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角蒿属植物繁育至开花的方法

文档序号:35337702发布日期:2023-09-07 01:23阅读:48来源:国知局
一种角蒿属植物繁育至开花的方法

本发明属于植物学,具体的说,涉及一种角蒿属植物繁育至开花的方法。


背景技术:

1、角蒿属( incarvillea)为紫葳科(bignoniaceae)植物,属下约15种,多为多年生草本,滇西北分布10种左右。其花期自春夏交替的5、6月份始,可持续至夏末,果期10-11月。分布生境多为高山、亚高山的草甸及林缘、平原地带或高山流石滩下缘石缝(海拔500m-4000m)。其中两头毛在三江并流(金沙江、澜沧江、怒江)河谷区域广布,角蒿全国广布。

2、角蒿属植物花色艳丽,有粉红(两头毛 incarvillea arguta)、鲜红(大花鸡肉参 incarvillea maireivar. grandiflora、红波罗花 incarvillea delavayi、角蒿 incarvillea sinensis)、紫红(中甸角蒿 incarvillea zhongdianensis)、黄(黄波罗花 incarvillea lutea)等色,观赏价值极高。而其中,黄波罗花、红波罗花亦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红色名录》(iucn)列入,保护等级分别为濒危(en)及易危(vu)。此外,本属内红波罗花、黄波罗花、藏波罗花( incarvillea younghusbandii)、密生波罗花( incarvillea  compacta)、大花鸡肉参等均可入药,具有滋补强壮的功效,可以治疗产后少乳、久病虚弱、头晕、贫血等症;两头毛可治疗跌打损伤、风湿骨痛、月经不调等症,其根亦可治腹泻。角蒿属不仅具有重要药用价值,而且兼具了观赏性。

3、角蒿属植物因其大部分种类花大色艳,花期长,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和开发为鲜切花的潜力,在园艺学领域和切花产业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并且已在一些欧洲国家的园林中得到应用。但由于我国园艺学学科起步较晚,花卉生产尚处于初级阶段,与之相配套的花卉生产技术较发达国家落后许多,对新技术以及相配套的新品种、新的生产资料产品和高质量的技术服务的需求较大,亟需现代科学技术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克服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角蒿属植物繁育至开花的方法。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3、一种角蒿属植物繁育至开花的方法,所述的方法包含以下步骤:(1)种子采集及收贮:于果期采集角蒿属植物健康、无虫蛀的成熟果荚,于室内无阳光直射下进行干燥处放置待果荚开裂后,取出种子并置于5℃,平均空气湿度15%的干燥柜内保存;

4、(2)播种:于当年早春,采用腐殖质土,装于种子萌发筐内待用,将种子均匀铺设于种子萌发筐内,表面覆盖腐殖质土,淋水至表面基质同种子充分贴合,置于空气温度18±2℃环境,覆盖透光塑料薄膜保持表面及上层基质湿润,进行种子萌发,至幼苗子叶伸长至1-1.5cm,覆盖腐殖质土保湿;至幼苗真叶长出,高度5cm时进行移栽;

5、(3)幼苗移栽养护:将幼苗移栽至可降解营养钵内,营养钵底部为腐殖质土与砾石的混合物,后用腐殖质土填满,选择平整苗床或苗圃地,将营养钵埋入土中;布设遮光率30%遮荫网,遮荫网离地高度100cm,于温度8-25℃区域进行幼苗炼苗;同时对布设区域进行淋水保湿,保持种植深度区域内土壤体积含水率不低于50%;

6、(4)幼苗越冬管理:于冬季降温后,采用温室移栽养护和辅助加热措施,保持种植区域内空气温度不低于10℃,防止幼苗倒苗并维持其持续生长,并于土壤表面覆盖枯落叶保温;

7、(5)成苗养护:于第二年春季,去除遮荫网及辅助增温进行露地管理及养护,直至开花;养护期间室外空气温度应不高于25℃,同时淋水保湿,维持种植区域内土壤体积含水率不低于40%,同时定期补充覆盖腐殖质土提高土壤肥力;

