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苏打盐碱地水稻育苗装置

文档序号:28191125发布日期:2021-12-25 01:55阅读:88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苏打盐碱地水稻育苗装置

1.本实用新型涉及水稻育苗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苏打盐碱地水稻育苗装置。


背景技术:

2.水稻是稻属谷类作物,代表种为稻,水稻原产于中国和印度,七千年前中国长江流域的先民们就曾种植水稻,水稻所结子实即稻谷,稻谷脱去颖壳后称糙米,糙米碾去米糠层即可得到大米,世界上近一半人口以大米为主食,水稻除可食用外,还可以酿酒、制糖作工业原料,稻壳和稻秆可以作为牲畜饲料,水稻种植对生长环境有一定的条件,在对苏打盐碱地等条件较差的地质中种植水稻时,需要先通过育苗装置使得水稻生根发芽。
3.目前在进行水稻育苗装置的使用时,往往采用育苗箱来实现水稻育苗活动,但是对与水稻种子的播种通常为手动播种,即导致工作人员劳动力加大,同时手动播种无法保证水稻种子在育苗箱内部位置的整体,容易导致后续发育的水稻幼苗生长杂乱,不易管理。


技术实现要素:

4.(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5.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不足,现提出一种新型苏打盐碱地水稻育苗装置,解决了在进行水稻育苗装置的使用时,往往采用育苗箱来实现水稻育苗活动,但是对与水稻种子的播种通常为手动播种,即导致工作人员劳动力加大,同时手动播种无法保证水稻种子在育苗箱内部位置的整体,容易导致后续发育的水稻幼苗生长杂乱,不易管理的问题,达到实现水稻种子自动均匀播种,保证播种整齐的效果。
6.(二)技术方案
7.本实用新型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新型苏打盐碱地水稻育苗装置,包括育苗箱主体和滑动下料装置,所述育苗箱主体下端四角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柱,所述育苗箱主体前侧下端中部相插接有排水管,所述排水管前端相连接有端盖,所述育苗箱主体内部下端设置有隔水底板,所述滑动下料装置设置于育苗箱主体顶部,所述滑动下料装置包括固定壳、电机、第一锥齿轮、第二锥齿轮、滚筒、固定板和下料器,所述固定壳下端与固定板固定连接,并且固定壳内部下端设置有电机,所述电机下端相连接有第一锥齿轮,所述第一锥齿轮右侧与第二锥齿轮啮合连接,所述第二锥齿轮与滚筒右侧相连接,所述滚筒左右两侧均与固定板转动连接,并且滚筒左侧前端与下料器滑动连接,所述固定板下端与育苗箱主体顶部固定连接。
8.进一步的,所述下料器包括下料壳、导槽、安装槽、直流电机、第一转盘和第二转盘,所述下料壳内部下端开设有导槽,并且下料壳下端左侧内部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右侧内部下端安装有直流电机,所述直流电机上端均与第一转盘和第二转盘相连接。
9.进一步的,所述滚筒外侧开设有循环凹槽,并且滚筒开设循环凹槽内壁呈光滑状。
10.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板沿育苗箱主体顶部左右两侧相对称设置,并且固定板内侧
前端开设有凹槽。
11.进一步的,所述导槽、安装槽、直流电机与第一转盘和第二转盘均沿下料壳内部等距设置,并且下料壳内部上端两侧呈倾斜状。
12.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转盘与第二转盘呈上下同一直线设置,并且第一转盘与第二转盘整体结构相一致。
13.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转盘与第二转盘外侧均开设有凹槽,并且第一转盘与第二转盘所开设凹槽位置呈左右相反设置。
14.进一步的,所述导槽沿下料壳内部等距开设有五条,并且导槽开设整体形状为圆柱状。
15.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锥齿轮与第二锥齿轮均采用碳钢材质制成。
16.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转盘与第二转盘均采用不锈钢材质制成。
17.(三)有益效果
18.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9.优点1: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新型苏打盐碱地水稻育苗装置,通过设置了滑动下料装置,在滑动下料装置内部,第一锥齿轮与第二锥齿轮配合下,实现滚筒转动,从而下料器就可沿着滚筒外侧开设循环凹槽转动,实现滑动下料活动,从而达到往复滑动下料播种优点。
20.优点2: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新型苏打盐碱地水稻育苗装置,通过在左侧前端设置了下料器,在下料器内部第一转盘与第二转盘转动配合下,使水稻种子沿着第一转盘与第二转盘所开设凹槽,实现均与下料活动,从而达到了水稻种子的均匀下料,保证播种整齐优点。
附图说明
21.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22.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23.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左视内部结构示意图;
24.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滑动下料装置左视内部结构示意图;
25.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下料器左视内部结构示意图;
26.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下料器结构示意图;
27.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下料器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28.图中:育苗箱主体

