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点受力的鼓式渔线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148429发布日期:2022-11-11 20:10阅读:42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点受力的鼓式渔线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渔线轮的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多点受力的鼓式渔线轮。


背景技术:

2.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业余爱好也发展迅速。钓鱼属于一种户外运动,目标是用渔具把鱼从水里钓上来,而且钓鱼不限制性别与年龄,大人小孩子都喜欢。钓鱼亲近大自然,陶冶情操,受到了广大爱好者地热力追捧。
3.鼓式轮是常见的一种渔轮,别称鼓式卷线器,因外观酷似大鼓而得名,由卷线槽、止转杆摇篮臂、侧板、轮脚、平衡重锤等部件组成,特点是钓线的排列方向和出线方向一致,优点是操作顺手、抛投准确,力量很足,适合海钓;缺点是收线慢、远距离抛投容易因出线不及时而乱线。
4.如专利文献cn108077202a,公开了一种鱼线轮的刹车装置,包括有转轴、套在转轴上能相对于转轴转动的运动部件和坐落在运动部件的内腔中的刹车机构,在转轴上的一端还设置有能轴向按压刹车机构的操作件,刹车机构又包括有多个刹车垫圈和多个键垫圈,转轴上紧配有对应内腔的轴套,各刹车垫圈松动地套在该轴套上,且各刹车垫圈的周边上径向延伸出凸耳,运动部件的内腔侧壁上开有与凸耳相配合的轴向导槽,各键垫圈则能轴向移动地套在轴套上,并能随该轴套一起转动。
5.上述专利内容中,揭示出了现有鼓式轮的常规结构,即采用在线杯的单侧或双侧设置刹车机构的方式,通过产生的阻力(例如摩擦阻力或磁性阻力)以达到刹车的效果。
6.但是,这类鼓式轮存在一个极大的弊端,具体为:例如在遛鱼时,会启动刹车机构防止线杯继续出线,鱼对渔线轮的拉力集中于主轴齿轮与摇柄齿轮的接合处,形成单点受力结构,因此对于齿轮的压力十分大,也就容易导致齿轮出现受损、碎裂的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7.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多点受力的鼓式渔线轮。
8.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多点受力的鼓式渔线轮,包括有动力部件、线轮主体、转动连接在线轮主体上且用于收放渔线的线杯、驱动线杯转动的主轴、以及作用于线杯的刹车机构,所述的动力部件通过齿轮传动组件与主轴传动连接;
9.所述刹车机构远离齿轮传动组件的一端与线轮主体之间设有第一单向轴承,当所述线杯运动趋势的方向与第一单向轴承设置的运动方向相反时,所述第一单向轴承与线轮主体的连接处形成第一受力点位;
10.所述齿轮传动组件自身形成第二受力点位、或者所述线轮主体与齿轮传动组件之间形成第二受力点位、或者所述的动力部件通过输入轴与齿轮传动组件传动连接,所述的输入轴与线轮壳体之间设有第三单向轴承,以形成所述的第二受力点位。
11.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的齿轮传动组件包括受动力部件驱动的主动齿轮、以及套设在主轴上的从动齿轮轴,所述的主动齿轮与从动齿轮轴相互啮合并形成所
述的第二受力点位。
12.本实用新型主要适用于主轴相对线杯不发生同步转动的鼓式轮中,即两者之间具有类似离合的切换效果。在放线时,主轴与线杯处于第一相对位置状态,两者实现同步转动;在遛鱼时,拉动主轴并使得刹车机构作用于线杯,此时主轴与线杯处于第二相对位置状态,主轴与线杯传动分离,摇柄摇动时主轴动但线杯不作转动。
13.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的齿轮传动组件包括受动力部件驱动的主动齿轮、以及套设在主轴上的从动齿轮轴,所述的从动齿轮轴向外形成有延伸段,所述的线轮主体包括有盖板、所述的延伸段与盖板之间设有第二单向轴承,以形成所述的第二受力点位。
14.所述刹车机构包括作用于线杯其中一侧的第一刹车机构、以及作用于线杯另一侧的第二刹车机构;所述的第二刹车机构相较于第一刹车机构位于远离齿轮传动组件的一侧,且所述的第一单向轴承设置在第二刹车机构上。
15.关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第一刹车机构和第二刹车机构均包括有与罩壳、设置在罩壳内的压板、设置在压板与线杯之间的刹车作用部件、以及复位弹簧,所述的复位弹簧作用于所述的压板,以使得所述的压板和刹车作用部件始终具有远离线杯的运动趋势。
