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西南鸾尾种子催芽的方法及其应用

文档序号:33473113发布日期:2023-03-15 09:10阅读:47来源:国知局

1.本发明属于生态环境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西南鸾尾种子催芽的方法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2.西南鸢尾(iris bulleyana)为鸢尾属多年生宿根草本花卉,分布于我国四川、云南、西藏,自然分布于海拔2300-3500m的山坡草地或溪流旁的湿地,往往成为高寒地区优势种群。西南鸢尾株丛优美,花型奇特,花色为浅蓝色至蓝紫色不等,是极具观赏价值的野生花卉;其根系发达,护坡能力强,耐寒耐寒,是高寒山区边坡生态修复的优良物种,引种开发潜力巨大。但西南鸢尾种子存在休眠习性,直接播种要到次年才能萌发,且萌发率极低,已有研究结果表明西南鸾尾种皮透水性良好,种皮不是阻碍西南鸾尾萌发的主要原因,而坚硬的胚乳阻止可能是导致水分难以进入种子内部,从而导致种子萌发率低。给育苗及生态修复工作造成了很大困难。在过去的多年的矿资源开发引发的矿区生态环境的改变,对当地的可持续发展构成较大影响,制约了采矿工业的可持续发展,对矿区的生态修复亟待解决,因此,开发一种能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方法是非常必要的。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发明的第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西南鸾尾种子催芽的方法;本发明的第二目的在于提供所述的用于西南鸾尾种子催芽的方法的应用。
4.本发明的第一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包括种子采集、前处理和催芽处理步骤,具体包括:a、种子采集:于10月中旬至11月中旬进行种子采集;b、前处理:将采集的西南鸾尾种子进行表面消毒;c、催芽处理:1)将表面消毒后的西南鸾尾种子装入孔径30~50目的网袋中;2)先于催芽容器底部铺设一层保湿层,在保湿层上再铺设一层3~4cm的催芽基质,然后将装有西南鸾尾种子的网袋平铺在催芽基质上,在网袋上面再铺设一层3~4cm的催芽基质,以此类推,控制底层种子压力在80~100n,表层种子压力在20~30n;最上层再铺设一层保湿层;然后将催芽容器置于温度-20~15℃环境下进行催芽处理,催芽处理时间为12月上旬至次年5月上旬;5月上旬即取出种子进行播种;期间保持催芽基质的含水率为40~60%。
5.具体操作如下:种子采集:于10月中旬至11月中旬采种,选择健康母株,荚果由绿色开始变成黄褐色时及时采收果实。采收后的荚果放于阳光下晒干直至开裂,取出种子,去除杂质和空瘪、破损的种子,进而获得饱满、净度达到90%以上的种子,用自封袋包装密封,放置于阴凉干燥处备用。
6.催芽基质的准备:就地取材,用细河沙做催芽基质。
7.所述的细河沙为香格里拉当地的细河沙,即就地取材使用。
8.种子消毒:取准备好的种子放置于质量浓度为0.3%-0.5%的kmno4水溶液中浸泡,以达到种子表面消毒效果,kmno4溶液体积以淹没种子为度,浸泡30min后取出种子晾干表面水分。
9.催芽处理:以纸箱为容器,在纸箱内面铺上一层厚度为0.4mm的聚乙烯薄膜,在箱底聚乙烯薄膜之上铺上一层厚3-4cm的细河沙,细河沙事先经过浇水湿润,含水量40%-60%之间。将上述经过表面消毒的西南鸢尾种子放到40目的尼龙网袋里,扎紧口部,将装有种子的尼龙网袋平铺在细河沙上,在尼龙网袋上再铺上一层厚3-4cm的细河沙,以此类推,一层种子+一层河沙,将种子全部埋藏在细河沙里,每个纸箱埋藏种子4-5层,最上层盖上聚乙烯薄膜保湿,薄膜上用牙签扎几个小孔透气。将埋藏好种子的纸箱放置于屋檐下避雨处,让其接受自然变温过程,其间每隔30天打开纸箱检查河沙湿度,如河沙变干,需要用喷壶适量浇水,保持40%-60%的含水量。放置种子的环境为香格里拉市海拔3000~4000米的地方。最冷月平均低温为-7
°
c,平均高温为6
°
c。12月1日开始催芽处理,次年5月初取出种子播种。
10.本发明的第二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所述的用于西南鸾尾种子催芽的方法在用于矿山生态修复中的应用。
