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百蕊草种植用辅助育苗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289902发布日期:2022-08-27 03:05阅读:109来源:国知局
一种百蕊草种植用辅助育苗架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属于百蕊草种植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百蕊草种植用辅助育苗架。


背景技术:

2.百蕊草是檀香科、百蕊草属植物。多年生柔弱草本,高15-40厘米,全株多少被白粉,无毛;茎细长,簇生,基部以上疏分枝,斜升,有纵沟。叶线形,长1.5-3.5厘米,宽0.5-1.5毫米。百蕊草繁殖方法用种子繁殖,直播或育苗移栽均可,由于百蕊草蒴果成熟时开裂,种子易撒落在地面,故应在果实7-8月成熟时采收种子,在百蕊草的栽培过程中,若土地不允许进行种子栽培则一般会使用育苗移栽的方式来进行百蕊草的种植过程,即将百蕊草的种子放置在育苗架中待生长出幼苗后在转移到土地内进行栽培的过程为百蕊草的育苗移栽过程。
3.百蕊草的育苗过程基本在育苗架的内部进行完成的,常见的育苗架基本为多层式设计,其主要分为固定式的多层育苗架和可旋转的多层育苗架组成,常规的多层式育苗架为上下多层固定式设计,即从上到下设置多个固定式的育苗架来进行幼苗的栽培,这种方式对光照的利用极为的有限,不同托盘内部的育苗架所受到的光照强度均不相同适合对光照不敏感的进行使用,而后者则进行多个托盘的旋转使得每个托盘内部的幼苗所受到的光照强度尽量相同,然而在幼苗的发育周期内所需要的光照强度并不是固定的,即所需的关照强度是变化的,显然现有技术中的育苗架并不能满足这一需求,造成幼苗的质量受限。
4.同时在幼苗的培育过程中,需要适当的对幼苗进行补水,然而当采用多层育苗架时,由于幼苗均种植在不同的育苗架托盘的内部,所以需要针对不同的托盘进行逐一补水,在现有技术中一般都会进行人工补水,即分别对不同的托盘进行逐一补水操作,然而在补水过程中很难控制每个托盘内部的水量,然而百蕊草对土壤的干湿较为敏感,过干旱的土壤会导致百蕊草生长受限甚至枯萎,而过于湿润的土壤则会造成百蕊草出现烂根现象,影响百蕊草的幼苗质量。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百蕊草种植用辅助育苗架,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百蕊草种植用辅助育苗架,包括机架,所述机架的顶端固定安装有注水组件,所述机架内侧面的左右两侧均设有导轨,两个所述导轨的内侧面均设有育苗组件,所述机架的左右两侧均活动安装有调节组件,所述调节组件的一端与导轨之间相连接,所述导轨的另一端与育苗组件之间活动连接,所述育苗组件的数量共为四个,四个所述育苗组件等角度且相距九十度分布在机架的内侧面,且位于最上方的育苗组件位于注水组件的正下方,所述机架的左右两侧均固定安装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底端均固定安装有脚轮,所述脚轮为带有刹车装置的万向轮组成。
7.在装置的使用前,可按照需求在育苗组件的内部进行百蕊草或其他农作物的播
种,且根据幼苗的不同选取合适的土壤铺满育苗组件的内部,同时向注水组件的内部注入清水也可同时注入肥料进行混合,同时通过脚轮移动该装置将其移动到具有合适光照上的位置,并锁紧脚轮防止其移动。
8.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所述调节组件包括暂存管,所述暂存管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二轴承,所述暂存管通过第二轴承与机架的外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轴承的内侧面固定连接有位于机架内侧面的调节管,所述调节管可相对机架转动,所述调节管和暂存管的内部相连通。
