饲养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337896发布日期:2023-09-07 01:56阅读:73来源:国知局
饲养装置

本公开涉及饲养装置。


背景技术:

1、在日本特开平10-191834号公报中记载了一种蟋蟀的饲养装置。在该饲养装置中,在饲养箱内设置有放置含有水的脱脂棉的容器以便向蟋蟀供水,使产卵、孵化、饲养全部在饲养箱内进行。

2、另外,在wo2016-153338中记载了一种用于使昆虫繁殖的设备。该设备具有产卵容器、初期幼虫用容器、以及蛹化容器等,并且具备输送各容器的带式输送机。

3、在日本特开平10-191834号公报所记载的饲养装置中,由于在一个饲养箱中进行从产卵到饲养,所以饲养箱构成为具有能够适当地饲养成长后的蟋蟀的大小(体积)。

4、因此,在刚孵化后,相对于饲养箱内的体积,蟋蟀所占的比例(密度)非常小。即,在刚孵化后,不能有效地利用饲养箱的空间。

5、另外,在wo2016-153338中,用于进行产卵、孵化、初期幼虫饲养、后期幼虫饲养等的容器分别设置为不同的容器,为了使该容器移动,构造非常复杂且大型化。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公开提供一种能够有效地利用区域来实现高密度且大规模的饲养的饲养装置。

2、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形态,饲养装置具备:孵化区域,保持作为饲养对象的生物的卵,并收容从上述卵孵化出的上述生物;和饲养区域,在与上述孵化区域不同的位置形成为比上述孵化区域大的区域,并饲养上述生物。

3、卵以及刚孵化后的生物与成长后的生物的大小不同。因此,将饲养区域设为比孵化区域大的区域。即,孵化区域和饲养区域都能够形成为与饲养对象的生物的大小对应的区域的大小。因此,能够提高在孵化区域中卵以及生物所占的密度,进而,也能够提高在饲养区域中生物所占的密度。这样,能够在孵化区域以及饲养区域中都高密度地进行饲养。

4、另外,作为上述的饲养装置的一个例子,优选为上述饲养区域与上述孵化区域邻接地配置,并且构成为在上述孵化区域对上述饲养区域开放的状态下能够使在上述孵化区域孵化出的生物从上述孵化区域移动过来。在该情况下,能够使在孵化区域孵化出的生物从孵化区域向饲养区域自动地移动,而不由作业者进行移动且不使用致动器来移动过来。即,能够实现大规模且高密度的饲养。



技术特征:

1.一种饲养装置,其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饲养装置,其中,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饲养装置,其中,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饲养装置,其中,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饲养装置,其中,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饲养装置,其中,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饲养装置,其中,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饲养装置,其中,


技术总结
本发明的饲养装置(1)具备:孵化区域(A),保持作为饲养对象的生物的卵,并收容从卵孵化出的生物;和饲养区域(B),在与孵化区域(A)不同的位置形成为比孵化区域(A)大的区域,并饲养生物。本公开提供一种能够有效地利用区域来实现高密度且大规模的饲养的饲养装置。

技术研发人员:村田康弘,高里明洋,河合重和,三浦望,渡边崇人,三户太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株式会社捷太格特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