11.具体操作如下:边坡绿化播种:次年5月初,当埋藏的种子有约10%萌芽露白时,取出全部埋藏的种子进行播种。用便携式施肥机将经催芽的种子播于需要绿化的边坡上。通过调整施肥机出口控制播种量,每穴播种量约5-8粒,每平米播种25穴,播种量125-200粒/平米(平均162.5粒)。播种完毕,覆盖无纺布保湿,60天后去掉无纺布。
12.边坡绿化效果:播种4个月后统计出苗率,经催芽后播种于边坡的出苗率为65.4%,未经催芽直接播种于边坡的出苗率为12.7%。催芽后的播种效果明显优于未经催芽直接播种的效果。出苗率的统计:随机划定5个1米*1米的样方,统计样方地的出苗数量,出苗率=出苗数量/播种数量。计算5个样方的出苗率平均值作为试验地的出苗率。
具体实施方式
13.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但不以任何方式对本发明加以限制,基于本发明教导所作的任何变换或替换,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14.本发明所述的用于西南鸾尾种子催芽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种子采集、前处理和催芽处理步骤,具体包括:a、种子采集:于10月中旬至11月中旬进行种子采集;b、前处理:将采集的西南鸾尾种子进行表面消毒;c、催芽处理:1)将表面消毒后的西南鸾尾种子装入孔径30~50目的网袋中;2)先于催芽容器底部铺设一层保湿层,在保湿层上再铺设一层3~4cm的催芽基质,然后将装有西南鸾尾种子的网袋平铺在催芽基质上,在网袋上面再铺设一层3~4cm的催芽基质,以此类推,控制底层种子压力在80~100n,表层种子压力在20~30n;最上层再铺设一层保湿层;然后将催芽容器置于温度-20~15℃环境下进行催芽处理,催芽处理时间为12月上旬至次年5月上旬;5月上旬即取出种子进行播种;期间保持催芽基质的含水率为40~60%。
15.a步骤中所述的种子采集是选择健康母株,在荚果由绿色开始变成黄褐色时进行采收,采收后的荚果干燥至开裂,取出种子,挑拣获得饱满、净度90%以上的西南鸾尾种子。
16.b步骤中所述的表面消毒是将西南鸾尾种子放置于kmno4水溶液中浸泡20~40min。
17.所述的kmno4水溶液的质量浓度为0.3~0.5%。
18.c步骤中所述的网袋为尼龙网袋。
19.c步骤中所述的保湿层选用厚度为0.3~0.5mm的聚乙烯薄膜。
20.c步骤中所述的催芽基质为粒度0.2~0.5mm的河沙。
21.本发明所述的用于西南鸾尾种子催芽的方法的应用为所述的用于西南鸾尾种子催芽的方法在用于矿山生态修复中的应用。
22.所述的用于矿山生态修复是在次年5月初,将经用于西南鸾尾种子催芽的方法催芽处理得到的西南鸾尾种子进行播种,按每穴5~8粒播种量,每平米播种20~30穴,播种完毕后覆盖保湿层进行保湿,60天后去掉保湿层。
23.所述的保湿层选用无纺布进行保湿。
24.下面以具体实施案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在10月中旬至11月中旬采种,选择健康母株,荚果由绿色开始变成黄褐色时及时采收果实。采收后的荚果放于阳光下晒干直至开裂,取出种子,去除杂质和空瘪、破损的种子,进而获得饱满、净度达到90%以上的种子,用自封袋包装密封,放置于阴凉干燥处以备以下实施例使用。
25.对比例1以上述西南鸾尾种子按常规方式进行播种,播种4个月后统计出苗率,平行5组试验,其出苗率统计数据如下:样方编号出苗数(株)播种数(粒)出苗率%122162.513.5229162.517.8317162.510.5420162.512.3515162.59.2平均数12.7。
26.实施例1在香格里拉市海拔3010米的地方,用细河沙作为催芽基质;将采集的西南鸾尾种子放置于质量浓度为0.3%的kmno4水溶液中浸泡40min,取出种子晾干表面水分。先于催芽容器(纸箱)底部铺设一层0.3mm的聚乙烯薄膜作为保湿层,在保湿层上再铺设一层3cm的香格里拉当地粒度0.2mm的细河沙作为催芽基质,然后将装有西南鸾尾种子的尼龙网袋平铺在作为催芽基质的细河沙上,在装有西南鸾尾种子的尼龙网袋上面再铺设一层3cm的作为催芽基质的细河沙,以此类推,控制底层种子压力在80n,表层种子压力在20n;即控制种子层数为4层,最上层再铺设一层0.3mm的聚乙烯薄膜作为保湿层;然后将催芽容器置于温度-15~12℃环境下进行催芽处理得到目标物催芽处理后的西南鸾尾种子,催芽处理时间为12月上旬至次年5月上旬;5月上旬即取出种子进行播种;期间保持催芽基质的含水率为40~
