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育种用催芽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036027发布日期:2022-08-06 03:10阅读:166来源:国知局
水稻育种用催芽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水稻育种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水稻育种用催芽装置。


背景技术:

2.在水稻种植过程中,需要先将水稻进行催芽以保证后续的种植操作,传统催芽操作操作繁琐,耗费人力。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操作方便的水稻育种用催芽装置。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5.一种水稻育种用催芽装置包括密封盖、承载容器、盛种盆、浸种盆、电阻加热丝、所述承载容器底部具有加热块连接槽,电阻加热丝固定连接在加热块连接槽底部,承载容器内部与浸种盆相适应,承载容器内部连接浸种盆,浸种盆插入在承载容器内部,浸种盆顶部具有二号抓取台,盛种盆中部与底部具有滤水孔,盛种盆顶部具有一号抓取台,盛种盆外围具有插入支撑块,插入支撑块底部具有辅助引导斜面,承载容器上部具有催芽浅槽、浸种深槽,催芽浅槽、浸种深槽均匀的相间分布在承载容器内部,催芽浅槽长度短于浸种深槽,催芽浅槽、浸种深槽与插入支撑块相适应,浸种深槽连接插入支撑块,插入支撑块在浸种深槽内部滑动,盛种盆外部结构半径小于浸种盆内部结构半径,盛种盆插入在浸种盆内部,承载容器顶部连接密封盖,密封盖顶部具有抓取把手。
6.所述密封盖底部具有密封边块,密封边块内部与承载容器相适应,密封边块内部连接承载容器,承载容器插入在密封边块内部,密封边块密封在承载容器外侧。
7.有益效果:
8.本实用新型在需要对稻种进行催芽操作时,在浸种盆中倒入足量的水,之后将浸种盆放入承载容器内部,之后将干燥稻种放入在盛种盆内部,使插入支撑块与浸种深槽连接,在插入支撑块与浸种深槽连接完成后,盛种盆插入在浸种盆内部,开始浸种,浸种48小时后,将盛种盆取出后重新将插入支撑块与催芽浅槽连接,此时盛种盆悬挂在浸种盆顶部,将电阻加热丝通电,将浸种盆内水加热至30℃左右,最后盖上密封盖密封,在浸种盆内水温下降至10~20℃时,再次为电阻加热丝通电使浸种盆内水温回升至30℃,保持24小时,稻种即可破胸,催芽工作完成,总体催芽效率高,操作简单。
9.本实用新型承载容器与浸种盆采用分体式设计且浸种盆具有二号抓取台,方便浸种盆的拿取与清洗,避免因长期使用水垢积攒在浸种盆底部影响浸种盆加热效果,使对浸种盆的清理更加方便。
附图说明
10.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水稻育种用催芽装置浸种状态结构示意图。
11.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水稻育种用催芽装置催芽状态结构示意图。
12.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承载容器结构示意图。
13.图4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浸种盆结构示意图。
14.图5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盛种盆结构示意图。
15.图6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电阻加热丝结构示意图。
16.图7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密封盖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17.下面根据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18.一种水稻育种用催芽装置,包括密封盖1、承载容器3、盛种盆6、浸种盆9、电阻加热丝12、所述承载容器3底部具有加热块连接槽11,电阻加热丝12固定连接在加热块连接槽11底部,承载容器3内部与浸种盆9相适应,承载容器3内部连接浸种盆9,浸种盆9插入在承载容器3内部,浸种盆9顶部具有二号抓取台10,盛种盆6中部与底部具有滤水孔14,盛种盆6顶部具有一号抓取台13,盛种盆6外围具有插入支撑块7,插入支撑块7底部具有辅助引导斜面8,承载容器3上部具有催芽浅槽4、浸种深槽5,催芽浅槽4、浸种深槽5均匀的相间分布在承载容器3内部,催芽浅槽4长度短于浸种深槽5,催芽浅槽4、浸种深槽5与插入支撑块7相适应,浸种深槽5连接插入支撑块7,插入支撑块7在浸种深槽5内部滑动,盛种盆6外部结构半径小于浸种盆9内部结构半径,盛种盆6插入在浸种盆9内部,承载容器3顶部连接密封盖1,密封盖1顶部具有抓取把手2。
19.本实用新型盛种盆具有滤水孔,滤水孔可使水与水蒸气通过并保证稻种不会通过,使在浸种过程中水分可进入盛种盆内部完成浸种,在催芽过程中水蒸气亦可通过滤水孔进入盛种盆内部保证盛种盆内部稻种一直处于潮湿状态,提高催芽效果。
20.本实用新型插入支撑块底部具有辅助引导斜面,在放置盛种盆时,辅助引导斜面可在一定角度内,当插入支撑块与催芽浅槽、浸种深槽连接位置不完全准确时,辅助引导斜面可将插入支撑块与催芽浅槽、浸种深槽的连接引导至正确位置,使盛种盆的安装更方便,提升操作便利性。
21.所述密封盖1底部具有密封边块15,密封边块15内部与承载容器3相适应,密封边块15内部连接承载容器3,承载容器3插入在密封边块15内部,密封边块15密封在承载容器3外侧。
22.在需要对稻种进行催芽操作时,在浸种盆9中倒入足量的水,之后将浸种盆9放入承载容器3内部,之后将干燥稻种放入在盛种盆6内部,使插入支撑块7与浸种深槽5连接,在插入支撑块7与浸种深槽5连接完成后,盛种盆6插入在浸种盆9内部,开始浸种,浸种48小时后,将盛种盆6取出后重新将插入支撑块7与催芽浅槽4连接,此时盛种盆6悬挂在浸种盆9顶部,将电阻加热丝12通电,将浸种盆9内水加热至30℃左右,最后盖上密封盖1密封,在浸种盆9内水温下降至二号抓取台10~20℃时,再次为电阻加热丝12通电使浸种盆9内水温回升至30℃,保持24小时,稻种即可破胸,催芽工作完成,总体催芽效率高,操作简单,承载容器3与浸种盆9采用分体式设计且浸种盆9具有二号抓取台10,方便浸种盆9的拿取与清洗,避免因长期使用水垢积攒在浸种盆9底部影响浸种盆9加热效果,使对浸种盆9的清理更加方便,盛种盆6具有滤水孔14,滤水孔14可使水与水蒸气通过并保证稻种不会通过,使在浸种过程
中水分可进入盛种盆6内部完成浸种,在催芽过程中水蒸气亦可通过滤水孔14进入盛种盆6内部保证盛种盆6内部稻种一直处于潮湿状态,提高催芽效果,插入支撑块7底部具有辅助引导斜面8,在放置盛种盆6时,辅助引导斜面8可在一定角度内,当插入支撑块7与催芽浅槽4、浸种深槽5连接位置不完全准确时,辅助引导斜面8可将插入支撑块7与催芽浅槽4、浸种深槽5的连接引导至正确位置,使盛种盆6的安装更方便,提升操作便利性,总体结构合理,催芽效率高,操作加单。
23.工作原理:
24.在需要对稻种进行催芽操作时,在浸种盆中倒入足量的水,之后将浸种盆放入承载容器内部,之后将干燥稻种放入在盛种盆内部,使插入支撑块与浸种深槽连接,在插入支撑块与浸种深槽连接完成后,盛种盆插入在浸种盆内部,开始浸种,浸种48小时后,将盛种盆取出后重新将插入支撑块与催芽浅槽连接,此时盛种盆悬挂在浸种盆顶部,将电阻加热丝通电,将浸种盆内水加热至30℃左右,最后盖上密封盖密封,在浸种盆内水温下降至10~20℃时,再次为电阻加热丝通电使浸种盆内水温回升至30℃,保持24小时,稻种即可破胸,催芽工作完成。


