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验证东亚小花蝽胁迫影响大豆蚜体内内源物质活力的方法

文档序号:28945343发布日期:2022-02-19 08:39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验证东亚小花蝽胁迫影响大豆蚜体内内源物质活力的方法,供试昆虫选用东亚小花蝽orius sauteri和大豆蚜aphis glycines,东亚小花蝽orius sauteri采自黑龙江省向阳试验农场大豆田间,饲养在温度t=25
±
1℃、相对湿度rh=70%
±
5%、光照l∶d=16∶8的恒温培养箱内,用大豆蚜饲喂,用黄豆芽作产卵植物繁殖东亚小花蝽;大豆蚜aphis glycines为实验室长期保留的哈尔滨本地敏感种群,人工盆栽大豆苗饲养,置于温度25
±
1℃,相对湿度65%-70%,光周期的14l:10d的人工气候箱内,供试大豆品种为东农52,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东亚小花蝽对大豆蚜的胁迫处理方法为用东亚小花蝽成虫对各龄期的大豆蚜进行胁迫处理,处理方式分为三种:接触胁迫、气味胁迫和视觉胁迫,对照组为无东亚小花蝽胁迫;每个自制培养皿上层放入一定数量的大豆蚜,下层放入东亚小花蝽成虫,培养皿中间用透明可见的塑料板和不可见的带有针孔的透气滤隔离;处理后置入温度24
±
1℃、相对湿度70%
±
5%、光照为16l:8d的培养箱内;24h后,取受胁迫的大豆蚜分别进行各种生化物质测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验证东亚小花蝽胁迫影响大豆蚜体内内源物质活力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东亚小花蝽胁迫对大豆蚜蛋白含量的影响结果为:东亚小花蝽胁迫大豆蚜24h后,随着龄期的增长其酶液蛋白含量呈一直上升的趋势;和对照组相比,在成蚜阶段时,气味胁迫与视觉胁迫处理组体内酶液蛋白含量分别降低了23.42%和57.27%,且视觉胁迫处理组与其他组间差异极显著,而直接接触的胁迫与对照组间并无显著差异;在4龄时和对照组相比,气味胁迫和视觉胁迫处理组的蛋白含量分别降低了46.36%和61.85%,直接接触的胁迫则降低了44.33%;在3龄时,气味胁迫和视觉胁迫处理组分别降低了27.99%和30.15%,直接接触的胁迫则降低了31.54%,且三个处理组间无显著性差异;在2龄时,气味胁迫和视觉胁迫处理组的蛋白含量分别降低了15.82%和24.64%,直接接触的胁迫则降低了52.73%;在1龄时,气味胁迫、视觉胁迫和直接接触胁迫处理组分别降低了15.13%,33.32%和57.01%,且直接接触胁迫处理组中的蛋白含量达到最低值:9.12μg/ml,极显著低于对照组、气味胁迫和视觉胁迫处理组:f=167.694,df=3,p<0.00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验证东亚小花蝽胁迫影响大豆蚜体内内源物质活力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东亚小花蝽胁迫对大豆蚜海藻糖含量的影响结果为:东亚小花蝽对大豆蚜胁迫24h后,随着龄期的增长其海藻糖含量表现为一直上升的趋势;和对照组相比,在成蚜阶段时,气味胁迫与视觉胁迫处理组体内海藻糖含量分别升高了97.77%和43.49%,且直接接触胁迫处理组达到最高值为:3.4607mg/mg