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农用播种无人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257781发布日期:2022-03-16 11:31阅读:100来源:国知局
一种农用播种无人机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播种无人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农用播种无人机。


背景技术:

2.播种是作物栽培措施之一,是将播种材料按一定数量和方式,适时播入一定深度土层中的作业。播种适当与否直接影响作物的生长发育和产量。随着科技的发展,无人机也应用到播种中,以提高工作效率并减少农民负担。
3.中国发明专利公开号cn108639348a,公开了名一种用于无人机的农业播种系统及其种子自动播种方法,包括括无人机、储物装置、两个分批播种装置、混种装置和两个辅助装置,所述的无人机的下端安装有储物装置;具有切换播种和混合播种等优点。
4.但是该装置在播种时,无法将种料输送到待播种位置的内部,播种后的种料只能停留在待播种位置的表面,然而实际作业中种料大多需要掩埋在待播种位置的内部,才可以正常的发芽生长,因此该装置存在一定的使用局限性。
5.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农用播种无人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6.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农用播种无人机,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无法将种料输送到待播种位置的内部,播种后的种料只能停留在待播种位置的表面等问题。
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农用播种无人机,包括呈固定连接的无人机本体和壳体,所述壳体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储料组件和两个支架,所述储料组件包括内部存放有种料的储料仓和开设在储料仓外表面上的导向槽,所述储料仓的表面且对应导向槽的位置贯穿并滑动安装有用于种料输送的移动组件,所述支架的内部滑动安装有与导向槽活动卡合且用于推送种料的推送组件,其中一个所述推送组件与储料仓内壁之间设置有与移动组件活动卡合的连接组件;
8.当所述储料仓转动,通过导向槽带动推送组件沿着储料仓上升,推送组件在上升时通过连接组件带动移动组件向储料仓内移动完成种料接收;然后通过导向槽带动推送组件下降,推送组件在下降时通过连接组件带动移动组件向储料仓外移动完成种料输送,配合推送组件的下降完成播种。
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时首先通过无人机本体带动壳体移动到待播种的位置,壳体移动完毕后启动储料组件,此时储料组件中的储料仓开始转动,储料仓在转动时通过导向槽带动推送组件先沿着储料仓向上移动,推送组件在上升时通过连接组件带动移动组件向储料仓内移动完成种料接收;此时储料仓通过导向槽再带动推送组件沿着储料仓快速下降,推送组件在下降时通过连接组件带动移动组件向储料仓外移动完成种料输送,配合推送组件的下降完成播种,同时是以一种弹射状态将种料从壳体内射出到待播种的位置,被射出的种料不是暴露在待播种位置的表面,而是进入到待播种位置的内部,更加有利于种料的萌发生长;随后根据需要通过无人机本体继续移动壳体,来实现整个播种过程。
10.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所述导向槽设置有两组,每组均由上升段和下降段连接组成且上升段和下降段依次排布,上升段的上端与下降段的上端接通,上升段的下端设置在下降段的下端靠上位置。
11.所述储料组件还包括与壳体固定连接的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与储料仓固定连接,用于驱动储料仓转动。
12.所述推送组件包括与支架呈滑动配合的底座,所述底座的表面固定安装有用于推送种料的推块,所述推块的表面固定安装有与导向槽活动卡合的圆柱,所述底座的表面与支架的内壁之间固定安装有第一弹簧。
13.所述移动组件包括贯穿储料仓并与其滑动配合的两个滑杆,所述滑杆与下降段的下端位置对应,两个所述滑杆的表面均贯穿开设有楔形孔,两个所述滑杆之间固定安装有第二弹簧。
14.所述连接组件包括与底座固定连接的第一拉绳,所述第一拉绳的活动端贯穿储料仓的底部中心并转动连接有导向块,所述导向块与壳体的内壁之间固定安装有第三弹簧,所述导向块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与楔形孔活动卡合的楔形杆。