9.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所述暂存管的顶端固定安装有进水阀,所述暂存管的底端固定安装有与进水阀对称的排水阀,所述进水阀和排水阀均为单向阀且阀门的方向分别为向内导通和向外截止以及向外导通和向内截止。
10.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所述调节管的内部活动套接有活塞板,所述活塞板的一端固定安装有位于调节管内部的活塞杆,所述活塞杆的一端贯穿调节管的底端且固定安装有活动板,所述活动板的底端等角度固定安装有第一固定座,所述第一固定座的另一端设有第二固定座。
11.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固定座和第二固定座之间均通过转轴活动连接有连杆,所述第一固定座和第二固定座的数量相同,所述第二固定座与导轨之间活动卡接,所述导轨的底端开设有卡槽,所述连杆的底端固定安装有连接轴,所述连接轴的另一端贯穿卡槽且与育苗组件之间活动连接。
12.当百蕊草幼苗种植在育苗组件的内部时,需要根据百蕊草的生长周期去调节光照强度时,可通过注水组件向调节组件的内部注入清水,通过打开进水阀即可将清水引入暂存管的内部,并进入调节管的内部此时即可对活塞板施加压力,活塞板的一端受压即可带动活塞板朝调节管的另一端进行位移,并带动活塞杆和活动板的位移,由于第二固定座与导轨之间卡接,导致第二固定座仅能相对导轨位移,而导轨分别对应上下左右四个方向,而第二固定座也与导轨相对应,同时连杆的整体长度不变,导致当活动板朝一侧位移时,位于上下两端的连杆朝上下两侧偏转,而位于左右两侧的连杆朝左右两侧偏转,进而带动连接轴一端的育苗组件相对导轨位移,位于上下两端的育苗组件相对远离,而位于左右两端的育苗组件则相对靠近,完成四个育苗组件的相对发散增加间距增加单个育苗组件的光照强度,反之打开排水阀的阀门进行排水减少调节管内部的水,使得四个育苗组件完成相对聚集,减少光照强度。
13.通过利用水流的压力,来进行水流的增减完成机械动作来改变每个育苗组件的相对位置,通过育苗组件位置的改变来实现间距的增加进而实现光照的阻挡以及完全的光照,来对应幼苗生长期间所需要不同的光照强度,使得幼苗在每个期间可受到最适应的光照,避免传统装置关照强度固定不变的问题,有利于幼苗的生长,提高幼苗成活率和幼苗的质量。
14.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所述注水组件的左右两端固定连接有位于机架外侧面的主动轮,所述主动轮的下方设有从动轮,所述主动轮和从动轮之间活动套接有皮带,所述从动轮的内侧面与调节管的外侧面之间固定套接,所述主动轮通过皮带与从动轮之间传动连接。
15.在进行补水操作时,注水组件会产生旋转动作直接带动主动轮的旋转,并进一步
通过带动皮带带动从动轮的旋转,且通过从动轮来带动调节管的旋转,此时调节管可通过活动板以及连杆带动导轨旋转最终带动育苗组件周向运动,而育苗组件因为重力作用会始终保持水平状态,即植物生长方向向上,通过周向旋转的育苗组件使得每个育苗组件所受到的光照强度相同,辅助百蕊草的生长,同时在未补水时可通过外部电机与主动轮之间相连接通过外部动力来带动育苗组件的周向运动来完成均匀光照的过程。
16.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所述注水组件包括蓄水箱,所述蓄水箱的左右两端与机架的内侧面固定连接,所述蓄水箱的顶端固定连通有注水口,所述蓄水箱的左右两端均固定连通有支管,所述支管的另一端与进水阀之间相连通,所述蓄水箱底端的中部固定安装有延长杆,所述延长杆的底端固定安装有位于育苗组件上方的喷洒箱。
17.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所述蓄水箱底端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通有进水管,所述进水管的下方固定连通有动力箱,所述动力箱的底端固定连通有输水管,所述输水管的另一端与喷洒箱的左右两端固定连通,所述喷洒箱的底端等距离固定连通有喷头,所述动力箱的内部活动安装有传动轴,所述传动轴可相对动力箱转动,所述传动轴的外侧面固定套接有位于动力箱内部的叶轮,所述传动轴的另一端贯穿动力箱且与主动轮之间固定连接。
