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在低纬高原地区养殖蜜蜂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2059489发布日期:2022-11-04 22:41阅读:52来源:国知局
一种在低纬高原地区养殖蜜蜂的方法与流程

1.本发明涉及蜜蜂养殖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在低纬高原地区养殖蜜蜂的方法。


背景技术:

2.蜜蜂属于膜翅目,蜜蜂科,蜜蜂为社会性昆虫,由蜂王、雄蜂、工蜂等个体组成,蜜蜂种类很多,目前国内常见的养殖用蜜蜂品种为中蜂和意蜂。中蜂即中华蜜蜂,又称土蜂,中蜂不采树胶,个体采集力、泌浆力弱;意蜂又称西蜂,意蜂个头大,采集力强,养殖的经济效益高,目前国内大部分地区都以养殖意蜂为主。但是,中蜂对我国山区、半山区蜜源、气候适应性强、耐寒性好,善于采集利用零星蜜源及早春、晚秋蜜源,适于广大农村地区定地或定地加小转地饲养,消费者也愿意付更高的价格购买土蜂蜂蜜。
3.蜜蜂养殖箱是蜜蜂养殖产业最为重要的工具,通过养殖箱能够对蜜蜂进行有效的管理,让蜜蜂能够在指定的区域进行活动。
4.云南地处低纬高原地区,低纬高原的气候特点在于气温年较差小,一般在0.3-12.7℃,年均温13~21℃,既无酷夏也无寒冬,四季如春;但气温日较差大,冬春季日温差高达20℃-30℃,一天可分四季,夜冬昼夏。现有的蜜蜂养殖箱并不能解决低纬高原地区常见的“倒春寒”、“红外辐射”等农业气象灾害问题。首先是云南冬春两季倒春寒、霜冻等气象灾害频发发生,而此期正是云南的干旱季节,光热资源丰富,白天阳光炽烈。在晴热的白天,蜂箱内的温度甚至会高达40℃以上,而夜间大地的长波辐射会使蜂箱内快速降温,在强霜冻天气时日温差甚至可达到40℃,出现逆温现象,即蜂箱内夜间的温度低于露地温度,这样剧烈的温度变化会对蜜蜂造成极大的伤害,发生蜜蜂大规模死亡的情况。
5.蜜蜂病虫害的种类较多,根据侵染方式的不同,分为由致病微生物引起的侵染性病虫害和由寄生虫引起的侵袭性病虫害,其中比较常见的寄生虫如蜂麻蝇、驼背蝇、芫菁、圆头蝇、蜂虱等。云南传统的蜜蜂养殖箱多直接放置于地面上,导致箱体回潮,同时箱体容易被害虫入侵,造成病虫害。另外,在移动蜜蜂养殖箱时,只能通过搬运方式,费时费力。
6.另外,在当野外蜜源不足时,或者阴雨天蜜蜂不能外出采蜜时,养殖场需用糖水饲喂蜜蜂,以补充蜜源的不足,帮助蜜蜂悦动。现有的操作基本是通过人工在各个蜂箱边放置饲料盆,遇到雨雪天则需要挨个打开蜂箱放置饲料盆,操作麻烦,费工费时,且饲料盆容易被污染。


技术实现要素:

7.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在低纬高原地区养殖蜜蜂的方法,以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8.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在低纬高原地区养殖蜜蜂的方法,所述低纬高原地区海拔大于1800米,纬度在北纬23-26
°
之间;所述养殖蜜蜂的方法为在所述低纬高原地区选择地势平坦、有干净水源和蜜源植物的地区,养殖方式采用小规模分区轮放的模式,增加转场的频次,但每次转场运输距离不超过10公里;采用本方法养殖蜜蜂的养殖设施为可调控温度的蜜蜂养殖箱;所述可调控温度的蜜蜂养殖箱包括底板,所述底
