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覆盖不同高度的林木害虫捕虫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155469发布日期:2022-11-11 22:36阅读:35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覆盖不同高度的林木害虫捕虫器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捕虫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覆盖不同高度的林木害虫捕虫器。


背景技术:

2.林业是指保护生态环境保持生态平衡,培育和保护森林以取得木材和其他林产品、利用林木的自然特性以发挥防护作用的生产部门,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林业在人和生物圈中,通过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手段,从事培育、保护、利用森林资源,充分发挥森林的多种效益,且能持续经营森林资源,促进人口、经济、社会、环境和资源协调发展的基础性产业和社会公益事业,在林木的生长过程中,容易产生病虫害,对于寄生于林木中的害虫,应予以灭杀,避免其对林木生长造成严重的损害,对于这些害虫的灭杀,采用杀虫剂进行灭杀对植物会产生一定的伤害,因此使用捕虫器对害虫进行无害化灭杀,是一种不错的选择。
3.现有技术中,捕虫器通过悬挂的方式放置在较低的位置,由于难以将捕虫器放置在较高的位置,因此对于高度较高的林木,捕虫器对位于高处的害虫的作用较小,从而影响了对林木害虫的灭杀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以上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覆盖不同高度的林木害虫捕虫器,本装置可根据林木的高度对自身高度进行自由调整,并可以方便的将多个多功能捕虫灯装置安装到不同高度的第二固定块上,相对于现有的只能挂在低处的捕虫器,本装置可以覆盖从树根到树梢的不同高度的位置,对林木高处和低处寄生的害虫均有作用,从而有效提升了针对林木的害虫防治效果。
5.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覆盖不同高度的林木害虫捕虫器,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安装有组合支撑柱,所述组合支撑柱的内侧安装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与第一带轮固定连接,所述组合支撑柱的内侧通过轴承安装有第二带轮,所述第一带轮和第二带轮上安装有传送皮带,所述传送皮带上固定安装有第一固定块,所述组合支撑柱上安装有第二固定块,所述第一固定块和第二固定块上均设有限位插槽,所述第二固定块通过限位插槽与多功能捕虫灯装置上背面的限位插块插入连接,所述第二固定块上固定安装有第一电缸,所述第一电缸的活塞杆末端安装有电磁铁,所述限位插块的侧面镶嵌安装有铁片,所述第二固定块的限位插槽内设有第一电源触点块,所述限位插块的底部设有第二电源触点块。
6.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装置可根据林木的高度对自身高度进行自由调整,并可以方便的将多个多功能捕虫灯装置安装到不同高度的第二固定块上,相对于现有的只能挂在低处的捕虫器,本装置可以覆盖从树根到树梢的不同高度的位置,对林木高处和低处寄生的害虫均有作用,从而有效提升了针对林木的害虫防治效果。
7.为了方便设置本装置的整体高度:
8.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组合支撑柱由若干根单体支撑柱螺接组成,每一根所述单体支撑柱上均安装有一个第二固定块。
9.本改进的有益效果为:通过单体支撑柱自由组合的方式,可自由设置本装置的高度。
10.为了方便本装置的控制并提升本装置安装的稳定性:
11.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底座的内腔中设有无线通讯装置、控制器,所述底座的底部安装有锚杆,所述底座的侧面设有锚索连接环。
12.本改进的有益效果为:通过无线通讯装置与无线遥控器连接,可方便的对本装置进行控制,通过锚杆可提升底座与地面固定的稳定性,还可根据需要将锚索连接环与锚索连接,通过锚索与周围的地面连接,进一步提升本装置安装的稳定性。
13.为了防止限位插块从限位插槽中脱落:
