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粘捕式灭蚊灯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227432发布日期:2022-11-18 18:36阅读:37来源:国知局
一种粘捕式灭蚊灯泡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灭蚊灯技术领域,更确切地说涉及一种粘捕式灭蚊灯泡。


背景技术:

2.灭蚊灯是根据蚊子的生活习性,利用蚊子趋光、随气流而动、对温度敏感、喜群聚,特别是利用蚊子追逐二氧化碳气息和觅性信息素而至的习性研制出的灭蚊工具。灭蚊灯可以分为电子灭蚊灯、粘捕式灭蚊灯、负压气流吸蚊灯三种。灭蚊灯具有结构简单、售价低廉、美观大方、体积小、耗电省等特点,是一种相对环保的灭蚊方式。然而,现有的灭蚊灯结构简单,对蚊虫的杀灭效率不高,不利于蚊虫的杀灭,因此使用不够便捷有效,并且现有的灭蚊灯通过灭蚊灯吸引蚊子,然后用药水或者电击来灭蚊,但是药水均有一定的异味或毒性,会带来一些不适感,尤其是对婴幼儿的身体带来很大的损害,而使用电击灭蚊的方法,电击蚊子后会产生刺鼻的味道,缺乏环保和安全性,且灭蚊灯清理也不方便。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粘捕式灭蚊灯泡,该灭蚊灯泡既安全又环保,清理也较方便。
4.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提供一种具有以下结构的粘捕式灭蚊灯泡,包括壳体,所述的壳体上设有灭蚊部和照明部;所述的灭蚊部的侧壁上设有若干供蚊子通过的通孔,所述的灭蚊灯泡还包括粘捕板,所述的灭蚊部的侧壁上设有插孔,所述的粘捕板穿过所述的插孔伸入在所述的灭蚊部内且该粘捕板将所述的灭蚊部的内腔隔成两个粘捕腔,所述的粘捕板位于两个粘捕腔内的两侧壁上均粘贴有粘捕纸;所述的灭蚊部内设有诱蚊灯。
5.采用以上结构后,本实用新型的粘捕式灭蚊灯泡,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6.由于本实用新型的粘捕式灭蚊灯泡还包括粘捕板,所述的粘捕板穿过所述的灭蚊部侧壁上的插孔伸入在所述的灭蚊部内,使灭蚊既安全又环保,清理也较方便。粘捕板将所述的灭蚊部的内腔隔成两个粘捕腔,所述的粘捕板位于两个粘捕腔内的两侧壁上均粘贴有粘捕纸,粘捕板的两侧都能灭蚊,灭蚊效果更佳。所述的灭蚊部内设有诱蚊灯,诱蚊效果较好。
7.作为改进,所述的粘捕板的一侧插接在所述的插孔内,伸入在灭蚊部内的粘捕板的侧壁抵在所述的灭蚊部内腔的侧壁上,两个粘捕腔相互不连通。采用此种结构后,粘捕板将两个粘捕腔隔成相互独立的腔体,可避免蚊子在两个腔体内穿来穿去,灭蚊效果更佳。
8.作为改进,每个粘捕腔内均设有所述的诱蚊灯且所述的诱蚊灯设于所述的粘捕腔的底部上。采用此种结构后,使得两个粘捕腔的诱蚊效果都很好。
9.作为改进,所述的壳体的底部连接有控制板,所述的控制板的上表面连接有所述的诱蚊灯,所述的诱蚊灯穿过所述的壳体的底板露置在所述的粘捕腔内;所述的控制板的下表面连接有照明灯,所述的壳体的底部连接有灯罩,所述的灯罩罩在所述的照明灯外;所
述的壳体内形成所述的灭蚊部,所述的壳体与所述的灯罩之间形成所述的照明部。采用此种结构后,灭蚊灯泡结构简单,组装方便。
10.作为改进,所述的壳体包括内壳及外壳;所述的内壳的内腔为所述的灭蚊部内腔,所述的通孔设于所述的内壳的侧壁上;所述的控制板连接在所述的内壳的底部上;所述的外壳连接在所述的内壳上。采用此种结构后,灭蚊灯泡结构简单,组装方便。
11.作为改进,所述的内壳的底部设有插槽,所述的灯罩的开口端设有凸环,所述的凸环嵌入在所述的插槽内;所述的外壳为倒“u”形,所述的内壳的侧壁上设有与所述的外壳相匹配的凹槽,所述的外壳嵌入在所述的凹槽内且所述的外壳的两端与所述的灯罩的开口端的两侧可拆式连接。采用此种结构后,灯罩拆装较方便,外壳、内壳及灯罩形成一个整体。
12.作为改进,所述的内壳的侧壁上设有第一插孔,所述的外壳的侧壁上设有第二插孔,所述的第一插孔与所述的第二插孔对齐形成所述的插孔。采用此种结构后,结构简单,组装方便。
13.作为改进,所述的粘捕板的侧壁上设有卡块,所述的卡块卡在所述的内壳侧壁的内侧。采用此种结构后,卡块结构可防止粘捕板脱出。
14.作为改进,所述的粘捕板的一侧设有拼接板,所述的外壳的外表面上设有拼接槽,所述的拼接板嵌入在所述的拼接槽内。采用此种结构后,粘捕板和外壳拼接后,结构整体性较好,外观较美观。
15.作为改进,所述的内壳由两个结构相同内壳分体拼接而成。采用此种结构,可以简化模具结构,有效降低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粘捕式灭蚊灯泡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17.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粘捕式灭蚊灯泡的部分爆炸结构示意图。
