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小黄姜低成本培养基配制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6512660发布日期:2023-12-29 16:24阅读:4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小黄姜种植,更具体的是涉及小黄姜低成本培养基配制方法。


背景技术:

1、生姜为姜属姜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是全球重要的药食同源蔬菜,也是我国首批公布的药食两用植物之一。小黄姜具有品质优良、香味浓郁,主要分布在安顺、六盘水、黔南和黔西南等地区。生姜属无性繁殖作物,长期以块茎进行无性繁殖,导致姜种内累积了较多的病毒病菌,使产量、品质下降。生姜组培脱毒是提高产量和品质最为有效的方法。现有专利公开了如下技术:

2、公开号为cn106962202b,专利名称为“一种小黄姜人工种子及其制备方法”的专利公开了如下内容:一种小黄姜人工种子的制作方法,将小黄姜姜芽脱毒处理后,切取0.5-1.0cm的茎尖作为外植体接种到生芽培养基上,待丛生芽长约0.5-0.8cm,作为人工种胚的材料;以ms+0.1mg/l青霉素+0.2%苯甲酸钠+3.0%蔗糖作为人工胚乳,以2.0%cacl2+2.0%壳聚糖+4.0%海藻酸钠作为人工种皮,包埋得到小黄姜人工种子。本发明方法得到的小黄姜人工种子,繁殖系数高,不易感染姜枯萎病、姜眼斑病、姜根腐病、姜腐烂病等病害,可以在生产上进行大规模的推广种植。

3、公开号为cn115804323a,专利名称为“富硒姜培育方法”的专利公开了如下内容:富硒姜培育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a,选择健康生姜的姜种,茎或根中的任意一种放入富硒培养基进行组织培养,形成富硒组培生姜苗;富硒培养基中的硒元素含量范围是10微克每升以上;步骤b,将步骤a获得的富硒组培生姜苗放入驯化温室中进行驯化;在驯苗期间,采用富硒水进行浇灌;驯化结束获得富硒活化苗;富硒水中的硒元素含量范围是10微克每升以上;步骤c,将步骤b获得的富硒活化苗移栽至大田或工业化种植厂房中进行种植,期间采用富硒水进行浇灌;富硒水的硒元素含量范围是30微克每升以上。在生姜的组培、驯化和种植期间营造富硒的生长环境和条件,富硒产品的种植能通过富硒水的全程浇灌得以实现。

4、上述专利脱毒种姜价格均偏高,脱毒种姜推广受到一定程度限制,只有降低种姜生产成本,才能满足市场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在于:为了解决现有小黄姜脱毒种姜成本高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小黄姜低成本培养基配制方法。采用开放式组织培养技术,降低贵州小黄姜种姜生产成本,满足市场要求,为生姜种业的工厂化育苗提供技术支撑,为生姜主产区生姜地方品种提纯复壮提供理论依据。

2、本发明为了实现上述目的具体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3、本发明提供一种小黄姜低成本培养基配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4、s1、外植体的处理:选取种姜,并对种姜进行表面消毒和晾干处理,将处理后的种姜放入灭过菌的营养土中催芽培养,当姜芽萌发至1-2cm时,可作为接种外植体材料;

5、s2、培养基配制:诱导培养基为2~3mg/l的ms+6-ba和0.1mg/l的naa,增殖培养基为5mg/l的ms+6-ba、0.1mg/l的naa、以及0.2%的活性炭,诱导培养基和增殖培养基的ph均为5.8~6.0,将煮沸后的诱导培养基和增殖培养基加入浓度为15~20mg/l的nac l o,搅拌均匀;

6、s3、诱导培养:将高温处理过的姜芽用自来水冲洗30min,用75%酒精消毒45s,无菌水清洗干净,再用0.1%的升汞溶液消毒8min,无菌水清洗3~4次,于开放式接种选洁净的房间作为接种室,关闭门窗,用75%酒精喷雾降尘灭菌,紫外线灯照射30min,接种时桌面及双手用酒精棉擦拭消毒,接种器具用酒精擦试完再进行酒精灯灼烧,接种器具始终浸泡在75%酒精溶液中消毒,然后进行增殖培养;

7、s4、增殖培养:经过诱导培养的诱导苗去除叶片和根,将茎基部接种于增殖培养基中进行增殖培养。

8、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步骤s1中,选取皮色光亮、肉质新鲜、不干不缩、不腐烂、未受冻、质地硬的姜种作为种姜。将处理后的姜种放入灭过菌的营养土中,置于21-26℃条件下催芽培养,当姜芽萌发至1-2cm左右时,可作为接种外植体材料。

9、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步骤s2中,需要用到培养瓶及瓶盖,培养瓶及瓶盖用次氯酸钠溶液浸泡,紫外线灯照射15min后不必完全晾干使用,分装后不必高温高压灭菌。

10、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步骤s3中,于25~28℃,光照强度1500-3000l x,光照10~14h/d的环境中进行增殖培养。

11、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步骤s4中,将茎基部接种于增殖培养基中,于25~28℃,光照强度1500-3000l x,光照10~14h/d的环境中进行增殖培养。

12、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13、本发明不需要高压灭菌,不使用超净工作台,在脱离无菌的自然环境中操作,简化了组织培养环节,降低组培苗污染率,提高组培苗质量,节约了组织培养成本。



技术特征:

1.一种小黄姜低成本培养基配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小黄姜低成本培养基配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选取皮色光亮、肉质新鲜、不干不缩、不腐烂、未受冻、质地硬的姜种作为种姜。将处理后的姜种放入灭过菌的营养土中,置于21-26℃条件下催芽培养,当姜芽萌发至1-2cm左右时,可作为接种外植体材料。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小黄姜低成本培养基配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需要用到培养瓶及瓶盖,培养瓶及瓶盖用次氯酸钠溶液浸泡,紫外线灯照射15min后不必完全晾干使用,分装后不必高温高压灭菌。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小黄姜低成本培养基配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中,于25~28℃,光照强度1500-3000lx,光照10~14h/d的环境中进行增殖培养。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小黄姜低成本培养基配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4中,将茎基部接种于增殖培养基中,于25~28℃,光照强度1500-3000lx,光照10~14h/d的环境中进行增殖培养。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小黄姜低成本培养基配制方法,涉及小黄姜种植技术领域,包括如下步骤:S1、外植体的处理;S2、培养基配制;S3、诱导培养;S4、增殖培养。本发明不需要高压灭菌,不使用超净工作台,在脱离无菌的自然环境中操作,简化了组织培养环节,降低组培苗污染率,提高组培苗质量,节约了组织培养成本。

技术研发人员:陆敏涛,谢永前,李显溦,李诗利,田欢,谢关福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贵州省现代种业集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