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农业大棚的水循环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612262发布日期:2022-01-22 12:35阅读:443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农业大棚的水循环系统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农业大棚技术领域,特别是指一种用于农业大棚的水循环系统。


背景技术:

2.在农业生产中,蔬菜大棚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也能为人们创造更高的经济效益。在蔬菜大棚中,水是作物生长发育最重要的因素之一。现有的蔬菜大棚人工浇灌、分步喷淋,既不能对水资源进行充分利用,而且费时费力,造成水资源的严重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3.针对上述背景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用于农业大棚的水循环系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大棚水资源利用率不高的问题。
4.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用于农业大棚的水循环系统,包括控制系统,还包括设置在大棚骨架上部的外部蓄水箱和设置在大棚骨架下部的内部蓄水池,大棚骨架的内部设有喷淋机构和湿度传感器,外部蓄水箱和内部蓄水池均与水处理装置相连接,所述水处理装置的出水口与喷淋机构相连接,喷淋机构的备用进水口与地下抽水泵相连接,地下抽水泵的出水端与设置在大棚骨架上的灌溉接头相连接。
5.进一步,所述外部蓄水箱包括箱体,箱体通过第一水管与水处理装置相连接,箱体上部设有自动箱门,箱体的内部设有过滤网。
6.优选地,所述内部蓄水池的内部从上向下依次设有土壤覆盖板和过滤板,土壤覆盖板上均布有过滤孔。
7.进一步,所述内部蓄水池的侧壁设有冲刷喷头,冲刷喷头通过高压管道与水处理装置相连接,高压管道上设有第一高压泵。
8.优选地,所述喷淋机构包括设置在大棚骨架上的导轨,导轨上设有行走座,行走座上设有喷淋头,喷淋头通过高压软管与水处理装置相连接。高压软管上连接有药液箱和备用管,备用管与地下抽水泵相连接。
9.进一步,水处理装置包括相连通的过滤箱、化学处理箱和净水箱,外部蓄水箱和内部蓄水池与过滤箱相连接,化学处理箱的出水端与净水箱连通,净水箱与喷淋机构相连接。
10.本实用新型采用的外部蓄水箱用于在雨雪天气接收雨雪并存储,便于后期利用;内部蓄水池用于接收灌溉过程中未被植物和土壤吸收的水分,提高自然水资源的利用率,有效避免水资源浪费。采用移动式喷淋机构,可在控制系统的作用下,对大棚内的果蔬进行全覆盖式的喷淋保湿或药液喷淋,自动化喷淋设置,降低劳动强度,且配合湿度传感器,使大棚内的湿度始终保持在最佳状态,提高果蔬生长速率。
附图说明
11.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
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2.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13.图2为图1中a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14.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付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15.如图1所示,实施例1,一种用于农业大棚的水循环系统,包括控制系统,控制系统可为后台控制器,为整个水循环系统的控制中心。水循环系统还包括设置在大棚骨架1上部的外部蓄水箱2和设置在大棚骨架1下部的内部蓄水池3,外部蓄水箱用于在雨雪天气接收雨雪并存储,便于后期利用,提高自然水资源的利用率。内部蓄水池3用于接收灌溉过程中未被植物和土壤吸收的水分,有效避免水资源浪费。大棚骨架1的内部设有喷淋机构7和湿度传感器8,喷淋机构7和湿度传感器8均与控制系统相连接,湿度传感器8用于检测大棚内空气湿度,当空气湿度低于设定值时,控制器控制喷淋机构进行水雾喷淋。喷淋机构也可进行药液喷淋。外部蓄水箱2和内部蓄水池3均与水处理装置4相连接,外部蓄水箱2和内部蓄水池3内的水需要经过水处理装置处理后进行下一步利用。所述水处理装置4的出水口与喷淋机构7相连接,喷淋机构7的备用进水口与地下抽水泵5相连接,喷淋机构的水源可由水处理装置提供,也可通过地下抽水泵抽取地下水进行利用。地下抽水泵5的出水端与设置在大棚骨架1上的灌溉接头6相连接,地下抽水泵的出水口设有三通管,三通管的出水口分别与灌溉接头6、喷淋机构7连接,灌溉接头连通至大棚内部,用于灌溉。
16.进一步,所述外部蓄水箱2包括箱体21,箱体21通过第一水管24与水处理装置4相连接,箱体接收到的水源经第一水管流至水处理装置内。箱体21上部设有自动箱门22,当遇到雨雪天气时,人工通过控制系统控制自动箱门打开,便于接收雨雪;其他时候关闭箱门,防止外物进入。箱体21的内部设有过滤网23,过滤网优选设置在箱体的上部,用于过滤接收雨雪过程中带入的杂物。为便于箱体的水顺利进入水处理装置内,可在第一水管上连接动力泵。
17.实施例2,一种用于农业大棚的水循环系统,所述内部蓄水池3的内部从上向下依次设有土壤覆盖板31和过滤板32,种植果蔬的土壤覆盖在土壤覆盖板上,土壤覆盖板31上均布有过滤孔,浇灌过程中多余的水分经过滤孔进入内部蓄水池内。过滤板的过滤孔的孔径小于土壤覆盖板的过滤孔,对从土壤流出的水进行二次过滤。所述内部蓄水池3的侧壁设有冲刷喷头33,冲刷喷头最好设置在过滤板上方和内部蓄水池的下部,用于对过滤板和水池底部的冲刷,防止泥土堆积造成堵塞。冲刷喷头33通过高压管道34与水处理装置4相连接,高压管道34上设有第一高压泵35。冲刷喷头利用水处理装置内的水资源进行高压冲刷,形成内部水资源循环。