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无人机本体带动壳体移动到位后,启动电机带动储料仓和导向槽转动,此时圆柱与导向槽的接触从下降段的下端沿着上升段向另一个下降段移动,在此过程中,圆柱带动推块上升,推块带动底座沿着支架上升并挤压第一弹簧;底座还带动第一拉绳上升,第一拉绳带动导向块下降并拉伸第三弹簧,导向块下降时通过楔形杆和楔形孔的配合带动两个滑杆向储料仓的内部移动并挤压第二弹簧,滑杆移动到储料仓内时,储料仓内的种料从滑杆移动的通孔处往外露出,并滚动到导向槽下降段的下端。
16.然后电机停止转动,储料仓和导向槽也停止转动,此时圆柱进入另一个竖直式的下降段,在此过程中,在第一弹簧、圆柱和支架的作用下,底座带动推块快速下降;底座下降时解除对第一拉绳的拉力,此时在第三弹簧的作用下导向块快速上升,导向块上升时再次将第一拉绳拉紧,同时还带动两侧的楔形杆上升,楔形杆上升时配合楔形孔带动两个滑杆向储料仓的外部移动,将位于下降段下端的种料从储料仓上推送出去,当滑杆将种料推送出去后又与储料仓的外表面贴合,再配合推块的快速下降完成播种,最后电机再次启动并依次往复;通过第一弹簧、推块、下降段和圆柱等结构的配合,可以使得种料以一种弹射状态将种料从壳体内射出,进而使得种料进入到待播种位置的内部,更加有利于种料的萌发生长。
17.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所述连接组件包括与底座固定连接的第二拉绳和与支架呈滑动配合的动滑轮,所述第二拉绳的活动绕过动滑轮与支架固定连接,所述动滑轮与对应的滑杆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三拉绳,所述第三拉绳的活动端贯穿储料仓的底部中心并转动连接有方块,所述方块与壳体的内壁之间固定安装有第四弹簧,所述方块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与楔形孔活动卡合的插杆。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电机带动储料仓和导向槽转动,此时圆柱配合导向槽带动推块和底座支架上升并挤压第一弹簧;底座通过动滑轮和第二拉绳等结构的配合带动第三拉绳上升,第三拉绳带动方块和插杆下降并拉伸第四弹簧,插杆配合楔形孔带动两个滑杆向储料仓的内部移动并挤压第二弹簧,滑杆移动到储料仓内时,储料仓内的种料从滑杆移动的通孔处往外露出,并滚动到导向槽下降段的下端。
19.然后电机、储料仓和导向槽也停止转动,此时圆柱配合第一弹簧、导向槽和支架,带动底座和推块快速下降;底座下降时解除对第二拉绳的拉力,使得动滑轮因重力自动下降,而第二拉绳和第四弹簧等结构的相互配合带动方块快速上升,方块上升时再次将第二拉绳拉紧,并带动两侧的插杆上升,插杆配合楔形孔带动两个滑杆向储料仓的外部移动,将位于下降段下端的种料从储料仓上推送出去,再配合推块的快速下降完成播种。
20.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所述滑杆位于下降段的外表面固定安装有弹性垫块,所述弹性垫块与下降段的下端尺寸适配。
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圆柱在第一弹簧、推块、底座和支架等结构的配合下,沿着竖直的下降段快速下降时,此时圆柱会与弹性垫块接触,对圆柱进行缓冲,进而使得圆柱的伤害和滑杆的伤害更小。
22.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所述壳体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导流腔,用于播种时的种料导向。
2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导流腔,在滑杆推料时对种料进行聚集,方便推块的弹射播种。
24.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农用播种无人机,通过导向槽、移动组件、推送组件和连接组件等之间的配合,可以使得种料以一种弹射状态从壳体内射出到待播种的位置,被射出的种料不是暴露在待播种位置的表面,而是进入到待播种位置的内部,更加有利于种料的萌发生长,实用性更高。
附图说明
25.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26.图1为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7.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28.图3为本发明的储料组件结构示意图;
