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下套种大球盖菇高效栽培技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279913发布日期:2021-12-31 21:23阅读:181来源:国知局
林下套种大球盖菇高效栽培技术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食用菌种植技术领域,具体为林下套种大球盖菇高效栽培技术。


背景技术:

2.大球盖菇,又名皱环球盖菇,大球盖菇从春至秋生于林中、林缘的草地上或路旁、园地、垃圾场、木屑堆或牧场的牛马粪堆上,除了7~9月未见出菇外,其他月份均可长菇,但以10月下旬至12月初和3~4月上旬出菇多,生长快。野生大球盖菇在青藏高原上生长于阔叶林下的落叶层上,在攀西地区生于针阔混交林中。
3.目前大球盖菇在进行生产的过程中采用的大部分方法都是直接在地面进行种植的技术,这种方式会导致大量的杂菌污染从而引起大球盖菇的产率下降。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林下套种大球盖菇高效栽培技术,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林下套种大球盖菇高效栽培架,包括种植基架,所述种植基架包括蓄水垫,所述蓄水垫顶部固定连接有基板,所述基板顶部等距开设有物料孔,所述基板的物料孔上方平行等距设置有栽培木板,所述基板顶部四角分别固定连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顶部固定连接有遮光棚。
6.更进一步地,所述物料孔顶部边缘处开设有卡接孔,所述栽培木板与卡接孔相互适配嵌合在卡接孔内部。
7.更进一步地,所述蓄水垫为发泡海绵垫,所述蓄水垫与基板之间通过铁丝缠绕的方式进行固定。
8.林下套种大球盖菇高效栽培技术,使用的更进一步地,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如下:
9.步骤一、规划种植区,并在规划设置的种植区铺设种植基架;
10.步骤二、使用生石灰对种植基架和底部土壤进行均匀覆盖;
11.步骤三、覆盖一段时间后,使用纯净水冲洗干净,将栽培原料加工磨碎填充进入物料孔中;
12.步骤四、将栽培木板铺设到基板的物料孔的上方随后进行菌丝的接种;
13.步骤五、对整个栽培区域进行纯净水的喷洒并在种植基架上方搭设遮光棚;
14.步骤六、栽培的前期定时的对种植基架进行喷水,栽培后期停止喷水保持种植基架湿润即可。
15.更进一步地,所述步骤一中的规划种植区的规划方法为,在道路两侧建设双排林区,在两侧的林区之间中开设引水槽,并在引水槽两侧等距设置种植区。
16.更进一步地,所述步骤三中的栽培原料为竹叶30

40wt%、稻草30

40wt%、菌糠10

20wt%。
17.更进一步地,所述步骤五中搭设的所述遮光棚在搭设完2

5天后拆除,并在种植区光照强度大于100流明时进行重新搭建。
18.更进一步地,所述步骤六中,种植前期前期为接种后一个月,喷水的频率为2天一次,每次单位平方米喷洒1l水。
19.更进一步地,所述步骤六中种植后期为接种一个月后,保持种植基架湿润的方法为覆盖地膜。
20.更进一步地,所述步骤三中每个物料孔投放200

300g物料。
2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22.(1)、该林下套种大球盖菇高效栽培技术,通过在规划的种植区进行种植基架的铺设,并对其进行石灰的覆盖杀菌,在有效杀灭其他杂菌的基础上再进行种植,从而保证种植过程中不受杂菌的污染以提高产量。
23.(2)、该林下套种大球盖菇高效栽培技术,通过设置用于接种的栽培木板,能够有效的为菌丝提供附着的场所,放置因雨水的冲刷导致菌丝流失。
24.(3)、该林下套种大球盖菇高效栽培技术,通过设置蓄水垫,能够让整个种植基架一直处于湿润状态,保证了大球盖菇一直能够处于合适的生长湿度,从而提升产品的质量。
附图说明
25.图1为本发明的顶部结构示意图;
26.图2为本发明的种植基架分解结构示意图;
27.图3为本发明的栽培布局结构示意图。
28.图中:1、种植基架;101、蓄水垫;102、物料孔;103、基板;104、栽培木板;2、支撑杆;3、遮光棚;a、道路;b、林区;c、种植区;d、引水槽。
具体实施方式
29.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30.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并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所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31.此外,应当理解,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所示出的各个部件的尺寸并不按照实际的比例关系绘制,例如某些层的厚度或宽度可以相对于其他层有所夸大。
32.应注意的是,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或说明,则在随后的附图的说明中将不需要再对其进行进一步的具体讨论和描述。
33.实施例
34.在进行大球盖菇的栽培过程中使用了本发明提供的林下套种大球盖菇高效栽培
架和栽培技术,进行大球盖菇的高效生产,大球盖菇发菌菌丝培养温度21~27℃;培养料含水量70%~75%;培养时间25~45天;二氧化碳浓度小于1%,不需要光照,菇蕾形成原基分化温度10~16℃,相对湿度95%~98%;时间14~21天;二氧化碳浓度<0.15%;通风每小时4~8次或根据二氧化碳的浓度而定;光照100~500勒克斯,子实体发育(长菇)生长温度16~21℃,相对湿度85%~95%;时间7~14天,二氧化碳浓度<0.15%,通风每小时4~8次,光照100~500勒克斯,出菇两潮间相隔3~4周,使用本栽培技术,采用户外种植的方式避免不需要长时间的通风,通过地膜覆盖的方式能够有效的保持水分和控制二氧化碳浓度。
35.如图1

