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口革囊星虫人工育苗诱导变态装置及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3386739发布日期:2023-03-08 08:34阅读:38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口革囊星虫人工育苗诱导变态装置及方法与流程

1.本发明涉及水产养殖品种的繁育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可口革囊星虫人工育苗诱导变态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2.可口革囊星虫,俗称“海丁”、“泥蒜”,隶属于星虫动物门、革囊星虫纲、革囊星虫属。近十几年来进行了可口革囊星虫人工繁育试验,取得了部分研究成果,但人工育苗技术不稳定不成熟,目前还无法做到工厂化育苗的规模。
3.人工育苗过程中,可口革囊星虫浮游幼体变态为底栖稚虫的过程是死亡率最高的阶段,也是人工育苗的关键环节之一。
4.目前现有的该品种的人工育苗方法中,是在水泥池底铺上3mm厚度的煮沸过的海泥,期望可口革囊星虫后期海球幼体下沉附着后摄食底泥中的有机质,以此获得营养,该方法中,可口革囊星虫变态前后都在水中,纤毛环退化后,幼体失去游泳能力,只能靠吻部伸缩刮取食物,但在水中,这个刮取食物的动作会带动水流,而海泥经过200目过滤,颗粒小,易被水流推散,因此稚星虫的摄食效率大大降低,这也就是幼体变态附着后生长缓慢的原因,且稚星虫与成虫的摄食习性和生活习性已差别不大,喜欢钻入有一定硬度的底泥,该方法中无法满足要求,同时出苗时需要用水将幼苗冲出来,在此过程中底泥将随水流失,且幼苗可能受伤。
5.因此,提供一种提高幼体变态率的可口革囊星虫人工育苗诱导变态装置及方法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6.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口革囊星虫人工育苗诱导变态装置及方法,能够提高幼体变态率,高密度批量诱导变态。
7.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8.一种可口革囊星虫人工育苗诱导变态装置,包括:
9.培育槽,所述培育槽的底部铺设有附着基质;
10.进水管路,所述进水管路包括进水管、阀门和弯头,所述进水管一端与水源连接,所述进水管另一端延伸至所述培育槽内;所述阀门安装在所述进水管上且位于所述培育槽外部;所述弯头安装在所述进水管位于所述培育槽内的延伸端部;
11.排水管路,所述排水管路包括输出管、活动弯头和排水管,所述输出管一端延伸至所述培育槽内,所述输出管另一端通过所述活动弯头与所述排水管连接;
12.供气系统,所述供气系统包括气管和气石,所述气管一端与供气设备连接,所述气管另一端延伸至所述培育槽内;所述气石安装在所述气管位于所述培育槽内的延伸端部。
13.进一步的,所述培育槽为梯形体,所述培育槽底部方形的长度为60-120cm,宽度为50-100cm;所述培育槽顶部方形的长度比所述培育槽底部方形的长度大2-5cm,所述培育槽
顶部方形的宽度比所述培育槽底部方形的宽度大2-5cm;所述培育槽的高度为20-50cm;
14.或所述培育槽为柱体,所述培育槽的顶部和底部均为圆形或椭圆形;所述培育槽的高度为20-50cm。
15.进一步的,所述培育槽的侧壁距底部1.5-2.5cm位置具有第一安装孔,所述进水管通过贯穿所述第一安装孔延伸至所述培育槽内;所述弯头的出水口朝上布置;所述培育槽的另一侧壁距底部0.5-1cm位置具有第二安装孔,所述输出管贯穿所述第二安装孔延伸至所述培育槽内;所述进水管和所述输出管的直径均为1-2cm;所述排水管的高度不小于所述培育槽的高度。
16.进一步的,所述供气设备为罗兹鼓风机或气泵。