18.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粘捕式灭蚊灯泡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19.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粘捕式灭蚊灯泡的壳体与粘捕板分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0.图中所示:1、粘捕板,101、卡块,102、拼接板,2、灯罩,201、凸环,202、限位台阶,3、灭蚊部,4、照明部,5、内壳,501、通孔,502、内壳分体,503、凹槽,504、第一插孔,505、挡板,506、粘捕腔,6、外壳,601、第二插孔,602、拼接槽,603、避空槽,7、控制板,701、诱蚊灯,702、照明灯。
具体实施方式
21.为了更好得理解本技术,将参考附图对本技术的各个方面做出更详细的说明。应理解,这些详细说明只是对本技术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描述,而非以任何方式限制本技术的范围。在说明书全文中,相同的附图标号指代相同的元件。
22.在附图中,为了便于说明,已稍微夸大了物体的厚度、尺寸和形状。附图仅为示例而非严格按比例绘制。
23.还应理解的是,用语“包含”“包括”、“具有”、“包含”、“包含有”,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时表示存在所述的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件和/或部件,但不排除存在或附加有一个或多个其他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件、部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24.如图1至图4所示,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粘捕式灭蚊灯泡,包括壳体、粘捕板1及灯罩2,所述的壳体上设有灭蚊部3和照明部4,所述的灭蚊部3用于灭蚊,所述的照明部4用于照明。
25.所述的壳体包括内壳5和外壳6,所述的内壳5由两个结构相同内壳分体502拼接而成。所述的内壳分体502的侧壁上设有若干个能供所述的蚊子通过的通孔501,所述的内壳分体502上设有凹槽503分体及第一插孔504分体,两个内壳分体502拼接后,两个所述的凹槽503分体拼接形成凹槽503,两个所述的第一插孔504分体拼接形成第一插孔504。所述的外壳6为倒“u”形,所述的凹槽503的形状与所述的外壳6的形状相匹配,所述的外壳6嵌入在所述的凹槽503内将两个内壳分体502箍在一起。所述的外壳6的侧壁上设有第二插孔601,所述的第一插孔504与所述的第二插孔601对齐形成所述的插孔。
26.所述的内壳分体502底部的侧边设有挡板505,两个内壳分体502拼接后,挡板505与内壳分体502底部之间形成插槽,所述的插槽的槽底设有控制板7。所述的控制板7上设有第一连接孔,所述的内壳分体502底部设有第二连接孔,所述的外壳6上设有第三连接孔,螺钉穿过第一连接孔和第二连接孔后锁紧在第三连接孔内,将控制板7、内壳5和外壳6固定形成一个整体。所述的灯罩2的开口端设有凸环201,所述的挡板505的形状与所述的凸环201的形状相匹配,所述的凸环201与所述的灯罩2开口端的端面之间形成有限位台阶202,所述的凸环201嵌入在所述的插槽内,所述的挡板505的端面抵在所述的限位台阶202上。所述的外壳6与所述的灯罩2开口端可拆式连接,本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的外壳6与灯罩2开口端通过卡扣连接。
27.所述的粘捕板1穿过所述的插孔伸入在所述的灭蚊部3内且该粘捕板1将所述的灭蚊部3的内腔隔成两个粘捕腔506。所述的粘捕板1的一侧插接在所述的插孔内,伸入在灭蚊部3内的粘捕板1的侧壁抵在所述的灭蚊部3内腔的侧壁上,两个粘捕腔506相互不连通。所述的粘捕板1位于两个粘捕腔506内的两侧壁上均粘贴有粘捕纸,粘捕纸可以更换。所述的粘捕板1的两侧壁上均设有卡块101,所述的卡块101卡在所述的内壳5侧壁的内侧。所述的粘捕板1的一侧设有拼接板102,所述的外壳6的外表面上设有拼接槽602,所述的拼接板102嵌入在所述的拼接槽602内。所述的拼接槽602的侧壁上设有供手指插入的避空槽603。
28.所述的控制板7的上表面连接有所述的诱蚊灯701,所述的诱蚊灯701穿过所述的壳体的底板露置在所述的粘捕腔506内;所述的控制板7的下表面连接有照明灯702,所述的壳体的底部连接有灯罩2,所述的灯罩2罩在所述的照明灯702外;所述的壳体内形成所述的灭蚊部3,所述的壳体与所述的灯罩2之间形成所述的照明部4。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