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棚水上荔枝种植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346990发布日期:2022-06-08 09:27阅读:238来源:国知局
一种大棚水上荔枝种植系统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农业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大棚水上荔枝种植系统。


背景技术:

2.荔枝是热带、南亚热带气候区的特种水果,被誉为“果中之王”,岭南四大佳果之一。荔枝富含大量营养元素,香味浓郁,果肉多汁、清甜,果皮美观、鲜红。荔枝不仅可以作为水果食用,同时可作为药材,具有治疗小肠气痛、心气痛、收敛止痛的功效,因此荔枝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
3.荔枝的生长对温度、湿度、光照、水分等要求都比较高。生长发育期间要求高温多湿,最适生长温度23~29℃,在10~12℃则生长缓慢。营养生长长期需要充足的日照和雨水,例如,在花芽分化期需低温干燥,果实发育期需晴朗的天气,伴随几天一场雨对果实有更好的效果,因此传统的荔枝种植均在亚热带地区。然而荔枝“若离本枝,一日而色变,二日而香变,三日而味变,四五日外,色香味尽去矣”的特性,对于现代普遍追求高品质食品、希望吃到新鲜现采的荔枝的人而言,成为难题。且随着生态旅游的热度日益增加,人们逐渐探索在长江中下游一带大棚种植荔枝,然而现有技术中,大棚种植不仅成本高,而且单一性的种植方式既浪费资源,又不适用于目前流行的多功能联动的生态旅游。


技术实现要素:

4.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大棚水上荔枝种植系统,以解决现有大棚荔枝种植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大棚水上荔枝种植系统,所述大棚水上荔枝种植系统包括大棚、喷淋装置和种养池;所述大棚架设于所述种养池之上;所述种养池中设有若干荔枝种植桶;所述荔枝种植桶纵向等间距成列设置;所述荔枝种植桶底部与种养池的底泥连通,所述荔枝种植桶顶部高出种养池的水面;所述喷淋装置设于所述荔枝种植桶的上方,固定于所述大棚上部。
6.优选地,所述荔枝种植桶内自下而上设有三层不同的基质结构;所述三层基质结构自下而上依次为稳基透水层、保水层、供养透气层。
7.优选地,所述喷淋装置包括水泵、水管和喷头;所述喷头分别设于各个荔枝种植桶的上方;所述水管设为连通水泵和喷头;所述水泵设于所述种养池水中;所述喷头被设置为适于朝下喷水。
8.优选地,所述种养池包括环沟、种养区、增氧装置和田埂,所述环沟设于所述种养区的四周;所述环沟深度设为与所述种养区具有落差;所述增氧装置设于环沟中;所述田埂设于所述环沟的四周岸边;所述荔枝种植桶设于所述种养区中。
9.优选地,所述种养区设有人行栈道,所述人行栈道架设于种养区的上方,且至少与一侧田埂连通。
10.如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大棚水上荔枝种植系统,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1.1)本实用新型大棚水上荔枝种植系统通过覆盖大棚可以减少太阳辐射,同时可防大暴雨,并且大棚内形成了热带雨林微环境,通过调控棚内温度、湿度,可避免虫害。
12.2)本实用新型大棚水上荔枝种植系统将荔枝种植与水产养殖合并,解决了单一性种植资源浪费的问题,实现了一地多收,不仅经济效益高,也使多功能联动的生态休闲旅游成为可能。
13.3)本实用新型大棚水上荔枝种植系统中,通过清水灌溉荔枝,水草肥施肥,全程零污染、零排放,完全实现生态有机,同时提高了荔枝的产量,种植的荔枝色泽饱满、皮薄肉厚,果肉水分多、有弹性,口感更佳,品质更好。
附图说明
14.图1显示为本实用新型大棚水上荔枝种植系统的平面示意图。
15.图2显示为本实用新型大棚水上荔枝种植系统的横向截面示意图。
16.图3显示为本实用新型大棚水上荔枝种植系统的纵向截面示意图。
17.图中,1、大棚;2、喷淋装置;3、种养池;4、田埂;11、立柱;12、水平拉杆;13、第一拱杆;14、顶梁;15、顶杆;16、第一连接杆;17、第二拱杆;18、第二连接杆;21、水泵;22、水管;23、喷头;31、环沟;32、种养区;321、荔枝种植桶;322、人行栈道; 33、增氧装置;331、增氧机i;332、增氧机ii;333、增氧机iii;334、增氧机iv。
具体实施方式
18.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与功效。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通过另外不同的具体实施方式加以实施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也可以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没有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或改变。
