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输送装置及土层置换机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698409发布日期:2022-10-01 06:47阅读:40来源:国知局
一种输送装置及土层置换机械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土壤改良机械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输送装置及土层置换机械。


背景技术:

2.花生是我国重要的油料作物,长期单一连续种植造成花生减产。生产实践和试验研究表明,
ꢀ“
土层翻转改良耕地法”对解除作物连作障碍有着良好的效果,即把地表0~30 cm的土层与30~60 cm的土层进行置换,不仅改变了土壤的理化性状,又将地表杂草和有害病残株进行了深度掩埋。试验结果显示:土层翻转深耕50cm,较常规耕深20cm每亩增产50.56kg,增产29.6%。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输送装置及土层置换机械,用于实现对地表以下30 cm深度的上层土与地表以下30~60 cm深度的下层土的置换。
4.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输送装置,包括上层土导轨和下层土导轨,所述上层土导轨包括前后设置的第一铲土部和分流输送部,所述第一铲土部相对地表倾斜设置,所述第一铲土部的下端朝向地表,所述第一铲土部的上端与水平设置的分流输送部连接,所述分流输送部内具有左右设置的两个分流输送腔,两所述分流输送腔之间具有缺口,两所述分流输送腔的前端与第一铲土部内腔连通,两所述分流输送腔的后端连通在一起;所述下层土导轨包括第二铲土部、斜输部和平输部,所述第二铲土部和斜输部均相对地表倾斜设置,所述斜输部具有两个,所述平输部位于前后两斜输部的上端之间,所述第二铲土部的下端朝向地表并低于第一铲土部的下端,所述第二铲土部的上端与前侧斜输部的下端连接,位于前侧的所述斜输部的上端穿过缺口后置于分流输送部的上方;所述分流输送腔内具有上层土输送组件,所述下层土导轨内具有下层土输送组件,所述上层土输送组件对第一铲土部铲起的上层土进行输送,所述下层土输送组件对第二铲土部铲起的下层土进行输送,且上层土先于下层土落在地面。
5.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铲土部内具有隔板,所述隔板将第一铲土部内腔分成左右两部分,所述第一铲土部内腔的左半部分与左侧分流输送腔连通,所述第一铲土部内腔的右半部分与右侧分流输送腔连通。
6.进一步地,所述分流输送部包括位于前端的两个分流段、位于中间的两个平行段、位于后端的两个汇集段,两所述分流段形成人字形,两所述汇集段形成人字形,两所述平行段平行设置,两所述分流段、两所述平行段和两所述汇集段之间形成缺口。
7.进一步地,所述下层土导轨的长度大于上层土导轨的长度。
8.进一步地,所述上层土输送组件包括上层土输送轮、输送链和变向轮,所述上层土输送轮为前后设置的两组,每组包括上下设置的两个上层土输送轮,所述输送链位于两组上层土输送轮之间;所述变向轮为前后设置的两组,每组包括上下设置的两个变向轮,所述变向轮与输送链侧壁接触使得输送链的形状与分流输送腔的走向相同;所述输送链上具有
均匀设置的底板,所述底板表面滑动设置有托板,所述底板位于托板和输送链之间。
9.进一步地,所述底板表面具有滑块,所述托板表面具有滑槽,所述滑块滑动设置在滑槽内。
10.进一步地,所述下层土输送组件包括位于前侧斜输部和平输部上的下层土输送轮,所述下层土输送轮之间具有输送带,所述输送带上具有均匀设置的刮板,所述输送带的上层位于前侧斜输部和平输部内。
11.进一步地,所述平输部的下方具有左右设置的两个托轮,所述托轮与输送带下表面接触,所述输送带上的刮板位于左右设置的两托轮之间。