17.进一步的,所述附着基质为海泥,高度为0.5-1cm;所述气石位于所述附着基质的上方,且所述气石与所述附着基质顶平面距离为2-3cm。
18.一种利用上述可口革囊星虫人工育苗诱导变态装置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9.1)将培育槽置于水泥池内或育苗车间的平地上;
20.2)预先在培育槽底部铺设海泥,由进水管接入砂滤海水,供气系统持续充氧,将可口革囊星虫的后期海球幼体放入培育槽;
21.3)培育槽内后期海球幼虫的培育密度0.2-0.5个/ml,培育期间每日换水50%,投喂牟氏角毛藻、青岛大扁藻、海链藻、螺旋藻粉、虾片,直到后期海球幼虫完全附着。
22.进一步的,步骤2)中的海泥为滩涂表层海泥经过暴晒消毒、粉碎、100目过滤、沉淀、排干表层水制得的浓稠泥浆,预先在培育槽底部铺设浓稠泥浆,浓稠泥浆厚度0.5-1cm,在晴天移至室外暴晒,直至浓稠泥浆呈微凝结状态。
23.进一步的,步骤(2)中后期海球幼体为幼体纤毛环正在退化、口环缩入体腔内、运动不活泼的即将变态的幼体。
24.进一步的,步骤(3)中,当观察到后期海球幼虫全部附着之后,可将活动弯头由竖直状态转动为水平状态,以排干培育槽内的砂滤海水,然后每天使海泥干露1-4小时,海泥要始终保持湿润,投喂海参饲料、螺旋藻粉、虾片。
25.进一步的,步骤(3)中,当观察到后期海球幼虫完全变态为稚星虫并正常摄食后,排干培育槽内的砂滤海水,拆卸进水管路和排水管路,然后培育槽带着海泥一起装车运输,移动到室外养殖场。
26.由此可知,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口革囊星虫人工育苗诱导变态装置及方法,与现有技术相较而言,本发明:
27.1)进水管路位置高于海泥,且弯头的出水口朝上布置,使海泥尽可能保持微凝结的状态,方便稚星虫钻穴;
28.2)方便移动,在出苗时可以直接连槽带泥一块运输,解决了现有的水泥池出苗时底泥流失、稚星虫损伤的情况;
29.3)结构简单,便于拆卸和搬运,在收纳和运输时有效地节省了空间;
30.4)设计了符合可口革囊星虫生活习性的海泥作为附着基,可以让稚星虫通过钻穴的动作顺利刮取到食物,高效的完成摄食;
31.5)在幼体变态完成后设计了有规律的干露时间,使海泥保持成型成块但湿润柔软
的状态,既促进稚星虫摄食,又保持稚星虫活力;
32.6)步骤简单,可高密度批量诱导变态,幼体变态率有所提高,且变态后的稚星虫摄食情况良好。
附图说明
33.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34.图1附图为实施例1中一种可口革囊星虫人工育苗诱导变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35.图2附图为实施例2中一种可口革囊星虫人工育苗诱导变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36.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37.实施例1:
38.如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可口革囊星虫人工育苗诱导变态装置,包括培育槽1、进水管路、排水管路和供气系统,培育槽1由塑料制成,培育槽1的底部铺设有可口革囊星虫后期海球幼虫的附着基质;进水管路包括进水管2、阀门3和弯头4,进水管2一端与水源连接,进水管2另一端延伸至培育槽1内;阀门3安装在进水管2上且位于培育槽1外部;弯头4安装在进水管2位于培育槽1内的延伸端部;排水管路包括输出管5、活动弯头6和排水管7,输出管5一端延伸至培育槽1内,输出管5另一端通过活动弯头6与排水管7连接;在本实施例中,活动弯头6为90
°
活动弯头,活动弯头6可转动,可拆卸,方便换水、排水,供气系统包括气管8和气石9,气管8一端与供气设备连接,气管8另一端延伸至培育槽1内;气石9安装在气管8位于培育槽1内的延伸端部。
