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岗梅的仿野化育苗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1458298发布日期:2022-09-07 15:15阅读:133来源:国知局
一种岗梅的仿野化育苗方法与流程

1.本发明涉及育苗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岗梅的仿野化育苗方法。


背景技术:

2.岗梅是一种中药植株,其根部具有清热解毒,生津,利咽,散瘀止痛之功效。由于土壤中存在残留的野草根茎或种子,同时空中吹散各种花粉,在落地后也会同岗梅一同生长,导致岗梅种植后容易出现野化生长,不利于岗梅健康的育苗,影响其根部的药性。
3.申请号为cn202020482434.0公开了一种耐用的农业育苗盘,该耐用的农业育苗盘,通过盘体、进水管、螺纹块、育苗盒和海绵条的配合使用,达到了可以进行育苗工作。解决了现有育苗盘无法进行多次使用,同时无法提供水分的问题。然而最好的育苗,即是将种子种植在野外的土壤中,接收光照,才能健康生长,对提高自身药用价值有帮助。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岗梅的仿野化育苗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岗梅的仿野化育苗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6.s1、先将育苗箱插紧在土壤上;
7.s2、然后将若干岗梅育苗的种子塞入置种管内,并将若干置种管插入隔土板内;
8.s3、再将茎秆套套入置种管顶部内,并将此隔土板卡入育苗箱底部内,且使置种管插入土壤内;
9.s4、再向育苗箱内注入营养液,不漫过置种管顶端;
10.s5、然后将喷水组安装到托台上,并在育苗箱顶端盖上装配好的箱盖;
11.s6、再将传动带的下层段与传动轮套设;
12.s7、待清晨,抓握握柄向育苗箱前方平移而带动一对护板向箱盖中部靠拢叠加收合,进而接收光照;
13.s8、同时,传动带会带动传动轮逆时针旋转,经卡销带动旋转锥旋转,进而利用螺旋片将营养液推入喷水头喷出;
14.s9、待阳光直射育苗箱时,抓握握柄向育苗箱后方平移,进而驱使一对护板展开而封堵箱盖。
15.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育苗箱,所述育苗箱的上下端面均开口且其下端口内设置有可拆卸的育种组,其上端口外设置有防护组,所述育种组包括与育苗箱下端口卡接的隔土板和隔土板内部贯穿设置的若干置种组,所述置种组包括贯穿隔土板至其下方的置种管、置种管内沿其径向设置的用于存放种子的置种套和置种管顶部内套设的可轴向活动的茎秆套,所述置种套呈圆筒状且其外侧面等间距开设有若干条形口,所述茎秆套呈中部收缩的圆环结构,所述防护组包括与育苗箱上端口卡接的箱盖、箱盖前后方向中部内设置的呈上下叠加的一对护板和箱盖前后端内设置有用于带动一对护板呈反向平
移的传动组,所述箱盖的顶面呈左右对称开设有透光口,所述透光口的内侧中层开设有与护板插接的板槽。
16.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传动组包括贯穿箱盖前后端侧面的一对双向螺纹杆、与双向螺纹杆两段分别螺纹连接的螺纹套管和一对双向螺纹杆两端之间套设的传动带。
17.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护板的两端且一半端面开设有凹槽,所述螺纹套管的两端且偏离其径向水平面处设有拨块,所述拨块与凹槽卡接配合,其中一个双向螺纹杆上的两个螺纹套管的轴向呈反向设置,所述双向螺纹杆的两端紧密套接有与传动带套设的带轮,所述传动带的上层段紧密套接有握柄。
18.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隔土板的顶面等间距开设有与置种管插接的若干排插孔,所述置种管的上半部紧密套设有一对卡环,所述置种管的下半段呈径向贯穿设有托轴,所述托轴与置种套底部设有的圆环插接配合。
19.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茎秆套的顶面呈轴向且等间距设有若干导片,所述置种管的顶端口内设置有与若干导片卡接的丝环。
20.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育苗箱的底面拐角处延伸设有插脚,所述育苗箱的下端口内侧设有托边,所述托边顶面上粘接有硅胶层。