技术特征:
1.一种水稻育种用催芽装置,其特征是:包括密封盖、承载容器、盛种盆、浸种盆、电阻加热丝、所述承载容器底部具有加热块连接槽,电阻加热丝固定连接在加热块连接槽底部,承载容器内部与浸种盆相适应,承载容器内部连接浸种盆,浸种盆插入在承载容器内部,浸种盆顶部具有二号抓取台;盛种盆中部与底部具有滤水孔,盛种盆顶部具有一号抓取台,盛种盆外围具有插入支撑块,插入支撑块底部具有辅助引导斜面,承载容器上部具有催芽浅槽、浸种深槽,催芽浅槽、浸种深槽均匀的相间分布在承载容器内部,催芽浅槽长度短于浸种深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稻育种用催芽装置,其特征是:催芽浅槽、浸种深槽与插入支撑块相适应,浸种深槽连接插入支撑块,插入支撑块在浸种深槽内部滑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稻育种用催芽装置,其特征是:盛种盆外部结构半径小于浸种盆内部结构半径,盛种盆插入在浸种盆内部,承载容器顶部连接密封盖,密封盖顶部具有抓取把手。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水稻育种用催芽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密封盖底部具有密封边块,密封边块内部与承载容器相适应,密封边块内部连接承载容器。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水稻育种用催芽装置,其特征是:承载容器插入在密封边块内部,密封边块密封在承载容器外侧。

技术总结
水稻育种用催芽装置,包括密封盖、承载容器、盛种盆、浸种盆、电阻加热丝、所述承载容器底部具有加热块连接槽,电阻加热丝固定连接在加热块连接槽底部,承载容器内部与浸种盆相适应,承载容器内部连接浸种盆,浸种盆插入在承载容器内部,浸种盆顶部具有二号抓取台,盛种盆中部与底部具有滤水孔,盛种盆顶部具有一号抓取台,盛种盆外围具有插入支撑块,插入支撑块底部具有辅助引导斜面,承载容器上部具有催芽浅槽、浸种深槽,催芽浅槽、浸种深槽均匀的相间分布在承载容器内部,催芽浅槽长度短于浸种深槽,催芽浅槽、浸种深槽与插入支撑块相适应。浸种深槽与插入支撑块相适应。浸种深槽与插入支撑块相适应。


技术研发人员:周文鹏 高喜徽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周文鹏
技术研发日:2022.03.04
技术公布日:2022/8/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