14.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固定块和第二固定块的顶部均安装有第二电缸,所述第二电缸的活塞杆末端安装有卡块,所述限位插块的顶部设有卡槽。
15.本改进的有益效果为:第二电缸可带动卡块上下移动,在限位插块插入限位插槽内时,可通过卡块卡入卡槽中,对限位插块进行限位,防止其脱出。
16.为了对害虫进行击杀:
17.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多功能捕虫灯装置包括框架,所述框架的底板上固定安装有虫尸收纳盒,所述虫尸收纳盒的顶板贯穿有收集口,所述虫尸收纳盒的上方和框架的顶板上均安装有灯座,上下两个所述灯座之间安装有诱虫灯和电击网,所述虫尸收纳盒的底部固定安装有虫尸播撒排出机构。
18.本改进的有益效果为:通过诱虫灯对害虫进行引诱,当害虫靠近诱虫灯时,通过电击网对其进行击杀,击杀的虫子落入虫尸收纳盒中。
19.为了方便对虫尸进行清理:
20.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虫尸播撒排出机构包括播撒盘容纳室,所述播撒盘容纳室的内腔中转动设有播撒盘,所述播撒盘容纳室的底部安装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轴与播撒盘连接,所述播撒盘容纳室的顶部与虫尸收纳盒连通,所述播撒盘容纳室的侧面设有抛撒口。
21.本改进的有益效果为:可定时控制第二电机运行,利用第二电机带动播撒盘转动,利用播撒盘转动的离心力,将从虫尸收纳盒内落入播撒盘容纳室的虫尸甩出,将其抛撒到地面,经微生物分解后,可提升土壤的肥力,免去人工清理虫尸的工作。
22.该装置中未涉及部分均与现有技术相同或可采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
附图说明
23.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右前方轴测结构示意图;
24.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左前方剖切示意图;
25.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左侧剖切结构示意图;
26.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第一固定块的结构示意图;
27.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第二固定块的结构示意图;
28.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第二固定块的正视剖视结构示意图;
29.图7为本实用新型中多功能捕虫灯装置的右后方轴测结构示意图;
30.图8为本实用新型中多功能捕虫灯装置的底部结构示意图;
31.图9为本实用新型中多功能捕虫灯装置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32.图10为本实用新型中虫尸播撒排出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33.图中:1、底座;2、组合支撑柱;3、第一电机;4、第一带轮;5、第二带轮;6、传送皮带;7、第一固定块;8、第二固定块;9、限位插槽;10、多功能捕虫灯装置;11、限位插块;12、第一电缸;13、电磁铁;14、铁片;15、第一电源触点块;16、第二电源触点块;17、单体支撑柱;18、第二电机;19、锚杆;20、锚索连接环;21、第二电缸;22、卡块;23、卡槽;24、框架;25、虫尸收纳盒;26、灯座;27、诱虫灯;28、电击网;29、播撒盘容纳室;30、播撒盘。
具体实施方式
34.为了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本部分的描述仅是示范性和解释性,不应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有任何的限制作用。
35.实施例1:
36.如图1-10所示,一种可覆盖不同高度的林木害虫捕虫器,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的顶部安装有组合支撑柱2,所述组合支撑柱2的内侧安装有第一电机3,所述第一电机3的输出轴与第一带轮4固定连接,所述组合支撑柱2的内侧通过轴承安装有第二带轮5,所述第一带轮4和第二带轮5上安装有传送皮带6,所述传送皮带6上固定安装有第一固定块7,所述组合支撑柱2上安装有第二固定块8,所述第一固定块7和第二固定块8上均设有限位插槽9,所述第二固定块8通过限位插槽9与多功能捕虫灯装置10上背面的限位插块11插入连接,所述第二固定块8上固定安装有第一电缸12,所述第一电缸12的活塞杆末端安装有电磁铁13,所述限位插块11的侧面镶嵌安装有铁片14,所述第二固定块8的限位插槽9内设有第一电源触点块15,所述限位插块11的底部设有第二电源触点块16。