21.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位于左右侧的所述托边的中部凸出设有托台,所述托台顶面上设置有向置种管内喷水的喷水组,所述喷水组包括喷水头、与喷水头插接的聚水套、聚水套中心轴内设置的旋转锥和用于带动旋转锥单向旋转的单向传动组,所述喷水头的外侧面且指向若干置种管处对应开设有若干喷水口,所述旋转锥的外侧设有与聚水套套接的螺旋片。
22.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单向传动组包括与旋转锥同轴连接并与传动带下层段套接的传动轮以及用于自动控制传动轮与旋转锥同步旋转的卡销,所述传动轮的外端面呈凹孔状且凹孔内侧面等间距设有若干斜面齿,所述卡销的顶部一侧呈圆弧面,其另一侧呈直角面,所述旋转锥的中心轴外端中心设有方台,所述卡销的一端下方设有呈竖向延伸并与方台套接的套框。
23.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传动轮与旋转锥的中心轴套接并可旋转,所述旋转锥的中心轴贯穿育苗箱左右侧底边上,所述套框内设置有压簧,且压簧位于方台的上方,其中所述斜面齿的斜面朝向育苗箱的后方。
2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25.1、该岗梅的仿野化育苗方法中,通过设置的育苗箱为岗梅育苗提供生长的空间,并利用育苗箱下端口的育种组隔离土壤表面的草株长入育苗箱内,同时利用置种管携带种子入土培育,再利用育苗箱上端口的箱盖遮挡空中野花的花粉落入,避免花粉在育苗箱内成活生长,同时利用箱盖内的一对护板收拢而使育苗箱内照入阳光,从而在整体上位育苗提供安全且无他株生长的环境,有助于岗梅育苗的保留药用价值,具有实用价值。
26.2、该岗梅的仿野化育苗方法中,通过设置的喷水组,通过传动带连接传动组和喷水组,通过操作传动带带动一对护板靠拢的同时,也带动了传动轮的旋转,进而带动旋转锥旋转推水进入喷水头内,利于植株在打开护板接收阳光的同时,也获得营养液的补充,促进其快速生长,其结构简单合理,彼此相互支持和作用,具有创造性。
27.3、该岗梅的仿野化育苗方法中,通过设置的置种管,将种子置于置种管内接触到土壤而扎根,利用茎秆套护住长出茎秆的岗梅植株,同时起到封闭置种管内部的作用,进一步避免置种管内的野苗长出,具有实用价值。
附图说明
28.图1为实施例1的整体装配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29.图2为实施例1的整体装配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30.图3为实施例1的育种组装配结构示意图;
31.图4为实施例1的育苗箱底部结构示意图;
32.图5为实施例1的防护组装配结构示意图;
33.图6为实施例1的育种组局部拆分图;
34.图7为实施例1的置种组拆分图;
35.图8为实施例1的茎秆套主视图;
36.图9为实施例1的箱盖结构示意图;
37.图10为实施例1的传动组局部拆分图;
38.图11为实施例1的喷水组装配结构示意图;
39.图12为实施例1的喷水组局部拆分图之一;
40.图13为实施例1的喷水组局部拆分图之二。
41.图中各个标号意义为:
42.100、育苗箱;110、插脚;120、托边;130、托台;
43.200、育种组;210、隔土板;211、插孔;212、避让口;
44.220、置种组;221、置种管;2211、卡环;222、茎秆套;2221、导片;223、置种套;2231、条形口;2232、托轴;224、丝环;
45.300、防护组;310、箱盖;311、透光口;312、板槽;320、护板;321、凹槽;
46.330、传动组;331、双向螺纹杆;3311、带轮;332、螺纹套管;3321、拨块;333、传动带;334、握柄;
47.400、喷水组;410、喷水头;411、喷水口;420、聚水套;430、旋转锥;431、螺旋片;432、方台;
48.440、单向传动组;441、传动轮;4411、斜面齿;442、卡销;4421、套框;443、压簧。
具体实施方式
49.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50.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轴”、“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
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51.此外,在本发明的描述中,“若干”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52.实施例1
