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盖装置及放盖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487462发布日期:2022-12-10 01:35阅读:115来源:国知局
放盖装置及放盖机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液体物料灌装封盖设备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放盖装置及放盖机。


背景技术:

2.随着社会的变化和发展,在化工、食品、制药等行业的流体,膏体,颗粒,粉状物料的定量灌装生产中,越来越多的产品生产实现了全流程半自动化或者全自动化的生产,比如在涂料、油墨、腻子、油漆、乳胶漆、颜料、树脂、密封胶、添加剂等产品生产中。
3.这些产品被生产出来之后,需要进行灌装、打包和入库等工序,在灌装工序中经常使用顶部为敞开面的桶状容器,上述产品在桶状容器中定量灌装之后,需要将桶盖盖到桶状容器上,然后进行密封。在全自动生产线中“将桶盖盖到桶状容器上”这个动作可以使用生产线中的放盖机来实现。
4.发明人所知道的一种放盖机主要使用以下结构来实现放盖,放盖机将桶盖存放在机架的上方位置,在中间位置设置一个放盖机构,桶装容器从放盖机构的下方水平运动。放盖机构包括一个回转气缸,回转气缸的气缸杆上固定安装有安装架,安装架上固定安装一对直线伸缩气缸,这两个直线伸缩气缸的气缸杆背向安装,每个直线伸缩气缸的气缸杆上设置有一套真空吸盘。在初始位置时,直线伸缩气缸竖直设置,位于上方的一个直线伸缩气缸的气缸杆伸出,其上的真空吸盘吸住机架上方的桶盖,然后直线伸缩气缸的气缸杆收回,下一步回转气缸工作,其且回转气缸的气缸杆回转180
°
,这样,桶盖随着旋转180
°
,桶盖变为朝向桶状容器顶部的姿态,真空吸盘松开桶盖,桶盖自动掉落到桶状容器的顶面上,盖上桶盖后的桶状容器被推到下一个工位,另一个需要盖桶盖的桶状容器进入到放盖机构下方的工位上;与此同时,从下部转到上部的另一个直线伸缩气缸的气缸杆伸出,其上的真空吸盘吸住机架上方的另一个桶盖,下一步,该直线伸缩气缸的气缸杆收回,回转气缸同时工作,回转气缸的气缸杆再次回转180
°
,另一桶盖随着旋转180
°
,另一桶盖变为朝向桶状容器顶部的姿态,最后真空吸盘松开桶盖,桶盖自动掉落到桶状容器的顶面上,一直往复这个循环,从而完成自动连续覆盖的动作。
5.在上述放盖机构中,需要直线运动a、旋转运动和直线运动b,而完成这些动作需要使用三个气缸,七个电磁阀,即旋转电磁阀、伸缩a电磁阀、真空a电磁阀、破真空a电磁阀、伸缩b电磁阀、真空b电磁阀、破真空b电磁阀以及至少五个位置传感器,这些零部件在配合的过程中,需要依次配合动作,这样会存在动作混乱的可能性,从而降低放盖机构的可靠性。


技术实现要素:

6.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放盖装置及放盖机,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放盖装置的可靠性较低的问题。
7.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放盖装置,用于将桶盖放置于容纳桶上,放盖装置包括:安装支架;驱动部,设置于安装支架;放盖部,包括用于取放桶盖的吸盘
治具;导转部,设置于安装支架;其中,驱动部与放盖部驱动连接,且部分放盖部与导转部啮合设置,在驱动部的带动下,放盖部相对于安装支架沿第一预设轴线移动且相对于安装支架绕第二预设轴线转动,以使吸盘治具具有靠近且朝向桶盖的取盖位置以及靠近且朝向容纳桶的放盖位置,第一预设轴线与第二预设轴线呈夹角设置。
8.进一步地,导转部包括沿第一预设轴线间隔设置的多个导转件;放盖部包括:回转轴,沿第二预设轴线延伸,回转轴的一端与吸盘治具连接;凸轮,与回转轴的另一端连接,绕第二预设轴线,凸轮上设有多个齿形槽,多个齿形槽与多个导转件啮合设置。
9.进一步地,导转件包括与安装支架连接的连接轴和位于连接轴的外周的回转套,回转套相对于连接轴可转动地设置,回转套与齿形槽配合。
10.进一步地,安装支架上设有滑槽,滑槽包括依次相连通的第一槽段、第二槽段和第三槽段,导转部位于第二槽段的一侧;放盖部还包括设置在凸轮的背离回转轴的一侧的滑动件,滑动件在滑槽内可移动地设置,第一槽段和第三槽段分别与滑动件止转配合,滑动件在第二槽段内可转动地设置。
11.进一步地,第一槽段和第三槽段的槽宽均小于第二槽段的槽宽,第二槽段用于为滑动件提供转动空间;滑动件包括:弧形段,与回转轴对应设置,弧形段具有沿第二槽段的内壁转动的弧形壁面;止转段,与弧形段连接,第一槽段和第三槽段分别与止转段滑动配合,以使吸盘治具对应位于取盖位置和放盖位置。