12.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土层置换机械,包括输送装置、安装壳和破碎组件,所述安装壳位于输送装置的出料口处,所述破碎组件包括位于安装壳内的固定破碎架,所述固定破碎架上具有活动破碎架,所述安装壳上具有驱使活动破碎架相对固定破碎架往复移动的驱动机构,所述固定破碎架顶部具有固定破碎齿,所述活动破碎架顶部具有活动破碎齿。
13.进一步地,所述固定破碎架内具有若干间隔设置的固定托杆,所述活动破碎架上具有若干间隔设置的活动托杆,所述固定破碎齿位于固定托杆顶部,所述活动破碎齿位于活动托杆顶部,所述固定托杆与活动托杆垂直设置。
14.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1)通过上层土导轨对上层土进行铲挖,通过上层土输送组件对上层土进行输送,通过下层土导轨对下层土进行铲挖,通过下层土输送组件对下层土进行输送,且上层土先于下层土落下,进而使得下层土落在上层土之上,实现上层土和下层土的位置互换;(2)上层土和下层土落在地面之前,经破碎组件的破碎作用,使得上、下层土破碎,进而对土壤起到疏松的作用。
附图说明
15.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的输送装置的正视图;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的输送装置的俯视图;图3为托板的俯视图;图4为上层土输送组件的正视图;图5为图4中的a处局部放大图;图6为底板与托板的正面装配图;图7为底板与托板的仰视装配图;图8为输送链与上层土输送轮的俯视装配图;图9为上层土导轨的俯视图;图10为下层土导轨的俯视图;图11为下层土导轨的正视图;图12为下层土输送组件与下层土导轨的装配图;图13为下层土输送组件的正视图;图14为输送带与托轮的仰视装配图;图15为本发明实施例二的输送装置的正视图;图16为本发明对土壤进行输送的示意图;
图17为本发明土层置换机械的正视图;图18为本发明土层置换机械的破碎组件与输送装置的装配图;图19为破碎组件的正视图;图20为图18中的b处局部放大图;图21为固定破碎架和活动破碎架相对移动后的示意图;图中:1上层土导轨,11第一铲土部,12分流输送部,121分流段,122平行段,123汇集段,124底孔,125缺口,13隔板,14分流输送腔,2下层土导轨,21第二铲土部,22斜输部,23平输部,24轮架,3上层土输送组件,31上层土输送轮,32输送带,33托板,34底板,35滑块,36变向轮,4下层土输送组件,41下层土输送轮,42输送带,43刮板,44托轮,5传动轮,51传动带,6上层土,61下层土,7安装壳,71固定破碎架,72固定托杆,73固定破碎齿,74活动破碎架,741耳板,75活动托杆,76活动破碎齿,77主动轮,78连杆,79凸轮,8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16.如图1至图21所示,本发明的输送装置包括上层土导轨1、上层土输送组件3、下层土导轨2和下层土输送组件4,本发明的土层置换机械包括输送装置、安装壳7和破碎组件,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
17.如图1至图14所示,一种输送装置包括上层土导轨1和下层土导轨2,上层土导轨1包括前后设置的第一铲土部11和分流输送部12,第一铲土部11相对地表倾斜设置,第一铲土部11的下端朝向地表,第一铲土部11的上端与水平设置的分流输送部12连接,分流输送部12内具有左右设置的两个分流输送腔14,如图2所示,第一铲土部11内具有隔板13,隔板13将第一铲土部11内腔分成左右两部分,第一铲土部11内腔的左半部分与左侧分流输送腔14连通,第一铲土部11内腔的右半部分与右侧分流输送腔14连通。