1、支撑柱

2、排水管

3、端盖

4、隔水底板

5、滑动下料装置

6、固定壳

61、电机

62、第一锥齿轮

63、第二锥齿轮

64、滚筒

65、固定板

66、下料器

67、下料壳

671、导槽

672、安装槽

673、直流电机

674、第一转盘

675、第二转盘

676。
具体实施方式
29.下面将结合附图1

6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30.请参阅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通过改进在此提供一种新型苏打盐碱地水稻育苗装置,包括育苗箱主体1和滑动下料装置6,育苗箱主体1下端四角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柱2,育苗箱主体1前侧下端中部相插接有排水管3,排水管3前端相连接有端盖4,育苗箱主体1内部下端设置有隔水底板5。
31.请参阅3,本实用新型通过改进在此提供一种新型苏打盐碱地水稻育苗装置,滑动下料装置6设置于育苗箱主体1顶部,滑动下料装置6包括固定壳61、电机62、第一锥齿轮63、第二锥齿轮64、滚筒65、固定板66和下料器67,固定壳61下端与固定板66固定连接,并且固定壳61内部下端设置有电机62,电机62下端相连接有第一锥齿轮63,第一锥齿轮63右侧与第二锥齿轮64啮合连接,第二锥齿轮64与滚筒65右侧相连接,滚筒65左右两侧均与固定板66转动连接,并且滚筒65左侧前端与下料器67滑动连接,固定板66下端与育苗箱主体1顶部固定连接,滚筒65外侧开设有循环凹槽,并且滚筒65开设循环凹槽内壁呈光滑状,使得下料器67沿滚筒65往复移动使更加的流畅与稳定,固定板66沿育苗箱主体1顶部左右两侧相对称设置,并且固定板66内侧前端开设有凹槽,使得通过固定板66开设凹槽保证下料器67往复移动的稳定,第一锥齿轮63与第二锥齿轮64均采用碳钢材质制成。
32.请参阅图4、图5和图6,本实用新型通过改进在此提供一种新型苏打盐碱地水稻育苗装置,下料器67包括下料壳671、导槽672、安装槽673、直流电机674、第一转盘675和第二转盘676,下料壳671内部下端开设有导槽672,并且下料壳671下端左侧内部开设有安装槽673,安装槽673右侧内部下端安装有直流电机674,直流电机674上端均与第一转盘675和第二转盘676相连接,导槽672、安装槽673、直流电机674与第一转盘675和第二转盘676均沿下料壳671内部等距设置,并且下料壳671内部上端两侧呈倾斜状,使得下料壳671进行导料活动时更加的快速,第一转盘675与第二转盘676呈上下同一直线设置,并且第一转盘675与第二转盘676整体结构相一致,使得第一转盘675与第二转盘676整体使用稳定,第一转盘675与第二转盘676外侧均开设有凹槽,并且第一转盘675与第二转盘676所开设凹槽位置呈左右相反设置,使得通过第一转盘675与第二转盘676所开设凹槽配合,实现均匀播种活动,导槽672沿下料壳671内部等距开设有五条,并且导槽672开设整体形状为圆柱状,使得通过导槽672保证水稻种子播种位置的整齐,第一转盘675与第二转盘676均采用不锈钢材质制成。
33.本专利所述的第一锥齿轮63与第二锥齿轮64:锥齿轮用来传递两相交轴之间的运动和动力,在一般机械中,锥齿轮两轴之间的交角等于90