53.请参阅图1-图13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岗梅的仿野化育苗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54.s1、先将育苗箱100插紧在土壤上;
55.s2、然后将若干岗梅育苗的种子塞入置种管221内,并将若干置种管221插入隔土板210内,利用隔土板210隔离土壤表面的草株长入育苗箱100内,只让岗梅种子从置种管221顶端口长出;
56.s3、再将茎秆套222套入置种管221顶部内,并将此隔土板210卡入育苗箱100底部内,且使置种管221插入土壤内,使得置种管221内的种子接触到土壤而扎根,利用茎秆套222护住长出茎秆的岗梅植株,同时起到封闭置种管221内部的作用,进一步避免置种管221内的野苗长出;
57.s4、再向育苗箱100内注入营养液,不漫过置种管221顶端;
58.s5、然后将喷水组400安装到托台130上,并在育苗箱100顶端盖上装配好的箱盖310,利用箱盖310防护育苗箱100上端口不落入野花的花粉,避免花粉在育苗箱100内成活生长;
59.s6、再将传动带333的下层段与传动轮441套设,利用传动带333同步带动传动轮441和双向螺纹杆331旋转;
60.s7、待清晨,抓握握柄334向育苗箱100前方平移而带动一对护板320向箱盖310中部靠拢叠加收合,进而接收光照;
61.s8、同时,传动带333会带动传动轮441逆时针旋转,经卡销442带动旋转锥430旋转,进而利用螺旋片431将营养液推入喷水头410喷出,即通过s7和s8的操作,在打开护板320的时候,向置种管221内补充营养液,让岗梅植株得到营养的同时接受到光照,有效的促进了生长;
62.s9、待阳光直射育苗箱100时,抓握握柄334向育苗箱100后方平移,进而驱使一对护板320展开而封堵箱盖310。
63.本实施例中,还包括育苗箱100,育苗箱100的上下端面均开口且其下端口内设置有可拆卸的育种组200,方便育苗完成后,能在取出育种组200的同时取出育苗。其上端口外设置有防护组300,防护育苗箱100上端口不落入野花的花粉,避免花粉在育苗箱100内成活生长。育种组200包括与育苗箱100下端口卡接的隔土板210和隔土板210内部贯穿设置的若干置种组220,利用隔土板210隔离土壤表面的草株长入育苗箱100内。置种组220包括贯穿隔土板210至其下方的置种管221、置种管221内沿其径向设置的用于存放种子的置种套223和置种管221顶部内套设的可轴向活动的茎秆套222,只让岗梅种子从置种管221顶端口长出至育苗箱100内,同时利用茎秆套222护住长出茎秆的岗梅植株,也起到封闭置种管221内部的作用,进一步避免置种管221内的野苗长出。置种套223呈圆筒状且其外侧面等间距开设有若干条形口2231,置种套223为塑料制成,种子长大具有体积膨胀的现象,则会撑开条形口2231而继续生长。茎秆套222呈中部收缩的圆环结构,茎秆套222采用硅胶制成,利用其柔韧性贴附植株茎秆,随着茎秆的长粗而扩大。
64.此外,防护组300包括与育苗箱100上端口卡接的箱盖310、箱盖310前后方向中部内设置的呈上下叠加的一对护板320和箱盖310前后端内设置有用于带动一对护板320呈反向平移的传动组330,利用箱盖310和护板320共同防护育苗箱100上端口不落入野花的花粉,避免花粉在育苗箱100内成活生长。箱盖310的顶面呈左右对称开设有透光口311,透光口311的内侧中层开设有与护板320插接的板槽312,两个透光口311之间的板槽312相连通。当需要向育苗箱100内补充光照时,通过传动组330驱动一对护板320向箱盖310中部板槽312靠拢并叠加,进而打开透光口311透射入阳光。
65.具体的,传动组330包括贯穿箱盖310前后端侧面的一对双向螺纹杆331、与双向螺纹杆331两段分别螺纹连接的螺纹套管332和一对双向螺纹杆331两端之间套设的传动带333,即双向螺纹杆331外侧面的螺纹对半呈反向设置,使得双向螺纹杆331上的两个螺纹套管332能沿轴向呈反向移动,进而带动一对护板320或靠拢叠加或远离展开。
66.进一步的,护板320的两端且一半端面开设有凹槽321,螺纹套管332的两端且偏离其径向水平面处设有拨块3321,拨块3321与凹槽321卡接配合,其中一个双向螺纹杆331上的两个螺纹套管332的轴向呈反向设置,使得两个螺纹套管332一侧的拨块3321呈上下层设置,进而带动一对护板320呈叠加重合在一起,以便共同隐藏于箱盖310的中部,充分利用了空间,避免箱盖310需要扩大面积去容纳一对护板320,节省了材料的成本。
67.进一步的,双向螺纹杆331的两端紧密套接有与传动带333套设的带轮3311,传动带333的上层段紧密套接有握柄334,以便抓握握柄334带动传动带333移动,同时利用握柄334起到标识作用,便于清楚的控制护板320运动。