37.实施例2:
38.如图1所示,作为上述实施例的进一步优化,一种可覆盖不同高度的林木害虫捕虫器,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的顶部安装有组合支撑柱2,所述组合支撑柱2的内侧安装有第一电机3,所述第一电机3的输出轴与第一带轮4固定连接,所述组合支撑柱2的内侧通过轴承安装有第二带轮5,所述第一带轮4和第二带轮5上安装有传送皮带6,所述传送皮带6上固定安装有第一固定块7,所述组合支撑柱2上安装有第二固定块8,所述第一固定块7和第二固定块8上均设有限位插槽9,所述第二固定块8通过限位插槽9与多功能捕虫灯装置10上背面的限位插块11插入连接,所述第二固定块8上固定安装有第一电缸12,所述第一电缸12的活塞杆末端安装有电磁铁13,所述限位插块11的侧面镶嵌安装有铁片14,所述第二固定块8的限位插槽9内设有第一电源触点块15,所述限位插块11的底部设有第二电源触点块16。所述组合支撑柱2由若干根单体支撑柱17螺接组成,每一根所述单体支撑柱17上均安装有一个第二固定块8。
39.实施例3:
40.如图1-3所示,作为上述实施例的进一步优化,一种可覆盖不同高度的林木害虫捕
虫器,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的顶部安装有组合支撑柱2,所述组合支撑柱2的内侧安装有第一电机3,所述第一电机3的输出轴与第一带轮4固定连接,所述组合支撑柱2的内侧通过轴承安装有第二带轮5,所述第一带轮4和第二带轮5上安装有传送皮带6,所述传送皮带6上固定安装有第一固定块7,所述组合支撑柱2上安装有第二固定块8,所述第一固定块7和第二固定块8上均设有限位插槽9,所述第二固定块8通过限位插槽9与多功能捕虫灯装置10上背面的限位插块11插入连接,所述第二固定块8上固定安装有第一电缸12,所述第一电缸12的活塞杆末端安装有电磁铁13,所述限位插块11的侧面镶嵌安装有铁片14,所述第二固定块8的限位插槽9内设有第一电源触点块15,所述限位插块11的底部设有第二电源触点块16。所述底座1的内腔中设有无线通讯装置、控制器,所述底座1的底部安装有锚杆19,所述底座1的侧面设有锚索连接环20。
41.实施例4:
42.如图4-7所示,作为上述实施例的进一步优化,一种可覆盖不同高度的林木害虫捕虫器,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的顶部安装有组合支撑柱2,所述组合支撑柱2的内侧安装有第一电机3,所述第一电机3的输出轴与第一带轮4固定连接,所述组合支撑柱2的内侧通过轴承安装有第二带轮5,所述第一带轮4和第二带轮5上安装有传送皮带6,所述传送皮带6上固定安装有第一固定块7,所述组合支撑柱2上安装有第二固定块8,所述第一固定块7和第二固定块8上均设有限位插槽9,所述第二固定块8通过限位插槽9与多功能捕虫灯装置10上背面的限位插块11插入连接,所述第二固定块8上固定安装有第一电缸12,所述第一电缸12的活塞杆末端安装有电磁铁13,所述限位插块11的侧面镶嵌安装有铁片14,所述第二固定块8的限位插槽9内设有第一电源触点块15,所述限位插块11的底部设有第二电源触点块16。所述第一固定块7和第二固定块8的顶部均安装有第二电缸21,所述第二电缸21的活塞杆末端安装有卡块22,所述限位插块11的顶部设有卡槽23。
43.实施例5:
44.如图7-10所示,作为上述实施例的进一步优化,一种可覆盖不同高度的林木害虫捕虫器,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的顶部安装有组合支撑柱2,所述组合支撑柱2的内侧安装有第一电机3,所述第一电机3的输出轴与第一带轮4固定连接,所述组合支撑柱2的内侧通过轴承安装有第二带轮5,所述第一带轮4和第二带轮5上安装有传送皮带6,所述传送皮带6上固定安装有第一固定块7,所述组合支撑柱2上安装有第二固定块8,所述第一固定块7和第二固定块8上均设有限位插槽9,所述第二固定块8通过限位插槽9与多功能捕虫灯装置10上背面的限位插块11插入连接,所述第二固定块8上固定安装有第一电缸12,所述第一电缸12的活塞杆末端安装有电磁铁13,所述限位插块11的侧面镶嵌安装有铁片14,所述第二固定块8的限位插槽9内设有第一电源触点块15,所述限位插块11的底部设有第二电源触点块16。所述多功能捕虫灯装置10包括框架24,所述框架24的底板上固定安装有虫尸收纳盒25,所述虫尸收纳盒25的顶板贯穿有收集口,所述虫尸收纳盒25的上方和框架24的顶板上均安装有灯座26,上下两个所述灯座26之间安装有诱虫灯27和电击网28,所述虫尸收纳盒25的底部固定安装有虫尸播撒排出机构。