8、(6)成苗开花管理:于植株花序轴发育初期,喷施叶面肥,至叶片完全湿润;喷施期间采用地面滴灌方式保持种植区域内土壤体积含水率不低于40%。

9、作为优选,步骤(1)中:采集角蒿属植物果荚,应待其果柄近似木质化,果荚颜色由绿色变为黄色或黄褐色,顶端微裂之后;最晚采集条件应为果荚顶端开裂不足整体果荚长度的1/4,防止种子散失;为保障其萌发活力,最长保存时间不超过1年。

10、作为优选,所述的步骤(2)中:采用过2目筛腐殖质土,按2cm厚度,铺设于长×宽×高=35cm×25cm×15cm的白色种子萌发筐底部;采用过8目筛腐殖质土,按10cm厚度,装于种子萌发筐内待用;将角蒿种子均匀播种于种子萌发筐内,每筐播种量为100-150粒;表面覆盖过20目筛腐殖质土2mm,淋水至表面基质同种子充分贴合并使种子微露;置于空气温度18±2℃环境,覆盖透光塑料薄膜保持表面及上层基质湿润,进行种子萌发;至幼苗子叶伸长至1-1.5cm,采用过2目筛腐殖质土,按1cm厚度均匀铺设于萌发筐内,淋水保障幼苗子叶露出基质表面;至幼苗真叶长出,高度5cm时进行移栽。

11、作为优选,所述的步骤(3)中:幼苗移栽至10cm×15cm营养钵内;营养钵底部铺5cm厚粗粒腐殖质土与砾石按体积比1:1混合的混合物,其中粗粒腐殖土与砾石的粒径为:10mm≥粒径≥5mm,后用过8目筛腐殖质土填满营养钵;营养钵埋入土中,保持钵内基质平面高于外部土壤平面1-2cm后,架空布设遮光率30%遮荫网,遮荫网离地高度100cm,保持布设区域空气温度10-25℃,并通过雾化或喷淋维持遮荫网内空气湿度不低于40%,种植区域内土壤体积含水率不低于50%。

12、作为优选,所述的步骤(4)中,采取辅助加热,在种植层下部5cm处布设地热线,保持种植层土壤温度不低于15℃;采用温室移栽养护对种植区域进行保温,保持种植区域空气温度不低于10℃,同时通过喷淋维持种植区域内土壤体积含水率不低于40%;枯落叶覆盖层采用物料粉碎机粉碎制成粒径:4cm≥粒径≥2cm的粗粒,覆盖厚度为2cm。

13、作为优选,所述的步骤(5)中保持栽培区域空气温度为15-25℃,腐殖质土为过2目筛后的粗粒,每40天覆盖一次,覆盖厚度为0.5cm。

14、作为优选,所述的步骤(6)中于植株花序轴发育初期采用磷酸二氢钾1000倍液及四水八硼酸钠2500倍液,分开喷施,每次喷施保持叶片完全湿润,每间隔7天喷施一次,至现蕾后停止。

15、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6、角蒿属植物因其大部分种类花大色艳、花期长,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在园艺学领域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并且已在一些欧洲国家的园林中得到应用。其属下亦包括部分珍稀濒危物种以及具有药用经济价值的物种,在科学研究、物种保护、资源开发利用等方面亦有着较高价值。本发明通过种子采集及收贮、播种、幼苗移栽养护、越冬管理、成苗养护及开花管理,有效阐述了该植物繁殖及开花过程中的关键技术,对于该物种野生居群的保护和扩大、物种就地、迁地及近地保护工作、花卉产业发展、新技术以及相配套的新品种、新的生产资料产品和高质量的技术服务能力提升,具有重要价值。本方法具有适用广泛、操作简便的优势,在国内尚属首创,有效填补了该技术空白。

17、实施方式

18、下面将更详细地描述本发明申请的可选实施方式。虽然表述了本发明申请的可选实施方式,然而应该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发明申请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方式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方式是为了使本发明申请更加透彻和完整,并且能够将本发明申请的范围完整地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19、为更清楚起见,下面通过以下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20、实施例1

21、一种重要野生花卉角蒿属植物繁育至开花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22、(1)种子采集及收贮:在2017年10月,于云南省丽江市玉龙县白沙镇丽江高山植物园、金安乡金沙江河谷采集红波罗花、大花鸡肉参、黄波罗花、两头毛植物微裂果荚,并收集种子。种子采集后置于5℃,平均空气湿度15%的干燥柜内保存。