prot,而三种胁迫方式与对照组间均有极显著差异;在4龄时,气味胁迫和视觉胁迫处理组的海藻糖含量分别升高了67.08%和32.56%,直接接触的胁迫则升高了104.12%;在3龄时,气味胁迫和视觉胁迫处理组分别升高了52.29%和22.22%,直接接触的胁迫则升高了115.33%;在2龄时,气味胁迫和视觉胁迫处理组的海藻糖含量分别升高了72.21%和30.22%,直接接触的胁迫则升高了145.48%;在1龄时,气味胁迫、视觉胁迫和直接接触胁迫处理组分别升高了57.24%,37.96%和160.72%,而气味胁迫和视觉胁迫处理组间并无极显著差异:f=167.694,df=3,p<0.00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验证东亚小花蝽胁迫影响大豆蚜体内内源物质活力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东亚小花蝽胁迫对大豆蚜还原糖含量的影响结果为:东亚小花蝽对大豆蚜胁迫24h后,随着龄期的增长其还原糖含量表现为一直降低的趋势;和对照组相比,在成蚜
阶段时,气味胁迫、视觉胁迫和直接接触胁迫处理组与对照组的还原糖含量均无显著性差异;在4龄时,气味胁迫和视觉胁迫处理组的还原糖含量分别升高了27.29%和11.36%,直接接触的胁迫则升高了46.10%,且三个处理组的还原糖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而直接接触胁迫处理组极显著高于气味胁迫与视觉胁迫处理组;在3龄时,气味胁迫和视觉胁迫处理组分别升高了69.72%和55.27%,直接接触的胁迫则升高了120%,且气味胁迫与视觉胁迫处理组间并无显著性差异;在2龄时,气味胁迫和视觉胁迫处理组的还原糖含量分别升高了122.67%和114.88%,直接接触的胁迫则升高了168.73%;在1龄时,气味胁迫、视觉胁迫和直接接触胁迫处理组分别升高了308.95%,193.53%和371.54%,且直接接触胁迫处理组中的还原糖含量达到最高值:2.89μg/mg prot,极显著高于对照组、气味胁迫和视觉胁迫处理组:f=167.694,df=3,p<0.00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验证东亚小花蝽胁迫影响大豆蚜体内内源物质活力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东亚小花蝽胁迫对大豆蚜乙酰胆碱酯酶比活力的影响结果为:东亚小花蝽对大豆蚜胁迫24h后,随着龄期的增长其乙酰胆碱酯酶比活力表现为一直降低的趋势;和对照组相比,在成蚜阶段时,气味胁迫与视觉胁迫处理组体内乙酰胆碱酯酶比活力分别降低了68.34%和70.57%,且气味胁迫和视觉胁迫处理组间并无显著性差异极,而直接接触的胁迫与对照组间并无显著差异;在4龄时,气味胁迫和直接接触胁迫处理组的乙酰胆碱酯酶比活力分别升高了56.91%和104.57%,且气味胁迫和直接接触胁迫处理组均极显著高于对照组,而视觉胁迫处理组与对照组间并无显著性差异;在3龄时,气味胁迫和视觉胁迫处理组分别升高了115.19%和28.70%,直接接触的胁迫则升高了174.31%,且三个处理组间均有显著性差异并都极显著高于对照组;在2龄时,气味胁迫和视觉胁迫处理组的乙酰胆碱酯酶比活力分别升高了368.71%和136.04%,直接接触的胁迫则升高了918.05%;在1龄时,气味胁迫、视觉胁迫和直接接触胁迫处理组分别升高了4228.37%,1628.48%和8506.98%,且直接接触胁迫处理组中的乙酰胆碱酯酶比活力达到最高值:198.79u/mg prot,极显著高于对照组、气味胁迫和视觉胁迫处理组:f=167.694,df=3,p<0.00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验证东亚小花蝽胁迫影响大豆蚜体内内源物质活力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东亚小花蝽胁迫对大豆蚜羧酸酯酶比活力的影响的结果为:东亚小花蝽对大豆蚜胁迫24h后,随着龄期的增长其羧酸酯酶比活力表现为下降明显的趋势;和对照组相比,在成蚜阶段时,气味胁迫与视觉胁迫处理组体内羧酸酯酶比活力分别升高了174.30%和887.