45.实施例6:
46.如图7-10所示,作为上述实施例的进一步优化,一种可覆盖不同高度的林木害虫捕虫器,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的顶部安装有组合支撑柱2,所述组合支撑柱2的内侧安装有
第一电机3,所述第一电机3的输出轴与第一带轮4固定连接,所述组合支撑柱2的内侧通过轴承安装有第二带轮5,所述第一带轮4和第二带轮5上安装有传送皮带6,所述传送皮带6上固定安装有第一固定块7,所述组合支撑柱2上安装有第二固定块8,所述第一固定块7和第二固定块8上均设有限位插槽9,所述第二固定块8通过限位插槽9与多功能捕虫灯装置10上背面的限位插块11插入连接,所述第二固定块8上固定安装有第一电缸12,所述第一电缸12的活塞杆末端安装有电磁铁13,所述限位插块11的侧面镶嵌安装有铁片14,所述第二固定块8的限位插槽9内设有第一电源触点块15,所述限位插块11的底部设有第二电源触点块16。所述多功能捕虫灯装置10包括框架24,所述框架24的底板上固定安装有虫尸收纳盒25,所述虫尸收纳盒25的顶板贯穿有收集口,所述虫尸收纳盒25的上方和框架24的顶板上均安装有灯座26,上下两个所述灯座26之间安装有诱虫灯27和电击网28,所述虫尸收纳盒25的底部固定安装有虫尸播撒排出机构。所述虫尸播撒排出机构包括播撒盘容纳室29,所述播撒盘容纳室29的内腔中转动设有播撒盘30,所述播撒盘容纳室29的底部安装有第二电机18,所述第二电机18的输出轴与播撒盘30连接,所述播撒盘容纳室29的顶部与虫尸收纳盒25连通,所述播撒盘容纳室29的侧面设有抛撒口。
47.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将底座1通过锚杆19固定在地面上,可根据需要使用锚索连接环20连接锚索进行加固,将最下方的单体支撑柱17安装在底座上后,根据所需的最高高度将所需数量的单体支撑柱17组合成完整的组合支撑柱2,并完成各个部件的安装,当使用本装置时,将多功能捕虫灯装置10上的限位插块11插入第一固定块7中的限位插槽9中,并控制第一固定块7上的第二电缸21推动卡块22插入限位插块11上的卡槽中,即可通过无线遥控器对无线通讯装置下达指令设置该多功能捕虫灯装置10安装到哪一个第二固定块8上,设置完毕后,控制器即控制第一电机3运行带动第一带轮4转动,利用第一带轮4和第二带轮5的配合带动传送皮带6运转,从而带动第一固定块7连同多功能捕虫灯装置10上升至设置安装到的第二固定块8的左侧,当第一固定块7与此第二固定块8左右对齐时,第一电机3即停止运行,第一固定块7上的第二电缸21带动卡块22上升脱离对卡槽23的限位,第二固定块8上的第一电缸12推动电磁铁13靠近限位插块11上的铁片14,通过电磁铁13通电对铁片14进行磁吸固定,随后第一电缸12带动电磁铁13复位,拉动限位插块11移动到第二固定块8的限位插槽9内部,使得第一电源触点块15和第二电源触点块16接触通电,随后第二固定块8上的第二电缸21带动卡块22下降插入限位插块11的卡槽内部,即可完成限位插块11在第二固定块8上的固定,随后控制第一电机3带动传送皮带6运行,带动第一固定块7下降,将另一个多功能捕虫灯装置10安装在第一固定块7上,即可设置下一个安装多功能捕虫灯装置10的第二固定块8,按按照与第一个多功能捕虫灯装置10的安装方法相同的方式,对其他第二固定块8进行多功能捕虫灯装置10的安装,当需要将第二固定块8上的多功能捕虫灯装置10取下进行检修时,控制第一电机3带动第一固定块7移动到需要取下的多功能捕虫灯装置10所在的第二固定块8的左侧,即可控制第二固定块8上的第二电缸21带动卡块22脱离卡槽23,通过第一电缸12推动限位插块11移动到第一固定块7上的限位插槽9中,并控制第一固定块7上的第二电缸21带动卡块22插入卡槽23中,即可控制第一电机3带动第一固定块7下降,将第一固定块7上的多功能捕虫灯装置取下,综上,本装置可根据林木的高度对自身高度进行自由调整,并可以方便的将多个多功能捕虫灯装置10安装到不同高度的第二固定块8上,相对于现有的只能挂在低处的捕虫器,本装置可以覆盖从树根到树梢
的不同高度的位置,对林木高处和低处寄生的害虫均有作用,从而有效提升了害虫防治效果,多功能捕虫灯装置10工作时,通过诱虫灯27对害虫进行引诱,当害虫靠近诱虫灯27时,通过电击网28对其进行击杀,击杀的虫子落入虫尸收纳盒25中,可定时控制第二电机18运行,利用第二电机18带动播撒盘30转动,利用播撒盘转动的离心力,将从虫尸收纳盒25内落入播撒盘容纳室29的虫尸甩出,将其抛撒到地面,经微生物分解后,可提升土壤的肥力,免去人工清理虫尸的工作。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