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巨菌草的良种繁育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2487461发布日期:2022-12-10 01:35阅读:244来源:国知局
一种巨菌草的良种繁育方法与流程

1.本发明涉及种苗繁育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巨菌草的良种繁育方法。


背景技术:

2.近年来,饲草问题成为畜牧业发展的瓶颈,尤其必须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就出现了人畜争粮的矛盾。一年生巨菌草和其它牧草对比,菌草产量高,营养成分好,是畜牧养殖业及奶业的优质饲草料。由于菌草属于一年生,又是无性繁殖,没有种子,每年必须从其他良种繁育基地运输草种,成本非常高,耗费不少人力物力,途中种苗损坏非常大,利用率在50%-60%左右。由于国际油价的不稳定,运费也水涨船高。而且种苗在长途运输中失水严重,成活率比较低下。如果在3月份运输,北方气温偏低,在运输过程中靠外层的巨菌草全部冻死,而中心温度过高又会烧死一批。如果是4-5月运输,南方气温过高,北方干燥会造成种苗失水严重,成活率大大下降。而且操作非常不方便,必须专车专线发货,少量的种苗根本无法从物流运输,会造成时间过久,苗子死亡。鉴于以上情况,菌草产业很难推广开来。即使经济效益可观,合作社及农户也很难操作,不能可持续发展。因此,为从根本上改变南草北种的模式,亟需提供一种巨菌草的良种繁育方法以解决现有巨菌草运输成本高,种苗成活率低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巨菌草的良种繁育方法,采用本发明的繁育方法,通过巨菌草种植过程中对水肥、温度的控制,可以在当地得到巨菌草良种,避免了长途运输种苗成活率低以及运输成本高的问题。
4.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5.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巨菌草的良种繁育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6.(1)设置暖棚,在暖棚中对待种植地块翻耕后,施肥;
7.(2)种植巨菌草后灌溉;
8.(3)对巨菌草进行田间管理;
9.(4)平茬收割巨菌草后对根部进行灌溉;
10.(5)新生巨菌草进入拔节期后进行水肥管理;
11.(6)得到巨菌草良种。
12.进一步地,步骤(1)中暖棚的高度为5~6m,暖棚内的温度不低于15℃。
13.进一步地,步骤(1)中翻耕的深度为25~35cm。
14.进一步地,步骤(1)中所述施肥为施用有机肥500~1000kg/亩或施用复合肥35~45kg/亩;
15.进一步地,所述复合肥中n:p:k=15~25:10~20:5~15。
16.进一步地,步骤(2)中灌溉的方法为漫灌或喷灌。
17.进一步地,所述漫灌时的用水量为150~200m3/亩。
18.进一步地,所述喷灌时的用水量为90~120m3/亩。
19.进一步地,步骤(3)中田间管理的方法为:种植后5~10d调节暖棚内地温为25~35℃,空气湿度为75~85%;当芽尖破土后调节暖棚内温度为 30~38℃,空气湿度为55~65%;当巨菌草高度超过300mm后,进行大田管理。
20.进一步地,所述大田管理的方法为:当巨菌草进入拔节期时利用圆叶专用除草剂除草,追施氮肥8~12kg/亩,追施钾肥8~12kg/亩,然后灌溉;当巨菌草高度超过3m后再次进行灌溉。
21.进一步地,所述大田管理时每次灌溉的用水量为80~100m3/亩。
22.进一步地,步骤(5)中水肥管理的方法为:当巨菌草进入拔节期时施用氮肥1~3kg/亩,钾肥1~3kg/亩,然后进行灌溉。
23.进一步地,所述灌溉的用水量为大田管理时每次灌溉用水量的40~60%。
24.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25.采用本发明的繁育方法,能够从根本上改变巨菌草南草北种的模式,可以在干旱地区及无霜期只有150-200d的高寒地区进行种植,种多少得多少,不会浪费,没有长途运输造成的种节失水的问题,而且大大提高了巨菌草成活率。为合作社、养殖户带来了方便。