12.进一步地,滑动件的第一端与回转轴对应设置,滑动件的第二端设有过渡件,自第一端至第二端,过渡件的宽度逐渐减小。
13.进一步地,放盖装置还包括:轴座,与驱动部的输出轴连接,轴座上设有沿第二预设轴线延伸的装配通孔,部分放盖部在装配通孔内可转动地设置;导向件,沿第一预设轴线延伸且设置于安装支架,轴座的至少一侧设有导向件,轴座与导向件滑动配合,以使轴座沿第一预设轴线移动。
14.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放盖机,包括:机架;第一输送部,设置于机架,第一输送部用于输送容纳桶;储盖部,位于第一输送部的上方,储盖部具有储盖空间和与储盖空间连通的出盖口;上述的放盖装置,位于储盖部和第一输送部之间,出盖口朝向吸盘治具设置。
15.进一步地,储盖部包括:支撑座,设置于机架,支撑座上设有通孔,通孔形成出盖口;多个立柱,设置在支撑座上,多个立柱绕通孔的轴线间隔设置,以围成储盖空间。
16.进一步地,储盖部还包括沿储盖空间的周向均匀间隔设置的至少两个夹持件,夹持件具有固定端和相对于固定端可移动地设置的伸缩端,伸缩端朝向储盖空间设置。
17.进一步地,储盖部具有与储盖空间连通的进盖口,进盖口和出盖口位于储盖空间的两侧,放盖机还包括:第二输送部,设置于机架且位于储盖部的一侧,第二输送部用于输送桶盖;推盖部,设置于机架,推盖部包括相对于机架可移动设置的推盖结构,推盖结构位于进盖口所在的一侧;抬盖部,包括相对于机架沿第一预设轴线可移动地设置的抬盖结构,抬盖结构用于将桶盖由第二输送部抬升至推盖结构的一侧,以利用推盖结构将桶盖推入进盖口。
18.进一步地,第二输送部包括间隔设置的多个输送辊,抬盖结构包括间隔设置的多个支撑件,支撑件和输送辊交错设置。
19.应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可以利用一个驱动部来驱动放盖部相对于安装支架沿第一预设轴线移动,且通过使部分放盖部与导转部啮合设置,放盖部既能够相对于安装支架移动,又能够同时相对于安装支架绕第二预设轴线转动,这样,在翻转盖的过程中,放盖部能够边移动边转动,相对于发明人所知道的利用多个电磁阀控制的放盖机构,本实施例可以将相互独立的直线运动a、旋转运动和直线运动b,合成为连续运动,可以减少两个气缸(一个直线运动气缸和一个旋转气缸)、四个电磁阀(旋转电磁阀+伸缩a电磁阀+真空a电磁阀+破真空a电磁阀)以及三个传感器(一个顶部位置传感器和两个中间位置传感器),从而减少信号的检测、扫描和输出的时间,减少了运动部件,降低了动作控制的复杂程度,进而提高放盖装置的可靠性以及降低了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20.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21.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放盖装置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以及
22.图2示出了图1的放盖装置的主视图;
23.图3示出了图1的放盖装置的吸盘治具处于放盖位置的结构示意图;
24.图4示出了图1的放盖装置的吸盘治具处于取盖位置的结构示意图;
25.图5示出了图3的放盖装置的后视图;
26.图6示出了图1的放盖装置在吸盘治具由放盖位置切换为取盖位置的凸轮转动示意图;
27.图7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放盖机的一个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28.图8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放盖机的另一个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29.图9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放盖机的另一个方向的结构示意图;以及