3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林下套种大球盖菇高效栽培架,包括种植基架1,种植基架1包括蓄水垫101,蓄水垫101顶部固定连接有基板103,基板103顶部等距开设有物料孔102,基板103的物料孔102上方平行等距设置有栽培木板104,基板103顶部四角分别固定连接有支撑杆2,支撑杆2顶部固定连接有遮光棚3,物料孔102顶部边缘处开设有卡接孔,栽培木板104与卡接孔相互适配嵌合在卡接孔内部,蓄水垫101为发泡海绵垫,蓄水垫101与基板103之间通过铁丝缠绕的方式进行固定,过设置用于接种的栽培木板104,能够有效的为菌丝提供附着的场所,放置因雨水的冲刷导致菌丝流失,通过设置蓄水垫101,能够让整个种植基架1一直处于湿润状态,保证了大球盖菇一直能够处于合适的生长湿度,从而提升产品的质量。
36.林下套种大球盖菇高效栽培技术,使用的优选的,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如下:
37.步骤一、规划种植区c,并在规划设置的种植区c铺设种植基架1,规划种植区c的规划方法为,在道路a两侧建设双排林区b,在两侧的林区b之间中开设引水槽d,并在引水槽d两侧等距设置种植区c;
38.步骤二、使用生石灰对种植基架1和底部土壤进行均匀覆盖,通过在规划的种植区c进行种植基架1的铺设,并对其进行石灰的覆盖杀菌,在有效杀灭其他杂菌的基础上再进行种植,从而保证种植过程中不受杂菌的污染以提高产量;
39.步骤三、覆盖一段时间后,使用纯净水冲洗干净,将栽培原料加工磨碎填充进入物料孔102中,栽培原料为竹叶30

40wt%、稻草30

40wt%、菌糠10

20wt%,每个物料孔102投放200

300g物料;
40.步骤四、将栽培木板104铺设到基板103的物料孔102的上方随后进行菌丝的接种;
41.步骤五、对整个栽培区域进行纯净水的喷洒并在种植基架1上方搭设遮光棚3,搭设的遮光棚3在搭设完2

5天后拆除,并在种植区c光照强度大于100流明时进行重新搭建;
42.步骤六、栽培的前期定时的对种植基架1进行喷水,栽培后期停止喷水保持种植基架1湿润即可,种植前期前期为接种后一个月,喷水的频率为2天一次,每次单位平方米喷洒1l水,种植后期为接种一个月后,保持种植基架1湿润的方法为覆盖地膜。
43.需要注意的时,在栽培的初期需要菌丝进行生产故需要架设遮光棚3,在菌丝生长完成后由于整个种植区c处于林间在非正午的情况下光照强度不足以影响菌丝生长,待菌丝生长完成后撤除遮光棚3。
44.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种植区c规划的过程中,林区b的栽培采用的是常绿的针叶林和阔叶林交替种植的方式,阔叶林的栽种为配合大球盖菇的生长习性,针叶林的栽培能够在一年四季都能够对种植区c进行阳光的遮蔽,从而有利于大球盖菇的生产。
45.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栽培原料的加工过程中需要将栽培原料磨碎成直径小于
100目的粉末,其目的是让栽培木板104上的菌素能够在物料孔102中进行进一步的繁殖从而扩大大球盖菇的生长场所能够提高产量。
46.需要注意的是,蓄水垫101的提前设置,需要在种植区c开挖10

15cm的方槽,用于铺设蓄水垫101,蓄水垫101的蓄水能力高于土壤能够长时间的让种植基架1保持湿润。
47.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