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布料机构及秸秆压缩打包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323772发布日期:2022-03-19 23:05阅读:103来源:国知局
一种布料机构及秸秆压缩打包装置的制作方法
一种布料机构及秸秆压缩打包装置
1.本技术要求2021年3月24日提交的中国专利申请第2021103119455号申请的优先权。
技术领域
2.本发明涉及绿色农业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布料机构及秸秆压缩打包装置。


背景技术:

3.我国作为农业大国,耕地利用率位于全世界前列,在我国的农业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秸秆废弃物。目前,对于这些秸秆废弃物,主要的回收再利用途径为制作成畜牧业饲料,尤其是牛羊等反刍动物,现代化饲料无法完全取代秸秆类饲料在其饲养过程中的地位,因此,如何更好地将回收的秸秆制作成秸秆类饲料成为全面推进生态建设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4.现有的秸秆或经过粉碎后的秸秆打包的方式大多为在田间利用农用机械进行打包或回收到工厂后利用手工方式进行打包,经过打包后,秸秆或粉碎后的秸秆就形成便于运输的秸秆类饲料。但随着绿色农业概念的不断推广,秸秆回收量和饲料需求的不断增大,使得旧有的打包方式的效率无法满足市场需求。因此,亟待提供一种应用于秸秆打包过程的布料机构及秸秆压缩打包装置,从而至少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秸秆压缩打包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布料机构及秸秆压缩打包装置,以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
6.本发明提供一种布料机构,包括布料底盘、布料转轮和驱动元件,其中:
7.所述布料底盘包括底板和围壁,所述围壁的下端与所述底板的外周边缘相连,所述底板上设置有多个用于向下排料的排料开口;
8.所述布料转轮具备外周壁和多个拨料件,所述拨料件凸出设置于所述外周壁,所述外周壁与所述围壁共轴设置,所述外周壁、所述底板及所述围壁配合形成布料槽,所述拨料件及所述排料开口均位于所述布料槽内;所述驱动元件与所述布料转轮相连并能够驱动所述外周壁及所述拨料件相对于所述布料底盘相对转动。
9.优选地,所述拨料件的下端边缘设置有多个拨料齿,所述拨料齿与所述底板之间具备间隙。这样的设置方式可以充分利用秸秆或草料相互勾缠的性质,在能够沿布料槽充分拨动秸秆的同时,在拨料齿和底板之间留有一定的间隙,降低了连续作业过程中拨料件因为与底板摩擦受损的概率。
10.优选地,所述拨料件具备在所述布料转轮周向上相互背离的垂直面和倾斜面,所述拨料件的下端设置有拨料底面,所述垂直面的下端与所述倾斜面的下端通过所述拨料底面相连。这样的设置方式可以根据秸秆或草料的性质变换布料转轮的转动方向,以使用垂
直面或倾斜面推动秸秆或草料,以避免由于推料方式单一导致秸秆或草料溢出布料槽。
11.优选地,所述拨料件沿所述布料转轮的径向凸出设置于所述外周壁,多个所述拨料件沿所述外周壁的周向均匀排布。这样可以获得更均匀的布料效果,避免秸秆或草料堆积在布料槽的某处导致溢出。
12.优选地,多个所述排料开口沿所述底板的周向均匀排布。这样可以使得设置在排料开口下方的压缩打包机能够获得尽量均匀的秸秆或草料的分配。
13.优选地,所述底板设置为环形,所述外周壁的下边缘与所述底板的内周边缘之间的间隙宽度不大于10厘米。这样可以将驱动元件设置在底板下方,自下而上将动力传递给布料转轮,便于安装和维修。
14.优选地,所述外周壁在竖直方向上向上超过所述围壁。这样可以降低向布料槽中注入秸秆或草料时秸秆或草料溅出的概率。
15.优选地,所述外周壁的上部及所述围壁的上部的延伸方向相互背离,所述外周壁的上部向所述布料转轮的轴心的方向偏转,所述围壁的上部向远离所述布料转轮的轴心的方向偏转。这样可以将布料槽上方开口设置得较大,便于向其中注入秸秆或草料。
16.优选地,还包括检修平台,所述检修平台设置为环状,所述检修平台套设于所述底板外侧且所述检修平台的内周边缘与所述底板的外周边缘相连。这样便于操作者监控布料槽中的秸秆或草料及对受损部件进行检修。
17.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秸秆压缩打包装置,包括压缩打包机、支架和如上所述的布料机构,所述压缩打包机具备朝上的进料口,所述支架与所述底板相连,所述支架用于支撑所述布料机构并使所述排料开口与所述压缩打包机的进料口沿竖直方向一一相对设置。