30.图10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放盖装置的另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31.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32.1、安装支架;2、驱动部;3、吸盘治具;4、桶盖;5、机架;6、第一输送部;7、容纳桶;10、放盖部;11、回转轴;12、凸轮;20、导转部;21、连接轴;22、回转套;31、第一槽段;32、第二槽段;33、第三槽段;40、滑动件;41、弧形段;42、止转段;43、过渡件;51、轴座;52、导向件;60、储盖部;61、支撑座;63、立柱;64、夹持件;641、固定端;642、伸缩端;70、第二输送部;71、输送辊;81、推盖结构;82、位置传感器;83、提升座;85、水平气缸;91、支撑件;92、抬盖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33.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34.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第一预设轴线为驱动部2的输出轴的轴线,且第一预设轴线沿竖直方向延伸,第二预设轴线为回转轴11的轴线,且第二预设轴线与第一预设轴线垂直设置。
35.如图1至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放盖装置。放盖装置用于将桶
盖4放置于容纳桶7上,放盖装置包括安装支架1、驱动部2、放盖部10和导转部20。其中,驱动部2设置于安装支架1;放盖部10包括用于取放桶盖4的吸盘治具3;导转部20设置于安装支架1;其中,驱动部2与放盖部10驱动连接,且部分放盖部10与导转部20啮合设置,在驱动部2的带动下,放盖部10相对于安装支架1沿第一预设轴线移动且相对于安装支架1绕第二预设轴线转动,以使吸盘治具3具有靠近且朝向桶盖4的取盖位置以及靠近且朝向容纳桶7的放盖位置,第一预设轴线与第二预设轴线呈夹角设置。
36.上述技术方案中,可以利用一个驱动部2来驱动放盖部10相对于安装支架1沿第一预设轴线移动,且通过使部分放盖部10与导转部20啮合设置,放盖部10既能够相对于安装支架1移动,同时又能够相对于安装支架1绕第二预设轴线转动,这样,在翻转盖的过程中,放盖部10能够边移动边转动,相对于发明人所知道的利用多个电磁阀控制的放盖机构,本实施例可以将相互独立的直线运动a、旋转运动和直线运动b,合成为连续运动,可以减少两个气缸(一个直线运动气缸和一个旋转气缸)、四个电磁阀(旋转电磁阀+伸缩a电磁阀+真空a电磁阀+破真空a电磁阀)以及三个传感器(一个顶部位置传感器和两个中间位置传感器),从而减少信号的检测、扫描和输出的时间,减少了运动部件,降低了动作控制的复杂程度,进而提高放盖机构的可靠性以及降低了生产成本。
37.优选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驱动部2为直线气缸,也可以为电动伸缩杆或者直线电机等。
38.具体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安装支架1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端板以及用于连接两个端板的连接板,如图1中,两个端板上下布置,连接板的长度方向与竖直方向平行。
39.优选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桶盖4位于容纳桶7的正上方,这样,吸盘治具3旋转角度为180
°

40.当然,在替代实施例中,也可以使桶盖4放置在容纳桶7的斜上方,例如,桶盖4的轴线与容纳桶7的轴线之间的夹角为135
°
,这样,仅需要吸盘治具3旋转135
°
即可以通过控制回转轴11的旋转角度来配合其他应用场景来使用。
41.如图1和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导转部20包括沿第一预设轴线间隔设置的多个导转件;放盖部10包括回转轴11和凸轮12。其中,回转轴11沿第二预设轴线延伸,回转轴11的一端与吸盘治具3连接;凸轮12与回转轴11的另一端连接,绕第二预设轴线,凸轮12上设有多个齿形槽,多个齿形槽与多个导转件啮合设置。
42.通过上述设置,当驱动部2带动放盖部10沿第一预设轴线移动时,多个齿形槽与多个导转件进入啮合及啮合分离的过程中,导转件可以给凸轮12一个扭转力,这样,可以使凸轮12带动回转轴11转动,从而使回转轴11带动吸盘治具3转动,以使吸盘治具3由朝向桶盖4的位置旋转至朝向容纳桶7的位置,以对桶盖4进行吸取或放置;进一步地,通过啮合设置的多个齿形槽与多个导转件,可以将凸轮12相对于安装支架1的移动转化为凸轮12相对于安装支架1的转动,这样,可以减少旋转气缸以及控制旋转气缸的电磁阀,降低了动作控制的复杂程度,进而提高放盖机构的可靠性。