19.请参阅附图1~3。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所提供的图示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构想,遂图式中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中有关的组件而非按照实际实施时的组件数目、形状及尺寸绘制,其实际实施时各组件的型态、数量及比例可为一种随意的改变,且其组件布局型态也可能更为复杂。
20.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大棚水上荔枝种植系统,包括:大棚1、喷淋装置2和种养池3;大棚1架设于种养池之上;种养池3中设有若干荔枝种植桶321;荔枝种植桶321纵向等间距成列设置;荔枝种植桶321底部与种养池3的底泥连通,荔枝种植桶 321顶部高出种养池3的水面;喷淋装置2设于荔枝种植桶321的上方,固定于大棚1上部。
21.本实用新型大棚水上荔枝种植系统的大棚1、喷淋装置2和种养池3使整个种植系统形成热带雨林微环境;荔枝种植桶321的底部与种养池3的底泥连通,可通过喷淋装置2以及调控种养池3中的水位调节种植系统的湿度,避免虫害。
22.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如图2~3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示的大棚水上荔枝种植系统中,大棚1为双层双膜温室大棚;双层双膜温室大棚包括第一支撑架、第一棚膜、第二支撑架和第二棚膜;第一棚膜覆盖于第一支撑架上;第二支撑架设于第一支撑架上方;第二棚膜覆盖于第二支撑架上。双层双膜结构的温室大棚适宜营造“适温、湿润”的热带雨林微环境,利于荔枝的生长。
23.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如图2~3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示的大棚水上荔枝种植系统中,大棚骨架包括至少两组立柱列、若干水平拉杆12、若干第一拱杆13、若干顶梁14、若干顶杆15和若干第一连接杆16;立柱列由若干根立柱11纵向等距成列构成;立柱列中同列立柱11的顶部通过顶梁14固定连接,相邻两组立柱列之间立柱11顶部通过水平拉杆12 固定连接;第一拱杆13设于相邻的两组立柱列之间,与顶梁14固定连接;同列第一拱杆13 通过至少一根第一连接杆16固定连接;顶杆15设于水平拉杆12与第一接杆16之间,与水平拉杆12和第一连接杆16均固定连接;第二支撑架包括若干第二拱杆17和若干第二连接杆 18;第二拱杆17分别与相邻两组立柱列中立柱11顶部固定连接;同列第二拱杆17通过至少一根第二连接杆18固定连接;喷淋装置2设于大棚骨架的水平拉杆12上。两组立柱列之间的间距为8.0~9.0m,优选两组立柱列之间间距为8.0m。同列立柱中各立柱之间间距为 4.0~4.5m,优选各立柱之间间距为4m。除去埋于地下的部分立柱高为2.5~3.0m,优选立柱高为2.5m。
24.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示的大棚水上荔枝种植系统中,喷淋装置2包括水泵21、水管22和喷头23;喷头23分别设于各个荔枝种植桶321的上方,高度设于水平拉杆12下方0.3~0.5m处,优选高度低于水平拉杆0.5m处;水管22设为连通水泵21和喷头23;水泵21设于种养池3水中;喷头23被设置为适于朝下喷水。喷头 23的设置可以实现对荔枝树的精准浇水,荔枝的种植对水分的要求极高,喷淋装置2的设置可以用来调节荔枝不同时期所需的温湿度。
25.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示的大棚水上荔枝种植系统中,种养池3包括环沟31、种养区32、增氧装置33和田埂4,环沟31设于种养区32的四周;环沟31深度设为与种养区32具有落差;增氧装置33设于环沟31中;田埂4设于环沟 31的四周岸边;荔枝种植桶321设于种养区32中。种养区32水中设有沉水植物、鱼和虾。种养池3中环沟31与种养区32的高低落差可保证降低水位期间水草及水产品的存活,也便于打捞水产品。增氧装置33的设置、以及环沟31与种养区32的水深落差可使整个种养池3 的水流处于流动状态,保证种养殖水为活水。设置的田埂能够方便引导田埂上的荔枝搭架,具有遮阴功效,便于采摘。