60%。
27.实施例2
28.在香格里拉市海拔4008米的地方,用细河沙作为催芽基质;将采集的西南鸾尾种子放置于质量浓度为0.5%的kmno4水溶液中浸泡20min,取出种子晾干表面水分。先于催芽容器(纸箱)底部铺设一层0.5mm的聚乙烯薄膜作为保湿层,在保湿层上再铺设一层4cm的香格里拉当地粒度0.5mm的细河沙作为催芽基质,然后将装有西南鸾尾种子的尼龙网袋平铺在作为催芽基质的细河沙上,在装有西南鸾尾种子的尼龙网袋上面再铺设一层4cm的作为催芽基质的细河沙,以此类推,控制底层种子压力在100n,表层种子压力在30n;即控制种子层数为5层,最上层再铺设一层0.5mm的聚乙烯薄膜作为保湿层;然后将催芽容器置于温度-20~10℃环境下进行催芽处理得到目标物催芽处理后的西南鸾尾种子,催芽处理时间为12月上旬至次年5月上旬;5月上旬即取出种子进行播种;期间保持催芽基质的含水率为40~60%。
29.实施例3
30.在香格里拉市海拔3508米的地方,用细河沙作为催芽基质;将采集的西南鸾尾种子放置于质量浓度为0.4%的kmno4水溶液中浸泡30min,取出种子晾干表面水分。先于催芽容器(纸箱)底部铺设一层0.4mm的聚乙烯薄膜作为保湿层,在保湿层上再铺设一层3.5cm的香格里拉当地粒度0.4mm的细河沙作为催芽基质,然后将装有西南鸾尾种子的尼龙网袋平铺在作为催芽基质的细河沙上,在装有西南鸾尾种子的尼龙网袋上面再铺设一层3.5cm的作为催芽基质的细河沙,以此类推,控制底层种子压力在90n,表层种子压力在25n;即控制种子层数为4层,最上层再铺设一层0.4mm的聚乙烯薄膜作为保湿层;然后将催芽容器置于温度-10~15℃环境下进行催芽处理得到目标物催芽处理后的西南鸾尾种子,催芽处理时间为12月上旬至次年5月上旬;5月上旬即取出种子进行播种;期间保持催芽基质的含水率为40~60%。
31.实施例4
32.在香格里拉市海拔3450米的地方,用细河沙作为催芽基质;将采集的西南鸾尾种子放置于质量浓度为0.3%的kmno4水溶液中浸泡35min,取出种子晾干表面水分。先于催芽容器(纸箱)底部铺设一层0.38mm的聚乙烯薄膜作为保湿层,在保湿层上再铺设一层3.3cm的香格里拉当地粒度0.3mm的细河沙作为催芽基质,然后将装有西南鸾尾种子的尼龙网袋平铺在作为催芽基质的细河沙上,在装有西南鸾尾种子的尼龙网袋上面再铺设一层3.3cm的作为催芽基质的细河沙,以此类推,控制底层种子压力在95n,表层种子压力在27n;即控制种子层数为5层,最上层再铺设一层0.38mm的聚乙烯薄膜作为保湿层;然后将催芽容器置于温度-7~8℃环境下进行催芽处理得到目标物催芽处理后的西南鸾尾种子,催芽处理时间为12月上旬至次年5月上旬;5月上旬即取出种子进行播种;期间保持催芽基质的含水率为40~60%。
33.实施例5
34.在香格里拉市海拔3684米的地方,用细河沙作为催芽基质;将采集的西南鸾尾种子放置于质量浓度为0.45%的kmno4水溶液中浸泡22min,取出种子晾干表面水分。先于催芽容器(纸箱)底部铺设一层0.38mm的聚乙烯薄膜作为保湿层,在保湿层上再铺设一层3.6cm的香格里拉当地粒度0.4mm的细河沙作为催芽基质,然后将装有西南鸾尾种子的尼龙网袋
平铺在作为催芽基质的细河沙上,在装有西南鸾尾种子的尼龙网袋上面再铺设一层3.6cm的作为催芽基质的细河沙,以此类推,控制底层种子压力在94n,表层种子压力在20n;即控制种子层数为5层,最上层再铺设一层0.38mm的聚乙烯薄膜作为保湿层;然后将催芽容器置于温度-6~6℃环境下进行催芽处理得到目标物催芽处理后的西南鸾尾种子,催芽处理时间为12月上旬至次年5月上旬;5月上旬即取出种子进行播种;期间保持催芽基质的含水率为40~60%。
35.实施例6
36.分别以实施例1~实施例5催芽处理后的西南鸾尾种子进行播种,播种4个月后统计出苗率,平行5组试验,其出苗率统计数据如下:样方编号出苗数(株)播种数(粒)出苗率%197162.559.72105162.564.63127162.578.24109162.567.1593162.557.2平均数65.4。
37.从本实施例和对比例可以看出,经本发明催芽处理后的西南鸾尾种子播种于边坡的平均出苗率为65.4%,未经本发明催芽处理的西南鸾尾种子直接播种于边坡的平均出苗率为12.7%。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