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丙草胺、吡嘧磺隆和五氟磺草胺的除草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与流程

文档序号:29313549发布日期:2022-03-19 20:57阅读:800来源:国知局
含丙草胺、吡嘧磺隆和五氟磺草胺的除草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与流程

1.本发明涉及农药复配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含丙草胺、吡嘧磺隆和五氟磺草胺的除草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2.丙草胺,化学名称:2-氯-n-(1-甲基-2-甲氧乙基)-n-(2-乙基-6-甲基苯基)乙酰胺,是具有高选择性的水稻田专用除草剂,对水稻安全,杀草谱广。杂草种子在发芽过程中根部对药剂的吸收较差,只能作芽前土壤处理。
3.五氟磺草胺是由美国陶农科公司所开发的苗后用除草剂,它是三唑并嘧啶磺酰胺除草剂,通过抑制乙酰乳酸合成酶而起作用。2004年9月24日在美国epa正式注册登记,2005年在美国南部稻区推广应用,2008年在中国登记,目前在我国登记的剂型为百分之二点五的油悬浮剂。
4.吡嘧磺隆纯品为白色粉末状固体,,适用作物非常广泛,小麦、玉米、高粱、水稻、甘蔗、番茄、红薯、干豆、草坪和观赏作物均可施用,其对恶性杂草香附子有特效,且能防除部分阔叶杂草。
5.直播稻田的裸花水竹叶、千金子、马唐、牛筋草等杂草对水稻的产量有非常大的影响,实际除草中,单独施用五氟磺草胺、丙草胺和吡嘧磺隆的药效都不是十分显著。因此,现有技术中常将五氟磺草胺、丙草胺和吡嘧磺隆进行合理混配,如公开号为cn107517968a的专利公开了一种含丙草胺、五氟磺草胺和氯吡嘧磺隆除草剂,丙草胺在除草剂中的重量百分比为50%-52%,五氟磺草胺在除草剂中的重量百分比为20%-22%,氯吡嘧磺隆在除草剂中的重量百分比为20%-22%,其余为农药助剂。又如公开号为cn104970035a的专利公开了一种含有五氟磺草胺和氯吡嘧磺隆以及丙草胺的除草组合物,有效成分为五氟磺草胺、氯吡嘧磺隆、丙草胺;五氟磺草胺在组合物中的重量百分比为0.01%~20%,氯吡嘧磺隆在组合物中的重量百分比为0.01%~20%,丙草胺在组合物中的重量百分比为0.1%~50%,其余为农药助剂。三种农药复配后具有显著增效,扩大杂草防治谱,降低防治成本的作用。
6.目前喷洒药液通常使用无人机喷药,对药液的分散稳定性、喷洒后的附着性等提出更高的要求,而上述由丙草胺、吡嘧磺隆和五氟磺草胺组成的复配除草剂往往存在分散稳定性差、奥氏熟化和易析水结底的问题,喷药时易产生沉淀聚集,堵塞喷头,不能有效附着在植物表面,达不到较好除草效果。
7.此外,随着含丙草胺、吡嘧磺隆和五氟磺草胺除草剂的广泛使用,已经产生一定程度的抗药性,需要对农药的配方做进一步研发。


技术实现要素:

8.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含丙草胺、吡嘧磺隆和五氟磺草胺的除草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通过组份配方的调配提高药液的稳定性,减少药
液挥发、飘移损失、增加雾滴在叶面沉积量,另外通过引入新的组份,以期望进一步提高农药生物利用度,避免药效降低。
9.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10.一种含丙草胺、吡嘧磺隆和五氟磺草胺的除草剂,该除草剂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份:丙草胺10~20份,吡嘧磺隆1~3份,五氟磺草胺0.5-1.5份,1-(二氟甲基)-6-硝基-1h-吲哚0.1-0.5份,乳化剂5-10份,表面活性剂1-3份,消泡剂0.5-1份,增稠剂1-2份,分散剂1-3份,喷雾助剂1-2份,水补足至100份。
11.优选地,该除草剂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份:丙草胺14~16份,吡嘧磺隆1.5~2.5份,五氟磺草胺0.75-1.25份,1-(二氟甲基)-6-硝基-1h-吲哚0.1-0.5份,乳化剂6-8份,表面活性剂1-3份,消泡剂0.5-1份,增稠剂1-2份,分散剂1-3份,喷雾助剂1-2份,水补足至100份。