18.在使用前可通过注水口进行注水,也可将外部输水管与注水口之间直接进行连接进行供水,蓄水箱内部的水流可直接通过支管的输送使其输送至进水阀的内部以供调节组件进行使用,同时水流会进入进水管的内部并输送至动力箱内冲击叶轮,带动叶轮旋转并最终带动传动轴旋转为主动轮提供动力来源,同时动力箱内部的清水会通过输水管被导出并进入喷洒箱的内部,在需要时打开喷头喷出水雾,此时经过喷头下方的育苗组件即可均匀的接触到水雾完成补水过程。
19.通过利用水流对调节组件进行补充实现对育苗组件的调节,同时可通过水流的冲击转变成动力来供主动轮进行使用最终来实现育苗组件的周向运动,同时水流会被均匀的喷洒至育苗组件的内部完成补水,整个过程均采用水流提供动力无需外部动力的辅助适合无电源情况下进行使用,同时由于水流的作用可使得育苗组件匀速转动当其经过固定的喷雾装置时即可完成等量均匀的补水,避免传统补水方式造成补水量的不统一进而影响百蕊草生长的问题,可有效提供合适的水量供百蕊草生长,提高幼苗的质量。
20.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所述育苗组件包括育苗托盘,所述育苗托盘的左右两端与连接轴之间活动连接,所述育苗托盘的底端等距离开设有通槽,所述育苗托盘的内部活动安装有盖板,所述盖板的内部呈矩阵状开设有培育孔。
21.在使用前可在盖板和育苗托盘之间填铺有合适的松软土,并在培育孔的内部完成种子的播种,同时通槽的存在可将多余的水流导出避免烂根,同时可为后续松土提供空间。
22.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机架内侧面底端的左右两侧均固定安装有第一轴承,两个所述第一轴承内侧面之间均固定安装有主轴,所述主轴的外侧面等距离固定套接有松土杆,所述松土杆的数量与通槽相同且松土杆的一端插入位于下方的通槽内部。
23.当单个育苗组件运动到下方时,此时育苗组件的底端即可与松土杆之间发生触碰,此时单个松土杆即可插入通槽的内部,并作用于内部的泥土,且随着育苗组件的转动即可对松土杆产生作用力,带动松土杆相对转动,进而利用多个松土杆作用于育苗组件内部的泥土完成松土动作。
24.通过在机架的底端安装有可进行转动的松土杆,并利用匀速转动的育苗组件来作用于松土杆带动松土杆的转动且利用松土杆的转动来对育苗组件内部的泥土进行松动,实现松土过程,无需额外添加动力辅助来进行松土过程,在均匀的光照过程中即可实现自动松土,避免传统装置需要人工定期松土的过程,防止种植过程中泥土出现板结对百蕊草的种植造成影响,来增加百蕊草的品质,适合进行推广。
25.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26.1、本发明通过利用水流的压力,来进行水流的增减完成机械动作来改变每个育苗组件的相对位置,通过育苗组件位置的改变来实现间距的增加进而实现光照的阻挡以及完全的光照,来对应幼苗生长期间所需要不同的光照强度,使得幼苗在每个期间可受到最适应的光照,避免传统装置关照强度固定不变的问题,有利于幼苗的生长,提高幼苗成活率和幼苗的质量。
27.2、本发明通过利用水流对调节组件进行补充实现对育苗组件的调节,同时可通过水流的冲击转变成动力来供主动轮进行使用最终来实现育苗组件的周向运动,同时水流会被均匀的喷洒至育苗组件的内部完成补水,整个过程均采用水流提供动力无需外部动力的辅助适合无电源情况下进行使用,同时由于水流的作用可使得育苗组件匀速转动当其经过固定的喷雾装置时即可完成等量均匀的补水,避免传统补水方式造成补水量的不统一进而影响百蕊草生长的问题,可有效提供合适的水量供百蕊草生长,提高幼苗的质量。
28.3、本发明通过在机架的底端安装有可进行转动的松土杆,并利用匀速转动的育苗组件来作用于松土杆带动松土杆的转动且利用松土杆的转动来对育苗组件内部的泥土进行松动,实现松土过程,无需额外添加动力辅助来进行松土过程,在均匀的光照过程中即可实现自动松土,避免传统装置需要人工定期松土的过程,防止种植过程中泥土出现板结对百蕊草的种植造成影响,来增加百蕊草的品质,适合进行推广。
附图说明
29.图1为本发明整体结构的示意图;
30.图2为本发明底端结构的示意图;
31.图3为本发明隐藏机架后的示意图;
32.图4为本发明松土杆结构的示意图;
33.图5为本发明注水组件结构的单独示意图;
34.图6为本发明注水组件内部结构的剖视图;