18.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布料机构及秸秆压缩打包装置,通过底板、围壁和外周壁构成环形的布料槽,并通过布料转轮配合拨料件,可以连续不断且均匀地将秸秆或草料投放给设置于排料开口下方的压缩打包机,并且在压缩打包机停止进料以进行压缩打包时可以继续拨动秸秆或草料,避免出现卡料的问题,并且能够满足同时给多个压缩打包机投料的需求,有效提高了秸秆或草料的压缩打包效率。
附图说明
19.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所作的对非限制性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20.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布料机构及包括其的秸秆压缩打包装置的各部件的示意图;
21.图2是根据本发明的秸秆压缩打包装置去除布料转轮及压缩打包机等结构后的示意图;
22.图3是根据本发明的布料转轮的示意图;
23.图4是根据本发明的布料转轮的另一种实现方式的示意图。
24.图5是根据图4中a区域的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5.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于解释相关发明,而非对该发明的限定。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
了与发明相关的部分。
26.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发明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27.如图1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布料机构及包含该布料机构的秸秆压缩打包装置。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所提供的布料机构及包含该布料机构的秸秆压缩打包装置可以应用于秸秆、草料、园林废弃物、果树枝条等多种农业产物或农业废弃物的打包压缩过程,本发明对该布料机构及包含该布料机构的秸秆压缩打包装置的具体应用并不做过多限制,但总体而言,该机构主要应用于能够进行压缩打包的可回收农业资源。
28.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的压缩打包机6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的通过液压推杆等手段对落入其中的秸秆或草料等物进行压缩,并使用聚脂薄膜、捆扎带等常见的打包用品对压缩后的秸秆或草料进行打包,其具体实现方式本技术不一一赘述,能够满足进料口60方向朝上并能够对秸秆或草料等物进行压缩打包即可。
29.本技术实施例中,布料主要是指将投入布料槽4内的秸秆或草料尽量均匀地在布料槽4内摊开并持续推动,以不断从排料开口100中落下,从而满足同时为多个压缩打包机投料,并避免秸秆或草料自布料槽4内溢出的技术目的。
30.图1所示的为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布料机构和包含该布料机构的秸秆压缩打包装置的整体示意图,图2为去除布料转轮及压缩打包机等部件后的示意图,图3为布料转轮的一个实现方式的示意图,图4为布料转轮的另一个实现方式的示意图。
31.如图1及图2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布料机构,包括布料底盘1、布料转轮2和驱动元件3,其中:布料底盘1包括底板10和围壁11,围壁11的下端与底板10的外周边缘相连,底板10上设置有用于向下排料的排料开口100;布料转轮2具备外周壁20和多个拨料件21,拨料件21凸出设置于外周壁20,外周壁20与围壁11共轴设置,外周壁20、底板10及围壁11配合形成布料槽4,拨料件21及排料开口100均位于布料槽4内;驱动元件3与布料转轮2相连并能够驱动外周壁20及拨料件21相对于布料底盘1发生相对转动。
32.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实施例中的布料底盘1、布料转轮2的尺寸可以根据生产规模对应性设置,如将布料底盘1的水平轮廓设置为半径6米的圆形,并将布料转轮2的水平轮廓设置为半径5米的圆形等。此外,图1中,布料底盘1的轮廓及布料转轮2的外周壁20的水平轮廓均设置为圆形,这样可以降低秸秆或草料在布料过程中受到的阻力,但也可以根据需要设置为多边形等其他形状,以实现降低制造难度等其他技术目的,根据具体需要进行设置即可。