16.关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刹车机构中的罩壳与压板之间设有第一密封件;所述第二刹车机构的罩壳与线轮主体之间设有第二密封件。
17.关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线轮主体上设置有能促使所述刹车机构靠近或远离线杯的操作组件。
18.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的操作组件包括至少部分露出在线轮主体外的拨杆、与拨杆固接的驱动盘、与驱动盘相抵接的导向盘、以及与主轴连接并与导向盘配合作用的浮动盘;
19.所述的操作组件还包括至少部分露出在线轮主体外的旋钮,所述的旋钮与所述的浮动盘固定连接,所述的浮动盘能够靠近或远离所述的导向盘。
20.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的导向盘上开设有上下起伏的轨迹槽,所述的驱动盘上设有驱动块,所述的驱动块卡入至所述的轨迹槽中;
21.所述的浮动盘中开设有容纳槽,所述的容纳槽中设有弹性顶珠,所述导向盘靠近浮动盘一侧的端面上开设有若干个浮动槽,所述的弹性顶珠能够卡入至所述的浮动槽中。
22.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23.1、齿轮传动组件自身、或者齿轮传动组件与线轮主体之间具有一个受力点;另一方面,通过第一单向轴承的设置,形成了第二受力点,在总的受力不变的情况下,能够有效减轻对于主轴或齿轮传动组件的单点压迫力,进而对渔线轮内部的相关零部件提供良好防护。
24.2、鼓式轮在遛鱼时,根据主轴与线杯的相对运动关系分为主轴一同转动和主轴不转动两类结构,本实用新型适用于主轴相对线杯不发生同步转动的鼓式轮中。
附图说明
25.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外观结构示意图。
26.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实施例四的爆炸图。
27.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28.图4是图3中a-a向(实施例三)的剖视图。
29.图5是图4中b-b向(实施例三)的剖视图。
30.图6是图3中a-a向(实施例二)的剖视图。
31.图7是图3中a-a向(实施例四)的剖视图。
32.图8是驱动盘、导向盘和弹性顶珠的示意图。
33.图中:1、动力部件;2、线轮主体;3、线杯;4、主轴;5、第一单向轴承;a、第一受力点位;b、第二受力点位;6、主动齿轮;7、从动齿轮轴;8、第二单向轴承;9、第一刹车机构;10、第二刹车机构;11、罩壳;12、压板;13、摩擦片;14、复位弹簧;15、第一密封件;16、第二密封件;17、拨杆;18、驱动盘;19、导向盘;20、浮动盘;21、旋钮;22、传动槽;23、容置槽;24、转动轴承;25、轨迹槽;26、驱动块;27、容纳槽;28、弹性顶珠;29、浮动槽;30、轴肩;31、输入轴;32、延伸段;33、第三单向轴承;34、盖板。
具体实施方式
34.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35.实施例一
36.参照图1~图8,一种多点受力的鼓式渔线轮,包括有动力部件1(摇柄)、线轮主体2、转动连接在线轮主体2上且用于收放渔线的线杯3、驱动线杯3转动的主轴4、以及作用于线杯3的刹车机构,所述的动力部件1通过齿轮传动组件与主轴4传动连接;
37.所述刹车机构远离齿轮传动组件的一端与线轮主体2之间设有第一单向轴承5,当所述线杯3运动趋势的方向与第一单向轴承5设置的运动方向相反时,所述第一单向轴承5与线轮主体2的连接处形成第一受力点位a;
38.所述齿轮传动组件自身形成第二受力点位b、或者所述线轮主体2与齿轮传动组件之间形成第二受力点位b。
39.上述内容为本实用新型的基础方案,其对现有鼓式轮结构进行了改进,一方面保留了原有的基础结构,即齿轮传动组件自身、或者齿轮传动组件与线轮主体2之间具有一个受力点;另一方面,通过第一单向轴承5的设置,形成了第二受力点。因此,属于多点受力结构,在总的受力不变的情况下,能够有效减轻对于主轴4或齿轮传动组件的单点压迫力,进而对渔线轮内部的相关零部件提供良好防护。
40.实施例二
41.以实施例一为基础方案,本实施例对局部结构提供了更优选的方案,具体为:参照图6,所述的齿轮传动组件包括受动力部件1驱动的主动齿轮6、以及套设在主轴4上的从动齿轮轴7,所述的主动齿轮6与从动齿轮轴7相互啮合并形成所述的第二受力点位b。采用上述结构方案,在遛鱼时,齿轮传动组件受力,同时第一单向轴承5处也受力,以形成双点位受力方式。
42.实施例三
43.以实施例二为基础方案,本实施例对局部结构提供了进一步的设置方式,具体为:参照图4、图5,所述的从动齿轮轴7向外形成有延伸段32,所述的线轮主体2包括有盖板34、