68.进一步的,隔土板210的顶面等间距开设有与置种管221插接的若干排插孔211,置种管221的上半部紧密套设有一对卡环2211,一对卡环2211分别置于隔土板210的上下面,起到限位作用。置种管221的下半段呈径向贯穿设有托轴2232,托轴2232与置种套223底部设有的圆环插接配合,使得置种套223得以稳固的置入土壤中,同时上提隔土板210时,利用托轴2232带动植株根部脱离土壤,此结构的设计合理且一举两得。
69.值得说明的是,茎秆套222的顶面呈轴向且等间距粘接有若干导片2221,置种管221的顶端口内设置有与若干导片2221卡接的丝环224,丝环224的外侧且位于相邻导片2221之间凸出设有凸块,此凸块与置种管221内壁粘接,则利用丝环224限制茎秆套222滑脱,保证茎秆套222始终封堵置种管221顶端口,不让野苗长出,同时茎秆套222能轴向移动和径向旋转,保证岗梅种子长出植株后,能随意生长。
70.进一步的,育苗箱100的底面拐角处延伸设有插脚110,育苗箱100的下端口内侧设有托边120,托边120顶面上粘接有硅胶层,以便隔土板210与育苗箱100底部密封,得以储存营养液。
71.除此之外,位于左右侧的托边120的中部凸出设有托台130,托台130顶面上设置有向置种管221内喷水的喷水组400,隔土板210的左右两侧开设有与托台130卡接的避让口212,以便放置隔土板210时避开喷水组400,托台130与避让口212之间卡塞有硅胶片,起到密封防水作用。喷水组400包括喷水头410、与喷水头410插接的聚水套420、聚水套420中心轴内设置的旋转锥430和用于带动旋转锥430单向旋转的单向传动组440,喷水头410与聚水套420为一体成型结构,聚丝套420呈圆锥壳结构且其大径端开口。喷水头410的外侧面且指向若干置种管221处对应开设有若干喷水口411,以便向若干置种管221内喷营养液。旋转锥
430的外侧设有与聚水套420套接的螺旋片431,即利用螺旋片431赶着隔土板210顶面上的营养液进入聚丝套420与旋转锥430之间,而进入喷水头410,并从喷水口411呈细水柱喷出。
72.具体的,单向传动组440包括与旋转锥430同轴连接并与传动带333下层段套接的传动轮441以及用于自动控制传动轮441与旋转锥430同步旋转的卡销442,即操作传动带333带动一对护板320靠拢的同时,也带动了传动轮441的旋转,进而带动旋转锥430旋转推水进入喷水头410内,利于植株在打开护板320接收阳光的同时,也获得营养液的补充,促进其快速生长。传动轮441的外端面呈凹孔状且凹孔内侧面等间距设有若干斜面齿4411,斜面齿4411的另一面为垂直传动轮441内侧的直面,卡销442的顶部一侧呈圆弧面,其另一侧呈直角面,卡销442的圆弧面贴合在斜面齿4411的斜面上,旋转锥430的中心轴外端中心设有方台432,卡销442的一端下方设有呈竖向延伸并与方台432套接的套框4421;
73.如图5、图11和图12所示,其中斜面齿4411的斜面朝向育苗箱100的后方,当传动带333带动一对护板320收拢叠加时,传动轮441被传动带333带动呈逆时针旋转时,斜面齿4411的直面会与卡销442的直角面接触,而带动卡销442与传动轮441同步旋转,经套框4421带动方台432旋转,进而带动旋转锥430同步旋转,即螺旋片431便赶着营养液至喷水头410内喷出,当传动带333带动一对护板320展开封闭透光口311时,传动轮441则顺时针旋转,进而斜面齿4411的斜面与卡销442的圆弧面发生滑动,使得卡销442错位移出斜面齿4411内,即传动轮441空转而不会带动旋转锥430旋转,避免了再次向置种管221内补充过多的营养液,此设计简单合理,有效的保证岗梅植株生长所需的营养液量。
74.进一步的,传动轮441与旋转锥430的中心轴套接并可旋转,旋转锥430中心轴外侧且位于传动轮441两端套设有圆环,用于限位传动轮441与传动带333稳定连接。旋转锥430的中心轴贯穿育苗箱100左右侧底边上,套框4421内设置有压簧443,且压簧443位于方台432的上方,利用压簧443的反弹力使得卡销442顶部与相邻两个斜面齿4411卡接,使得卡销442自动完成与传动轮441的配合,即在传动轮441逆时针旋转时,卡销442与传动轮441同步旋转,在传动轮441顺时针旋转时,卡销442与传动轮441发生错位运动,使得传动轮441得以空转,避免带动旋转锥430旋转排水。
75.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仅为本发明的优选例,并不用来限制本发明,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