35.图7为本发明导轨和调节组件结构的分解示意图;
36.图8为本发明调节组件内部结构的剖视图;
37.图9为本发明育苗组件结构的分解示意图。
38.图中:1、机架;2、支撑架;3、脚轮;4、注水组件;401、蓄水箱;402、注水口;403、支管;404、延长杆;405、喷洒箱;406、进水管;407、输水管;408、叶轮;409、传动轴;4010、喷头;4011、动力箱;5、第一轴承;6、主轴;7、松土杆;8、主动轮;9、从动轮;10、皮带;11、导轨;12、卡槽;13、调节组件;131、暂存管;132、调节管;133、第二轴承;134、进水阀;135、排水阀;136、活塞板;137、活塞杆;138、活动板;139、第一固定座;1310、第二固定座;1311、连杆;1312、连接轴;14、育苗组件;141、育苗托盘;142、盖板;143、培育孔;144、通槽。
具体实施方式
39.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40.如图1至图3所示,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百蕊草种植用辅助育苗架,包括机架1,机架1的顶端固定安装有注水组件4,机架1内侧面的左右两侧均设有导轨11,两个导轨11的内侧面均设有育苗组件14,机架1的左右两侧均活动安装有调节组件13,调节组件13的一端与导轨11之间相连接,导轨11的另一端与育苗组件14之间活动连接,育苗组件14的数量共为四个,四个育苗组件14等角度且相距九十度分布在机架1的内侧面,且位于最上方的育苗组件14位于注水组件4的正下方,机架1的左右两侧均固定安装有支撑架2,支撑架2的底端均固定安装有脚轮3,脚轮3为带有刹车装置的万向轮组成。
41.在装置的使用前,可按照需求在育苗组件14的内部进行百蕊草或其他农作物的播种,且根据幼苗的不同选取合适的土壤铺满育苗组件14的内部,同时向注水组件4的内部注入清水也可同时注入肥料进行混合,同时通过脚轮3移动该装置将其移动到具有合适光照上的位置,并锁紧脚轮3防止其移动。
42.如图7和图8所示,调节组件13包括暂存管131,暂存管131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二轴承133,暂存管131通过第二轴承133与机架1的外侧面固定连接,第二轴承133的内侧面固定连接有位于机架1内侧面的调节管132,调节管132可相对机架1转动,调节管132和暂存管131的内部相连通,暂存管131的顶端固定安装有进水阀134,暂存管131的底端固定安装有与进水阀134对称的排水阀135,进水阀134和排水阀135均为单向阀且阀门的方向分别为向内导通和向外截止以及向外导通和向内截止,调节管132的内部活动套接有活塞板136,活塞板136的一端固定安装有位于调节管132内部的活塞杆137,活塞杆137的一端贯穿调节管132的底端且固定安装有活动板138,活动板138的底端等角度固定安装有第一固定座139,第一固定座139的另一端设有第二固定座1310,第一固定座139和第二固定座1310之间均通过转轴活动连接有连杆1311,第一固定座139和第二固定座1310的数量相同,第二固定座1310与导轨11之间活动卡接,导轨11的底端开设有卡槽12,连杆1311的底端固定安装有连接轴1312,连接轴1312的另一端贯穿卡槽12且与育苗组件14之间活动连接。
43.第一实施例:
44.当百蕊草幼苗种植在育苗组件14的内部时,需要根据百蕊草的生长周期去调节光照强度时,可通过注水组件4向调节组件13的内部注入清水,通过打开进水阀134即可将清水引入暂存管131的内部,并进入调节管132的内部此时即可对活塞板136施加压力,活塞板136的一端受压即可带动活塞板136朝调节管132的另一端进行位移,并带动活塞杆137和活动板138的位移,由于第二固定座1310与导轨11之间卡接,导致第二固定座1310仅能相对导轨11位移,而导轨11分别对应上下左右四个方向,而第二固定座1310也与导轨11相对应,同时连杆1311的整体长度不变,导致当活动板138朝一侧位移时,位于上下两端的连杆1311朝上下两侧偏转,而位于左右两侧的连杆1311朝左右两侧偏转,进而带动连接轴1312一端的育苗组件14相对导轨11位移,位于上下两端的育苗组件14相对远离,而位于左右两端的育苗组件14则相对靠近,完成四个育苗组件14的相对发散增加间距增加单个育苗组件14的光