附图说明
26.图1为实施例1巨菌草生长时的图片;
27.图2为对照例自由生长的巨菌草图片;
28.图3为良种繁育阳光大棚的图片。
具体实施方式
29.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巨菌草的良种繁育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30.(1)设置暖棚,在暖棚中对待种植地块翻耕后,施肥;
31.(2)种植巨菌草后灌溉;
32.(3)对巨菌草进行田间管理;
33.(4)平茬收割巨菌草后对根部进行灌溉;
34.(5)新生巨菌草进入拔节期后进行水肥管理;
35.(6)得到巨菌草良种。
36.在本发明中,首先设置暖棚,所述暖棚的高度为5~6m,优选为5.2~5.8m,进一步优选为5.4~5.6m;所述暖棚内的温度不低于15℃,优选为不低于18℃,进一步优选为不低于20℃。
37.在本发明中,在暖棚中对待种植地块翻耕后,施肥,所述翻耕的深度为 25~35cm,优选为27~33cm,进一步优选为29~31cm。
38.在本发明中,所述施肥为施用有机肥或施用复合肥,当施用有机肥时,用量为500~1000kg/亩,优选为600~900kg/亩,进一步优选为700~800kg/亩;当施用复合肥时,用量为35~45kg/亩,优选为37~43kg/亩,进一步优选为 39~41kg/亩;所述复合肥中n:p:k=15~25:10~20:5~15,优选为 n:p:k=18~22:12~16:8~10。
39.在本发明中,施肥后对待种植地块旋耕5~15cm,优选为7~13cm,进一步优选为9
~11cm。
40.在本发明中,在暖棚中种植巨菌草后灌溉,所述灌溉的方法优选为漫灌或喷灌。
41.在本发明中,所述漫灌时的用水量为150~200m3/亩,优选为160~190m3/ 亩,进一步优选为170~180m3/亩;所述喷灌时的用水量为90~120m3/亩,优选为95~115m3/亩,进一步优选为90~110m3/亩。
42.在本发明中,对巨菌草进行田间管理,所述田间管理的方法为:种植后 5~10d调节暖棚内地温为25~35℃,空气湿度为75~85%;当芽尖破土后调节暖棚内温度为30~38℃,空气湿度为55~65%;当巨菌草高度超过300mm后,进行大田管理。
43.在本发明中,种植后5~10d调节暖棚内地温,优选的种植后6~9d调节暖棚内地温,进一步优选为种植后7~8d调节暖棚内地温;暖棚内地温为 25~35℃,优选为27~33℃,进一步优选为29~32℃;调节暖棚内空气湿度为 75~85%,优选为77~83%,进一步优选为79~81%。
44.在本发明中,优选的通过暖棚上方的棉被和通风口调节暖棚内温度,在白天打开棉被,使太阳光对暖棚内部加热,当温度过高时可通过上下通风口调节温度,夜间放下棉被保证棚内温度不流失。
45.在本发明中,优选的通过暖棚棚顶设置的喷淋头调节暖棚内湿度。
46.在本发明中,当芽尖破土后调节暖棚内温度为30~38℃,优选为 32~36℃,进一步优选为34~35℃;调节空气湿度为55~65%,优选为57~63%,进一步优选为59~61%。
47.在本发明中,当巨菌草高度超过300mm后,进行大田管理,所述大田管理的方法为:当巨菌草进入拔节期时利用圆叶专用除草剂除草,追施氮肥 8~12kg/亩,追施钾肥8~12kg/亩,然后灌溉;当巨菌草高度超过3m后再次进行灌溉。
48.在本发明中,在巨菌草发芽期调节暖棚内地温起到催芽作用,使草苗快速发芽破土。破土后调节暖棚内温度有利用幼苗生长,温度过高会使嫩芽被空气灼伤,影响生长。当巨菌草高度超过300mm后,白天可以打开风口,夜间不用盖棉被,只要温度不低于5℃即可,让草苗适应自然环境,提高移栽大田的成活率。
49.在本发明中,当巨菌草进入拔节期时利用圆叶专用除草剂除草,所述圆叶专用除草剂原液与水的比例为1:40~70,优选为1:45~65,进一步优选为 1:40~60;所述稀释后除草剂的用量为5~15kg/亩,优选为8~12kg/亩,进一步优选为9~11kg/亩。