39.具体的,培育槽1以适合搬运为原则设计规格,在本实施例中,培育槽1为柱体,培育槽1的顶部和底部均为圆形或椭圆形;培育槽1的高度为20-50cm,在本实施例中,培育槽1底部面积为3.14
×
25cm2,顶部面积3.14
×
30cm2,高度为35cm。
40.具体的,培育槽1的侧壁距底部1.5-2.5cm位置具有第一安装孔,在本实施例中,选择2.5cm,进水管2通过贯穿第一安装孔延伸至培育槽1内,也就是说进水管2可拆卸安装,方便拆卸下来运输,当然进水管2与第一安装孔之间要保证密封性,可安装密封圈,此为本领域技术人员公知常识,在此不再展开;弯头4的出水口朝上布置,使进水时水流速度减小;培育槽1的另一侧壁距底部0.5-1cm位置具有第二安装孔,在本实施例中,选择0.5cm,输出管5贯穿第二安装孔延伸至培育槽1内,也就是说输出管5可拆卸安装,方便拆卸下来运输,当然输出管5与第二安装孔之间也要保证密封性;进水管2和输出管5的直径均为1-2cm,均为pvc材质,在本实施例中,直径选择为2cm;排水管7的高度不小于培育槽1的高度。
41.具体的,供气设备为罗兹鼓风机或气泵,在本实施例中,选择罗兹鼓风机。
42.具体的,附着基质为海泥,高度为0.5-1cm,作为可口革囊星虫幼虫变态后的栖息地;气石9位于附着基质的上方,且气石9与附着基质顶平面距离为2-3cm。
43.本发明实施例还公开了一种利用上述可口革囊星虫人工育苗诱导变态装置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44.1)将培育槽1置于水泥池内或育苗车间的平地上,以方便接水、排水、接气为原则,在本实施例中,选择育苗车间的平地上;
45.值得提出的是,当可口革囊星虫后期海球幼体数量较多时,可将多个培育槽1一同使用,批量进行变态诱导;
46.2)预先在培育槽1底部铺设海泥,由进水管2接入砂滤海水,供气系统持续充氧,将可口革囊星虫的后期海球幼体放入培育槽1;
47.3)培育槽1内后期海球幼虫的培育密度0.2-0.5个/ml,在本实施例中,培养密封为0.2个/ml,培育期间每日换水50%,投喂牟氏角毛藻、青岛大扁藻、海链藻、螺旋藻粉、虾片,直到后期海球幼虫完全附着。
48.具体的,步骤2)中的海泥为滩涂表层海泥经过暴晒消毒、粉碎、100目过滤、沉淀、排干表层水制得的浓稠泥浆,预先在培育槽1底部铺设浓稠泥浆,浓稠泥浆厚度0.5-1cm,在本实施例中,选择铺设厚度为0.5cm,在晴天移至室外暴晒,直至浓稠泥浆呈微凝结状态。
49.具体的,步骤2)中后期海球幼体为幼体纤毛环正在退化、口环缩入体腔内、运动不活泼的即将变态的幼体。
50.具体的,步骤3)中,当观察到后期海球幼虫全部附着之后,可将活动弯头6由竖直状态转动为水平状态,以排干培育槽1内的砂滤海水,然后每天使海泥干露1-4小时,在本实施例中,干露2小时,海泥要始终保持湿润,投喂海参饲料、螺旋藻粉、虾片。
51.具体的,步骤3)中,当观察到后期海球幼虫完全变态为稚星虫并正常摄食后,排干培育槽1内的砂滤海水,拆卸进水管路和排水管路,然后培育槽1带着海泥一起装车运输,移动到室外养殖场。
52.实施例2:
53.如图2所示,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可口革囊星虫人工育苗诱导变态装置,包括培育槽1、进水管路、排水管路和供气系统,培育槽1由塑料制成,培育槽1的底部铺设有可口革囊星虫后期海球幼虫的附着基质;进水管路包括进水管2、阀门3和弯头4,进水管2一端与水源连接,进水管2另一端延伸至培育槽1内;阀门3安装在进水管2上且位于培育槽1外部;弯头4安装在进水管2位于培育槽1内的延伸端部;排水管路包括输出管5、活动弯头6和排水管7,输出管5一端延伸至培育槽1内,输出管5另一端通过活动弯头6与排水管7连接;在本实施例中,活动弯头6为90
°
活动弯头,活动弯头可转动,可拆卸,方便换水、排水以及收纳,供气系统包括气管8和气石9,气管8一端与供气设备连接,气管8另一端延伸至培育槽1内;气石9安装在气管8位于培育槽1内的延伸端部。
