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华蜜蜂种用雄蜂工厂化繁育方法

文档序号:34175707发布日期:2023-05-17 04:19阅读:89来源:国知局
一种中华蜜蜂种用雄蜂工厂化繁育方法

本发明涉及中华蜜蜂育种,尤其涉及中华蜜蜂种用雄蜂的工厂化繁育。


背景技术:

1、中华蜜蜂(简称中蜂)是我国特有的蜜蜂遗传资源,已生活了数千年,在长期的自然生态条件下形成了北方中蜂、长白山中蜂、阿坝中蜂、华中中蜂、云贵高原中蜂、华南中蜂、海南中蜂等9个地理生态型。中华蜜蜂在自然的蜂群中,雄蜂为季节性昆虫,只在繁殖季节时蜂群中才大量产生雄蜂,如外界蜜粉源充足时,没有交尾的雄蜂在蜂群里少量共存,但在外界条件严峻时,如秋末寒冬,雄蜂往往受到工蜂驱赶而死。然而在育种过程中,雄蜂具有重要意义,因后代的遗传基因的特性一半来自于雄蜂。

2、在传统的中华蜜蜂育种工作中,通常是挑选表现优良的中蜂蜂群作为种王来培育下一代用的蜂王,由种王繁育出来的下一代蜂王,与该地区蜂群中聚集的雄蜂进行自然交尾选育。有时候这种育种方法可以改善蜂种的一般特性,但是,在遗传方面有重大改良的极少,至少目前还未成功的人工选育出一个中蜂新品种(目前仅前面的9个自然条件下地理隔离产生的生态型)。这是由于对蜂王交配的雄蜂遗传成分未能有效控制。虽然有个别子代蜂王在性状表现上会比较优良,这主要是杂种优势发挥的作用,不能稳定地遗传下去。在现代的蜜蜂育种工作中,随着西方蜜蜂人工授精技术在1927年取得成功,人们能够控制蜂王交配,使自然交尾情况下不可能实现的愿望,通过应用人工授精技术实现西方蜜蜂育种得以实现,国内外人工培育出多个新品种。中华蜜蜂蜂王人工授精福建农学院(1982)和广东省昆虫研究所(1983)也借鉴西方蜜蜂人工授精技术对中蜂雄蜂的生理生化和授精仪器械进行了革新研究,然而中华蜜蜂与西方蜜蜂在分类学上是同属不同种,其蜂王的个体内外部形态、生殖生理及某些生物学特性等都与西方蜜蜂不同,雄蜂个体小、性情敏感、非繁殖季节比西方蜜蜂更易被驱除出巢、精量少、采集精液困难、精液粘度等与西方蜜蜂相比差异较大,虽人工授精技术有所进展,然而中蜂育种是一项技术性很强和选育量大等的系统工作,并不是只熟练掌握进针技术就能解决,因此中蜂蜂王人工授精在育种生产中仍未能普及,主要表现在中华蜜蜂雄蜂精液量少、采精后立即死亡不能重复采精,优良的种用蜂群培育出来的雄蜂数量难以满足为大量处女王组配时人工授精需要的精液。

3、自然蜂群中,一只处女王与周边6公里任意数只雄蜂成功交尾即可,因此对雄蜂的来源和数量要求不高。然而中华蜜蜂育种过程必须隔离交尾或人工授精进行精准组配,因此对于优良种群培育的雄蜂数量和质量要求甚高。

4、以重庆为例,现一般一个1.6万只工蜂(郎氏标准箱约5脾蜂)的种用中华蜜蜂蜂群,一次接受培育雄蜂数量最多时约2000只,从3月上旬(惊蛰)-10月中旬(寒露)止,中间还有一个月的越夏期,全程约200天,培育一批性成熟的雄蜂周期约35-45天(卵虫蛹期23天+性成熟10天),可培育5-9批雄蜂,一年可培育10000-18000只,如将平时工蜂驱逐的雄蜂减去,一个正常蜂群一年只能提供5000-10000只可用的雄蜂,再减去在使用雄蜂时巢门抓到试飞未成熟的,一年只能提供3000-5000只。然而人工授精过程中一只蜂王需要60-150只(一次最佳授精量为6微升左右,要授2次,一只雄蜂最多采0.24微升,还再除去手法不好未成功外翻雄蜂阳径的)性成熟的种用雄蜂。

5、如果在一个中华蜜蜂蜂群中非繁殖季节中培育过多的雄蜂,一是工蜂不哺育,二是即使出房后也会被工蜂驱逐出蜂箱。在育种场也有用无王群或特别老的蜂王培育较多的雄蜂,但是该蜂群饲养一代雄蜂后就会失去生产能力,再培育就可能造成该蜂群群势下降或蜂群灭亡,因此不能持续提供种用雄蜂。

6、针对以上问题,当务之急在于研究出一种针对中华蜜蜂种用雄蜂的数量多、存活率高、精子质量高且操作方便的繁育雄蜂方法,以实现对中蜂育种过程中的雄蜂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中华蜜蜂种用雄蜂工厂化繁育方法,包括一个种用群、三个以上哺育群、恒温恒湿室以及可置于所述恒温恒湿室内的多个培养箱和飞翔笼,并按以下步骤进行繁育:

2、步骤一:产雄蜂卵

3、第1天向所述种用群内放入一张造好的雄蜂巢脾并用框式隔王栅限制种用蜂王在上面产卵,产卵第3天提出产好的雄蜂巢脾并向所述种用群内补充一张工蜂子脾;

4、步骤二:哺育和出房

5、将所述步骤一中提出的雄蜂巢脾放入其中一个哺育群中哺育10~20天,且哺育过程中采用框式隔王栅防止哺育群内的蜂王在其上产卵;哺育之后雄蜂巢脾提入到所述恒温恒湿室内的其中一个培养箱中培养,1~10天后收集出房的雄蜂,所述恒温恒湿室内温度恒定为34~35℃,湿度恒定为60~75%;

6、步骤三:采集精液

7、向所述步骤二中的所述培养箱内配比与出房的雄蜂数量1:(1~2)的工蜂,将所述培养箱置于无光的室内并向所述培养箱内放入50%糖水和花粉饼;所述雄蜂出房5天后每天放入所述飞翔笼在100w灯光下爽飞30~60分钟,所述雄蜂出房10~90天提供为采精用;

8、步骤四:循环繁育

9、以步骤一中提出产好的雄蜂巢脾为第1天并重复所述步骤一、步骤二和步骤三,如此循环往复。

10、优选的,第一次开始所述步骤一的前3天,对所有蜂群进行奖励饲喂,直至培育完。

11、其中,步骤二中,所述雄蜂巢脾在所述哺育群中哺育和培养箱中培养的天数总共为20天。在哺育10~20天期间取任意一个天数,在恒温恒湿培养箱中培养的时间就要减去相应的天数。如所述雄蜂巢脾在所述哺育群中哺育11天,在所述恒温恒湿培养箱中培养9天;如所述雄蜂巢脾在所述哺育群中哺育15天,在所述恒温恒湿培养箱中培养5天。

12、优选的,所述步骤二中,所述雄蜂巢脾在所述哺育群中哺育12天,所述雄蜂巢脾在所述恒温恒湿培养箱中培养8天,所述步骤三中,所述雄蜂出房优选14天提供为采精用。

13、为进一步提高效率、简化流程、节省人工,所述飞翔笼可装卸地固定在所述培养箱上部,所述培养箱的顶板为可水平抽插的方式打开。

14、有益效果:

15、1、本发明的工厂化繁育方法,仅用一个优良的中蜂种用蜂群就能够提供足够数量多的中蜂雄蜂,每间隔3天培育一批,按照每批可培育3000只以上,一年可提供约20万只以上性成熟的雄蜂。

16、2、本发明的中蜂雄蜂工厂化繁育方法,对出房后的雄蜂成蜂配比1:(1~2)数量的工蜂以组建无王群,在无王群内放置糖水和花粉饼,便于工蜂对雄蜂进行饲喂,无王群内不放置巢脾,因此工蜂不会产工蜂卵进行哺育。通过对出房后的雄蜂配比工蜂组建无王群,具有三个好处:第一、工蜂可情绪稳定地陪伴雄蜂到性成熟,期间不会发生驱逐雄蜂出巢的情况,保证了雄蜂的成活率,且病害少。第二、无王群内的工蜂不外出采集,延长了工蜂寿命,使得工蜂可陪伴雄蜂达3个月以上(一般工蜂寿命仅45天左右),延长了种用雄蜂使用时间;进而能够精确培育出需要日龄的雄蜂,便于研究人员或育种人员根据需要的日龄实时进行采精,避免因精液冷冻保存而丧失部分活性。第三、与自然蜂群饲养雄蜂相比,培养相同数量的性成熟雄蜂时,可大大减少繁育时间。以重庆为例,按常规技术,一个种用中华蜜蜂蜂群培育并提供5000只性成熟的雄蜂,需要的时间为1年。而采用本发明的方法,培育并提供5000只性成熟的雄蜂,仅需要39天。

17、3、本发明的中蜂雄蜂工厂化繁育方法所培养的种用雄蜂,提高雄蜂精液的品质和产量,满足专业育种场需求。根据统计,本发明的方法培育的雄蜂的精子活力比蜂群常规饲养雄蜂的精子活力提高了1.7891个百分点。主要原因是能够在雄蜂最佳生理日龄的12-16天进行采精,而蜂群常规饲养多在巢门进行抓捕,容易抓到试飞没有性成熟的和老龄化的雄蜂,虽然也可以将出房的雄蜂进行标记来解决该问题,但不仅麻烦且成本高。

18、4、本发明的中蜂雄蜂工厂化繁育方法,雄蜂采捕方便,一天中不论什么时间(天黑时)都能方便的提供性成熟的雄蜂。

19、5、本发明对雄蜂进行室内外工厂化养殖,养殖条件易控制、不受蜜源气候影响,风险小。外界气温低于10度也能正常培育出性成熟的雄蜂。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