50.在本发明中,除草后对巨菌草追施氮肥8~12kg/亩,优选为9~11kg/亩,进一步优选为9.5~10.5kg/亩;追施钾肥8~12kg/亩,优选为9~11kg/亩,进一步优选为9.5~10.5kg/亩。
51.在本发明中,所述大田管理的每次灌溉用水量为80~100m3/亩,优选为85~95m3/亩,进一步优选为88~92m3/亩。
52.在本发明中,平茬收割巨菌草后对根部进行灌溉,为留种做好准备。
53.在本发明中,待新生巨菌草进入拔节期后进行水肥管理,所述水肥管理的方法为:当巨菌草进入拔节期时施用氮肥1~3kg/亩,钾肥1~3kg/亩,然后进行灌溉。
54.在本发明中,所述施用氮肥的量为1~3kg/亩,优选为1.5~2.5kg/亩,进一步优选为1.8~2.2kg/亩;所述施用钾肥的量为1~3kg/亩,优选为1.5~2.5kg/ 亩,进一步优选为1.8~2.2kg/亩。
55.在本发明中,所述灌溉的用水量为大田管理时每次灌溉用水量的 40~60%,优选为45~55%,进一步优选为48~52%。
56.在本发明中,收获得到巨菌草良种,所述收获的时间优选为巨菌草在暖棚内生长180d以上,积温达到2700以上;收获的方法优选为将繁育好的良种从根部切下,去除叶片和顶部1.5m的鲜叶,将种茎部分截取,进行专用穴盘育苗大田移栽种植或者直接扦插种植。
57.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说明,但是不能把它们理解为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定。
58.实施例1
59.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巨菌草的良种繁育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60.(1)设置暖棚,暖棚高度为6m,保持棚内冬天最低温度不低于15℃,暖棚中对待种植地块翻耕30cm后,施加有机肥800kg/亩,旋耕10cm;
61.(2)按照800mm*800mm的见方种植巨菌草,之后漫灌,用水量为 180m3/亩;
62.(3)种植后5~10d内调节暖棚内地温为30℃,空气湿度为80%,加快种节发芽。当芽尖破土后调节暖棚内温度为35℃,空气湿度为60%。当巨菌草高度超过300mm后,进行大田管理,所述大田管理的方法为:当巨菌草进入拔节期时利用圆叶专用除草剂除草,除草剂以1:50的比例配制,每亩喷施稀释后除草剂10kg,追施氮肥10kg/亩,追施钾肥10kg/亩,然后进行漫灌,用水量为90m3/亩;当巨菌草高度超过3m后再次进行漫灌,用水量为90m3/亩。
63.(4)当巨菌草的高度超过5m后平茬收割,然后对根部进行漫灌,根部开始发新芽;
64.(5)当新生巨菌草进入拔节期后进行水肥管理,控制巨菌草的生长速度,使每个节在100~200mm之间,具体为巨菌草进入拔节期后施用氮肥2kg/ 亩,钾肥2kg/亩,灌溉的用水量为大田管理时每次灌溉用水量的50%;
65.(6)当菌草良种在大棚内生长180d以上,积温达到2700以上(平均 15℃*180天)后,得到巨菌草良种,将繁育好的良种从根部切下,去除叶片和顶部鲜嫩部分(可作为动物鲜食或者做青贮饲料),将种茎部分用专用截取设备按标准长度截取,进行专用穴盘育苗大田移栽种植或者直接扦插种植。
66.实施例2
67.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巨菌草的良种繁育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68.(1)设置暖棚,暖棚高度为5.5m,保持棚内冬天最低温度不低于18℃,暖棚中对待种植地块翻耕32cm后,施加有机肥1000kg/亩,旋耕12cm;
69.(2)按照800mm*800mm的见方种植巨菌草,之后漫灌,用水量为 170m3/亩;
70.(3)种植后5~10d内调节暖棚内地温为28℃,空气湿度为75%,加快种节发芽。当芽尖破土后调节暖棚内温度为38℃,空气湿度为55%。当巨菌草高度超过300mm后,进行大田管理,所述大田管理的方法为:当巨菌草进入拔节期时利用圆叶专用除草剂除草,除草剂以1:45的比例配制,每亩喷施稀释后除草剂11kg,追施氮肥11kg/亩,追施钾肥11kg/亩,然后进行漫灌,用水量为95m3/亩;当巨菌草高度超过3m后再次进行漫灌,用水量为 95m3/亩。