23、(2)播种:于2018年4月,针对采集的种子进行播种。采用过2目筛腐殖质土,按2cm厚度,铺设于长×宽×高=35cm×25cm×15cm的白色种子萌发筐底部。采用过8目筛腐殖质土,按10cm厚度,装于种子萌发筐内待用。将红波罗花、大花鸡肉参、黄波罗花、两头毛种子均匀播种于种子萌发筐内,每种3筐,每筐播种量为100粒。表面覆盖过20目筛腐殖质土2mm,淋水至表面基质同种子充分贴合并使种子露土1mm左右。置于空气温度18℃光照培养箱内,覆盖透光塑料薄膜保持表面及上层基质湿润,进行种子萌发。至幼苗子叶伸长至2cm,采用过2目筛腐殖质土,按1cm厚度均匀铺设于萌发筐内,淋水保障幼苗子叶露出基质表面。至幼苗真叶长出,高度5cm时进行移栽。

24、(3)幼苗移栽养护:经30-40天后,将筐苗取出,移栽至10cm×15cm营养钵内。营养钵底部为5cm厚粗粒腐殖质土与砾石按体积比1:1混合的混合物,其中粗粒腐殖质土与砾石的粒径为:10mm≥粒径≥5mm,后用过8目筛腐殖质土填满。将营养钵置于深15cm地面苗床内。于地床整理时,布设地热线,布设深度为地床底部土层5cm深处。摆放营养钵后,间缝隙用过8目筛腐殖质土填满,淋水使营养钵外土壤自然下沉,保持钵内基质平面高于外部土壤平面1.5cm。架空布设遮光率30%遮荫网,遮荫网离地高度100cm,保持布设区域空气温度10-25℃,每个非雨日喷淋,保持遮荫网内空气湿度不低于40%,种植区域内土壤体积含水率不低于50%。

25、(4)幼苗越冬管理:在室外夜间低温低于5℃时,打开地热线辅助增温。于地床上部架设高2.5m塑料大棚越冬,维持棚内日间种植层土壤温度不低于15℃,空气温度不低于10℃。同时表面覆盖枯落叶保温,枯落叶覆盖层采用物料粉碎机粉碎后形成的粗粒其中粗粒的粒径为:4cm≥粒径≥2cm,覆盖厚度为2cm。采用雾化发生器控制棚内湿度,每3日喷淋维持种植区域内土壤体积含水率不低于40%。

26、(5)成苗养护:于第二年春季,室外夜间低温高于5℃或日间高温高于20℃时,拆除塑料大棚及遮荫网,关闭地热线,进行幼苗露地炼苗及复壮养护。如养护期间室外空气温度高于25℃则及时通过喷淋降温,同时维持种植区域内土壤体积含水率不低于40%。每40天采用过2目筛后粒径≤5mm的粗粒腐殖质土覆盖,以幼苗叶片及叶柄基部临水后可露地为宜,直至花芽分化并形成花序轴。

27、(6)成苗开花管理:

28、于植株花序轴发育初期或略微伸长后采用磷钾叶面肥(磷酸二氢钾1000倍液)及硼叶面肥(四水八硼酸钠2500倍液)独立喷施。每次喷施保持叶片完全湿润,每间隔7天喷施一次,至现蕾后停止。

29、实施例2

30、在2018年10月,于西藏自治区拉萨市夺底沟,采集藏波罗花微裂果荚,并收集种子。种子采集后置于5℃,平均空气湿度15%的干燥柜内保存。于2019年4月,进行播种后,按实施例1步骤(2)至步骤(5)实施。

31、实施例3

32、在2019年10月,于云南省丽江市玉龙县白沙镇丽江高山植物园、香格里拉州奔子栏乡,采集黄波罗花、角蒿微裂果荚,并收集种子。种子采集后置于5℃,平均空气湿度15%的干燥柜内保存。于2020年4月,进行播种后,按实施例1步骤(2)至步骤(5)实施。

33、对照例1

34、按照实施例1提供的一种重要野生花卉角蒿属植物繁育至开花的方法,将采集后种子置于室内常温(10-25℃)保存,于2020年4月,进行播种后,按实施例1步骤(2)至步骤(6)实施。