°
,与圆柱齿轮类似,锥齿轮有分度圆锥、齿顶圆锥、齿根圆锥和基圆锥,圆锥体有大端和小端,其对应大端的圆分别称为分度圆(其半径为r)、齿顶圆、齿根圆和基圆。
34.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新型苏打盐碱地水稻育苗装置,其工作工作原理如下;
35.第一,工作人员将培育水倒入到该育苗箱主体1内部,然后完成培育水的倒入后,就可将水稻种子放置到育苗箱主体1内部,来与培育水相接触,实现培育活动,而在育苗箱主体1内部下端的隔水底板5,能够避免培育水出现泄漏现象,当完成水稻种子的培育后,将培育完成的水稻幼苗取出育苗箱主体1,同时工作人员通过打开育苗箱主体1前侧下端中部排水管3处设置的端盖4,来实现排水管3的打开,从而育苗箱主体1内部使用的培育水,就可通过排水管3排出,进而就可完成水稻种子的育苗活动;
36.第二,在进行水稻育苗装置的使用时,往往采用育苗箱来实现水稻育苗活动,但是对与水稻种子的播种通常为手动播种,即导致工作人员劳动力加大,同时手动播种无法保
证水稻种子在育苗箱内部位置的整体,容易导致后续发育的水稻幼苗生长杂乱,不易管理;
37.第三,因此通过在育苗箱主体1顶部设置了滑动下料装置6,使用者将水稻种子倒入到固定板66左侧相滑动连接的下料器67内部,然后通过运行滑动下料装置6内部的电机62,使电机62带动下端相连接的第一锥齿轮63,带动右侧相啮合连接的第二锥齿轮64转动,在第二锥齿轮64转动下,固定板66内部转动连接的滚筒65,就可随之转动,而因为后侧与滚筒65外侧开设循环凹槽滑动连接的原因,使得下料器67可随滚筒转动实现左右往复移动,从而就可达到往复移动活动;
38.第四,同时在滚筒65转动时,运行下料器67内部左侧下端安装槽673处的直流电机674,使直流电机674带动上端设置的第一转盘675与第二转盘676转动,首先当第二转盘676所开设的凹槽,转动至下料壳671内部下端开设的导槽672时,导槽672内部的水稻种子可通过第二转盘676开设凹槽,掉落至第一转盘675上,然后第二转盘676开设凹槽转动至安装槽673内部时,第二转盘676右侧可实现导槽672上端种子的阻挡,同时第一转盘675所开设的凹槽,就可转动至导槽672内部,实现上端堆积水稻种子的下料,然后水稻种子就可沿着导槽672,实现均匀下料播种活动,因为第一转盘675与第二转盘676所开设凹槽位置呈左右相反状态,当一方凹槽处转动至导槽内部时,另一方凹槽则位于安装槽673内部,从而通过滚筒65往复带动与下料器67的均匀下料配合下,就可实现水稻种子的自动均匀播种,从而达到了水稻种子自动均匀播种,保证播种整齐的优点。
39.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并且本实用新型使用到的标准零件均可以从市场上购买,异形件根据说明书的和附图的记载均可以进行订制,各个零件的具体连接方式均采用现有技术中成熟的螺栓铆钉、焊接等常规手段,机械、零件和设备均采用现有技术中,常规的型号,加上电路连接采用现有技术中常规的连接方式,在此不再详述。
40.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41.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