18.进一步,如图2所示,所述喷淋机构7包括设置在大棚骨架1上的导轨71,导轨71上设有行走座72,行走座为微型移动车体,有与控制系统相连接的行走系统,,行走系统可采
用电机+车轮结构,确保行走座能沿导轨运动。行走座72上设有喷淋头73,喷淋头73通过高压软管74与水处理装置4相连接,为保证水处理装置内的水更高效进入高压软管,可在高压软管上连接水泵,提供动力。为方便喷药,可在高压软管74上连接药液箱75,药液箱内盛放的药液可经高压软管进入喷淋头,对大棚内的果蔬进行药液喷淋。高压软管74上还连接有备用管76,备用管76与地下抽水泵5相连接,当水处理装置内的水源不足时,可通过地下抽水泵抽取地下水,进行喷淋。
19.进一步,水处理装置4包括相连通的过滤箱41、化学处理箱42和净水箱43,外部蓄水箱2和内部蓄水池3与过滤箱41相连接,过滤箱41用于过滤从外部蓄水箱2和内部蓄水池3进入的水源;化学处理箱42采用化学方法进行净水处理。化学处理箱42的出水端与净水箱43连通,经化学处理箱处理的水进入净水箱,进行净水缓存。净水箱43与喷淋机构7的高压软管相连接,用于对喷淋机构进行供水。
20.其他结构与实施例1相同。
21.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农业大棚的水循环系统,包括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大棚骨架(1)上部的外部蓄水箱(2)和设置在大棚骨架(1)下部的内部蓄水池(3),大棚骨架(1)的内部设有喷淋机构(7)和湿度传感器(8),外部蓄水箱(2)和内部蓄水池(3)均与水处理装置(4)相连接,所述水处理装置(4)的出水口与喷淋机构(7)相连接,喷淋机构(7)的备用进水口与地下抽水泵(5)相连接,地下抽水泵(5)的出水端与设置在大棚骨架(1)上的灌溉接头(6)相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农业大棚的水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外部蓄水箱(2)包括箱体(21),箱体(21)通过第一水管(24)与水处理装置(4)相连接,箱体(21)上部设有自动箱门(22),箱体(21)的内部设有过滤网(23)。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于农业大棚的水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部蓄水池(3)的内部从上向下依次设有土壤覆盖板(31)和过滤板(32),土壤覆盖板(31)上均布有过滤孔。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农业大棚的水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部蓄水池(3)的侧壁设有冲刷喷头(33),冲刷喷头(33)通过高压管道(34)与水处理装置(4)相连接,高压管道(34)上设有第一高压泵(35)。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4所述的用于农业大棚的水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淋机构(7)包括设置在大棚骨架(1)上的导轨(71),导轨(71)上设有行走座(72),行走座(72)上设有喷淋头(73),喷淋头(73)通过高压软管(74)与水处理装置(4)相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农业大棚的水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高压软管(74)上连接有药液箱(75)和备用管(76),备用管(76)与地下抽水泵(5)相连接。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4或6所述的用于农业大棚的水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水处理装置(4)包括相连通的过滤箱(41)、化学处理箱(42)和净水箱(43),外部蓄水箱(2)和内部蓄水池(3)与过滤箱(41)相连接,化学处理箱(42)的出水端与净水箱(43)连通,净水箱(43)与喷淋机构(7)相连接。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农业大棚的水循环系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大棚水资源利用率不高的问题。本实用新型包括控制系统,还包括设置在大棚骨架上部的外部蓄水箱和设置在大棚骨架下部的内部蓄水池,大棚骨架的内部设有喷淋机构和湿度传感器,外部蓄水箱和内部蓄水池均与水处理装置相连接,所述水处理装置的出水口与喷淋机构相连接,喷淋机构的备用进水口与地下抽水泵相连接,地下抽水泵的出水端与设置在大棚骨架上的灌溉接头相连接。本实用新型采用的外部蓄水箱用于在雨雪天气接收雨雪并存储,便于后期利用;内部蓄水池用于接收灌溉过程中未被植物和土壤吸收的水分,提高自然水资源的利用率,有效避免水资源浪费。有效避免水资源浪费。有效避免水资源浪费。


技术研发人员:王西莹 曹昆昆 刘自龙 冯杨 江运海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河南建业新生活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8.31
技术公布日:2022/1/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