64%,且视觉胁迫与气味胁迫处理组均极显著高于对照组,而直接接触的胁迫与对照组间并无显著差异;在4龄时,气味胁迫和视觉胁迫处理组羧酸酯酶比活力分别升高了126.16%和586.81%,直接接触的胁迫则升高了124.52%,且三种胁迫方式均极显著高于对照组,而气味胁迫与直接接触胁迫处理组间并无显著性差异;在3龄时,气味胁迫和视觉胁迫处理组分别升高了55.48%和1508.95%,直接接触的胁迫则升高了173.87%,且三个处理组间均有极显著差异;在2龄时,气味胁迫和视觉胁迫处理组的羧酸酯酶比活力分别升高了1135.72%和875.35%,直接接触的胁迫则升高了581.85%;在1龄时,气味胁迫、视觉胁迫和直接接触胁迫处理组分别升高了1889.46%,357.15%和1713.34%,且气味胁迫处理组中的羧酸酯酶比活力达到最高值:0.0038u/mg prot,显著高于对照组、气味胁迫和视觉胁迫处理组:f=167.694,df=3,p<0.001。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验证东亚小花蝽胁迫影响大豆蚜体内内源物质活力的方
法,其特征在于:东亚小花蝽胁迫对大豆蚜谷胱甘肽-s-转移酶比活力的影响结果为:东亚小花蝽对大豆蚜胁迫24h后,随着龄期的增长其谷胱甘肽-s-转移酶比活力表现为下降明显的趋势;和对照组相比,在成蚜阶段时,气味胁迫与视觉胁迫处理组体内谷胱甘肽-s-转移酶比活力分别升高了97.62%和229.91%,直接接触的胁迫则降低了58.5%,且三个处理组与对照组间差异极显著,而直接接触胁迫处理组的谷胱甘肽-s-转移酶比活力极显著低于对照组;在4龄时,气味胁迫和视觉胁迫处理组的谷胱甘肽-s-转移酶比活力分别升高了81.78%和219.26%,直接接触的胁迫则降低了12.19%,且直接接触胁迫处理组与对照组间无显著性差异;在3龄时,气味胁迫和视觉胁迫处理组的分别升高了20.55%和10%,直接接触的胁迫则降低了58.45%;在2龄时,气味胁迫和视觉胁迫处理组的谷胱甘肽-s-转移酶比活力分别升高了31.17%和7.39%,直接接触的胁迫则升高了156.59%,且直接接触胁迫和气味胁迫处理组均显著性高于对照组,直接接触胁迫处理组中的谷胱甘肽-s-转移酶比活力达到最高值:0.06nmol/min/mg prot,而视觉胁迫处理组与对照组间并无显著性差异;在1龄时,气味胁迫、视觉胁迫和直接接触胁迫处理组分别升高了10.23%,2.54%和104.42%,直接胁迫极显著高于对照组、气味胁迫和视觉胁迫处理组:f=167.694,df=3,p<0.001。

技术总结
一种验证东亚小花蝽胁迫影响大豆蚜体内内源物质活力的方法,属于农业科学技术领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结果:经过东亚小花蝽胁迫的1-4龄大豆蚜与没有受到胁迫的对照组相同龄期大豆蚜相比,体内乙酰胆碱酯酶和羧酸酯酶的比活力显著提升,且一龄时达到最大值。受到胁迫的3-5龄大豆蚜,其谷胱甘肽-S-转移酶的比活力低于处理组,而1-2龄受胁迫的比活力显著高于对照组,且二龄时比活力达到最大值。受到胁迫的1-4龄大豆蚜的总蛋白的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而受到胁迫的末龄大豆蚜与对照组并无显著差异。结论:东亚小花蝽胁迫对低龄期大豆蚜体内各种生化物质含量影响明显,而对末龄大豆蚜的体内生化物质含量影响不大。的体内生化物质含量影响不大。的体内生化物质含量影响不大。


技术研发人员:韩岚岚 许玲 谢桂林 樊东 李海涛 赵奎军 张傲楠 邓士群 周文静 吴冬雪 窦楠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东北农业大学
技术研发日:2021.11.05
技术公布日:2022/2/18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