29.图4为本发明的储料仓内部结构示意图;
30.图5为图4中b处结构放大图;
31.图6为图2中a处结构放大图;
32.图7为本发明导向槽展开成平面时的结构示意图;
33.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三的结构示意图;
34.图9为本发明的推送组件结构示意图;
35.图10为图8中c处结构放大图。
36.图中:1、无人机本体;2、壳体;3、储料组件;4、支架;5、推送组件;6、导流腔;7、连接组件;8、移动组件;9、滑槽;10、十字卡槽;301、电机;302、储料仓;303、导向槽;501、底座;502、推块;503、圆柱;504、第一弹簧;701、第一拉绳;702、导向块;703、楔形杆;7001、动滑轮;7002、第二拉绳;7003、第三拉绳;801、滑杆;802、楔形孔;803、第二弹簧;804、弹性垫块。
具体实施方式
37.实施例一:
38.请参阅图1至图4,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农用播种无人机:包括呈固定连接的无
人机本体1和壳体2,无人机本体1为现有的成熟技术,在这里不做详细说明;壳体2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储料组件3和两个支架4,储料组件3包括内部存放有种料的储料仓302和开设在储料仓302外表面上的导向槽303,支架4以储料仓302为对称轴呈对称交错设置,储料仓302的表面且对应导向槽303的位置贯穿并滑动安装有用于种料输送的移动组件8,支架4的内部滑动安装有与导向槽303活动卡合且用于推送种料的推送组件5,推送组件5与移动组件8之间固定连接有连接组件7,其中一个推送组件5与储料仓302内壁之间设置有与移动组件8活动卡合的连接组件7;
39.当储料仓302转动,通过导向槽303带动推送组件5沿着储料仓302上升,推送组件5在上升时通过连接组件7带动移动组件8向储料仓302内移动完成种料接收;然后通过导向槽303带动推送组件5下降,推送组件5在下降时通过连接组件7带动移动组件8向储料仓302外移动完成种料输送,配合推送组件5的下降完成播种。
40.使用时可以在壳体2的表面转动安装有用于封闭壳体2的门板,同时在储料仓302上且除去导向槽303的其他位置开设有开口,打开门板再通过开口可以实现对储料仓302内种料的快速补充,并通过封堵物堵住开口,防止在播种时因为储料仓302的转动,导致内部种料的分散四溢。
41.在本实施例中,优选的:使用时首先通过无人机本体1带动壳体2移动到待播种的位置,壳体2移动完毕后启动储料组件3,此时储料组件3中的储料仓302开始转动,储料仓302在转动时通过导向槽303带动推送组件5先沿着储料仓302向上移动,推送组件5在上升时通过连接组件7带动移动组件8向储料仓302内移动完成种料接收;此时储料仓302通过导向槽303再带动推送组件5沿着储料仓302快速下降,推送组件5在下降时通过连接组件7带动移动组件8向储料仓302外移动完成种料输送,配合推送组件5的下降完成播种,同时是以一种弹射状态将种料从壳体2内射出到待播种的位置,被射出的种料不是暴露在待播种位置的表面,而是进入到待播种位置的内部,更加有利于种料的萌发生长,实用性更高;随后根据需要通过无人机本体1继续移动壳体2,来实现整个播种过程。
42.实施例二:
43.请参阅图2至图7,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导向槽303设置有两组,每组均由上升段和下降段连接组成且上升段和下降段依次排布,上升段的上端与下降段的上端接通,两个上端之间接通没有设置有错位;上升段的下端设置在下降段的下端靠上位置,两个下端之间接通但是设置有错位,为移动组件8的放置提供空间,但是又不会影响推送组件5的移动,如图7所示,上升段为倾斜式,下降段为竖直式。
44.储料组件3还包括与壳体2固定连接的电机301,电机301的输出轴与储料仓302固定连接,用于驱动储料仓302实现转动。
45.推送组件5包括与支架4呈滑动配合的底座501,支架4的内部开设有滑槽9,底座501通过滑槽9可以沿着支架4上下滑动,但是不会从支架4上脱落;底座501的表面固定安装有用于推送种料的推块502,推块502的表面固定安装有与导向槽303活动卡合的圆柱503,圆柱503与导向槽303活动卡合并沿着导向槽303滑动,且不会从导向槽303上脱落,初始状态时,圆柱503位于下降段的下端;底座501的表面与支架4的内壁之间固定安装有第一弹簧504,第一弹簧504是用于底座501在上升后的快速复位,使得底座501带动推块502可以有弹射的趋势。