板的下表面靠近左侧前后位置均设置有滚轮,所述底板的下表面靠近右侧前后位置均安装有支撑腿,所述底板的上表面通过立柱固定安装有底盖,所述底盖的下表面固定安装有防虫电网,且防虫电网上表面与底盖下表面之间设置有绝缘橡胶垫,所述底盖上表面锁紧固定有箱体,且箱体的上下侧面均开口结构,所述箱体的内壁之间靠近下侧固定安装有隔板,所述隔板与底盖之间形成有安装腔,所述安装腔内设置有调温机构,且调温机构与箱体相连通,所述箱体的上表面盖设有上盖,所述箱体右侧面设置有拉手机构;所述调温机构包括空气过滤器、抽风机、导管、进气管、出气管、加热器、制冷器和温度传感器,所述空气过滤器和抽风机安装于底盖上表面,所述空气过滤器通过导管与外部箱体外部相连通,所述抽风机进气口通过进气管与空气过滤器出风口相连通,所述抽风机的出气口上安装有出气管,且出气管插设于隔板上侧,所述出气管上从右往左依次安装有加热器和制冷器,所述温度传感器嵌设于箱体右侧壁;当蜜蜂品种为中蜂时,蜂箱内温度降到6℃时启动加热器,高于7℃时停止加热;当蜜蜂品种为意蜂时,蜂箱内温度降到13℃时启动加热器,高于14℃时停止加热。
9.进一步,所述支撑腿包括螺纹筒、螺栓杆和支撑板,所述螺纹筒固定安装有底板下表面,所述螺纹筒下表面螺纹安装有螺栓杆,所述螺栓杆下表面固定安装有支撑板。
10.进一步,所述防虫电网为矩形网罩结构,所述防虫电网的下表面距离底板上表面距离为1.2mm-1.5mm。
11.进一步,所述箱体右侧壁与导管相对应位置和隔板上与出气管相对应位置均设置有橡胶密封套。
12.进一步,所述拉手机构包括拉杆、铰接件和把手,所述拉杆通过铰接件安装于箱体右侧面,所述拉杆的下表面固定安装有把手。
13.进一步,在所述蜜蜂养殖箱的蜂箱上设置自动投喂装置,所述自动投喂装置设置在箱体侧壁上,所述箱体的内腔一侧形成有放置腔,所述放置腔内安装有喂食盒,所述喂食盒划分为采食腔和调节腔,所述采食腔和调节腔连通,所述采食腔的顶部开口,所述调节腔的顶部通过封板封盖,所述箱体的一侧通过固定杆连接有托盘,所述托盘的顶部开设有通孔,所述封板的顶部连接有进液管,所述进液管贯穿箱体的侧壁并延伸至通孔的下方,所述托盘上设置有储液罐,所述储液罐的端部穿过通孔并螺纹连接进液管,所述调节腔内设置有使进液管封堵或畅通的自动进液装置;自动进液装置包括浮球、活动杆、封堵球、导向环,所述封板的底部通过连接杆连接有位于进液管下方的导向环,所述导向环套设在活动杆上,所述活动杆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延伸进进液管内部的封堵球,所述活动杆的底端连接有浮球,所述进液管贴近封板的一端内腔呈锥形,采食腔的底内壁上均匀分布有凸台;所述采食腔的四个侧内壁均倾斜设置;所述采食腔的四个侧内壁上均设置有防滑条;所述箱体的一侧位于托盘的上方通过固定杆连接有限位环,所述储液罐可穿过限位环。
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在低纬高原地区养殖蜜蜂的方法,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通过在蜜蜂养殖箱内设置调温机构能够对箱体内温度进行调节。由于蜜蜂能通过自身运动扇动翅膀调节蜂箱内的温度,因此一般不用对蜜蜂养殖箱进行专门的调温,但是遇到极端天气时,却要防止蜜蜂被冻死。不同品种的蜜蜂抗寒性能不同,不同地区的温湿度之间平衡关系不同,也对蜜蜂的抗寒性能有影响。本发明人的前期研究发现,在低纬高原
的姚安地区,意蜂在温度低于14℃时就停止出巢,温度低于12℃时就会冻僵,温度低于7℃时就会冻死;中蜂在在温度低于7℃时就停止出巢,温度低于5℃时就会冻僵,温度低于2℃时就会冻死;本发明在蜂箱内设置了蜂箱小环境调节设施,特别是温度传感器和加热器,并限定当蜜蜂品种为中蜂时,蜂箱内温度降到6℃时启动加热器,高于7℃时停止加热;当蜜蜂品种为意蜂时,蜂箱内温度降到13℃时启动加热器,高于14℃时停止加热。这是因为中蜂抗寒性比较强、智商比较高,当外界气温低于7℃时就不会出巢,避免在野外被冻僵或冻死,所以只要控制住蜂箱内温度不要低于6℃,就能避免中蜂被大量冻死;而意蜂抗寒性较弱、智商也比较低,如果蜂箱内温度高于14℃,会有部分意蜂认为外界温度也比较高,贸然出巢导致在野外被冻僵或冻死,因此需要控制住蜂箱内温度,既不能低于13℃,也不能高于14℃。