照强度,反之打开排水阀135的阀门进行排水减少调节管132内部的水,使得四个育苗组件14完成相对聚集,减少光照强度。
45.通过利用水流的压力,来进行水流的增减完成机械动作来改变每个育苗组件14的相对位置,通过育苗组件14位置的改变来实现间距的增加进而实现光照的阻挡以及完全的光照,来对应幼苗生长期间所需要不同的光照强度,使得幼苗在每个期间可受到最适应的光照,避免传统装置关照强度固定不变的问题,有利于幼苗的生长,提高幼苗成活率和幼苗的质量。
46.如图1至图3所示,注水组件4的左右两端固定连接有位于机架1外侧面的主动轮8,主动轮8的下方设有从动轮9,主动轮8和从动轮9之间活动套接有皮带10,从动轮9的内侧面与调节管132的外侧面之间固定套接,主动轮8通过皮带10与从动轮9之间传动连接。
47.在进行补水操作时,注水组件4会产生旋转动作直接带动主动轮8的旋转,并进一步通过带动皮带10带动从动轮9的旋转,且通过从动轮9来带动调节管132的旋转,此时调节管132可通过活动板138以及连杆1311带动导轨11旋转最终带动育苗组件14周向运动,而育苗组件14因为重力作用会始终保持水平状态,即植物生长方向向上,通过周向旋转的育苗组件14使得每个育苗组件14所受到的光照强度相同,辅助百蕊草的生长,同时在未补水时可通过外部电机与主动轮8之间相连接通过外部动力来带动育苗组件14的周向运动来完成均匀光照的过程。
48.如图1和图5以及图6所示,注水组件4包括蓄水箱401,蓄水箱401的左右两端与机架1的内侧面固定连接,蓄水箱401的顶端固定连通有注水口402,蓄水箱401的左右两端均固定连通有支管403,支管403的另一端与进水阀134之间相连通,蓄水箱401底端的中部固定安装有延长杆404,延长杆404的底端固定安装有位于育苗组件14上方的喷洒箱405,蓄水箱401底端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通有进水管406,进水管406的下方固定连通有动力箱4011,动力箱4011的底端固定连通有输水管407,输水管407的另一端与喷洒箱405的左右两端固定连通,喷洒箱405的底端等距离固定连通有喷头4010,动力箱4011的内部活动安装有传动轴409,传动轴409可相对动力箱4011转动,传动轴409的外侧面固定套接有位于动力箱4011内部的叶轮408,传动轴409的另一端贯穿动力箱4011且与主动轮8之间固定连接。
49.第二实施例:
50.在使用前可通过注水口402进行注水,也可将外部输水管与注水口402之间直接进行连接进行供水,蓄水箱401内部的水流可直接通过支管403的输送使其输送至进水阀134的内部以供调节组件13进行使用,同时水流会进入进水管406的内部并输送至动力箱4011内冲击叶轮408,带动叶轮408旋转并最终带动传动轴409旋转为主动轮8提供动力来源,同时动力箱4011内部的清水会通过输水管407被导出并进入喷洒箱405的内部,在需要时打开喷头4010喷出水雾,此时经过喷头4010下方的育苗组件14即可均匀的接触到水雾完成补水过程。
51.通过利用水流对调节组件13进行补充实现对育苗组件14的调节,同时可通过水流的冲击转变成动力来供主动轮8进行使用最终来实现育苗组件14的周向运动,同时水流会被均匀的喷洒至育苗组件14的内部完成补水,整个过程均采用水流提供动力无需外部动力的辅助适合无电源情况下进行使用,同时由于水流的作用可使得育苗组件14匀速转动当其经过固定的喷雾装置时即可完成等量均匀的补水,避免传统补水方式造成补水量的不统一
进而影响百蕊草生长的问题,可有效提供合适的水量供百蕊草生长,提高幼苗的质量。
52.如图9所示,育苗组件14包括育苗托盘141,育苗托盘141的左右两端与连接轴1312之间活动连接,育苗托盘141的底端等距离开设有通槽144,育苗托盘141的内部活动安装有盖板142,盖板142的内部呈矩阵状开设有培育孔143。
53.在使用前可在盖板142和育苗托盘141之间填铺有合适的松软土,并在培育孔143的内部完成种子的播种,同时通槽144的存在可将多余的水流导出避免烂根,同时可为后续松土提供空间。
