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度可调的插秧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238869发布日期:2023-02-17 21:09阅读:21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度可调的插秧机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插秧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度可调的插秧机。


背景技术:

2.在一些偏远山区和丘陵地区的农田多为小块的不规则梯田,而以发动机为动力的插秧机因其体积大、重量重,搬运极不方便,无法适应在爬坡下坎的梯田,所以他们还采用传统的插秧方式,通过插秧者一手握住较多的秧苗,另一只手分出几根秧苗后插入水田中,但上述方式在插秧的过程中,插秧者需要长时间处于弯腰状态进行插秧,而长时间弯腰工作容易引起插秧人员的腰酸背痛,体力消耗较大并且工作效率较低。
3.现有的一种插秧机在使用时,将秧苗分成两排放置在秧盘上并通过压秧架压住,这时操作者握住拖杆拉动插秧机在水田中移动,转动手把驱使第一链传动机构带动第一转轴旋转,第一转轴旋转驱使分秧驱动凸轮控制分秧机构和挡秧机构做有规律的间歇运动分出秧苗,然后抓秧钩将分出的秧苗抓住送至浮板的插秧口上方,这时第二链传动机构带动的第二转轴旋转,第二转轴通过转臂带动插秧臂运动,并由与插秧臂相连的连杆机构控制插秧臂的运动方向和节奏,逐次把秧苗插入水田中,从而实现不用弯腰就能进行插秧工作,在减少了工作强度的同时还提高了插秧的工作效率。
4.但上述插秧机在使用时,由于拖杆是固定安装在浮板的上方,拖杆与浮板之间的角度固定,身高较高者握住拖杆时需要弯腰,而身高较低者不能稳定地握住拖杆使用插秧机,从而不便于不同身高的使用者通过拖杆拉动插秧机移动进行插秧工作,适用性较差。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度可调的插秧机,解决了现有的插秧机在使用时,由于拖杆是固定安装在浮板的上方,拖杆与浮板之间的角度固定,身高较高者握住拖杆时需要弯腰,而身高较低者不能稳定地握住拖杆使用插秧机,从而不便于不同身高的使用者通过拖杆拉动插秧机移动进行插秧工作,适用性较差的问题。
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度可调的插秧机,包括浮板、拖杆、安装组件和传动组件,所述拖杆通过所述安装组件安装在所述浮板上,所述传动组件设置在所述拖杆上,
7.还包括调整组件,
8.所述调整组件包括调整座、调整杆、支撑杆、固定构件和连接构件,所述调整座与所述浮板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浮板的内侧,所述调整杆与所述调整座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杆的一端通过所述固定构件固定在所述调整杆上,所述支撑杆的另一端通过所述连接构件与所述拖杆连接。
9.其中,所述安装组件包括安装板和支架,所述安装板与所述浮板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浮板靠近所述调整座的一侧;所述支架与所述调整座固定连接,并与所述拖杆转动连接。
10.其中,所述传动组件包括从动轮、主动轮和驱动构件,所述从动轮与所述支架转动连接;所述主动轮与所述拖杆转动连接,并位于所述拖杆远离所述从动轮的一端;所述驱动构件设置在所述主动轮上。
11.其中,所述固定构件包括垫片和固定螺帽,所述垫片与所述支撑杆拆卸连接,并位于所述支撑杆靠近所述调整杆的一侧;所述固定螺帽与所述支撑杆拆卸连接,并位于所述支撑杆靠近所述垫片的一侧。
12.其中,所述连接构件包括连接座和转轴,所述连接座与所述拖杆固定连接;所述转轴与所述连接座转动连接,并与所述支撑杆固定连接。
13.其中,所述驱动构件包括手把和链条,所述手把用于驱动所述主动轮转动;所述链条的两端分别套设在所述主动轮和所述从动轮的外侧。
14.其中,所述拖杆包括固定杆和活动杆,所述固定杆与所述支架转动连接,并与所述连接座固定连接;所述活动杆与所述固定杆滑动连接,并与所述主动轮转动连接。
15.其中,所述活动杆具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位于所述活动杆的外侧;所述高度可调的插秧机还包括固定螺栓,所述固定螺栓与所述固定杆转动连接,并位于所述固定杆靠近所述限位槽的一侧。