46.移动组件8包括贯穿储料仓302并与其滑动配合的两个滑杆801,两个滑杆801均可以沿着储料仓302开设的通孔水平滑动,且两个滑杆801呈相对移动趋势,即向两侧远离或向中间合拢,通孔位于下降段的下端位置;滑杆801与下降段的下端位置对应,滑杆801远离储料仓302的端部在初始位置时,位于下降段的下端且与储料仓302的外表面正好贴合,即与储料仓302的外表面呈一个光滑面,不会影响圆柱503和推块502的移动,当推块502快速下降时会与滑杆801位于下降段下端的表面发生撞击;两个所述滑杆801的表面均贯穿开设有楔形孔802,用于配合连接组件7实现滑杆801的水平移动;两个滑杆801之间固定安装有第二弹簧803,用于实现两个滑杆801之间的快速复位。
47.连接组件7包括与底座501固定连接的第一拉绳701,第一拉绳701的活动端贯穿储料仓302的底部中心并转动连接有导向块702,导向块702位于储料仓302的内部,因为第一拉绳701从储料仓302的底部中心贯穿进入壳体2内并与导向块702转动连接,所以储料仓302的转动不会对第一拉绳701有任何影响;导向块702与壳体2的内顶壁之间固定安装有第三弹簧(图中未示出),在第三弹簧的作用下,导向块702可以沿着壳体2上下移动;导向块702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与楔形孔802活动卡合的楔形杆703,楔形杆703与楔形孔802相适配且呈右下倾斜式。
48.在本实施例中,优选的:当无人机本体1带动壳体2移动到位后,启动电机301带动储料仓302和导向槽303转动,此时圆柱503与导向槽303的接触从下降段的下端沿着上升段向另一个下降段移动,在此过程中,圆柱503带动推块502上升,推块502带动底座501沿着支架4上升并挤压第一弹簧504;底座501还带动第一拉绳701上升,第一拉绳701带动导向块702下降并拉伸第三弹簧,导向块702下降时通过楔形杆703和楔形孔802的配合带动两个滑杆801向储料仓302的内部移动并挤压第二弹簧803,滑杆801移动到储料仓302内时,储料仓302内的种料从滑杆801移动的通孔处往外露出,并滚动到导向槽303下降段的下端。
49.然后电机301停止转动,储料仓302和导向槽303也停止转动,此时圆柱503进入另一个竖直式的下降段,在此过程中,在第一弹簧504、圆柱503和支架4的作用下,底座501带动推块502快速下降;底座501下降时解除对第一拉绳701的拉力,此时在第三弹簧的作用下导向块702快速上升,导向块702上升时再次将第一拉绳701拉紧,同时还带动两侧的楔形杆703上升,楔形杆703上升时配合楔形孔802带动两个滑杆801向储料仓302的外部移动,将位于下降段下端的种料从储料仓302上推送出去,当滑杆801将种料推送出去后又与储料仓302的外表面贴合,再配合推块502的快速下降完成播种,最后电机301再次启动并依次往复;通过第一弹簧504、推块502、下降段和圆柱503等结构的配合,可以使得种料以一种弹射状态将种料从壳体2内射出,进而使得种料进入到待播种位置的内部,更加有利于种料的萌发生长,适用性更强。
50.实施例三:
51.请参阅图2至图10,在实施例二的基础上,连接组件7包括与底座501固定连接的第二拉绳7002和与支架4呈滑动配合的动滑轮7001,支架4内开设有十字卡槽10,动滑轮7001通过十字卡槽10可以沿着支架4上升滑动,且不会从支架4上脱落;第二拉绳7002的活动绕过动滑轮7001与支架4固定连接,第二拉绳7002的活动端从十字卡槽10间穿过与支架4的内顶壁固定连接;动滑轮7001与对应的滑杆801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三拉绳7003,第三拉绳7003的活动端贯穿储料仓302的底部中心并转动连接有方块(图中未示出),方块与壳体2的内顶
壁之间固定安装有第四弹簧(图中未示出),方块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与楔形孔802活动卡合的插杆(图中未示出)。
52.本实施例中的,方块等同于实施例二中的导向块702,第四弹簧等同于实施例二中的第三弹簧,插杆等同于实施例二中的楔形杆703,所起作用和设置方式完全相同。
53.在本实施例中,优选的:当电机301带动储料仓302和导向槽303转动,此时圆柱503配合导向槽303带动推块502和底座501支架4上升并挤压第一弹簧504;底座501通过十字卡槽10、动滑轮7001和第二拉绳7002等结构的配合带动第三拉绳7003上升,第三拉绳7003带动方块和插杆下降并拉伸第四弹簧,插杆配合楔形孔802带动两个滑杆801向储料仓302的内部移动并挤压第二弹簧803,滑杆801移动到储料仓302内时,储料仓302内的种料从滑杆801移动的通孔处往外露出,并滚动到导向槽303下降段的下端。
54.然后电机301、储料仓302和导向槽303也停止转动,此时圆柱503配合第一弹簧504、导向槽303和支架4,带动底座501和推块502快速下降;底座501下降时解除对第二拉绳7002的拉力,使得动滑轮7001因重力自动下降,而第二拉绳7002和第四弹簧等结构的相互配合带动方块快速上升,方块上升时再次将第二拉绳7002拉紧,并带动两侧的插杆上升,插杆配合楔形孔802带动两个滑杆801向储料仓302的外部移动,将位于下降段下端的种料从储料仓302上推送出去,再配合推块502的快速下降完成播种。
