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诃子小袋苗培育及造林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2530686发布日期:2022-12-13 22:10阅读:36来源:国知局

1.本发明涉及中药材人工育苗及造林领域,具体是指一种诃子小袋苗培育及造林方法。


背景技术:

2.诃子是我国重要的中药材资源,是藏药和蒙药的重要配伍用药,诃子主要分布于怒江下游的低热河谷地区,集中分布在云南省永德县境内,产量占全国的80%。为了保障诃子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永德县对诃子资源进行保护和恢复,并开展了诃子资源培育方面的研究,但存在诃子幼苗极易穿袋、在怒江下游低热河谷地区冬春干旱的情况下诃子造林成活率低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上述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诃子小袋苗培育及造林方法,目的是通过河沙代替土壤的方式且运用营养袋直播点种后移植造林的方式,客观的解决了诃子幼苗极易穿袋、在怒江下游低热河谷地区冬春干旱的情况下诃子造林成活率低的技术问题。
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诃子小袋苗培育及造林方法:至少包括以下步骤:
5.(1)11月份采摘成熟诃子果实并对其脱肉取核,晾干果核后保存;
6.(2)将装满细河沙的无纺布袋排放在苗床上;
7.(3)对步骤(1)中的诃子种子进行浸种及杀菌处理;
8.(4)3月份将诃子种子点播到步骤(2)中的无纺布袋中且覆沙厚度2cm,对其进行浇透水、覆膜及平铺70%透光率的黑色遮阳网;
9.(5)多次对步骤(2)中的苗床四周进行浇水;
10.(6)待70-80%诃子种子出苗后撤遮阳网,进行揭膜、浇一次透水、练苗;
11.(7)育苗期间按苗圃管理方法进行管理,期间浇施2-3次沼气水,造林时间不晚于7月份,苗龄不大于3个月;
12.(8)7月份待幼苗长至10-15cm后进行上山造林;
13.(9)对造林地进行打塘处理并形成塘坑;
14.(10)对步骤(9)中的塘坑进行回土处理,塘坑内栽种步骤(8)中的幼苗;
15.(11)栽植后按照造林管理方法进行管理。
16.作为改进,所述步骤(2)中的无纺布袋的长、宽分别为11cm和8cm。
17.作为改进,所述步骤(2)中的苗床宽度为80cm。
18.作为改进,所述步骤(3)中的浸种及杀菌处理包括用水对诃子种子浸泡24小时、浸泡24小时后的诃子种子用3

