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幼龄茶园复合套种的立体栽培模式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054333发布日期:2024-02-20 20:57阅读:13来源:国知局
一种幼龄茶园复合套种的立体栽培模式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农业生产领域,特别是一种幼龄茶园复合套种的立体栽培模式。


背景技术:

1、茶叶的种植面积广阔,但在茶叶的种植中,由于茶树单独种植,土地的利用率较低,在夏季天气较为炎热的天气里,阳光的暴晒不利于茶叶的生长,且难以产生强度较大的对茶树生长有利的漫射光,茶树喜阴怕湿,且茶叶的采摘期较短,在其余生长时节,茶场不能得到充分的利用。

2、苦荞麦(fagopyrum tataricum(l.)gaertn.)是蓼科荞麦属的一年生草本植物。苦荞麦以土壤结构完整、土壤肥沃、储水性好、土壤渗透性好、含有大量有机质的偏酸性土壤为宜,最好在高海拔、低纬度、夜间温差大的环境中生长,耐旱性相对较差,主要繁殖方法为种子繁殖、机械播种、条播、拌种等。

3、甜荞(fagopyrum esculentum moench)是蓼科、荞麦属植物。甜荞适应能力强,生于海拔600~2820米的路边草丛、林下、灌丛、田边等处,为旱地作物,尤其能耐受严寒的天气和贫瘠的土壤,特别适应在干旱的丘陵地区和凉爽的气侯中生长。

4、花脸香蘑lepista sordida和紫丁香蘑lepista nuda隶属于口蘑科(tricholomataceae),香蘑属(lepista sp.),二者均属于香蘑属中味道鲜美、营养丰富的珍稀食用菌。花脸香蘑一般在初夏至夏季群生或近丛生于田野路边、草地、草原、农田附近、村庄路旁。紫丁香蘑一般在秋季至初冬群生林中地上,有时近丛生或单生。

5、茶园合理间套作一方面可以提高土地利用率和光能利用率,改善茶园生态小气候环境和土壤营养结构条件,保证茶叶产量和品质的同时,增加茶农额外经济收入,另一方面可以可起到生态控草和防治病害效果,是一种值得推广的农业综合开发技术。

6、因茶树具有耐荫、喜湿的习性,在自然条件下很容易发生光合作用光抑制现象,因此本发明在夏秋季4-9月种植苦荞和甜荞,可以起到遮阳的作用,避免茶园因暴晒而减产,减少对茶树的伤害。同时,苦荞和甜荞分泌的化感物质对幼龄茶园可以起到驱虫抗病的效果。利用苦荞秸秆沤肥,不仅可以补充茶园土壤养分,还可以用于培育食用菌。

7、茶园冬季套种食用菌作为一种操作简单的茶园间套作模式,能明显地提高茶园土壤有机质的含量,减缓茶园土壤的酸化进程,增加全氮、水解氮的含量和钾的活性,降低土壤容重,改善土壤结构、增强土壤保水效果。同时,套种食用菌使得茶园的立地环境得到综合改善,提早了茶树萌发期,提高春茶产量,因此茶园冬季套种食用菌是一种很好的间套作模式,值得大力推广和应用。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幼龄茶园复合套种的立体栽培模式。本发明的通过夏秋两季套种苦荞和甜荞、冬春两季套种食用菌的技术模式,以达到生态高效控草增肥增值效果。

2、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3、一种幼龄茶园复合套种的立体栽培模式,包括以下栽培步骤:

4、(1)茶园准备:选取未种植过食用菌、苦荞和甜荞的幼龄茶园;

5、(2)食用菌、苦荞和甜荞套种:10月茶园封园后,茶树下套种紫丁香蘑或花脸香蘑,第二年3-4月茶园开封前,采摘完茶树下的紫丁香蘑、花脸香蘑或滑菇;然后,进行茶树下套种苦荞,到7月中旬当苦荞全株有70%的籽粒呈黑褐色时,将苦荞进行收割;待苦荞收割完,进行松土整地,继续在茶树下套种甜荞,到9月底当甜荞全株有75%的籽粒呈黑褐色时,将甜荞进行收割;再在10月茶园修剪封园后,茶树下套种紫丁香蘑或花脸香蘑,以此类推交替套种。

6、前述步骤(1)中茶园建立在坡度小于30度的坡地上,深耕达到30cm以上;当坡度大于15度时,修筑水平梯田,梯田宽度不小于165cm。

7、前述步骤(1)茶树行距为120cm-160cm,丛距为20cm-40cm。

8、前述步骤(1)茶园准备:在10月封园后,进行除草,在距离茶树根部10cm~15cm外的空闲地翻耕并修整好,回土,备播。

9、前述步骤(2)食用菌套种步骤包括:

10、紫丁香蘑或花脸香蘑菌种上料前土壤要求湿润,太干可用清水喷洒,取荞麦秸秆培养料按照每平方米2.5kg均匀平铺于翻耕修整过的茶园;将紫丁香蘑菌种均匀撒于栽培料上,用菌量占培养料干重的18%~20%,覆2cm厚的荞麦秸秆培养料,再覆腐殖土3cm~4cm,将打下的小茶枝覆盖于表面,茶枝厚2cm,进行表面淋洒,保持土壤含水量25%,最后盖膜保温保湿发菌,每2天揭膜通风一次30分钟,播种100天~150天后出菇采摘。

11、前述步骤(2)食用菌套种步骤包括:花脸香蘑上料前土壤要求湿润,太干可用清水喷洒,取荞麦秸秆培养料按照每平方米2.5kg均匀平铺于翻耕修整过的茶园;将花脸香蘑菌种均匀撒于栽培料上,用菌量占培养料干重的10%-16%,覆2cm厚的荞麦秸秆培养料,再覆腐殖土3cm~4cm,将打下的小茶枝覆盖于表面,厚2cm,每天进行表面喷水1-2次,保持土壤含水量50%以上,播种80天~120天后出菇采摘。

12、前述步骤(2)苦荞套种步骤包括:

13、s1、整地:食用菌采摘后,栽种前,再浅耕1次;

14、s2、抗坏血酸水剂配制方法:取6%抗坏血酸水溶液,再加水稀释,6%抗坏血酸水溶液:水=1ml:1000ml;

15、s3、苦荞种子包括黔黑荞1号、云荞1号或黔苦7号的任意一种;

16、s4、种子处理:选取颗粒饱满的苦荞种子,用抗坏血酸水剂在35℃下浸泡20分钟,晾干,备用;

17、s5、播种:按6kg~9kg/亩的量将处理好的苦荞种子播撒在备播的茶园地上,撒播时要撤匀,撒后轻楼表层并踩实,播后覆土一层,遇干旱浇一次透水4~5天出苗,在苗期,用2kg~3kg/亩的尿素进行追肥1次,到7月中旬70%的苦荞籽实变为褐色即为成熟,收后晾晒脱粒即可。

18、前述步骤(2)甜荞套种步骤包括:

19、s1、整地:苦荞采收后,再浅耕1次;

20、s2、抗坏血酸水剂配制方法为:取6%抗坏血酸水溶液,再加水稀释,6%抗坏血酸水溶液:水=1ml:1000ml;

21、s3、甜荞种子包括威甜荞1号、贵甜荞1号、贵甜荞2号,苏荞2号的任意一种;

22、s4、种子处理:选取颗粒饱满的甜荞种子,用抗坏血酸水剂在35℃下浸泡20分钟,晾干,备用;

23、s5、播种:按5kg~8kg/亩的量将处理好的甜荞种子播撒在备播的茶园地上,在苗期,用2kg~3kg/亩的尿素进行追肥1次,到9月底75%的荞麦籽实变为褐色即为成熟,收后晾晒脱粒即可。

24、具体的说,前述荞麦秸秆培养料原料配备:按照重量组份计算,荞麦秸秆培养料由甜荞或苦荞的秸秆77份、牛粪粉20份、石膏粉1.8份、多菌灵0.2份、1%石灰水适量组成。

25、具体的说,前述荞麦秸秆培养料制备方法:按照荞麦秸秆培养料配方,取甜荞或苦荞的秸秆浸泡水中,待吸足水后捞出,加入牛粪粉、石膏粉和多菌灵,拌匀,再用1%石灰水调节含水量至75%,至手握混合料缝中有水珠渗出即可,上堆发酵,以500kg~1000kg一堆为宜,堆成馒头形,盖上塑料薄膜,过1天~2天,当堆中心温度升到65℃时,保持24小时后翻堆,内外翻匀,当堆中心的温度又上升到65℃时,保持24h后,散堆备用。

26、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27、1、本发明通过研究夏秋季套种小杂粮、冬春季套种食用菌对土壤性质、茶树生长特性和茶叶品质、茶园小气候环境的影响,使茶园的杂草株防效达到95.52%、茶饼病防效达65.76%、茶炭疽病防效68.45%,茶黑刺粉虱防效达76.28%,茶小绿叶蝉防效达75.36%,茶叶产量提升5.23%。

28、2、本实施例在茶树林套种苦荞的产量达80kg~100kg/亩,套种甜荞后的荞籽产量达40kg-50kg/亩,以市场售价4元/kg计,产值为360元~600元/亩。套种食用菌后的产量达20kg~50kg/亩,以市场售价80元/kg计,产值为1600元~4000元/亩。套种苦荞、甜荞、食用菌后,减少对茶树人工、农药、肥料投入分别为400、20、50元。共计降本增效2430元~5070元。

29、3、有助于形成一套生态高效控草增肥增效的茶园立体化套种模式。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