35、对照例2

36、按照实施例1提供的一种重要野生花卉角蒿属植物繁育至开花的方法,按步骤(1)实施后,于2018年4月,针对采集的种子进行播种。采用过2目筛腐殖质土,按2cm厚度,铺设于长×宽×高=35cm×25cm×15cm的白色种子萌发筐底部。采用过8目筛腐殖质土,按10cm厚度,装于种子萌发筐内待用。将种子均匀播种于种子萌发筐内,每种3筐,每筐播种量为100粒。表面覆盖过20目筛腐殖质土2mm,淋水至表面基质同种子充分贴合并使种子露土1mm左右。置于温室苗架上进行萌发,温室空气温度为10-25℃。每日喷淋,至幼苗子叶伸长至2cm,采用过2目筛腐殖质土,按1cm厚度均匀铺设于萌发筐内,淋水保障幼苗子叶露出基质表面。至幼苗真叶长出,高度5cm时进行移栽。之后按实施例1步骤(3)至步骤(6)实施。

37、对照例3

38、按照实施例1提供的一种重要野生花卉角蒿属植物繁育至开花的方法,按步骤(1)、步骤(2)实施后,直接将幼苗移栽至地床内。移栽前对地床进行整理,布设地热线,布设深度为地床底部土层5cm深处。地床基质填充深度为15cm,用过8目筛腐殖质土填满。架空布设遮光率30%遮荫网,遮荫网离地高度100cm,保持布设区域空气温度10-25℃,每个非雨日喷淋,保持遮荫网内空气湿度不低于40%,种植区域内土壤体积含水率不低于50%。之后按实施例1步骤(4)至步骤(6)实施。

39、对照例4

40、按照实施例1提供的一种重要野生花卉角蒿属植物繁育至开花的方法,按步骤(1)至步骤(3)实施后,待幼苗倒苗后,表面覆盖枯落叶层,枯落叶覆盖层采用物料粉碎机粉碎后形成的粗粒(4cm≥粒径≥2cm),覆盖厚度为2cm。不定期喷淋,维持种植区域内土壤体积含水率不低于40%。之后按实施例1步骤(5)、步骤(6)实施。

41、表1 不同收贮条件对角蒿属植物种子萌发的影响

42、

43、由表1可以看出,角蒿属种子具备一定的耐贮性,即使室温环境下贮存三年的种子,依旧保持一定的萌发活性。但相比低温干燥保存的种子,其萌发率下降,初始萌发时间延长,种子活性降低。

44、表2 角蒿属植物繁育至开花过程比较

45、

46、由表2 可以看出,红波罗花、大花鸡肉参、两头毛通过本发明的技术方法,均可实现两年开花,但开花植株较少。对比实施例1及对照例2,采用光照培养箱及温室萌发育苗,差异较小,可根据实际条件进行选择。对比实施例1及对照例3,幼苗直接在地床进行移栽,幼苗损失较高,主要由于营养钵采取分层透水基质的填充方式,不易涝水而致植株霉烂。对比实施例1及对照例4,越冬管理防止幼苗倒苗,是角蒿属植物提前开花的关键原因。通过周年生长,极大提高了植株光合产物积累时长,可以实现植株提前开花。

47、综上所述,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重要野生花卉角蒿属植物繁育至开花的方法,各步骤均促进了其萌发、栽培、开花过程中萌发率、成苗率、成花率的提升。其中步骤(1)、步骤(3)、步骤(4)对角蒿属植物繁育至开花过程尤为关键。因此,本发明通过种子采集及收贮、播种、幼苗移栽养护、越冬管理、成苗养护及开花管理,有效阐述了该植物繁殖及开花过程中的关键技术,对于该物种野生居群的保护和扩大、物种就地、迁地及近地保护工作、花卉产业发展、新技术以及相配套的新品种、新的生产资料产品和高质量的技术服务能力提升,具有重要价值。本方法具有适用广泛、操作简便的优势,在国内尚属首创,有效填补了该技术空白。

48、以上已经描述了本发明申请的各实施例,上述说明是示例性的,并非穷尽性的,并且也不限于所披露的各实施例。在不偏离所说明的各实施例的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许多修改和变更都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用术语的选择,旨在最好地解释各实施例的原理、实际应用或对市场中的技术的改进,或者使本技术领域的其它普通技术人员能理解本文披露的各实施例。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