两分流输送腔14之间具有缺口125,两分流输送腔14的前端与第一铲土部11内腔连通,两分流输送腔12的后端连通在一起;如图10、图11所示,下层土导轨2包括第二铲土部21、斜输部22和平输部23,第二铲土部21和斜输部22均相对地表倾斜设置,斜输部22具有两个,平输部23位于前后两斜输部22的上端之间,第二铲土部21的下端朝向地表并低于第一铲土部11的下端且位于第一铲土部11的后侧,第二铲土部21的上端与前侧斜输部22的下端连接,前侧的斜输部22的上端穿过缺口125后位于分流输送部12的上方;上层土导轨1出料端位于下层土导轨2出料端前侧,下层土导轨2的长度等于或大于上层土导轨1的长度;分流输送腔12内具有上层土输送组件3,下层土导轨2内具有下层土输送组件4,上层土输送组件3对第一铲土部11铲起的上层土进行输送,下层土输送组件4对第二铲土部21铲起的下层土进行输送,且上层土先于下层土落在地面。
18.本发明,第一铲土部11位于第二铲土部21的前侧、上方,工作时,第一铲土部11先将上层土(地表以下0~30 cm的土壤)铲起,该上层土随后经隔板13的隔离后进入两个分流输送腔14,然后经分流输送腔14内上层土输送组件的输送作用,自前向后移动。第一铲土部11将上层土铲起后,第二铲土部21随即向下层土(地表以下30~60 cm的土壤)铲起,该下层土在下层土输送组件4的作用下经前侧斜输部22进入平输部23,最后进入后侧的斜输部22。如图15所示,上层土6先落在地面上,而后下层土61下落并落在上层土之上,进而实现土层的置换。由于第一铲土部11位于第二铲土部前侧,上层土导轨1出料端位于下层土导轨2出
料端前侧,下层土导轨2的长度等于或大于上层土导轨1的长度,因此可使得上层土导轨1内的上层土先落下,而后下层土导轨2内的下层土再落下,以确保土层置换。
19.具体地,如图2、图8所示,分流输送部12包括位于前端的两个分流段121、位于中间的两个平行段122、位于后端的两个汇集段123,两分流段121形成人字形,两汇集段123形成人字形,两平行段122平行设置,两分流段121、两平行段122和两汇集段123之间形成缺口125。分流段121、平行段122和汇集段123前后连通,且分流段121、平行段122和汇集段123底部具有底孔124,底孔124的设置,为上层土输送组件3的安装提供便利,并使得上层土输送组件3的输送面暴露于分流输送腔14内。分流输送部12的设置,使得上层土离开第一铲土部11后分成独立的两支,上层土在经过隔板13作用分成两支的过程中,实现了对上层土的切削,进而实现对上层土的初步破碎。两支上层土于缺口左侧和右侧分别向后输送,中间的缺口125为下层土导轨2的穿过提供避让。
20.具体地,如图3、图4所示,上层土输送组件3包括上层土输送轮31、输送链32和变向轮36,上层土输送轮31为前后设置的两组,每组包括上下设置的两个上层土输送轮31,输送链32位于两组上层土输送轮31之间;变向轮36为前后设置的两组,每组包括上下设置的两个变向轮36,变向轮36与输送链32侧壁接触使得输送链32的形状与分流输送腔14的走向相同,即变向轮36的设置,使得输送链32包括位于两侧的倾斜部分和位于中间的水平部分;输送链32上具有均匀设置的底板34,底板34表面滑动设置有托板33,底板34位于托板33和输送链32之间。变向轮36的轴线处于竖直面内,上层土输送轮31的轴线处于水平面内,如图8所示,变向轮36的圆形外壁与输送链32侧壁接触、挤压,实现对输送链32形状的保持,并保持与分流输送腔14的走向相同,这样托板33在分流输送腔14内移动时,一方面托板33在分流输送腔14内壁的挤压下相对底板34左右移动,进而托板33沿分流输送腔14的走向移动;另一方面托板33在分流输送腔14内前后移动,实现对其上的上层土的输送。如图6、图7所示,为便于托板33与底板34的装配,底板34表面具有滑块35,托板33表面具有滑槽,滑块35滑动设置在滑槽内。滑块35和滑槽为形状尺寸相同的t字形,以避免底板34与托板33之间的分离。