55.相比于实施例二,通过设置动滑轮7001、第二拉绳7002和十字卡槽10,可以改变第三拉绳7003的行程,进而可以改变方块和插杆的下降行程,也就可以改变两个滑杆801的水平移动距离;当推块502上升较高距离蓄力准备弹射种料时,滑杆801不会水平向储料仓302内移动较远距离,此时储料仓302内的种料也不会从通孔内一次下降过多,可以实现间歇性的定量送料,满足实际的播种量需求。
56.相比于实施例二,因为储料仓302内存放有较多的种料以备播种使用,大量的种料会对方块(导向块702)的升降产生了较大阻力,通过动滑轮7001的省力设计,可以更为轻松的在大量种料间拉动方块(导向块702),适用性更强。
57.实施例四:
58.请参阅图2至图10,在实施例三的基础上,滑杆801位于下降段的外表面固定安装有弹性垫块804,当然弹性垫块804也可以安装在滑杆801靠近支架4的端部,此时只需保证弹性垫块804与储料仓302的外表面刚好贴合即可;弹性垫块804与下降段的下端尺寸适配,此时将储料仓302开设的供滑杆801移动的通孔也改变形状,使其与弹性垫块804相适配,弹性垫块804的上表面可以设置呈弧形,用于实现圆柱503的导向。
59.在本实施例中,优选的:当圆柱503在第一弹簧504、推块502、底座501和支架4等结构的配合下,沿着竖直的下降段快速下降时,此时圆柱503会与弹性垫块804接触,对圆柱503进行缓冲,进而使得圆柱503的伤害和滑杆801的伤害更小,提高了整体的使用寿命。
60.相比于实施例三,因为设置有弹性垫块804,且在推块502和圆柱503下降时,弹性垫块804刚好位于圆柱503的正下方,所以圆柱503与弹性垫块804撞击,可以有效减少震动,同时避免圆柱503与滑杆801表面的刚性撞击,使得使用寿命更长。
61.实施例五:
62.请参阅图1至图10,在实施例四的基础上,壳体2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导流腔6,用于播种时的种料导向,导流腔6与推块502的尺寸相适配。
63.在本实施例中,优选的:当滑杆801将种料从储料仓302内推送出来后,种料可能沿着抛物线的轨迹下落,而此时推块502的快速下降不一定能将全部种料从壳体2内推送出去;而设置导流腔6,在滑杆801推料时对种料进行聚集,方便推块502的弹射播种。
64.本发明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方法为:使用时首先通过无人机本体1带动壳体2移动到待播种的位置,然后启动电机301带动储料仓302和导向槽303转动,此时圆柱503与导向槽303的接触从下降段的下端沿着上升段向另一个下降段移动,在此过程中,圆柱503带动推块502上升,推块502带动底座501沿着支架4上升并挤压第一弹簧504;底座501还通过十字卡槽10、动滑轮7001和第二拉绳7002等结构的配合带动第三拉绳7003上升,第三拉绳7003带动方块和插杆下降并拉伸第四弹簧,方块下降时通过插杆和楔形孔802的配合带动两个滑杆801向储料仓302的内部移动并挤压第二弹簧803,滑杆801移动到储料仓302内时,储料仓302内的种料从滑杆801移动的通孔处往外露出,并滚动到导向槽303下降段的下端。
65.然后电机301停止转动,储料仓302和导向槽303也停止转动,此时圆柱503进入另一个竖直式的下降段,在此过程中,在第一弹簧504、圆柱503和支架4的作用下,底座501带动推块502沿着支架4快速下降;底座501下降时解除对第二拉绳7002的拉力,使得动滑轮7001因重力自动下降,此时在第四弹簧的作用下方块快速上升,方块上升时再次将第三拉绳7003拉紧,同时还带动两侧的插杆同步上升,插形杆上升时配合楔形孔802带动两个滑杆801向储料仓302的外部移动,将位于下降段下端的种料从储料仓302上推送出去,再配合推块502的快速下降完成播种,最后电机301再次启动并依次往复。
66.通过第一弹簧504、推块502、下降段和圆柱503等结构的配合,可以使得种料以一种弹射状态将种料从壳体2内射出,进而使得种料进入到待播种位置的内部,更加有利于种料的萌发生长;通过动滑轮7001、第二拉绳7002、第三拉绳7003和十字卡槽10等结构的配合,可以改变两个滑杆801的水平移动距离,避免储料仓302内的种料从通孔内一次下降过多,符合实际的播种量需求,同时形成省力设计,可以更为轻松的在大量种料间拉动方块,配合楔形孔802完成种料输送;通过滑杆801、弹性垫块804和下降段等结构的配合,可以对圆柱503的快速下降进行缓冲,减小圆柱503和滑杆801的撞击伤害,提高整体的使用寿命,满足了实际使用中的更多需求。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