的多菌灵浸泡30分钟、取出诃子种子。
19.作为改进,所述步骤(4)中的诃子种子点播至无纺布袋中间位置且覆沙厚度为
2cm,每个所述无纺布袋只点播1粒诃子种子,所述无纺布袋上方覆盖地膜,所述地膜四周压实并在地膜上平铺70%透光率的黑色遮阳网,点播时间不能迟于3月份。
20.作为改进,所述步骤(9)中塘坑的长、宽、高均为50cm。
21.作为改进,所述步骤(11)中造林管理方法包括除杂草、防畜牧及防病虫。
22.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在于:
23.1、通过无纺布袋装细河沙、点播种植、地膜覆盖保湿等方法培育诃子小袋苗,省工省时效率高、出苗率高、苗木质量好;
24.2、在诃子幼苗(3月龄前)未穿袋前上山造林,造林成活率得到极大提高;
25.3、3月播种7月造林是诃子在怒江下游低热河谷地区最适合抗旱保苗的时间安排,因而能极大的提高造林成效;
26.4、细河沙与营养土相比具有的优点是易装袋及通透气。
具体实施方式
27.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28.在本发明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无纺布袋”、“点播”、“地膜”、“浇水”、“打塘”应做广义理解,例如,“浇水”可以是浇水,也可以是喷灌。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29.此外,若出现术语“水平”、“竖直”、“悬垂”等术语并不表示要求部件绝对水平或悬垂,而是可以稍微倾斜。如“水平”仅仅是指其方向相对“竖直”而言更加水平,并不是表示该结构一定要完全水平,而是可以稍微倾斜。
30.在本发明实施例的描述中,“多次”代表至少2次。
31.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32.实施例:
33.一种诃子小袋苗培育及造林方法:至少包括以下步骤:
34.(1)11月份采摘成熟诃子果实并对其脱肉取核,晾干果核后保存,其中晾干是指在自然环境下风干,不在太阳下暴晒;
35.(2)次年2月将装满干净细河沙的无纺布袋排放在苗床上,采用细河沙易装袋以及通透气;
36.(3)在3月份对步骤(1)中的诃子种子进行浸种及杀菌处理,并去除多余水分;3月份点播,此时气温开始回升,诃子种子发芽出苗快而齐;
37.(4)3月份将诃子种子点播到步骤(2)中的无纺布袋中,对其进行浇透水和覆盖地膜,地膜四周压实,地膜上再平铺70%透光率的黑色遮阳网,防止膜内高温;
38.(5)多次对步骤(2)中的苗床四周进行浇水,浇水只浇苗床四周,水分会增加到膜内为诃子种子保湿;
39.(6)育苗20-30天,待70-80%诃子种子出苗后撤遮阳网,进行揭膜、浇一次透水、练
苗;
40.(7)育苗期间按苗圃管理方法进行管理,期间浇施2-3次沼气水;
41.(8)到6月底,幼苗长至10-15cm后进行上山造林,其中在怒江下游低热河谷地区诃子造林时间不能超过7月底,至7月幼苗有3个月龄,幼苗未穿袋,易于移植造林,造林后诃子幼苗开始向下扎根,至次年的干旱来临有较长的时间恢复生长,从而获得诃子造林成功;因为诃子为主根系植物,为适应其怒江下游低热河谷地区的干旱气候,诃子幼苗达到3月龄后主根即向下扎入深层土壤,所以,3月龄是诃子幼苗最佳栽植时间;诃子幼苗大于3月龄后开始下扎主根,主根易穿袋,穿袋后不易起苗,起苗时主根易断,移植后存活率低;另外,造林时间也不能推后,造林时间推迟后则诃子在苗床的时间大于3个月,形成主根穿袋后扎入苗床深层土壤,起苗时主根断裂伤根,造林后恢复慢或在高温日晒的天气下死苗,即使成活,若推迟到8、9月才造林,诃子幼苗扎根时间不长即进入干旱期,根系未得扎入土壤深层而难于成活;
42.(9)对造林地进行打塘处理并形成塘坑;
43.(10)对步骤(9)中的塘坑进行回土处理,塘坑内栽种步骤(8)中的幼苗,栽苗时的无纺布袋不用去除,用土压实幼苗根部;
44.(11)栽植后按照造林管理方法进行管理。
45.步骤(2)中的无纺布袋的长、宽分别为11cm和8cm。
46.步骤(2)中的苗床宽度为80cm。
47.步骤(3)中的浸种及杀菌处理包括用水对诃子种子浸泡24小时、浸泡24小时后的诃子种子用3

的多菌灵浸泡30分钟、取出诃子种子。
48.步骤(4)中的诃子种子点播至无纺布袋中间位置且覆沙厚度为2cm,每个无纺布袋的内部点播1粒诃子种子,无纺布袋上方覆盖地膜,地膜四周压实,地膜上再平铺70%透光率的黑色遮阳网,防止膜内高温,点种时间不能迟于3月份,才能保证7月份上山造林。
49.步骤(6)中的浇一次透水能帮助压弯了的小苗及时恢复直立。
50.步骤(7)中浇施2-3次沼气水后,对布袋内的细河沙起到改良作用。
51.步骤(8)中造林时间不能迟于7月份,才能保证造林获得成功。
52.步骤(9)中塘坑的长、宽、高均为50cm。
53.步骤(11)中造林管理方法包括除杂草、防畜牧及防病虫。
54.以上对本发明及其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这种描述没有限制性,实施例所示的也只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之一,实际的内容并不局限于此。总而言之如果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受其启示,在不脱离本发明创造宗旨的情况下,不经创造性的设计出与该技术方案相似的内容及实施例,均应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