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林麝幼崽保育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626530发布日期:2022-09-24 00:46阅读:129来源:国知局
一种林麝幼崽保育箱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林麝幼崽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林麝幼崽保育箱。


背景技术:

2.林麝是一种胆小懦怯、性情孤独的动物,体形似小山羊,视觉和听觉灵敏,善于跳跃,主要栖于针阔混交林,也适于在针叶林和郁闭度较差的阔叶林的生境生活,属于国家一级保护动物,4-5月是林麝产仔的季节,刚出生的幼崽抵抗力差,为了确保林麝幼崽的健康成长,会将林麝幼崽放在保育箱内进行喂养,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是:在向保育箱内添加食物时,需要打开箱门,容易对林麝幼崽造成惊吓,且林麝幼崽的粪便残留在保育箱内,容易滋生细菌,影响林麝幼崽成活率。


技术实现要素:

3.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林麝幼崽保育箱,具备便于向保育箱内进行添加食物,方便对保育箱内的粪便进行清理,为林麝幼崽提供良好的成长环境的优点,解决了现有在向保育箱内添加食物时,需要打开箱门,容易对林麝幼崽造成惊吓,且林麝幼崽的粪便残留在保育箱内,容易滋生细菌,影响林麝幼崽成活率的问题。
4.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林麝幼崽保育箱,包括箱体、与箱体底部相连通的连接座以及与箱体滑动连接的箱门,所述箱体的两侧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有放置板,所述连接座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收集盒,所述箱体的两侧侧壁上连通设有喂料管,所述箱体的两侧内壁上均滑动连接有料槽,所述料槽位于喂料管出口处的下方,所述箱体的顶部内部上设有紫外线消毒灯以及陶瓷加热灯,所述陶瓷加热灯位于紫外线消毒灯的一侧。
5.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所述箱体的两侧内壁上滑动连接有拉杆,所述拉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清理毛刷,所述清理毛刷的下端与放置板的上端相接触。
6.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所述箱体的前侧内部开设有两个滑动腔,两个所述滑动腔的内壁上均固定连接有弹簧,所述弹簧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l”型固定杆,所述固定杆与滑动腔滑动连接,所述箱门上开设有与固定杆相配合的固定孔。
7.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所述箱体的两侧内壁上固定连接有倾斜设置的导板,所述导板的另一端与连接座的开口处相连接。
8.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所述箱体的两侧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有拦截网,所述拦截网位于紫外线消毒灯以及陶瓷加热灯的下方。
9.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所述喂料管的进口处螺纹连接有密封盖。
10.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所述箱门上开设有透明观察口。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2.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箱体、连接座、箱门、放置板、收集盒、喂料管、料槽、紫外线消毒灯以及陶瓷加热灯的配合使用,具备便于向保育箱内进行添加食物,方便对保育箱内的粪便进行清理,为林麝幼崽提供良好的成长环境的效果。
13.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拉杆以及清理毛刷的配合使用,能够通过拉杆带动清理毛刷对放置板上残留的排泄物进行清理,更加便捷。
14.3、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滑动腔、弹簧、固定杆以及固定孔的配合使用,能够使通过弹簧对固定杆的拉力,使固定杆插入固定孔内,从而将箱门对箱体进行闭合。
15.4、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导板,能够对放置板上掉落的排泄物进行导流,使排泄物完全进入收集盒内便于进行统一收集。
16.5、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拦截网,能够对紫外线消毒灯以及陶瓷加热灯进行防护,避免林麝幼崽在箱体内跳动时碰到紫外线消毒灯以及陶瓷加热灯,造成损坏的同时对林麝幼崽带来安全隐患。
17.6、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密封盖,能够在投料完成后,对喂料管进行封闭,避免外界的杂质、垃圾等通过喂料管进入料槽内,使林麝幼崽误食。
18.7、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透明观察口,能够便于对箱体内的林麝幼崽进行实时观察,以便在及时处理林麝幼崽出现的异常情况。
附图说明
19.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等轴测结构示意图;
20.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右视图;
21.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的图2中a-a处立体剖面结构示意图;
22.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正视图;
23.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图4中b-b处立体剖面结构示意图。
24.图中:1、箱体;2、连接座;3、箱门;4、放置板;5、收集盒;6、喂料管;7、料槽;8、紫外线消毒灯;9、陶瓷加热灯;10、拉杆;11、清理毛刷;12、滑动腔;13、弹簧;14、固定杆;15、固定孔;16、导板;17、拦截网;18、密封盖;19、透明观察口。
具体实施方式
25.为能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

