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非人灵长类动物干湿分离饲养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609998发布日期:2023-06-29 06:26阅读:53来源:国知局
一种非人灵长类动物干湿分离饲养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非人灵长类动物实验和饲养,特指一种非人灵长类动物干湿分离饲养系统。


背景技术:

1、非人灵长类动物以猴子为例,现有的非人灵长类动物饲养方式有两种,一种是在一种大栏内饲养多只猴子,其中,大栏内的水泥底面铺一层铁网,猴子在铁网上生活,清洁还是直接将粪便和尿液冲到地面上的水沟,并排到化肥池中。这种饲养方式只适合猴子的繁殖,不利于实验的观察和单独的给药采血等操作。

2、另一种饲养方式是在单笼内饲养,是实验室饲养的常用方式。猴笼采用水冲式直排托盘,冲洗时需用大量的水将粪便和尿液一起冲到笼体背后的下水管中,随后冲到地板的水沟里随着水一起流到下水道中,其对下水道的要求较高,需要很粗的水管,且需要较大的落差才能防止粪便堵塞下水管。

3、另外,实验猴的粪便、尿液不能直接排下水管,这种冲水方式需要在下水道收集端建一个污水处理设备并且将粪渣回收处理,这样需要比较大的场地并有一定的地势落差。且实验室需要建设在一楼,否则就要砸穿底下楼层将排污管引伸到一楼,排污管散发的气味会影响经过的楼层,而且在一楼要另外找地方建污水处理系统,限制较多。

4、另一方面,现在非人灵长类动物实验关系着疫苗和各种新药的研发,属于战略性支柱产业,非人灵长类动物也称为了国家战略资源,为方便研究院所以及形成产业聚集,非人灵长类动物的实验室不再像以前那样,只是单纯的郊外的养殖场,而需要建在市内。在市内的地方会因为地价昂贵通常都只有一层楼的面积,很难找到上述的得天独厚的地势,如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的非人灵长类实验室和中山眼科的实验室猴房,就不能实现这种大量水冲洗的方式,而且现有技术的这种冲洗方式不适合在市内只有一层的实验室。

5、基于此,亟需一种饲养系统,能适用于没有地势落差或地势落差较小的空间,且适合多只猴子生活的饲养系统。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发明目的在于: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非人灵长类动物干湿分离饲养系统。

2、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问题,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3、一种非人灵长类动物干湿分离饲养系统,包括有饲养装置、污物收集系统和饮水系统,所述饲养装置用于为灵长类动物提供生活的空间;所述污物收集系统和所述饮水系统配合所述饲养装置使用,所述污物收集系统用于收集猴子在生活中所产出的污物,所述饮水系统用于为猴子提供饮用水;其中,

4、所述饲养装置包括有笼架,所述笼架包括有至少一个可放置笼体的放置空间,且所述放置空间内可更换地设置有笼体;

5、所述污物收集系统包括有托盘和收集装置,所述托盘可更换地放置在所述笼体的下方,所述托盘的一侧设置有收集槽位,所述托盘倾斜地设置在所述笼架上,且所述托盘向所述收集槽位的方向向下倾斜;

6、所述收集装置包括有输送装置、收集桶和接收滑道,所述收集桶放置在所述输送装置上,所述接收滑道的一端与所述收集槽位相连通,所述接收滑道的另一端对准所述收集桶,且所述收集桶内设置有隔网组件;

7、所述饮水系统包括有饮水管道,所述饮水管道分别连接水源和饮水嘴,所述饮水嘴设置在所述笼架上,且所述饮水嘴可伸入到所述笼体内。

8、作为本发明非人灵长类动物干湿分离饲养系统的技术方案的一种改进,所述笼架上设置有用于支撑所述笼体的第一支撑架和用于支撑所述托盘的第二支撑架,所述第一支撑架设置在所述第二支撑架的上方,且所述第二支撑架倾斜设置。

9、作为本发明非人灵长类动物干湿分离饲养系统的技术方案的一种改进,

10、所述笼架上两侧各设置有一个第一插销,所述第一插销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架和所述第二支撑架之间,且所述第一插销靠近所述第二支撑架;

11、所述托盘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插销相适配的第一销孔,所述第一插销可插入所述第一销孔中,所述托盘通过所述第一插销插入所述第一销孔固定在所述笼架上。

12、作为本发明非人灵长类动物干湿分离饲养系统的技术方案的一种改进,所述收集槽位的形成呈杯状,所述收集槽位内设置有刻度;

13、所述收集槽位的底端设置有排放口,且所述收集槽位的下部设置有盖体,所述盖体可打开或密闭所述排放口,所述排放口置于所述接收滑道的上方;

14、当所述盖体处于打开状态时,在所述收集槽位内的液体顺着所述接收滑道流动到所述收集桶中。

15、作为本发明非人灵长类动物干湿分离饲养系统的技术方案的一种改进,所述收集槽位配设有堵塞件,所述堵塞件的上方设置有保护板,所述托盘的外侧设置有第二插销,所述保护板的底部开设有与所述第二插销相适配的销孔,所述第二插销用于限制所述保护板;当所述第二插销处于伸出至所述第二销孔中的状态时,所述保护板固定在所述堵塞件的上方,所述保护板用于遮挡所述堵塞件。

