41.具体过程为:船体结构1保持航进,并依次通过主牵引绳体21和分牵引绳体23牵引捕捞结构3中的拖网入口部31保持同步行进,螺旋驱动结构5中的风车式水轮51受到水阻力带动捕捞结构3中的尾端安装板33停留在原位,使位于拖网入口部31与尾端安装板33之间的筒状拖网体32整体沿前后方向完全展开,在展开后的筒状拖网体32的连带作用下,尾端安装板33及螺旋驱动结构5整体跟随拖网入口部31同步行进。
42.位于筒状拖网体32内部的内腔分区结构4随着筒状拖网体32同步展开;利用内腔分区结构4中的若干个弧面挡网41,将筒状拖网体32内部拖网内腔321的左右两侧空间分隔形成若干个用于分散渔获物的分区空间。
43.s4:随着捕捞结构3前进捕集渔获物,螺旋驱动结构5随捕捞结构3同步前进并继续基于水阻力作用在捕捞结构3内部中心形成螺旋向后的水流。
44.具体过程为:在捕捞结构3中的拖网入口部31行进时,位于行进路径的鱼虾类被捕集至拖网入口部31的入口腔312,并经入口腔312进一步流至拖网入口部31后部的筒状拖网体32内部拖网内腔321。
45.与此同时,拖网入口部31行进带动螺旋驱动结构5中的风车式水轮51同步前进,此时风车式水轮51在前进过程中与水之间产生的相互作用力使得风车式水轮51受力旋转,与风车式水轮51中心轴装配相连的传动轴52同步旋转,由传动轴52带动软体螺旋板53旋转,并借助软体螺旋板53的旋转作用在拖网内腔321的中心产生螺旋向后的水流。
46.s5:捕捞结构3内部的渔获物经过螺旋向后的水流后随之进行螺旋流动,并在离心力作用下逐步向后分流至捕捞结构3内侧部的内腔分区结构4。
47.具体过程为:渔获物进入拖网内腔321后,先落至位于拖网内腔321前侧的弧面挡网41内,待前侧弧面挡网41达到了既定容量后,靠近拖网内腔321中心的渔获物受螺旋向后
水流作用逐步向后旋转流动,并在因旋转而产生的离心力作用下被逐步分流至拖网内腔321后续两侧的弧面挡网41内部。
48.s6:船体结构1继续保持行进,并通过船体结构1的绳辊逐步卷收牵引结构2,在牵引结构2的带动下将捕捞结构3以及内腔分区结构4和螺旋驱动结构5一同回收至船体结构1,对渔获物进行后续分拣工作。
49.具体过程为:使船体结构1继续保持原速或减速行进,并通过人工或电动操控绳辊逐步依次卷收主牵引绳体21和分牵引绳体23,在卷收完毕后,拖网入口部31随着分牵引绳体23被收至船体结构1,筒状拖网体32、与筒状拖网体32相连的尾端安装板33、固接于尾端安装板33的螺旋驱动结构5以及筒状拖网体32内部的内腔分区结构4随着拖网入口部31一同回收至船体结构1,将绳辊重新锁定后,对筒状拖网体32内部各分区空间的渔获物进行后续的分拣装箱工作,即可。
50.至此,一种应用于海洋渔业工程的渔船拖网内部防挤压捕捞方法完成。
51.虽然,上文中已经用一般性说明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了详尽的描述,但在本发明基础上,可以对之作一些修改或改进,这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在不偏离本发明精神的基础上所做的这些修改或改进,均属于本发明要求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