54.具体的,培育槽1以适合搬运为原则设计规格,在本实施例中,培育槽1为梯形体,培育槽1底部方形的长度为60-120cm,宽度为50-100cm;培育槽1顶部方形的长度比培育槽1底部方形的长度大2-5cm,培育槽1顶部方形的宽度比培育槽1底部方形的宽度大2-5cm;培育槽1的高度为20-50cm,在本实施例中,培育槽1的底部面积为45cm
×
60cm,顶部面积50cm
×
65cm,高度35cm。
55.具体的,培育槽1的侧壁距底部1.5-2.5cm位置具有第一安装孔,在本实施例中,选择2.5cm,进水管2通过贯穿第一安装孔延伸至培育槽1内,当然进水管2与第一安装孔之间要保证密封性,可安装密封圈,此为本领域技术人员公知常识,在此不再展开;弯头4的出水口朝上布置,使进水时水流速度减小;培育槽1的另一侧壁距底部0.5-1cm位置具有第二安装孔,在本实施例中,选择0.5cm,输出管5贯穿第二安装孔延伸至培育槽1内,当然输出管5与第二安装孔之间也要保证密封性;进水管2和输出管5的直径均为1-2cm,均为pvc材质,在本实施例中,直径选择为2cm;排水管7的高度不小于培育槽1的高度。
56.具体的,供气设备为罗兹鼓风机或气泵,在本实施例中,选择罗兹鼓风机。
57.具体的,附着基质为海泥,作为可口革囊星虫幼虫变态后的栖息地;气石9位于附着基质的上方,且气石9与附着基质顶平面距离为2-3cm。
58.本发明实施例还公开了一种利用上述可口革囊星虫人工育苗诱导变态装置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59.1)将培育槽1置于水泥池内或育苗车间的平地上,以方便接水、排水、接气为原则,在本实施例中,选择育苗车间的平地上;
60.值得提出的是,当可口革囊星虫后期海球幼体数量较多时,可将多个培育槽1一同使用,批量进行变态诱导;
61.2)预先在培育槽1底部铺设海泥,由进水管2接入砂滤海水,供气系统持续充氧,将可口革囊星虫的后期海球幼体放入培育槽1;
62.3)培育槽1内后期海球幼虫的培育密度0.2-0.5个/ml,在本实施例中,培养密封为0.5个/ml,培育期间每日换水50%,投喂牟氏角毛藻、青岛大扁藻、海链藻、螺旋藻粉、虾片,直到后期海球幼虫完全附着。
63.具体的,步骤2)中的海泥为滩涂表层海泥经过暴晒消毒、粉碎、100目过滤、沉淀、排干表层水制得的浓稠泥浆,预先在培育槽1底部铺设浓稠泥浆,浓稠泥浆厚度0.5-1cm,在本实施例中,选择铺设厚度为1cm,在晴天移至室外暴晒,直至浓稠泥浆呈微凝结状态。
64.具体的,步骤2)中后期海球幼体为幼体纤毛环正在退化、口环缩入体腔内、运动不活泼的即将变态的幼体。
65.具体的,步骤3)中,当观察到后期海球幼虫全部附着之后,可将活动弯头6由竖直状态转动为水平状态,以排干培育槽1内的砂滤海水,然后每天使海泥干露1-4小时,在本实施例中,干露2小时,海泥要始终保持湿润,投喂海参饲料、螺旋藻粉、虾片。
66.具体的,步骤3)中,当观察到后期海球幼虫完全变态为稚星虫并正常摄食后,排干培育槽1内的砂滤海水,拆卸进水管路和排水管路,然后培育槽1带着海泥一起装车运输,移动到室外养殖场。
67.实施例1和实施例2的培育效果表格如下:
68.69.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对于实施例公开的装置而言,由于其与实施例公开的方法相对应,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部分说明即可。
70.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发明。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发明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