43.在一个实施例中,也可以在回转轴11的另一端设置半齿轮,导转部20为齿条,只要可以实现导转部20与放盖部10啮合即可。
44.如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导转件包括与安装支架1连接的连接轴21和位于连接轴21的外周的回转套22,回转套22相对于连接轴21可转动地设置,回转套22与齿
形槽配合。
45.通过上述设置,在齿形槽与导转件啮合的过程中,回转套22会随着齿形槽相对于连接轴21发生转动,这样,可以使凸轮12相对于安装支架1转动地更加顺畅。
46.如图3、图5和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安装支架1上设有滑槽,滑槽包括依次相连通的第一槽段31、第二槽段32和第三槽段33,导转部20位于第二槽段32的一侧;放盖部10还包括设置在凸轮12的背离回转轴11的一侧的滑动件40,滑动件40在滑槽内可移动地设置,第一槽段31和第三槽段33分别与滑动件40止转配合,滑动件40在第二槽段32内可转动地设置。
47.通过上述设置,一方面,滑动件40在第一槽段31内滑动时,凸轮12可以沿着第一预设轴线移动而不发生转动,这样,可以使吸盘治具3朝向并对准桶盖4,从而使吸盘治具3能够准确地吸附住桶盖4;另一方面,滑动件40在第三槽段33内滑动时,凸轮12可以沿着第一预设轴线移动而不发生转动,这样,可以使吸附有桶盖4的吸盘治具3朝向并对准容纳桶7,从而可以防止桶盖4倾斜,进而将桶盖4准确地放置在容纳桶7上;再一方面,在多个齿形槽与多个导转件啮合时,滑动件40在第二槽段32内可转动地设置,这样,可以避免滑槽限制凸轮12的转动。
48.优选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导转件的数量为三个,这三个导转件沿着滑槽的走向从上向下依次布置,当回转轴11随着轴座51运动到第二槽段32时,凸轮12上的齿形槽开始与导转件的外圆面进入啮合过程,在啮合过程中,导转件可以给凸轮12一个扭转力,这个扭转力最终能够传递到回转轴11上,从而使回转轴11发生转动。
49.具体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当回转轴11位于第一槽段31的最顶部时,吸盘治具3中的吸盘朝向正上方,即取盖位置;如图2所示,当回转轴11进入到第二槽段32时,回转轴11在导转件与凸轮12的作用下发生旋转;如图3所示,当回转轴11进入到第三槽段33的最底部时,吸盘治具3中的吸盘朝向正下方,即放盖位置。
50.如图5和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第一槽段31和第三槽段33的槽宽均小于第二槽段32的槽宽,第二槽段32用于为滑动件40提供转动空间;滑动件40包括弧形段41和止转段42。其中,弧形段41与回转轴11对应设置,弧形段41具有沿第二槽段32的内壁转动的弧形壁面;止转段42与弧形段41连接,第一槽段31和第三槽段33分别与止转段42滑动配合,以使吸盘治具3对应位于取盖位置和放盖位置。
51.通过上述设置,与止转段42配合的第一槽段31和第三槽段33可以限制滑动件40的转动,从而限制对应位于取盖位置和放盖位置的吸盘治具3转动,且弧形段41的弧形壁面可以沿着第二槽段32的内壁转动,这样,可以使滑动件40在第二槽段32内转动的更加顺畅。
52.优选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滑动件40为长条形结构,长条形结构的一个端部为弧形,以形成弧形段41。
53.当然,在替代实施例中,弧形段41也可以由回转轴11的端部穿过凸轮12后形成,只要弧形段41与止转段42连接并在滑槽的内部上下旋转移动即可。
54.如图10所示,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滑动件40也可以为与回转轴11不同心的偏心滚轮,第一槽段31、第二槽段32和第三槽段33的宽度相同,且第一槽段31和第三槽段33均为直线槽段,偏心滚轮可以在第一槽段31和第三槽段33内滑动设置,第二槽段32可以为绕第二预设轴线设置且与偏心滚轮滑动配合的环形槽段,也可以为图10中所示的半圆形槽段,这
样,第二槽段32能够供偏心滚轮通过,第一槽段31和第三槽段33可以限制凸轮12转动。
55.在一个实施例中,滑动件40也可以包括间隔设置的两个滚轮,其中,两个滚轮中的一个滚轮与回转轴11同轴设置,第一槽段31和第三槽段33分别与两个滚轮中的另一个滚轮止转配合。