技术实现要素:
、特点及功效,兹例举以下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26.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作详细的描述。
27.如图1至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林麝幼崽保育箱,包括箱体1、与箱体1底部相连通的连接座2以及与箱体1滑动连接的箱门3,所述箱体1的两侧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有放置板4,所述连接座2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收集盒5,所述箱体1的两侧侧壁上连通设有喂料管6,所述箱体1的两侧内壁上均滑动连接有料槽7,所述料槽7位于喂料管6出口处的下方,所述箱体1的顶部内部上设有紫外线消毒灯8以及陶瓷加热灯9,所述陶瓷加热灯9位于紫外线消毒灯8的一侧。
28.参考图3,所述箱体1的两侧内壁上滑动连接有拉杆10,所述拉杆10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清理毛刷11,所述清理毛刷11的下端与放置板4的上端相接触。
29.采用上述方案:通过设置拉杆10以及清理毛刷11的配合使用,能够通过拉杆10带动清理毛刷11对放置板4上残留的排泄物进行清理,更加便捷。
30.参考图5,所述箱体1的前侧内部开设有两个滑动腔12,两个所述滑动腔12的内壁
上均固定连接有弹簧13,所述弹簧13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l”型固定杆14,所述固定杆14与滑动腔12滑动连接,所述箱门3上开设有与固定杆14相配合的固定孔15。
31.采用上述方案:通过设置滑动腔12、弹簧13、固定杆14以及固定孔15的配合使用,且两个固定杆14之间连接有横杆,能够使通过弹簧13对固定杆14的拉力,使固定杆14插入固定孔15内,从而将箱门3对箱体1进行闭合。
32.参考图3,所述箱体1的两侧内壁上固定连接有倾斜设置的导板16,所述导板16的另一端与连接座2的开口处相连接。
33.采用上述方案:通过设置导板16,能够对放置板4上掉落的排泄物进行导流,使排泄物完全进入收集盒5内便于进行统一收集。
34.参考图5,所述箱体1的两侧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有拦截网17,所述拦截网17位于紫外线消毒灯8以及陶瓷加热灯9的下方。
35.采用上述方案:通过设置拦截网17,能够对紫外线消毒灯8以及陶瓷加热灯9进行防护,避免林麝幼崽在箱体1内跳动时碰到紫外线消毒灯8以及陶瓷加热灯9,造成损坏的同时对林麝幼崽带来安全隐患。
36.参考图3,所述喂料管6的进口处螺纹连接有密封盖18。
37.采用上述方案:通过设置密封盖18,能够在投料完成后,对喂料管6进行封闭,避免外界的杂质、垃圾等通过喂料管6进入料槽7内,使林麝幼崽误食。
38.参考图5,所述箱门3上开设有透明观察口19。
39.采用上述方案:通过设置透明观察口19,能够便于对箱体1内的林麝幼崽进行实时观察,以便在及时处理林麝幼崽出现的异常情况。
40.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
41.在使用时,通过弹簧13对固定杆14的拉力,使固定杆14插入固定孔15内,从而将箱门3对箱体1进行封闭,放置板4上的林麝幼崽产生的排泄物经放置板4掉落,并经导板16的导向作用使排泄物进入收集盒5内,分别通过两个喂料管6投入食物和水源,使食物和水源分别掉落在两个料槽7内,实现食物与水源的干湿分离,从而不需要打开箱门3进行喂料,避免了林麝幼崽受惊,将林麝幼崽取出,通过拉动两侧的拉杆10带动清洁毛刷对放置板4上残留的排泄物进行清理,将料槽7取出进行清洗,提高箱体1内部的整洁度,并通过开启紫外线照明灯对箱体1内部进行杀菌,避免细菌滋生,在温度较低时,通过陶瓷加热灯9对箱体1内部进行加热处理,为林麝幼崽提供舒适的生长温度。
42.综上所述:该林麝幼崽保育箱,通过设置箱体1、连接座2、箱门3、放置板4、收集盒5、喂料管6、料槽7、紫外线消毒灯8以及陶瓷加热灯9的配合使用,便于向保育箱内进行添加食物,方便对保育箱内的粪便进行清理,为林麝幼崽提供良好的成长环境的优点,解决了现有在向保育箱内添加食物时,需要打开箱门,容易对林麝幼崽造成惊吓,且林麝幼崽的粪便残留在保育箱内,容易滋生细菌,影响林麝幼崽成活率的问题。
43.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
所固有的要素。
44.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