15.2、本发明通过在蜜蜂养殖箱上设置滚轮与支撑腿避免箱体直接放置于地面,有效避免箱体回潮损坏,同时拉手机构将箱体右侧提起,即可通过滚轮对该箱体进行移动,在对箱体进行搬运时更加省时省力,同时通过防虫电网增加箱体的防虫害功能,利于蜜蜂养殖。
16.3、本发明还可以在蜜蜂养殖箱上设置自动进液装置,可自动为喂食盒加入糖水,且在添加糖水的过程中不会惊扰到蜜蜂,无需人工打开蜂箱进行饲喂,且将采食腔的四个内壁倾斜设置并设置了防滑条,方便蜜蜂爬行,采食腔的底内壁均匀分布凸台,方便蜜蜂在采食的过程中停留,进而可避免蜜蜂沉入糖水里淹死。
附图说明
17.图1为本发明的蜜蜂养殖箱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的蜜蜂养殖箱的具备剖视图;图3为本发明图2中a处放大图;图4为在蜜蜂养殖箱上设置自动投喂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自动投喂装置的托盘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自动投喂装置的喂食盒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自动投喂装置的喂食盒的平面结构示意图图中:1、底板;2、滚轮;3、支撑腿;301、螺纹筒;302、螺栓杆;303、支撑板;4、立柱;5、底盖;6、防虫电网;7、绝缘橡胶垫;8、箱体;9、隔板;10、安装腔;11、调温机构;111、空气过滤器;112、抽风机;113、导管;114、进气管;115、出气管;116、加热器;117、制冷器;118、温度传感器;12、上盖;13、拉手机构;131、拉杆;132、铰接件;133、把手;14、橡胶密封套;52、箱盖;53、放置腔;54、储液罐;55、托盘;56、固定杆;57、进液管;58、通孔;59、喂食盒;510、采食腔;511、调节腔;512、封板;513、浮球;514、活动杆;515、封堵球;516、导向环;517、连接杆;518、凸台;519、防滑条;520、限位环。
具体实施方式
18.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19.实施例1
一种在低纬高原地区养殖蜜蜂的方法,所述低纬高原地区为姚安县菖河村,海拔为2014米,纬度为北纬25
°
左右;所述养殖蜜蜂的方法为在所述低纬高原地区选择地势平坦、有干净水源和蜜源植物的地区,养殖方式采用小规模分区轮放的模式,增加转场的频次,但每次转场运输距离不超过10公里;因为本地区蜜源植物较多,且四季都有,但是蜜蜂在高原采蜜,由于高原空气稀薄,蜜蜂采集范围最多两公里,因此采用小规模分区轮放的模式,增加转场的频次,但每次转场运输距离不超过10公里的方式,可以减少蜜蜂寻找蜜源耗费的体力,提高蜜蜂采蜜效率。
20.采用本方法养殖蜜蜂的养殖设施为可调控温度的蜜蜂养殖箱;所述可调控温度的蜜蜂养殖箱包括底板1,所述底板1的下表面靠近左侧前后位置均设置有滚轮2,所述底板1的下表面靠近右侧前后位置均安装有支撑腿3,所述底板1的上表面通过立柱4固定安装有底盖5,所述底盖5的下表面固定安装有防虫电网6,且防虫电网6上表面与底盖5下表面之间设置有绝缘橡胶垫7,所述底盖5上表面锁紧固定有箱体8,且箱体8的上下侧面均开口结构,所述箱体8的内壁之间靠近下侧固定安装有隔板9,所述隔板9与底盖5之间形成有安装腔10,所述安装腔10内设置有调温机构11,且调温机构11与箱体8相连通,所述箱体8的上表面盖设有上盖12,所述箱体8右侧面设置有拉手机构13;所述调温机构11包括空气过滤器111、抽风机112、导管113、进气管114、出气管115、加热器116、制冷器117和温度传感器118,所述空气过滤器111和抽风机112安装于底盖5上表面,所述空气过滤器111通过导管113与外部箱体8外部相连通,所述抽风机112进气口通过进气管114与空气过滤器111出风口相连通,所述抽风机112的出气口上安装有出气管115,且出气管115插设于隔板9上侧,所述出气管115上从右往左依次安装有加热器116和制冷器117,所述温度传感器118嵌设于箱体8右侧壁。