16、作为本发明非人灵长类动物干湿分离饲养系统的技术方案的一种改进,所述饲养装置包括有至少两个所述放置空间,至少两个所述放置控制上下和/或左右设置;所述笼架的后面设置有用于固定所述饮水管道的固定环。

17、作为本发明非人灵长类动物干湿分离饲养系统的技术方案的一种改进,所述笼体包括有笼口,所述笼口处设置有笼门;

18、所述笼口上边缘设置有向外突出的第三支撑架,所述笼门穿设在所述第三支撑架中,所述笼门的里面设置有可卡设在所述第三支撑架上的横条;

19、所述笼门的上端设置有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设置在所述横条的上方,所述第一连接部的两端呈圈状或钩状,且所述第一连接部的两端穿设在所述笼体的竖杆上,所述笼门通过第一连接部相对所述笼体翻转;所述笼门里面的下部设置有限位架,所述限位架的侧面截面呈扇形状。

20、所述笼门相对所述笼体翻转后,所述横条卡设在所述第三支撑架上,所述笼门处于打开状态。

21、作为本发明非人灵长类动物干湿分离饲养系统的技术方案的一种改进,所述饲养装置还包括有笼锁,所述笼锁包括有设置在所述笼门下部的第一锁体和设置在所述笼体上的第二锁体,所述第一锁体和所述第二锁体相适配,且所述第一锁体和所述第二锁体相配合锁紧所述笼门;

22、所述第一锁体包括有设置在所述笼门上的锁座,所述锁座内同向设置有第一锁片和第二锁片,所述第一锁片截面呈梯形或方形,且所述第一锁片和所述锁座之间形成活动空间,所述第二锁片设置在所述活动空间中,且所述第二锁片可在所述活动空间中滑动;

23、所述第一锁片上开设有锁孔和第一通槽,所述第二锁片上开设有第二通槽,所述通槽和所述锁孔相重叠,所述锁孔和所述通槽中穿设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上套设有按键壳;

24、所述第二通槽上穿设有拨动件,所述第二锁片的里面设置有固定柱,所述固定柱和所述拨动件之间连接有第二弹簧;

25、当锁紧所述笼锁时,当拨动所述拨动件时,所述拨动件通过所述第二弹簧拉动所述第二锁片,所述第二锁片在所述活动空间中相对所述第一锁片滑动,所述第二锁片伸出所述第一锁片外,并与所述第二锁体相配合锁紧所述笼门;

26、当打开笼锁时,按压所述按键壳,所述第一弹簧收缩,使所述第一弹簧带动所述按键壳脱离所述锁孔,所述第二弹簧拉动所述第二锁片收起。

27、作为本发明非人灵长类动物干湿分离饲养系统的技术方案的一种改进,所述输送装置包括有第一平台和第二平台,所述第一平台的底面设置有滚轮,所述第一平台的上面设置有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分别连接所述第一平台和所述第二平台,且所述升降机构用于驱动所述第二平台的上升和下降;

28、所述第一支架设置在所述第二平台的上面,且所述第一支架设置在所述收集桶的外部;

29、所述第一支架包括有第四支撑架和用于支起所述第四支撑架的多个第一支脚,所述第四支撑架的水平高度高于所述收集桶上端的水平高度;

30、所述接收滑道设置在所述第四支撑架上,且所述接收滑道的端部对准所述收集桶的桶口;

31、所述隔网组件包括有第二支架、侧网和底网,所述第二支架包括有多个第二支脚,多个所述第二支脚沿所述收集桶的内侧设置,相邻的所述第二支脚之间设置有所述侧网,所述侧网的底面连接有所述底网。

32、作为本发明非人灵长类动物干湿分离饲养系统的技术方案的一种改进,所述饮水嘴包括有中空的壳体,所述壳体的一端设置有螺旋盖,所述壳体的另一端为饮水口;

33、所述螺旋盖中开设有用于与所述饮水管道相连接的第二通孔,所述壳体内设置有堵塞件,所述堵塞件包括有堵塞部和堵塞杆,所述堵塞杆活动连接在所述堵塞部上,且所述堵塞杆设置在所述堵塞部靠近所述饮水口的一侧;

34、所述堵塞件与所述螺旋盖之间设置有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的两端分别顶住所述螺旋盖和所述堵塞部的另一侧。

35、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36、1、在本发明中,饲养装置用于为猴子的生活提供生活、活动的空间,污物收集系统配合饲养装置使用,其是用于收集猴子在生活中所产出的污物,饮水系统配合饲养装置使用,其是用于为猴子提供饮用水,三者相互配合,保证猴子的生活环境。同时,通过托盘的倾斜设置,实现了把猴子生活中所产生的污物进行干湿分离的效果;

37、2、本发明中的托盘可拆卸地设置在笼架中,当需要对托盘进行清洗时,可以把托盘从笼架中拆卸取出,并用水冲洗,不像现有技术那样,需要用大量的水对笼体进行冲洗,而且笼体可拆卸地设置在笼架中,笼架可饲养多只猴子,与现有技术相比,饲养猴子的空间可以相对减少,能适用于不同的场地,而且通过凹槽将粪便、尿液和食物残渣收集后再进行分离,分离的粪渣由第三方回收公司进行回收处理,经过过滤后的粪水因没有了粪渣而没有堵塞的担忧,可排到同层的污水处理设备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