12.进一步优选地,该除草剂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份:丙草胺15份,吡嘧磺隆2份,五氟磺草胺1份,1-(二氟甲基)-6-硝基-1h-吲哚0.3份,乳化剂7份,表面活性剂2份,消泡剂1份,增稠剂1份,分散剂2份,喷雾助剂2份,水补足至100份。
13.优选地,所述表面活性剂选自烷基酚聚氧乙烯醚、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牛脂胺聚氧乙烯醚中的一种或几种。
14.优选地,所述消泡剂为有机硅。
15.优选地,所述增稠剂选自黄原胶、羟甲基纤维素中的一种。
16.优选地,所述1-(二氟甲基)-6-硝基-1h-吲哚通过以下方法制备得到:以n-甲基苯胺和2,2-二氟-2-碘-1-苯基乙烷-1-酮为原料,在溶剂中,于室温条件下进行反应,得到的反应液经浓缩、纯化处理,即得。其中,所述1-(二氟甲基)-6-硝基-1h-吲哚的分子结构式为:
[0017][0018]
优选地,所述的喷雾助剂为羟丙基瓜尔胶。
[0019]
优选地,所述分散剂为硫酸盐类分散剂sd-208,所述乳化剂为烷基苯磺酸钠。
[0020]
一种含丙草胺、吡嘧磺隆和五氟磺草胺的除草剂的制备方法,将表面活性剂、消泡剂、增稠剂、喷雾助剂、乳化剂、水、分散剂混合,经高速剪切混合均匀,然后加入丙草胺、吡嘧磺隆、五氟磺草胺,在球磨机中球磨2-3小时,使粒径低于5μm,制得产品。
[0021]
本发明还提供上述含丙草胺、吡嘧磺隆和五氟磺草胺的除草剂在农田除草方面的应用,按有效成分18-36g/亩的量使用。
[0022]
目前由于丙草胺、吡嘧磺隆和五氟磺草胺除草剂的广泛使用,部分杂草出现了一定的抗药性,导致除草剂药效有所降低。发明人研究发现。通过引入了含氟芳香胺类化合物1-(二氟甲基)-6-硝基-1h-吲哚,能够有效提高药效,由于1-(二氟甲基)-6-硝基-1h-吲哚含有氟原子,可以改善有机分子生物学特性,促进含丙草胺、吡嘧磺隆和五氟磺草胺的复
配,以此提高了农药的亲脂性、生物利用度和代谢稳定性。
[0023]
此外,本发明选择硫酸盐类分散剂,疏油主链吸附在吡嘧磺隆颗粒表面,防止颗粒之间发生团聚。亲油基团侧链与油等非极性溶剂具有很好的相容性,长期保持稳定,有效降低粘度。硫酸盐类分散剂与乳化剂具有协同作用,提高稳定性,提高可分散油悬浮剂悬浮率,有效降低悬乳剂粘度,提高自分散性,防止奥氏熟化现象。作为喷雾助剂的羟丙基瓜尔胶由瓜尔胶粉化学改性后得到的,属于高分子糖类,可对农药水悬浮剂起到良好的稳定作用,能升高水的蒸汽压,减少喷雾过程中丙草胺与吡嘧磺隆雾滴的蒸发与漂移,提高丙草胺与吡嘧磺隆在农作物上的沉积量,提高雾滴分布的均匀度,减少喷洒漂移和雾滴蒸发,从而降低丙草胺与吡嘧磺隆的使用量,减少了环境污染,并且使农药有效的附着在植物表面。再复配消泡剂有机硅、增稠剂黄原胶、羟甲基纤维素等,有效避免在实际喷雾作业中堵塞喷头等现象的发生,且保证液体喷出后,有效附着在植物表面,增强在植物叶片上的附着力,从而减少药液的挥发和漂移,提高农药利用率。
具体实施方式
[0024]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但绝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制。
[0025]
以下实施例中所用到的5-溴-1-(二氟甲基)-1h-吲唑通过以下方法制备:称取n-甲基苯胺置于烧瓶中,再加入2,2-二氟-2-碘-1-苯基乙烷-1-酮,n-甲基苯胺与2,2-二氟-2-碘-1-苯基乙烷-1-酮的摩尔比为1:1,磁力搅拌器上,反应15min,tlc监测反应完全;旋干,加水,乙酸乙酯萃取3次,浓缩,层析分离(pe:ea(v/v)=2:1),得到产物。
[0026]
实施例1
[0027]
一种含丙草胺、吡嘧磺隆和五氟磺草胺的除草剂,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份:丙草胺10份,吡嘧磺隆1份,五氟磺草胺0.5份,1-(二氟甲基)-6-硝基-1h-吲哚0.1份,乳化剂5份,表面活性剂1份,消泡剂0.5份,增稠剂1份,分散剂1份,喷雾助剂1份,水补足至100份。
[0028]
其中,表面活性剂为烷基酚聚氧乙烯醚,消泡剂为有机硅,增稠剂为黄原胶,喷雾助剂为羟丙基瓜尔胶,分散剂为硫酸盐类分散剂sd-208,乳化剂为烷基苯磺酸钠。
[0029]
制备方法为:将表面活性剂、消泡剂、增稠剂、喷雾助剂、乳化剂、水、分散剂混合,经高速剪切混合均匀,然后加入丙草胺、吡嘧磺隆、五氟磺草胺,在球磨机中球磨2-3小时,使粒径全部处于5μm以下,制得产品。
[0030]