21.具体的,温度传感器118对箱体8内温度进行监测,根据箱体8内温度变化,当箱体8内温度较低时,加热器116打开,制冷器117关闭,抽风机112对空气过滤器111进行抽风,并通过出气管115将热气吹入箱体8内,对箱体8内进行升温,反之,当箱体8内温度较高时,加热器116关闭,制冷器117打开,抽风机112对空气过滤器111进行抽风,并通过出气管115将热气吹入箱体8内,对箱体8内进行降温。当蜜蜂品种为中蜂时,蜂箱内温度降到6℃时启动加热器,高于7℃时停止加热;当蜜蜂品种为意蜂时,蜂箱内温度降到13℃时启动加热器,高于14℃时停止加热。本发明在蜂箱内设置了蜂箱小环境调节设施,特别是温度传感器和加热器,并限定当蜜蜂品种为中蜂时,蜂箱内温度降到6℃时启动加热器,高于7℃时停止加热;当蜜蜂品种为意蜂时,蜂箱内温度降到13℃时启动加热器,高于14℃时停止加热。这是因为中蜂抗寒性比较强、智商比较高,当外界气温低于7℃时就不会出巢,避免在野外被冻僵或冻死,所以只要控制住蜂箱内温度不要低于6℃;而意蜂抗寒性较弱、智商也比较低,如果蜂箱内温度高于14℃,会有部分意蜂认为外界温度也比较高,贸然出巢导致被冻僵或冻死,因此需要控制住蜂箱内温度,既不能低于13℃,也不能高于14℃。
22.本发明通过在蜜蜂养殖箱上设置滚轮与支撑腿避免箱体直接放置于地面,有效避免箱体回潮损坏,同时拉手机构将箱体右侧提起,即可通过滚轮对该箱体进行移动,在对箱体进行搬运时更加省时省力,同时通过防虫电网增加箱体的防虫害功能,有利于蜜蜂养殖。
23.具体的,所述支撑腿3包括螺纹筒301、螺栓杆302和支撑板303,所述螺纹筒301固定安装有底板1下表面,所述螺纹筒301下表面螺纹安装有螺栓杆302,所述螺栓杆302下表
面固定安装有支撑板303。螺栓杆302能够在螺纹筒301内上下移动,螺栓杆302带动支撑板303上下移动,达到对支撑板303高度进行调节的效果,使底板1放置更加稳定。
24.具体的,所述防虫电网6为矩形网罩结构,所述防虫电网6的下表面距离底板1上表面距离为1.5mm。防虫电网6对入侵的害虫进行灭杀,增加箱体8防虫害功能。并且由于防虫电网位于蜂箱最下方,避开了蜜蜂通道,因此避免了对蜜蜂的误伤。
25.具体的,所述箱体8右侧壁与导管113相对应位置和隔板9上与出气管115相对应位置均设置有橡胶密封套14。橡胶密封套14利于导管113与出气管115安装。
26.具体的,所述拉手机构13包括拉杆131、铰接件132和把手133,所述拉杆131通过铰接件132安装于箱体8右侧面,所述拉杆131的下表面固定安装有把手133。铰接件132使拉杆131能够倾斜立起,通过把手133拖拽拉杆131,从而带动箱体8移动。
27.在使用时,通过支撑腿3中螺栓杆302能够在螺纹筒301内上下移动,螺栓杆302带动支撑板303上下移动,达到对支撑板303高度进行调节的效果,使底板1放置更加稳定,即是使箱体8放置更加稳定,通过滚轮2与支撑腿3避免箱体8直接放置于地面,有效避免箱体8回潮损坏,同时拉手机构13中铰接件132室拉杆131能够倾斜立起,通过把手133拖拽拉杆131,将箱体8的右侧部分提起,支撑腿3脱离地面,仅通过滚轮2进行支撑,即可对该箱体8进行移动,在对箱体8进行搬运时更加省时省力,通过防虫电网6增加箱体8的防虫害功能,利于蜜蜂养殖,通过调温机构11中温度传感器118对箱体8内温度进行监测,能够对箱体8内温度进行调节,有利于在极端天气条件下使用。