33.本技术实施例中的各个构件,如布料底盘1和布料转轮2,可以均由不锈钢等金属材料制成,也可以是铝合金或工程塑料等其他材料,本技术对于构件的具体组成材料不做过多限制。
34.如图1所示的驱动元件3设置为电动机,并且电动机的驱动轴通过齿轮结构直接驱动布料转轮2进行转动,也可以将驱动元件3设置为汽油或柴油发动机等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的驱动元件,并通过变速装置驱动布料转轮2,以满足布料转轮2能够相对于布料底盘1转动的要求。
35.如图1及图2所示,本技术实施例中的外周壁20、底板10和围壁11配合形成布料槽4,可以是外周壁20的下端通过形状配合作用与底板10紧密贴合,从而可以得到一个密封性
较好的布料槽4,也可以是外周壁20与底板10之间具备一定的间隙。由于秸秆或草料在布料过程中会相互纠缠在一起形成或大或小的团块,这样即使外周壁20与底板10之间具备一定的间隙,例如5厘米宽,但间隙宽度不大于10厘米,这样不会有过多秸秆或草料下落,并且可以降低转动过程中布料转轮2与底板10之间发生碰撞导致布料转轮2受损的概率。
36.如图2所示的实施例中,底板10上所开设的排料开口100还可以具备一个开闭装置,这个开闭装置可以控制排料开口100的打开或关闭,例如电动活板门或电动翻转门等,从而可以在压缩打包机需要间歇性的进料作业时控制排料开口100对应性的关闭或打开,其具体实现方式均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此处不过多赘述。如图2所示的实施例中,排料开口100设置为长方形,也可以根据秸秆或草料的具体性质设置为圆形或椭圆形等,便于秸秆或草料下落即可。
37.如图1及图3所示的拨料件21设置为沿竖直方向的截面为三角形的结构,从而构成相互背离的垂直面212和倾斜面213,并且在下方设置有一个拨料底面214,拨料底面214可以设置为与底板10贴合并能够发生相对滑动,如均设置为水平等,也可以设置为与底板10具备一定距离,以降低摩擦受损的概率。这里需要说明的是,由于秸秆或草料在搅动过程会纠缠成或大或小的团块,因此拨料件21并不需要与底板10完全贴合并进行转动才能拨动秸秆或草料,拨料件21和底板10之间可以具备一定的间隙,当然,将拨料件21设置为与底板10贴合可以一定程度上避免在布料槽4的底部遗漏一些草料。
38.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布料机构及秸秆压缩打包装置,通过底板、围壁和外周壁构成环形的布料槽,并通过布料转轮配合拨料件,可以连续不断且均匀地将秸秆或草料投放给设置于排料开口下方的压缩打包机,并且在压缩打包机停止进料以进行压缩打包时可以继续拨动秸秆或草料,避免出现卡料的问题,并且能够满足同时给多个压缩打包机投料的需求,有效提高了秸秆或草料的压缩打包效率。
39.作为一种优选的实现方式,如图4及图5所示的实施例中,布料转轮2的拨料件21的下端边缘设置有多个拨料齿210,拨料齿210与底板10之间具备间隙。如图5所示的多个拨料齿210设置为类似波浪线的形状,也可以设置为类似叉齿或锯齿的形状,能够在拨料件21转动的过程使得拨料件21与秸秆或草料之间的相对摩擦力增大即可,尤其是在布料槽4中的秸秆或草料较少的情况下,使用具备拨料齿310的拨料件21可以在拨料件21与底板10之间不发生刮擦的情况下有效拨动草料。优选的实现方式中,间隙的宽度可以设置为5厘米或8厘米,这样可以在有效拨动草料的情况下降低拨料件21与底板刮擦的概率。
40.作为一种优选的实现方式,如图1及图3所示,拨料件21具备在布料转轮2的周向上相互背离的垂直面212和倾斜面213,拨料件21的下端设置有拨料底面214,垂直面212的下端与倾斜面213的下端通过拨料底面214相连。拨料底面214可以设置为与底板10贴合并能够发生相对滑动,如均设置为水平等,也可以设置为与底板10具备一定距离,以降低摩擦受损的概率。这里需要说明的是,由于秸秆或草料在搅动过程会纠缠成或大或小的团块,因此拨料件21并不需要与底板10完全贴合并进行转动才能拨动秸秆或草料。这样的设置方式可以根据秸秆或草料的性质变换布料转轮的转动方向,以使用垂直面212或倾斜面213推动秸秆或草料,以避免由于推料方式单一导致秸秆或草料溢出布料槽,例如秸秆或草料湿度较大时,可以使用倾斜面214拨动草料,尽量将底层的秸秆或草料翻起,当秸秆或草料湿度较小时,则可以使用斜率较小的垂直面212拨动草料,从而提高秸秆或草料的布料效率。
41.上述两种设置方式的拨料件21,包括其他设置形式的拨料件21,如设置为圆柱体的拨料件21,其一种优选的分布方式可以是沿布料转轮2的径向凸出设置于外周壁20且多个拨料件21沿外周壁20的周向均匀排布。这样在布料槽4内的草料较多时,可以提供较为均匀的拨料效果。