71.(4)当巨菌草的高度超过5m后平茬收割,然后对根部进行漫灌,根部开始发新芽;
72.(5)当新生巨菌草进入拔节期后进行水肥管理,控制巨菌草的生长速度,使每个节在100~200mm之间,具体为巨菌草进入拔节期后施用氮肥 2.2kg/亩,钾肥2.2kg/亩,灌溉的用水量为大田管理时每次灌溉用水量的45%;
73.(6)当菌草良种在大棚内生长180d以上,积温达到2700以上(平均15℃*180天)后,得到巨菌草良种,将繁育好的良种从根部切下,去除叶片和顶部鲜嫩部分(可作为动物鲜食或者做青贮饲料),将种茎部分用专用截取设备按标准长度截取,进行专用穴盘育苗大田移栽种植或者直接扦插种植。
74.实施例3
75.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巨菌草的良种繁育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76.(1)设置暖棚,暖棚高度为5m,保持棚内冬天最低温度不低于16℃,暖棚中对待种植地块翻耕28cm后,施加复合肥(n:p:k=20:15:10)40kg/亩,旋耕8cm;
77.(2)按照800mm*800mm的见方种植巨菌草,之后漫灌,用水量为 200m3/亩;
78.(3)种植后5~10d内调节暖棚内地温为32℃,空气湿度为85%,加快种节发芽。当芽尖破土后调节暖棚内温度为35℃,空气湿度为60%。当巨菌草高度超过300mm后,进行大田管理,所述大田管理的方法为:当巨菌草进入拔节期时利用圆叶专用除草剂除草,除草剂以1:55的比例配制,每亩喷施稀释后除草剂9kg,追施氮肥9kg/亩,追施钾肥9kg/亩,然后进行漫灌,用水量为100m3/亩;当巨菌草高度超过3m后再次进行漫灌用水量为100m3/ 亩。
79.(4)当巨菌草的高度超过5m后平茬收割,然后对根部进行漫灌,根部开始发新芽;
80.(5)当新生巨菌草进入拔节期后进行水肥管理,控制巨菌草的生长速度,使每个节在100~200mm之间,具体为巨菌草进入拔节期后施用氮肥 2.5kg/亩,钾肥2.5kg/亩,灌溉的用水量为大田管理时每次灌溉用水量的55%;
81.(6)当菌草良种在大棚内生长180d以上,积温达到2700以上(平均 15℃*180天)后,得到巨菌草良种,将繁育好的良种从根部切下,去除叶片和顶部鲜嫩部分(可作为动物鲜食或者做青贮饲料),将种茎部分用专用截取设备按标准长度截取,进行专用穴盘育苗大田移栽种植或者直接扦插种植。
82.对照例
83.与实施例1相比,在对巨菌草收割后,新生巨菌草也采用大田管理的方法进行种植,所述大田管理的方法为:当巨菌草进入拔节期时利用圆叶专用除草剂除草,除草剂以1:50的比例配制,每亩喷施稀释后除草剂10kg,追施氮肥10kg/亩,追施钾肥10kg/亩,然后进行漫灌90m3/亩;当巨菌草高度超过3m后再次进行漫灌90m3/亩。
84.实验例
85.对比实施例1和对照例得到的巨菌草,对比图见图1~3,其中,图1为实施例1巨菌草生长时的图片,平均每节在100~150mm之间;图2为对照例自由生长的巨菌草图片,单节超出200mm;图3为良种繁育阳光大棚的图片。与对照例相比,实施例1培育得到的巨菌草,当高度达到5.5m时去掉顶部1.5m嫩叶,下面4m可以做为种节。按每丛0.64平方计算,每亩1000 株左右。按每丛15棵,每棵4m高,按30节计算,每亩可繁育出种节45 万节,按每亩大田种植1300棵左右,可繁育出340亩的种节,按每亩500 元种节从海南采购包括运输,那么良种繁育亩产出是15万以上。而且避免了长途运输死苗和大量运输到现场无法马上加工,高低温造成的死苗,必须有大型仓库储存的问题。本地良种繁育直接在大棚内就地加工,用多少采多少,也可在大棚内直接装盘就地育苗,节约成本50%以上,减少死苗率100%。
86.由以上实施例可知,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巨菌草的良种繁育方法,采用本发明的繁育方法,通过巨菌草种植过程中对水肥、温度的控制,可以在当地得到巨菌草良种,避免了
长途运输种苗成活率低以及运输成本高的问题。
87.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