实施例2
[0031]
与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除草剂配方为:丙草胺20份,吡嘧磺隆3份,五氟磺草胺1.5份,1-(二氟甲基)-6-硝基-1h-吲哚0.5份,乳化剂10份,表面活性剂3份,消泡剂1份,增稠剂2份,分散剂3份,喷雾助剂2份,水补足至100份。其中,表面活性剂为脂肪醇聚氧乙烯醚,增稠剂为羟甲基纤维素,具体参见表1。
[0032]
实施例3
[0033]
与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除草剂配方为:丙草胺14份,吡嘧磺隆1.5份,五氟磺草胺0.75份,1-(二氟甲基)-6-硝基-1h-吲哚0.2份,乳化剂6份,表面活性剂1.5份,消泡剂0.75份,增稠剂2份,分散剂2份,喷雾助剂1份,水补足至100份。其中,表面活性剂为牛脂胺聚氧乙烯醚,增稠剂为黄原胶,具体参见表1。
[0034]
实施例4
[0035]
与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除草剂配方为:丙草胺16份,吡嘧磺隆2.5份,五氟磺草胺1.25份,1-(二氟甲基)-6-硝基-1h-吲哚0.3份,乳化剂8份,表面活性剂2份,消泡剂1份,增稠剂1份,分散剂2.5份,喷雾助剂1.5份,水补足至100份。其中,表面活性剂为脂肪醇聚氧乙烯醚,增稠剂为羟甲基纤维素,具体参见表1。
[0036]
实施例5
[0037]
与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除草剂配方为:丙草胺15份,吡嘧磺隆2份,五氟磺草胺1份,1-(二氟甲基)-6-硝基-1h-吲哚0.3份,乳化剂7份,表面活性剂2份,消泡剂1份,增稠剂1份,分散剂2份,喷雾助剂2份,水补足至100份。其中,增稠剂为羟甲基纤维素,具体参见表1。
[0038]
对比例1
[0039]
与实施例5不同之处在于,不加入喷雾助剂,具体参见表1。
[0040]
对比例2
[0041]
与实施例5不同之处在于,不加入分散剂,具体参见表1。对比例3
[0042]
与实施例5不同之处在于,不加入乳化剂,具体参见表1。
[0043]
对比例4
[0044]
与实施例5不同之处在于,不加入1-(二氟甲基)-6-硝基-1h-吲哚,具体参见表1。
[0045]
表1实施例1~5及对比例1~4除草剂配方组成
[0046]
[0047][0048]
注:表中数值均为重量份。
[0049]
测试农药药液在植物叶片上的铺展和沉积情况,采用“雾滴测试卡”来检测雾滴的铺展面积和剩余量,雾滴的剩余量用平方厘米的液斑个数表示,液滴的铺展情况用液斑的平均直径表示。
[0050]
飞机喷雾实验:将七个喷雾测试卡分别固定在80m
×
50m水稻试验田的顶点、中心和两侧的中点处,试验结果如表2所示:
[0051]
表2实施例1~5及对比例1~4铺展和沉积情况测试结果
[0052] 药斑平均直径/mm每cm2药斑数量0.1μl药液蒸发时间/s实施例112.91.176.4实施例213.51.166.3实施例315.91.287.1实施例415.11.246.9实施例516.21.377.4对比例15.20.714.7对比例26.80.835.3对比例37.10.925.6对比例416.11.357.5
[0053]
由表2可知,本发明除草剂改善液滴的铺展性和沉降性效果较好,可有效提高液滴在植物叶片的保湿时间。
[0054]
为了测试本发明农药防治效果,参照gb/t17980.40-2000设计实验,试验药剂为实施例1~5及对比例1~4。按照总有效成分21g/亩的量使用,喷洒杂草,分别观察在施药7天和14天后,不同液体对耳叶水苋和稗草的防治效果,每组实验平行做三次选取平均值,测试结果如表3所示:
[0055]
表3实施例1~5及对比例1~4药效(%)
[0056]
[0057][0058]
由表3可知,本发明制备得到的除草剂在防治效果和持效性方面效果优异。
[0059]
上述的对实施例的描述是为便于该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理解和使用发明。熟悉本领域技术的人员显然可以容易地对这些实施例做出各种修改,并把在此说明的一般原理应用到其他实施例中而不必经过创造性的劳动。因此,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本发明的揭示,不脱离本发明范畴所做出的改进和修改都应该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