54.如图2和图3以及图4所示,机架1内侧面底端的左右两侧均固定安装有第一轴承5,两个第一轴承5内侧面之间均固定安装有主轴6,主轴6的外侧面等距离固定套接有松土杆7,松土杆7的数量与通槽144相同且松土杆7的一端插入位于下方的通槽144内部。
55.第三实施例:
56.当单个育苗组件14运动到下方时,此时育苗组件14的底端即可与松土杆7之间发生触碰,此时单个松土杆7即可插入通槽144的内部,并作用于内部的泥土,且随着育苗组件14的转动即可对松土杆7产生作用力,带动松土杆7相对转动,进而利用多个松土杆7作用于育苗组件14内部的泥土完成松土动作。
57.通过在机架1的底端安装有可进行转动的松土杆7,并利用匀速转动的育苗组件14来作用于松土杆7带动松土杆7的转动且利用松土杆7的转动来对育苗组件14内部的泥土进行松动,实现松土过程,无需额外添加动力辅助来进行松土过程,在均匀的光照过程中即可实现自动松土,避免传统装置需要人工定期松土的过程,防止种植过程中泥土出现板结对百蕊草的种植造成影响,来增加百蕊草的品质,适合进行推广。
58.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
59.在装置的使用前,可按照需求在育苗组件14的内部进行百蕊草或其他农作物的播种,且根据幼苗的不同选取合适的土壤铺满育苗组件14的内部,同时向注水组件4的内部注入清水也可同时注入肥料进行混合,同时通过脚轮3移动该装置将其移动到具有合适光照上的位置,并锁紧脚轮3防止其移动;
60.当百蕊草幼苗种植在育苗组件14的内部时,需要根据百蕊草的生长周期去调节光照强度时,可通过注水组件4向调节组件13的内部注入清水,通过打开进水阀134即可将清水引入暂存管131的内部,并进入调节管132的内部此时即可对活塞板136施加压力,活塞板136的一端受压即可带动活塞板136朝调节管132的另一端进行位移,并带动活塞杆137和活动板138的位移,由于第二固定座1310与导轨11之间卡接,导致第二固定座1310仅能相对导轨11位移,而导轨11分别对应上下左右四个方向,而第二固定座1310也与导轨11相对应,同时连杆1311的整体长度不变,导致当活动板138朝一侧位移时,位于上下两端的连杆1311朝上下两侧偏转,而位于左右两侧的连杆1311朝左右两侧偏转,进而带动连接轴1312一端的育苗组件14相对导轨11位移,位于上下两端的育苗组件14相对远离,而位于左右两端的育苗组件14则相对靠近,完成四个育苗组件14的相对发散增加间距增加单个育苗组件14的光照强度,反之打开排水阀135的阀门进行排水减少调节管132内部的水,使得四个育苗组件14完成相对聚集,减少光照强度;
61.在进行补水操作时,注水组件4会产生旋转动作直接带动主动轮8的旋转,并进一步通过带动皮带10带动从动轮9的旋转,且通过从动轮9来带动调节管132的旋转,此时调节
管132可通过活动板138以及连杆1311带动导轨11旋转最终带动育苗组件14周向运动,而育苗组件14因为重力作用会始终保持水平状态,即植物生长方向向上,通过周向旋转的育苗组件14使得每个育苗组件14所受到的光照强度相同,辅助百蕊草的生长,同时在未补水时可通过外部电机与主动轮8之间相连接通过外部动力来带动育苗组件14的周向运动来完成均匀光照的过程;
62.在使用前可通过注水口402进行注水,也可将外部输水管与注水口402之间直接进行连接进行供水,蓄水箱401内部的水流可直接通过支管403的输送使其输送至进水阀134的内部以供调节组件13进行使用,同时水流会进入进水管406的内部并输送至动力箱4011内冲击叶轮408,带动叶轮408旋转并最终带动传动轴409旋转为主动轮8提供动力来源,同时动力箱4011内部的清水会通过输水管407被导出并进入喷洒箱405的内部,在需要时打开喷头4010喷出水雾,此时经过喷头4010下方的育苗组件14即可均匀的接触到水雾完成补水过程;
63.当单个育苗组件14运动到下方时,此时育苗组件14的底端即可与松土杆7之间发生触碰,此时单个松土杆7即可插入通槽144的内部,并作用于内部的泥土,且随着育苗组件14的转动即可对松土杆7产生作用力,带动松土杆7相对转动,进而利用多个松土杆7作用于育苗组件14内部的泥土完成松土动作。
64.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65.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