26.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如图2~3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示的大棚水上荔枝种植系统中,环沟31深度与种养区32落差为0.4~0.5m。环沟31内设有沉水植物、鱼和虾;优选沉水植物为苦草。环沟31宽5.0~5.5m、深1.8~2.0m,优选环沟31宽为5.0m、深为1.8m。
27.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如图2~3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示的大棚水上荔枝种植系统中,荔枝种植桶321内自下而上设有三层不同的基质结构,三层基质结构自下而上依次为稳基透水层、保水层、供养透气层。稳基透水层设置有瓜子片和/或碎石,层厚10~20cm;保水层设置有黏土和/或壤土,层厚40~60cm;供养透气层设置有营养土,层厚20~40cm。荔枝种植桶321为圆型无底波纹桶,与种养池3的底泥连通,通过调节种养池3水位控制种植桶内的湿度,便于根据荔枝不同时期需水量调节水位。荔枝种植桶321与立柱11对应设置,同时在两组立柱列的中线位置上设有一列荔枝种植桶321。相邻荔枝种植桶321之间的中心间距为4.0~4.5m。荔枝种植桶321之间宽的间距使水中形成了宽的通道,而宽通道可以方便游客清水游船、水上采摘荔枝等,实现生态旅游。
28.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示的大棚水上荔枝种植
系统中,增氧装置33包括增氧机i 331、增氧机ii 332、增氧机iii 333和增氧机iv 334;所述增氧机i 331、增氧机ii 332、增氧机iii 333和增氧机iv 334分别设于种养区32四角所对应的环沟31中。增氧机i 331、增氧机ii 332、增氧机iii 333和增氧机iv 334被设置为沿逆时针方向推动水流。增氧装置33优选车轮式增氧机,功率为1.5kw。增氧装置33的设置可以保证水中充足的溶解氧,满足养殖需求。
29.种养区32水中设有沉水植物、鱼和虾;优选改良型矮型苦草、观赏性较好的龙鱼与落实沼虾或南美白对虾。种养区32中种植的沉水植物,可与鱼虾形成共生系统,可以对水体进行净化,产生的清水用于灌溉荔枝树,同时荔枝树可以采用种养池中的水草肥作为有机肥料,整个系统全程零污染、零排放,形成了生态有机。种养区32深度为1.4~1.5m,优选种养区 32的深度为1.4m。种养区32的深度高于环沟31的深度,方便根据荔枝不同生长时期调节水位,例如生长发育期和营养生长期都需要高温多雨,因此水位较高;而花芽分化期需要低温干燥,果实发育期须水较少,因此水位可调低。而且种养池3中种养区32与环沟31的高低落差可保证种养区32降低水位期间水草及水产品的存活,同时又便于打捞水产品。
30.种养区32设有人行栈道322,人行栈道322架设于种养区32的上方,且至少与一侧田埂4连通。优选人行栈道322设置为回形木栈道,人行栈道322宽度为3m,可以作为种养殖通道,也可供游客参观使用。荔枝种植桶321内设有荔枝树,荔枝树品种优选为挂绿、妃子笑、水晶球。人行栈道两侧的荔枝种植桶321内设有黄瓜和荔枝树共作。荔枝种植桶321的直径为0.8m、高1.0m。
31.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示的大棚水上荔枝种植系统中,田埂4上沿田埂方向等间距设有荔枝树。荔枝树品种优选为糯米糍、桂味。田埂4宽 3.0~3.5m,优选田埂4宽3.0m。田埂4上荔枝树的间距为4.0~4.5m,优选荔枝树的间距为4.0m。
32.本实用新型的大棚水上荔枝种植系统针对荔枝的须水性,采用水上荔枝种植,同时并入水产养殖,实现种养结合。大棚内喷淋装置2、种养池3与荔枝树形成了热带雨林微环境,利于荔枝的生长;同时种养池3中的沉水植物与鱼虾形成共生系统,不仅能够对水体进行净化,使产生的清水用于灌溉荔枝,而且形成的水草肥也可以作为荔枝的肥料,整个系统全程零污染、零排放,实现生态有机。本实用新型大棚水上荔枝种植系统中,种养池3水中的宽通道能够实现清水游船,水上采摘荔枝等,享受现摘现吃的乐趣,真正实现生态旅游,且本实用新型种养结合的得到的荔枝产量高,色泽饱满、皮薄肉厚,果实水分多、有弹性,同时鱼虾品质也较好,产值明显提高,实现了一地多收,经济效益显著。
33.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大棚水上荔枝种植系统实现了种养结合,一地多收,不仅实现了生态有机,而且经济效益显著;种植的荔枝产量高,色泽饱满、皮薄肉厚,果实水分多、有弹性,鱼虾品质较好,产值也明显提高,所以,本实用新型有效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种种缺点而具高度产业利用价值。
34.上述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举凡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