42.如图2所示,底板10设置有多个排料开口100,多个排料开口100沿底板10的周向均匀排布。图1中所示的排料开口100设置为多个,下方的压缩打包机6仅设置为2个,压缩打包机6可以根据需要,例如加大产量或减产等进行配置。当然,可以根据具体参数,包括布料槽4的大小或压缩打包机6的工作效率等将排料开口100设置为更多或更少。
43.如图1及图2所示的实现方式中,底板10设置为环形,外周壁20的下边缘临近于底板10的内周边缘。本技术实施例中的外周壁20的下边缘临近于底板10的内周边缘,可以以是外周壁20的下边缘通过形状配合作用与底板10的内周边缘紧密贴合,从而可以得到一个密封性较好的布料槽4,也可以是外周壁20的下边缘与底板10的内周边缘之间具备一定的间隙。由于秸秆或草料在布料过程中会相互纠缠在一起形成或大或小的团块,这样即使外周壁20与底板10之间具备一定的间隙,例如5厘米宽,也不会有过多秸秆或草料下落,并且可以降低转动过程中布料转轮2与底板10之间发生碰撞导致布料转轮2受损的概率。将底板10设置为环形后,可以允许将驱动元件3设置在底板10下方,并通过驱动轴等机构将动力向上传导至布料转轮2,这样一旦驱动元件3受损,可以较为容易地进行维修。在图1或图3所示的实施例中,布料转轮2设置为轮轴通过类似辐条的结构与外周壁20相连,也可以设置为将整个布料转轮2设置为一个圆盘状,以增加机械强度,或者布料转轮2的轮轴通过两根相互背离的连接杆与外周壁20相连等,此处不过多赘述,轮轴能够带动外周壁20转动即可。
44.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外周壁20在竖直方向上向上超过围壁11。这样可以降低向布料槽中注入秸秆或草料时秸秆或草料溅出的概率
45.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外周壁20的上部及围壁11的上部的延伸方向相互背离,外周壁20的上部向布料转轮2的轴心的方向偏转,围壁11的上部向远离布料转轮2的轴心的方向偏转。这样可以将布料槽上方开口设置得较大,便于向其中注入秸秆或草料。
46.如图1及图2所示的布料机构还包括检修平台5,检修平台5设置为环状,检修平台5套设于底板10外侧且检修平台5的内周边缘与底板10的外周边缘相连。这样便于操作者监控布料槽中的秸秆或草料及对受损部件进行检修。如图1所示,为了配合使用,在检修平台5的边缘还设置了围栏,并配有自地面到达检修平台5的扶梯。
47.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秸秆压缩打包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秸秆压缩打包机6、支架7和如权利要求1至9任一的布料机构,秸秆压缩打包机6具备朝上的进料口60,支架7与底板10相连,支架7用于支撑布料机构并使排料开口100与秸秆压缩打包机6的进料口60沿竖直方向一一相对设置。图1中所示的排料开口100设置为多个,下方的压缩打包机6仅设置为2个,压缩打包机6可以根据需要,例如加大产量或减产等进行配置。当然,可以根据具体参数,包括布料槽4的大小或压缩打包机6的工作效率等将排料开口100设置为更多或更少,以满足调整生产产量的目的。图1中还示出了配合打包压缩机6,用于将打包压缩后的秸秆草料等物输送出去的传送带等其他装置,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具体需要进行增加或去除,此处不过多赘述。
48.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布料机构及秸秆压缩打包装置,通过底板、围壁和外周壁
构成环形的布料槽,并通过布料转轮配合拨料件,可以连续不断且均匀地将秸秆或草料投放给设置于排料开口下方的压缩打包机,并且在压缩打包机停止进料以进行压缩打包时可以继续拨动秸秆或草料,避免出现卡料的问题,并且能够满足同时给多个压缩打包机投料的需求,有效提高了秸秆或草料的压缩打包效率。
49.以上描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以及对所运用技术原理的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本技术中所涉及的发明范围,并不限于上述技术特征的特定组合而成的技术方案,同时也应涵盖在不脱离发明构思的情况下,由上述技术特征或其等同特征进行任意组合而形成的其它技术方案。例如上述特征与本技术中公开的(但不限于)具有类似功能的技术特征进行互相替换而形成的技术方案。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