16.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高度可调的插秧机,当不同身高的使用者使用本实用新型插秧机时,牵拉所述支撑杆的下端在所述调整杆的通槽中滑行,当所述调整杆移动时通过所述连接构件牵拉所述拖杆转动,从而对所述拖杆的角度进行调整,所述拖杆的角度变化时,所述拖杆的上端的高度上升或下降,从而实现对所述拖杆的高度进行调整,调整完成后通过所述固定构件将所述支撑杆与所述调整杆之间进行固定,使得所述支撑杆稳定地对所述拖杆进行支撑工作,从而便于不同身高的使用者通过所述拖杆拉动插秧机移动进行插秧工作,提高了插秧机的适用性。
附图说明
1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18.图1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高度可调的插秧机整体的结构示意图。
19.图2是本实用新型图1的a处的放大图。
20.图3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连接座和转轴的连接示意图。
21.图4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高度可调的插秧机整体的结构示意图。
22.图5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固定螺栓与固定杆的连接示意图。
23.图中:100-浮板、101-拖杆、102-调整座、103-调整杆、104-支撑杆、105-安装板、106-支架、107-主动轮、108-从动轮、109-垫片、110-固定螺帽、111-连接座、112-转轴、113-手把、114-链条、215-固定杆、216-活动杆、217-限位槽、218-固定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24.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25.第一实施例:
26.请参阅图1至图3,图1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高度可调的插秧机整体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图1的a处的放大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连接座和转轴的连接示意图,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便于收纳的音频与数字信号转换器:包括浮板100、拖杆101、安装组件、传动组件和调整组件,所述安装组件包括安装板105和支架,所述传动组件包括从动轮108、主动轮107和驱动构件,所述调整组件包括调整座102、调整杆103、支撑杆104、固定构件和连接构件,所述固定构件包括垫片109和固定螺帽110,所述连接构件包括连接座111和转轴112,所述驱动构件包括手把113和链条114。
27.针对本具体实施方式,所述拖杆101通过所述安装组件安装在所述浮板100上,所述传动组件设置在所述拖杆101上;所述安装板105与所述浮板100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浮板100靠近所述调整座102的一侧;所述支架106与所述调整座102固定连接,并与所述拖杆101转动连接;所述从动轮108与所述支架106转动连接;所述主动轮107与所述拖杆101转动连接,并位于所述拖杆101远离所述从动轮108的一端;所述驱动构件设置在所述主动轮107上;所述手把113用于驱动所述主动轮107转动;所述链条114的两端分别套设在所述主动轮107和所述从动轮108的外侧。所述浮板100的内部安装有所述安装板105,所述安装板105上设置有所述支架106,所述拖杆101转动安装在所述支架106上,所述从动轮108转动安装在所述支架106上,并位于所述拖杆101的下方,所述主动轮107转动安装在所述拖杆101的上端,所述手把113用于驱动所述主动轮107转动,所述链条114用于所述主动轮107对所述从动轮108进行传动,便于后续插秧工作的进行。
28.其中,所述调整座102与所述浮板100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浮板100的内侧,所述调整杆103与所述调整座102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杆104的一端通过所述固定构件固定在所述调整杆103上,所述支撑杆104的另一端通过所述连接构件与所述拖杆101连接。所述调整座102固定在所述浮板100中,并位于所述安装板105的右侧,所述调整杆103的一端与所述调整座102固定,另一端与所述支架106固定,所述调整杆103上设置有通槽,所述支撑杆104的下端为l形,所述支撑杆104的下端伸入通槽中,并通过所述固定构件固定,所述支撑杆104的上端通过所述连接构件与所述拖杆101连接。