所述的延伸段32与盖板34之间设有第二单向轴承8,以形成所述的第二受力点位b。以在遛鱼时,第二单向轴承8处受力,同时第一单向轴承5处也受力,可以做到齿轮传动组件(主动齿轮6与从动齿轮轴7)几乎不受力,以形成对齿轮传动组件更好的保护。
44.实施例四
45.以实施例一为基础方案,本实施例对局部结构提供了另一种更优选的方案,具体为:参照图2、图7,所述的动力部件1通过输入轴31与齿轮传动组件传动连接,所述的输入轴31与线轮壳体之间设有第三单向轴承33,以形成所述的第二受力点位b。
46.采用上述结构方案,在遛鱼时,第三单向轴承33处受力,同时第一单向轴承5处也受力,以形成双点位受力方式。另一方面在此方式下,齿轮传动组件(主动齿轮6与从动齿轮轴7)几乎不受力,从而形成更好的保护效果。
47.实施例五
48.在上述各个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施例关于对所述刹车机构进行了特殊限定,具体为:参照图2、图5、图8,包括作用于线杯3其中一侧的第一刹车机构9、以及作用于线杯3另一侧的第二刹车机构10。通过线杯3两侧第一刹车机构9、第二刹车机构10的设置,以对线杯3起到更加均衡、有效的刹车效果。另一方面,所述的第二刹车机构10相较于第一刹车机构9位于远离齿轮传动组件的一侧,且所述的第一单向轴承5设置在第二刹车机构10上,与另一受力点形成近似对称式的结构分布,因此也具有更好的受力平衡性。
49.进一步的,所述的第一刹车机构9和第二刹车机构10均包括有与罩壳11、设置在罩壳11内的压板12、设置在压板12与线杯3之间的摩擦片13(也可用磁力刹车机构中的磁性片代替)、以及复位弹簧14,所述的复位弹簧14作用于所述的压板12,以使得所述的压板12和摩擦片13始终具有远离线杯3的运动趋势。
50.由于鼓式轮力量很足,多用于海钓,海水的腐蚀性较强,为了对渔线轮提供有效防护,延长使用寿命,结合渔线轮自身的结构特征,所设置的密封结构为:所述第一刹车机构9中的罩壳11与压板12之间设有第一密封件15;所述第二刹车机构10的罩壳11与线轮主体2之间设有第二密封件16。
51.实施例六
52.在上述各个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施例关于对刹车机构的控制方式进行了特殊限定,具体为:参照图2、图4、图7,所述的线轮主体2上设置有能促使所述刹车机构靠近或远离线杯3的操作组件。所述的操作组件包括至少部分露出在线轮主体2外的拨杆17、与拨杆17固接的驱动盘18、与驱动盘18相抵接的导向盘19、以及与主轴4连接并与导向盘19配合作用的浮动盘20;所述的操作组件还包括至少部分露出在线轮主体2外的旋钮21,所述的旋钮21与所述的浮动盘20固定连接,所述的浮动盘20能够靠近或远离所述的导向盘19。
53.主轴4与第一刹车机构9和第二刹车机构10存在联动关系,以使得第一刹车机构9和第二刹车机构10能够同时靠近或远离线杯3。具体为:所述第一刹车机构9的压板12上开设有传动槽22,所述的齿轮传动组件(从动齿轮轴7)啮合在传动槽22中;所述第二刹车机构10的罩壳11上开设有容置槽23,所述的容置槽23中设有转动轴承24,所述的主轴4穿设在所述的转动轴承24中,且所述主轴4的外周凸设有轴肩30,所述的轴肩30将所述的转动轴承24限位在所述的容置槽23中。
54.当刹车功能需要启动或增大时:一方面,用户操作所述的旋钮21,使得旋钮21通过
浮动盘20带动主轴4一同向上升起,进而主轴4依靠轴肩30施力于转动轴承24,以使得第二刹车机构10中的压板12(刹车片)贴近线杯3,产生刹车摩擦力;另一方面,用户操作所述的拨杆17使得驱动盘18相对导向盘19发生转动,以通过导向盘19将浮动盘20和主轴4相对线杯3降下,主轴4带动齿轮传动组件作用于传动槽22,以使得第一刹车机构9中的压板12(刹车片)贴近线杯3,产生刹车摩擦力。
55.反之,若需要减小或关闭刹车功能时,与上述操作动作相反,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56.更具体的,所述的导向盘19上开设有上下起伏的轨迹槽25,所述的驱动盘18上设有驱动块26,所述的驱动块26卡入至所述的轨迹槽25中,以使得操作拨杆17时各相关部件能够按照预设轨迹运行。并且,所述的浮动盘20中开设有容纳槽27,所述的容纳槽27中设有弹性顶珠28,所述导向盘19靠近浮动盘20一侧的端面上开设有若干个浮动槽29,所述的弹性顶珠28能够卡入至所述的浮动槽29中。
57.本实用新型中,刹车机构优选可以采用摩擦式刹车机构,也可以采用磁力刹车机构,在此不作特殊限定。
58.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做任何限制,凡是根据实用新型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变更以及等效结构变化,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