56.如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滑动件40的第一端与回转轴11对应设置,滑动件40的第二端设有过渡件43,自第一端至第二端,过渡件43的宽度逐渐减小。这样,过渡件43可以使滑动件40从第二槽段32更顺畅地滑入第一槽段31,以及从第二槽段32更顺畅地滑入第三槽段33,从而实现取盖位置和放盖位置之间的切换。
57.优选地,过渡件43为楔形或者三角形等对称几何形状,这样,有利于滑动件40从第二槽段32滑入第一槽段31,或者,有利于滑动件40从第二槽段32滑入第三槽段33。
58.如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放盖装置还包括轴座51和导向件52。其中,轴座51与驱动部2的输出轴连接,轴座51上设有沿第二预设轴线延伸的装配通孔,部分放盖部10在装配通孔内可转动地设置;导向件52沿第一预设轴线延伸且设置于安装支架1,轴座51的至少一侧设有导向件52,轴座51与导向件52滑动配合,以使轴座51沿第一预设轴线移动。
59.通过上述设置,驱动部2的输出轴可以带着轴座51沿导向件52的延伸方向移动,从而带着放盖部10沿第一预设轴线移动,以实现取盖位置和放盖位置之间的切换。
60.具体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放盖装置还包括设置在装配通孔内的轴承,回转轴11穿设在轴承内,这样,回转轴11可以相对于轴座51转动。
61.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轴座51的两侧均设有导向件52,且导向件52为圆柱形导柱,轴座51包括与驱动部2的输出轴连接的底板和与底板连接的轴套,装配通孔设置在轴套上,底板的两端分别套装在两个圆柱形导柱上,通过这种结构可以限制底板的五个自由度,这样,可以使底板只能沿着圆柱形导柱的轴线上下运动,以使轴座51带着放盖部10沿第一预设轴线移动。
62.在一个实施例中,也可以在安装支架的连接板上设置沿第一预设轴线延伸的导槽,在轴座51的一侧设置圆柱形导柱,底板的一端套装在圆柱形导柱上,另一端设有滑块,且滑块在导槽内可滑动地设置,这样也能够使底板仅能沿着圆柱形导柱的轴线上下运动,且将底板的其它五个自由度完全限制。
63.在一个实施例中,导向件52可以为沿第一预设轴线延伸的方形导柱,底板上的槽为方形槽,这样也可以使底板仅沿着第一预设轴线移动。
64.如图7至图9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放盖机。放盖机包括机架5、第一输送部6、储盖部60和上述的放盖装置。其中,第一输送部6设置于机架5,第一输送部6用于输送容纳桶7;储盖部60位于第一输送部6的上方,储盖部60具有储盖空间和与储盖空间连通的出盖口;放盖装置位于储盖部60和第一输送部6之间,出盖口朝向吸盘治具3设置。
65.通过上述设置,可以通过第一输送部6将容纳桶7输送至出盖口的下方,然后利用放盖装置的吸盘治具3吸附出盖口的桶盖4,并将桶盖4转动180
°
移动至容纳桶7的上端,从而将桶盖4扣合在容纳桶7上。
66.具体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第一输送部6包括用于输送桶盖4的传送带,放盖机还包括设置在传送带上的位置传感器82,位置传感器82可以对桶盖4的位置进行检测,以使桶盖4能够准确输送至储盖部60的出盖口的下方。
67.如图7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储盖部60包括支撑座61和多个立柱63。其中,支撑座61设置于机架5,支撑座61上设有通孔,通孔形成出盖口;多个立柱63设置在支撑座61上,多个立柱63绕通孔的轴线间隔设置,以围成储盖空间。
68.通过上述设置,多个立柱63围成的储盖空间可以对多个备用桶盖4进行储存,从而可以一次性将多个桶盖4放置在第一输送部6的上方,这样,可以避免多次搬运,以实现自动化,从而提高桶盖4和容纳桶7的装配效率。
69.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立柱63所围的空间高度就是桶盖4储存的空间高度。
70.如图7和图8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储盖部60还包括沿储盖空间的周向均匀间隔设置的至少两个夹持件64,夹持件64具有固定端641和相对于固定端641可移动地设置的伸缩端642,伸缩端642朝向储盖空间设置。
71.通过上述设置,至少两个夹持件64的伸缩端642可以对出盖口上方的桶盖4进行夹持,从而在桶盖4和容纳桶7的装配过程中,防止桶盖4从储盖空间内掉出。