29.其次,所述垫片109与所述支撑杆104拆卸连接,并位于所述支撑杆104靠近所述调整杆103的一侧;所述固定螺帽110与所述支撑杆104拆卸连接,并位于所述支撑杆104靠近所述垫片109的一侧。所述垫片109由合金制成,所述垫片109与所述调整杆103接触的面设置设置有细小凸块,用于增加所述垫片109与所述调整杆103之间的摩擦系数,所述固定螺帽110与所述支撑杆104伸入所述调整杆103通槽中的一端螺纹连接。
30.同时,所述连接座111与所述拖杆101固定连接;所述转轴112与所述连接座111转动连接,并与所述支撑杆104固定连接。所述拖杆101的下表面固定有所述连接座111,所述支撑杆104的上端通过所述转轴112与所述连接座111固定连接。
31.使用本实施例的一种高度可调的插秧机时,通过所述手把113转动所述主动轮107,所述主动轮107转动带动所述链条114转动,所述链条114转动带动所述从动轮108转动,所述从动轮108转动驱使插秧臂进行插秧工作,此技术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做过多的赘述;当不同身高的使用者使用本实用新型插秧机时,通过拧松所述固定螺帽110,牵拉所述支撑杆104的下端在所述调整杆103的通槽中滑行,当所述调整杆103移动时带动所述拖杆
101在所述支架106上转动,从而对所述拖杆101的角度进行调整,所述拖杆101的角度变化时,所述拖杆101的上端的高度上升或下降,从而实现对所述拖杆101的高度进行调整,调整完成后拧紧所述固定螺帽110,使得所述垫片109与所述调整杆103抵接,从而将所述支撑杆104与所述调整杆103之间进行固定,使得所述支撑杆104稳定地对所述拖杆101进行支撑工作,从而便于不同身高的使用者通过所述拖杆101拉动插秧机移动进行插秧工作,提高了插秧机的适用性。
32.第二实施例:
33.在第一实施例的基础上,请参阅图4和图5,图4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高度可调的插秧机整体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固定螺栓与固定杆的连接示意图,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高度可调的插秧机还包括固定螺栓218,所述拖杆101包括固定杆215和活动杆216,所述活动杆216具有限位槽217。
34.针对本具体实施方式,所述固定杆215与所述支架106转动连接,并与所述连接座111固定连接;所述活动杆216与所述固定杆215滑动连接,并与所述主动轮107转动连接。所述拖杆101由所述固定杆215和所述活动杆216组成,所述活动杆216的下端插设在所述固定杆215的内部,所述固定杆215转动安装在所述支架106上。
35.其中,所述限位槽217位于所述活动杆216的外侧;所述固定螺栓218与所述固定杆215转动连接,并位于所述固定杆215靠近所述限位槽217的一侧。所述活动杆216的下方线性阵列设置有若干所述限位槽217,所述固定杆215的下方螺纹连接有所述固定螺栓218。
36.使用本实施例的一种高度可调的插秧机时,通过拧松所述固定螺栓218,滑动所述活动杆216在所述固定杆215中移动,从而对所述活动杆216伸出所述固定杆215的长度进行调整,调整完成后转动所述固定螺栓218,使得所述固定螺栓218插入所述限位槽217中,从而对所述活动杆216进行限位,使得所述活动杆216稳定地安装在所述固定杆215上,通过对所述活动杆216伸出所述固定杆215的长度进行调整,便于不同身高的使用者通过所述拖杆101拉动插秧机移动进行插秧工作,提高了插秧机的适用性,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链条114采用可改变长度的链条,以适配所述推杆101长度的改变。
37.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技术一种或多种较佳实施例而已,不能以此来限定本技术之权利范围,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流程,并依本技术权利要求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于本技术所涵盖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