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叶蝉趋向行为的制剂及其在叶蝉引诱或趋避中的应用

文档序号:37179079发布日期:2024-03-01 12:34阅读:19来源:国知局
影响叶蝉趋向行为的制剂及其在叶蝉引诱或趋避中的应用

本发明属于害虫防治,具体涉及一种影响叶蝉趋向行为的制剂及其在叶蝉引诱或趋避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1、叶蝉等刺吸式口器害虫是茶园害虫的优势种,近几年,其在茶园的爆发频率更是不断增多,严重影响茶产业的发展。目前的防治措施以化学防治为主,然而,过量杀虫剂的使用,不仅导致了对各种杀虫剂高水平的昆虫抗性,而且致使环境污染愈发严重,使茶叶的农药残留水平极易超出茶叶制品的最大残留限度。因此,迫切需要寻求一种新的高效、安全、无害化防治叶蝉的新途径。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影响叶蝉趋向行为的制剂及其在叶蝉引诱或趋避中的应用。

2、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影响叶蝉趋向行为的制剂,有效成分包含苯乙酮、松油烯、芳樟醇、罗勒烯、芳樟醇氧化物、α-蒎烯、桧烯、桉叶油醇、十七烷和对伞花烃中的至少一种;优选的,有效成分包含苯乙酮、松油烯、芳樟醇、桧烯、桉叶油醇、十七烷和对伞花烃中的至少一种;更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有效成分为苯乙酮、桧烯和桉叶油醇中的至少两种;所述影响叶蝉趋向行为为对叶蝉具有诱集或趋避作用。

4、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所述影响叶蝉趋向行为的制剂中有效成分浓度为0.001

5、μl/ml~1000μl/ml。

6、上述影响叶蝉趋向行为的制剂在制备叶蝉引诱剂或叶蝉趋避剂中的应用。

7、一种叶蝉引诱剂,有效成分为苯乙酮、桉叶油醇和桧烯;其中,苯乙酮、桉叶油醇和桧烯的体积比为:2:1:1、10:1:1或60:1:1,为2:1:1时,工作浓度为0.1μl/ml,为10:1:1时,工作浓度为0.1μl/ml~1000μl/ml,为60:1:1时,工作浓度为1000μl/ml;

8、一种叶蝉引诱剂,有效成分为苯乙酮和桧烯;其中,苯乙酮桧烯的体积比为:1:1,工作浓度为1000μl/ml。

9、一种叶蝉引诱剂,有效成分为桉叶油醇和桧烯;其中,桉叶油醇和桧烯的体积比为:1:1,工作浓度为0.001μl/ml~1000μl/ml。

10、一种叶蝉趋避剂,有效成分为苯乙酮、桉叶油醇和桧烯,苯乙酮、桉叶油醇和桧烯的体积比为:2:1:1或60:1:1,当苯乙酮、桉叶油醇和桧烯的体积比为:2:1:1时,工作浓度为1000μl/ml,当苯乙酮、桉叶油醇和桧烯的体积比为:60:1:1时,工作浓度为0.001μl/ml。

11、上述引诱剂或趋避剂在叶蝉防治中的应用,所述叶蝉为小贯小绿叶蝉。

12、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13、本发明提供一种影响叶蝉趋向行为的制剂,有效成分包含苯乙酮、桉叶油醇和桧烯中的至少两种,对叶蝉具有显著的引诱或趋避作用,将其制备成制剂后,可应用于大田中的叶蝉诱集或趋避,效果显著。本发明制剂的有效成分来源于植物,可以减少农药的使用,具有较好的生态效益。



技术特征:

1.一种影响叶蝉趋向行为的制剂,其特征在于,有效成分包含苯乙酮、松油烯、芳樟醇、罗勒烯、芳樟醇氧化物、α-蒎烯、桧烯、桉叶油醇、十七烷和对伞花烃中的至少一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影响叶蝉趋向行为的制剂,其特征在于,有效成分包含苯乙酮、松油烯、芳樟醇、桧烯、桉叶油醇、十七烷和对伞花烃中的至少一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影响叶蝉趋向行为的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剂中有效成分浓度为0.001μl/ml~1000μl/ml。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影响叶蝉趋向行为的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效成分为苯乙酮、桧烯和桉叶油醇中的至少两种。

5.权利要求4所述影响叶蝉趋向行为的制剂在制备叶蝉引诱剂或叶蝉趋避剂中的应用。

6.一种叶蝉引诱剂,其特征在于,有效成分为以下i~iii组合物中的任意一种: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叶蝉引诱剂,其特征在于,有效成分为苯乙酮、桉叶油醇和桧烯组合物时,苯乙酮、桉叶油醇和桧烯的体积比为:2:1:1、10:1:1或60:1:1,为2:1:1时,工作浓度为0.1μl/ml,为10:1:1时,工作浓度为0.1μl/ml~1000μl/ml,为60:1:1时,工作浓度为1000μl/ml;

8.一种叶蝉趋避剂,其特征在于,有效成分为苯乙酮、桉叶油醇和桧烯,苯乙酮、桉叶油醇和桧烯的体积比为:2:1:1或60:1:1,当苯乙酮、桉叶油醇和桧烯的体积比为:2:1:1时,工作浓度为1000μl/ml,当苯乙酮、桉叶油醇和桧烯的体积比为:60:1:1时,工作浓度为0.001μl/ml。

9.权利要求7的引诱剂或权利要求8的趋避剂在叶蝉防治中的应用。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叶蝉为小贯小绿叶蝉。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影响叶蝉趋向行为的制剂及其在叶蝉引诱或趋避中的应用,属于害虫防治技术领域。本发明影响叶蝉趋向行为的制剂,有效成分包含苯乙酮、松油烯、芳樟醇、罗勒烯、芳樟醇氧化物、α‑蒎烯、桧烯、桉叶油醇、十七烷和对伞花烃中的至少一种。本发明通过组合和筛选的引诱剂对叶蝉具有显著的引诱作用,将其制备成制剂后,可应用于大田中的叶蝉诱集,效果显著。

技术研发人员:张正群,张瑜,伦晓月,王瀚悦,李玉胜,王莉苹,袁奇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山东农业大学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2/2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