[0028] 实施例2 可自动投喂的蜜蜂养殖箱具体的,在实施例1所述蜜蜂养殖箱的蜂箱上设置自动投喂装置,所述自动投喂装置设置在箱体8侧壁上,所述箱体8的内腔一侧形成有放置腔53,所述放置腔53内安装有喂食盒59,所述喂食盒59通过隔板划分为采食腔510和调节腔511,所述采食腔510和调节腔511连通,所述采食腔510的顶部开口,所述调节腔511的顶部通过封板512封盖,所述箱体8的一侧通过固定杆56连接有托盘55,所述托盘55的顶部开设有通孔58,所述封板512的顶部连接有进液管57,所述进液管57贯穿箱体8的侧壁并延伸至通孔58的下方,所述托盘55上设置有储液罐54,所述储液罐54的端部穿过通孔58并螺纹连接进液管57,所述调节腔511内设置有使进液管57封堵或畅通的自动进液装置;自动进液装置包括浮球513、活动杆514、封堵球515、导向环516,所述封板512的底部通过连接杆517连接有位于进液管57下方的导向环516,所述导向环516套设在活动杆514上,所述活动杆514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延伸进进液管57内部的封堵球515,所述活动杆514的底端连接有浮球513,所述进液管57贴近封板512的一端内腔呈锥形,采食腔510的底内壁上均匀分布有凸台518;所述采食腔510的四个侧内壁均倾斜设置;所述采食腔510的四个侧内壁上均设置有防滑条519;所述箱体8的一侧位于托盘55的上方通过固定杆56连接有限位环520,所述储液罐54可穿过限位环520。
[0029][0030]
具体的,当调节腔511内的水位上升时,浮球513会上升,并通过活动杆514带动封堵球515上升,进而可使得封堵球515封堵进液管57的锥形口,当调节腔511内的水位下降时,封堵球515向下运动不再封堵进液管57的锥形口,储液罐54内的糖水可通过进液管57流入到调节腔511内。
[0031]
具体的,凸台518的设置,方便蜜蜂在采食的过程中停留,而避免蜜蜂淹死在糖水
中。
[0032]
具体的,采食腔510的四个侧内壁均倾斜设置方便蜜蜂沿着采食腔510的四个侧内壁进行爬行进行采食,同时防滑条519的设置,可避免蜜蜂从采食腔510的四个侧内壁上滑落至糖水中。
[0033]
具体的,限位环520的设置,可对储液罐54起到一定的限位防护作用,避免储液罐54放置不稳而脱落。
[0034]
在使用时,储液罐54内的糖水通过进液管57流至调节腔511内,因调节腔511和采食腔510连通,调节腔511内的糖水会流动至采食腔510内,当调节腔511内液位不断上升时,浮球513会向上运动,并通过活动杆514带动封堵球515向上运动,当封堵球515封堵进液管7的锥形口后,储液罐54内的糖水不再流至调节腔511内,当蜜蜂在采食腔510内进行采食,使得采食腔510内的液位下降时,浮球513会向下运动并带动封堵球515不再部分进液管57,进而储液罐54内的糖水便可流至调节腔511内,进而实现自动投喂的功能。
[0035]
当遭遇低温或阴雨天气时,蜜蜂不能离巢采蜜,就要消耗巢内的蜂蜜,由于成熟的蜂群蜜蜂数量较多,蜂蜜消耗得很快,这时如果给蜜蜂饲喂糖水,就可以节省巢内的蜂蜜。采用传统的补饲方法时,补饲糖水需要每天都换新鲜糖水且要打开每个蜂箱,采用本发明的设置了自动投喂装置的蜜蜂养殖箱,可以一次早储液罐中投放大量糖水,且无需人工打开蜂箱进行饲喂,在添加糖水的过程也不会惊扰到蜜蜂,将采食腔的四个内壁倾斜设置并设置了防滑条,方便蜜蜂爬行,采食腔的底内壁均匀分布凸台,方便蜜蜂在采食的过程中停留,进而可避免蜜蜂沉入糖水里淹死。
[0036]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