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土池中华鳖主养防逃装置

文档序号:31502993发布日期:2022-09-14 09:24阅读:65来源:国知局
一种土池中华鳖主养防逃装置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中华鳖水产养殖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土池中华鳖主养防逃装置。


背景技术:

2.中华鳖具有很强的攀爬逃逸能力,开展池塘高密度养殖时,需要在塘埂上安装防逃设施,防止中华鳖逃逸。目前,土池中华鳖养殖主要选用彩钢瓦设置防逃墙,但是彩钢瓦的成本较高,每米成本达20元,且防逃设施设置在田埂上,进行中华鳖高密度养殖时,鳖经常爬上塘埂,埂上草根、瓦砾等容易划伤鳖底板,导致感染疾病;且鳖爬行、挖坑产蛋,也导致塘埂坍塌,田埂每年都需要修整,对土池中华鳖养殖影响很大。


技术实现要素:

3.为了解决中华鳖逃逸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土池中华鳖主养防逃装置,有效解决了传统彩钢瓦防逃墙成本高、鳖底板划伤以及田埂坍塌等问题。
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土池中华鳖主养防逃装置,包括池塘,沿所述池塘的塘埂四周设置防逃墙以避免池塘内中华鳖自塘埂逃离,所述防逃墙自上至下由倒沿部、贴合部以及安装部组成。
5.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选技术方案:
6.所述池塘的塘埂四周底部开设有深40-50cm的小沟,所述防逃墙的安装部插入小沟中。
7.所述防逃墙的贴合部平铺在塘埂的斜面之上,所述贴合部与安装部之间的夹角为135

角。
8.所述防逃墙的倒沿部与贴合部连接位置位于塘埂的顶部,所述倒沿部与贴合部之间的夹角为90

角。
9.所述倒沿部的顶端间隔一段距离通过一个支撑杆支撑,所述支撑杆穿过防逃墙的贴合部并插入塘埂中。
10.进一步的,所述防逃墙由塑料土工网格制成,通过两次弯折分别形成倒沿部、贴合部以及安装部。
11.所述塑料土工网格的弯折前高度为2.5m,其网孔孔径为3.3cm,厚度为2.0mm。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表现在:
13.1、本实用新型利用塑料土工网格设计安装了中华鳖土池养殖防逃墙,有效防止中华鳖逃逸,解决了田埂坍塌以及鳖底板划伤等问题,并且该材料坚固耐用,具有柔韧性,可以折叠弯曲,便于安装,具有较好的护坡和防逃功能。
14.2、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主要材料塑料土工网格材料便宜,市场来源方便。
附图说明
15.图1为本实用新型土池中华鳖主养防逃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16.图2为塑料土工网格的结构示意图。
17.图中附图标记含义如下:
18.1-池塘,2-塘埂,3-土工网格安装部,4-土工网格贴合部,5-土工网格倒沿部,6-支撑杆。
具体实施方式
19.实施例1
20.请参阅图1和2所示,本实用新型利用塑料土工网格设计安装了中华鳖土池养殖防逃墙,有效防止中华鳖逃逸。具体针对池塘的设计及安装如下:
21.1、池塘要求
22.池塘2-10亩,呈四边形,塘深1米,埂宽1-1.5米,坡度1:1,塘底平坦。
23.2、防逃墙设置
24.选择规格为高2.5m、网孔3.3cm、厚2.0mm的塑料土工网格(如图2所示)作为防逃墙,塑料土工网格的长度即可直接按照池塘的尺寸定制,也可以利用多个横向拼接在一起。
25.在池塘1的塘埂2底部四周,开挖深40-50cm的小沟,将塑料土工网格底端放入小沟(即形成土工网格安装部3),并利用挖出的土填平小沟,沿小沟上的网格向塘埂一侧折成135

角,使得网格平铺在塘埂的坡面上(即形成土工网格贴合部4),沿网格与埂面顶部交界的地方,再在塘内折成与塘埂呈90

夹角,从而形成倒沿(即形成土工网格倒沿部5)。最后每隔1米使用长70cm、直径20mm的圆管作为支撑杆6支撑倒沿,固定防逃墙。
26.实施例2
27.应用实例:在安徽省喜佳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土池中华鳖养殖面积100亩,单口面积3-5亩,池塘呈长方形,长宽比2:1,塘深1米,埂宽1米,坡比1:1。利用高2.5m、网孔3.3cm、厚2.0mm的塑料土工网格材料,沿池塘四周铺设,形成防逃墙,防逃墙埋入塘底50cm,弯折后塑料土工网格贴在塘埂上,网格与埂面顶部交界的地方,向塘内折成与塘埂呈90

角,形成倒沿,并利用支撑杆支撑倒沿,固定防逃墙。
28.实施例3
29.应用实例:在寿县康信甲鱼养殖有限公司土池中华鳖养殖面积20亩,单口面积3-4亩,池塘呈正方形,塘深1米,埂宽1米,坡比1:1。利用高2.5米、网孔3.3米、厚2.0mm的塑料土工网格材料,沿池塘四周铺设,形成防逃墙,防逃墙埋入塘底40cm,弯折后塑料土工网格贴在塘埂上,网格与埂面顶部交界的地方,向塘内折成与塘埂呈90

角,形成倒沿,并利用支撑杆支撑倒沿,固定防逃墙。
30.以上内容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构思所作的举例和说明,所属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只要不偏离实用新型的构思或者超越本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土池中华鳖主养防逃装置,包括池塘,其特征在于,沿所述池塘的塘埂四周设置防逃墙以避免池塘内中华鳖自塘埂逃离,所述防逃墙自上至下由倒沿部、贴合部以及安装部组成。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土池中华鳖主养防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池塘的塘埂四周底部开设有深40-50cm的小沟,所述防逃墙的安装部插入小沟中。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土池中华鳖主养防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逃墙的贴合部平铺在塘埂的斜面之上,所述贴合部与安装部之间的夹角为135

角。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土池中华鳖主养防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逃墙的倒沿部与贴合部连接位置位于塘埂的顶部,所述倒沿部与贴合部之间的夹角为90

角。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土池中华鳖主养防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倒沿部的顶端间隔一段距离通过一个支撑杆支撑,所述支撑杆穿过防逃墙的贴合部并插入塘埂中。6.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土池中华鳖主养防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逃墙由塑料土工网格制成,通过两次弯折分别形成倒沿部、贴合部以及安装部。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土池中华鳖主养防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塑料土工网格的弯折前高度为2.5m,其网孔孔径为3.3cm,厚度为2.0mm。

技术总结
一种土池中华鳖主养防逃装置,涉及中华鳖水产养殖领域,为了解决中华鳖自塘埂逃离的问题,在塘埂底部四周,开挖深小沟,将塑料土工网格底端放入小沟,并利用挖出的土填平小沟,沿小沟上的网格向塘埂一侧折成135


技术研发人员:宋光同 毛栽华 蒋业林 王芬 陈祝 朱成俊 徐笑娜 李智 李翔 侯冠军 季索菲 周翔 王佳佳 徐彬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水产研究所
技术研发日:2022.03.16
技术公布日:2022/9/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