72.优选地,至少两个夹持件64在水平面上相对设置。
73.具体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夹持件64包括气缸和设置气缸的气缸杆上的夹板,气缸用于形成固定端641,夹板用于形成伸缩端642,且所有气缸的气缸杆均指向储盖空间的中心位置。当吸盘治具3不从此处取用桶盖4时,气缸的气缸杆伸出,夹板夹持住并稳固桶盖4;当吸盘治具3从此处取用桶盖4时,气缸的气缸杆收回,夹板松开桶盖4,且当桶盖4整体向下移动一个桶盖4的厚度时,气缸的气缸杆再次伸出,夹板夹持并住稳固桶盖4,吸盘治具3可以将最下方的桶盖4取走使用。
74.优选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夹板的朝向储盖空间的一侧设置有多个凹槽,从而更有利于夹板夹住储备的桶盖4,进而保证吸盘治具3一次仅取走一个桶盖4,其它桶盖4还被稳定的夹持在夹板处。
75.如图7和图9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储盖部60具有与储盖空间连通的进盖口,进盖口和出盖口位于储盖空间的两侧,放盖机还包括第二输送部70、推盖部和抬盖部。其中,第二输送部70设置于机架5且位于储盖部60的一侧,第二输送部70用于输送桶盖4;推盖部设置于机架5,推盖部包括相对于机架5可移动设置的推盖结构81,推盖结构81位于进盖口所在的一侧;抬盖部包括相对于机架5沿第一预设轴线可移动地设置的抬盖结构92,抬盖结构92用于将桶盖4由第二输送部70抬升至推盖结构81的一侧,以利用推盖结构81将桶盖4推入进盖口。
76.通过上述设置,当储盖空间内的桶盖4被用完后,第二输送部70会将新的桶盖4输送至储盖部60的一侧,抬盖部可以将桶盖4抬升至储盖空间的上方的一侧,然后推盖结构81将桶盖4推入进盖口,从而向储盖空间补充桶盖4,以实现及时补盖。
77.优选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第二输送部70位于第一输送部6的上方。
78.具体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抬盖部还包括竖直状气缸和设置在竖直状气缸的气缸杆上的提升座83,提升座83上设置有抬盖结构92,从而实现抬盖结构92沿竖直方向(第一预设轴线)移动。
79.具体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推盖部还包括水平气缸85,推盖结构81与水平气缸85的气缸杆连接,当抬盖结构92将第二输送部70上的桶盖4提升到储盖空间的上方的一
侧时,推盖结构81从侧面将桶盖4从抬盖结构92推到储盖空间的区域内,从而完成补盖的过程。
80.如图9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第二输送部70包括间隔设置的多个输送辊71,抬盖结构92包括间隔设置的多个支撑件91,支撑件91和输送辊71交错设置。
81.通过上述设置,当竖直状气缸的气缸杆未伸出时,多个支撑件91位于多个输送辊71之间的间隙中,当竖直状气缸的气缸杆向上伸出时,多个支撑件91可以将多个输送辊71上的桶盖4提升到多个输送辊71的上方,这样,可以便于将第二输送部70上的桶盖4提起。
82.具体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多个支撑件91所在的平面与第二输送部70的各个输送辊71所在平面平行。
83.上述放盖机具有上述放盖装置的全部优点,此处不再赘述。
84.从以上的描述中,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上述的实施例实现了如下技术效果:可以利用一个驱动部来驱动放盖部相对于安装支架沿第一预设轴线移动,且通过使部分放盖部与导转部啮合设置,放盖部既能够相对于安装支架移动,又能够相对于安装支架绕第二预设轴线转动,这样,相对于发明人所知道的利用多个电磁阀控制的放盖机构,本实施例可以将相互独立的直线运动a、旋转运动和直线运动b,合成为连续运动,可以减少两个气缸(一个直线运动气缸和一个旋转气缸)、四个电磁阀(旋转电磁阀+伸缩a电磁阀+真空a电磁阀+破真空a电磁阀)以及三个传感器(一个顶部位置传感器和两个中间位置传感器),从而减少信号的检测、扫描和输出的时间,减少了运动部件,降低了动作控制的复杂程度,进而提高放盖机构的可靠性以及降低了生产成本。
85.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