21.具体地,如图12、图13所示,下层土输送组件4包括位于前侧斜输部22和平输部23上的下层土输送轮41,下层土输送轮41之间具有输送带42,输送带42上具有均匀设置的刮板43,输送带42的上层位于前侧斜输部22和平输部23内。在前侧斜输部22的上下两端分别设有一个下层土输送轮41,在平输部23的前后两端分别设有一个下层土输送轮41。如图14所示,平输部23的下方具有两个左右设置的托轮44,托轮44与输送带42的下表面接触并对输送带42进行托举,以保持输送带42处于张紧状态。输送带42上的刮板43位于左右设置的两个托轮44之间,刮板43移动至托轮44位置处时,刮板43经两托轮44之间的空间前后移动。
22.具体地,如图15所示,为实现上层土输送组件3与下层土输送组件4的同步动作,在上层土输送组件的其中一个上层土输送轮31与下层土输送组件4的其中一个下层土输送轮41之间设有传动机构,传动机构包括与上层土输送轮31和下层土输送轮41共轴设置的传动轮5,两传动轮5之间设置传动带52。当上层土输送组件3的上层土输送轮31旋转时,便通过传动机构带动下层土输送组件4的下层土输送轮41旋转,进而实现上层土输送组件3与下层土输送组件4的同步动作。
23.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土层置换机械,如图17所示,土层置换机械包括输送装置、安装
壳7和破碎组件,安装壳7位于输送装置的出料口处,即输送装置的后端,如图18、图19所示,破碎组件包括位于安装壳7内的固定破碎架71,固定破碎架71上具有活动破碎架74,安装壳7上具有驱使活动破碎架74相对固定破碎架71往复移动的驱动机构,固定破碎架71顶部具有固定破碎齿73,活动破碎架74顶部具有活动破碎齿76。固定破碎架71具有两个,且一个固定破碎架71位于上层土导轨1的出料口之下,另外一个固定破碎架71位于下层土导轨2的出料口之下。经上层土导轨1的出料口落下的上层土,以及经下层土导轨2的出料口落下的下层土落在固定破碎架71上,固定破碎架71上的固定破碎齿73对上层土、下层土进行破碎处理。当有土壤夹杂在相邻的固定破碎齿73之间时,相对固定破碎架71往复移动的活动破碎架74上的活动破碎齿76移动至相邻的固定破碎齿73之间,实现对固定破碎齿73之间夹杂土壤的破碎清理。如图20所示,固定破碎架71为方框形结构,固定破碎架71内具有若干间隔设置的固定托杆72,固定破碎齿73位于固定托杆72的顶部;活动破碎架74为直杆,活动破碎架74的侧壁具有若干间隔设置的活动托杆75,活动破碎齿76位于活动托杆75顶部,固定托杆72与活动托杆75垂直设置。在固定破碎架71和固定托杆72上设有与活动托杆75对应的凹槽8,活动托杆75的下部伸入凹槽8内实现与固定破碎架71、固定托杆72的滑动连接。且活动托杆75位于相邻的两排固定破碎齿73之间,活动托杆75的设置不会干扰固定破碎齿73对土壤的破碎,在活动托杆75相对固定托72杆移动时,活动托杆75上的活动破碎齿76与固定破碎齿73配合作用,将土壤挤压的更碎。如图19所示,驱动机构包括共轴设置的主动轮77和凸轮79,所述凸轮79具有两个,且凸轮79通过连杆78与对应活动破碎架74侧壁的耳板741铰链连接。主动轮77转动时,带动两个凸轮79旋转,如图21所示,凸轮79旋转时通过连杆78带动活动破碎架74相对固定破碎架71的往复直线运动。安装壳7的左侧壁和右侧壁与固定破碎架71的对应侧壁接触固定,实现对固定破碎架71的装配,主动轮77也转动安装在安装壳7内。安装壳7整体为倒置的u型结构,安装壳7、输送装置均安装在现有农用行走机械(如拖拉机)上。
24.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1)通过上层土导轨对上层土进行铲挖,通过上层土输送组件对上层土进行输送,通过下层土导轨对下层土进行铲挖,通过下层土输送组件对下层土进行输送,且上层土先于下层土落下,进而使得下层土落在上层土之上,实现上层土和下层土的位置互换;(2)上层土和下层土落在地面之前,经破碎组件的破碎作用,使得上、下层土破碎,进而对土壤起到疏松的作用。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